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商连  古仪方  黄韬 《应用化工》2014,(7):1200-1203,1207
以聚丙烯酰胺为主链,接枝二乙胺,合成叔胺型絮凝剂(改性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对含油废水进行处理,探讨了不同搅拌速度、搅拌时间、絮凝剂以及反应物的浓度、pH值、沉降时间对COD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改性絮凝剂用量为2.5 mL/L、pH值为6、水利条件为快速搅拌(180 r/min)4 min、慢速搅拌(90 r/min)10 min,高岭土投入量为7.5 g/L以及絮凝沉降时间为30 min的最佳絮凝条件下,改性絮凝剂对含油废水COD的去除率达到80.2%,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2.
用二乙胺与聚丙烯酰胺胺化接枝,合成叔胺化阳离子絮凝剂,用于含油废水处理。结果表明,当絮凝剂的投入量为12.5 mL/L,pH值为6、在180 r/min下快速搅拌4 min、然后调节速度为90 r/min,搅拌10 min,絮凝沉降30 min后,处理效果最好,COD 1 422 mg/L的含油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35.56%。综合经济因素,高岭土投入量为7.5 g/L。相同条件下,絮凝剂对COD值较小的含油废水处理效果更好。合成絮凝剂的应用价值相比较无机型和有机型絮凝剂更高。获得了一种新型阳离子絮凝剂处理含油废水的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用二乙胺与聚丙烯酰胺胺化接枝,合成叔胺化阳离子絮凝剂,用于含油废水处理。结果表明,当絮凝剂的投入量为12.5 mL/L,pH值为6、在180 r/min下快速搅拌4 min、然后调节速度为90 r/min,搅拌10 min,絮凝沉降30 min后,处理效果最好,COD 1 422 mg/L的含油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35.56%。综合经济因素,高岭土投入量为7.5 g/L。相同条件下,絮凝剂对COD值较小的含油废水处理效果更好。合成絮凝剂的应用价值相比较无机型和有机型絮凝剂更高。获得了一种新型阳离子絮凝剂处理含油废水的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EDTA可以螯合铁离子为研究思路,在Mannich反应机理的基础上,以聚丙烯酰胺(PAM)、甲醛、亚氨基二乙酸(IDA)为原料,制备了部分胺化接枝型絮凝剂,并对其螯合铁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大量实验考察了絮凝剂合成的最佳条件和螯合铁的最佳条件。在pH9~10,反应物配比PAM∶甲醛∶亚氨基二乙酸=1∶1.1∶0.7,50℃反应3 h合成的絮凝剂接枝率最高,絮凝效果可达92%;用该絮凝剂处理325 g/L的模拟含铁废水,结果表明该絮凝剂具有螯合铁的能力,为除铁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选矿高硬度废水为处理对象,探讨了絮凝过程中絮凝剂及其用量、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絮凝条件为300 r/min搅拌30 s,120 r/min搅拌5 min,80 r/min搅拌10 min,静置5 min(浊度)或30 min(COD和硬度),在pH=12、2.7 mg/L PAM-A6300或PAM-A6100絮凝剂的絮凝效果为:浊度去除率99%、COD去除率56.8%、硬度去除率92.9%,絮体为棉絮状,过滤性能良好,满足废水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6.
张聪璐  杨生强 《应用化工》2011,40(1):109-112
通过玉米淀粉接枝聚丙烯酰胺(PAM)制成了新型复合絮凝剂S-g-PAM,进行了影响接枝共聚物合成的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以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性能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为,m(玉米淀粉)∶m(PAM)=3∶0.001(质量比),NaOH∶NaOCl=2∶3(体积比),反应时间40 min,反应温度30℃,对高岭土溶液(110NTU)最佳去浊度效果为97%,投加量为30 mg/L。S-g-PAM使用的pH值范围为8~10,最佳温度范围20~40℃,与其它絮凝剂相比,其絮凝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改善传统絮凝剂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PAC/PAM)的絮凝效果,本课题研究了壳聚糖/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CTS/PAM/PAC)复合絮凝剂的制备方法,考察了絮凝剂用量、pH值、搅拌速率和搅拌时间等因素对造纸废水CODcr和浊度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复合絮凝剂中CTS、PAM和PAC用量分别为12 mg/L、60 mg/L和200 mg/L时,在pH值为7.2、搅拌速率和搅拌时间分别为80 r/min和8 min条件下,絮凝效果最好,CODcr与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53.9%和98.6%.与PAC/PAM混合絮凝剂相比,CODcr与浊度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3.2%和5.9%,药剂成本下降了21.1%,因此,CTS/PAM/PAC絮凝剂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应用化工》2022,(7):1789-1794
化妆品和清洁用品中有大量的微塑料颗粒,已成为自然水体中微塑料的重要来源之一。采用絮凝法去除生活废水中的微塑料,以硫酸铝为絮凝剂,以水体的浊度为指标,考察絮凝搅拌速率、搅拌时间、静置沉降时间、絮凝剂投加量和絮凝温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絮凝条件为:硫酸铝投加量10 mg/L,絮凝温度30℃,快搅拌速率300 r/min,快搅拌时间10 min,慢搅拌速率85 r/min,慢搅拌时间20 min,静置沉降时间40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处理后水样的平均浊度为0.73 NTU,浊度去除率99.8%。  相似文献   

9.
考察了现阶段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常用水处理药剂聚合氯化铝(PAC)与聚丙烯酰胺(PAM)联合用于预处理脱硫废水时,药剂的离子形态、絮凝剂选择、药剂投加量、反应转速、溶液pH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及其影响机理。絮凝试验结果表明,非离子形态PAM在低投加量情况下的絮凝效果优于C-PAM和A-PAM;相较于PAFC、PAFS、PFS等絮凝剂,PAC的絮凝效果较好,且其与PAM质量比为10∶1、pH=8、转速为250 r/min条件下,除浊率达99.3%,此时上清液浊度为30.2 NTU,SS值为58 mg/L,可满足脱硫废水水质指标中对SS的出水要求。  相似文献   

10.
新型污水处理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聚合氯化铝-壳聚糖复合絮凝剂PAC-CTS,考察了复合反应条件PAC与CTS的质量比、反应pH和复合反应时间对复合絮凝剂絮凝效果的影响,得出最佳复合条件。探讨了其投加量、废水pH对城市生活污水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其最佳的复配条件是PAC∶CTS=3∶1,pH=4,反应时间为2 h。其处理废水的最佳投加量为80 mg/L,最佳pH为7。  相似文献   

11.
惠少妮  刘建 《应用化工》2011,40(6):1022-1025,1028
以聚丙烯酰胺、甲醛、乙二胺为原料,按照曼尼奇反应机理合成一种新型阳离子絮凝剂——乙二胺接枝型絮凝剂,实验表明,制备接枝型絮凝剂的最佳的条件为:聚丙烯酰胺∶甲醛∶乙二胺反应物质的量比=1∶1.40∶0.67,pH=10,温度=45℃,时间=4 h。实验证实接枝型絮凝剂处理模拟有机工业废水得到良好的效果:对于含苯废水COD为450.326 mg/L,经处理后剩余COD为66.502 mg/L,去除率达到了88.44%;对于含烃废水为695.060 mg/L,处理后剩余COD为65.990 mg/L,去除率达到了90.19%,均达到了国家规定的一级工业废水排放标准(COD≤100 mg/L)。  相似文献   

12.
为了满足化工园区综合废水处理后安全排放的要求,开展了Fenton-絮凝法处理化工园区综合废水的实验研究。分析了天津某化工园区综合废水的水质情况,并考察了Fenton-絮凝法处理该废水的最佳实验参数。实验表明,在室温下,反应时间为60min,初始pH为3.5,双氧水投加量为0.5Qt(h理论投加量),m(Fe2+)∶m(H2O2)=1∶20,絮凝pH值为6.5,阳离子型PAM的投加量为20mg/L,搅拌速度为40 r/min,搅拌时间为15min,沉淀时间为15min的条件下,浊度和COD的去除率接近96%和70%。出水可生化性明显提高,GC-MS分析结果表明出水中的毒害有机污染物质种类数目有较大幅度的减少。  相似文献   

13.
采用絮凝法对橡胶促进剂CBS废水进行絮凝实验,考察了絮凝剂的选择、PAC质量浓度、pH、沉降时间以及温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利用PAC处理废水的最佳絮凝条件。结果表明,PAC质量浓度为1. 2 g/L、pH为4、温度为40℃时,COD去除率可达70%。在最佳条件下,PAC与PAM复合絮凝剂处理橡胶促进剂CBS废水是可行的,COD去除率明显优于使用单一絮凝剂。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PAC絮凝形成的絮体与复合絮凝剂形成的絮体形态不同,因此复合絮凝剂的絮凝效果优于单一絮凝剂。当PAM质量浓度为6 mg/L时,沉降时间缩短为15 min,静沉比降至4∶92,COD去除率可高达82%以上,有效地解决了CBS废水难以生物降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为了将盐田海水用作海水淡化水源,针对高有机物海水的预处理进行了烧杯絮凝实验,考察了絮凝条件、絮凝剂和助凝剂等参数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絮凝条件为:快速搅拌350 r/min、3 min,慢速搅拌80 r/min、8 min,沉淀时间30 min。聚合氯化铝铁去除浊度效果最好,在添加量为100 mg/L时,去除率达到85.37%;聚合硫酸铁去除COD效果最好,在同样添加量下,去除率为43.63%;而三氯化铁去除二者的效果均处于中间水平。骨胶和聚丙烯酰胺(PAM)均可以提高絮凝效果,其中PAM效果略好,在三氯化铁40 mg/L时,添加1 mg/L的PAM可使浊度和COD的去除率分别提高8.23%和8.10%。  相似文献   

15.
使用PAFSC-PAM复合絮凝剂对浙江某制药废水调节池出水原水进行絮凝实验,考察了复合絮凝剂在处理制药废水的过程中、温度、投加量、转速、pH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复合絮凝剂PAFSC-PAM比单独投加PAFSC或PAM具有更好的絮凝效果,并且在最优实验条件(pH值为9、快搅转速为250 r/min、反应温度为40℃及总投加量为160 mg/L)下,对浊度与COD去除率可达97.9%和87.1%。  相似文献   

16.
为高效处理高浊度水,采用Fe3O4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通过溶液共混法合成了磁性絮凝剂(CPAMF),系统分析了CPAMF的表面特征:采用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其表面形态和化学结构,X射线衍射(XRD)验证晶体结构,Zeta电位分析仪测定了CPAMF不同pH下的Zeta电位。研究CPAMF对高浊度水的处理效果,讨论了Fe3O4与CPAM不同质量比合成的CPAMF在不同投加量、不同搅拌时间和不同pH对高岭土悬浮液(0.2 g/L)的浊度去除率,结合Zeta电位分析絮凝机理。以投加量、pH和搅拌时间为自变量,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实验,筛选出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投加量0.51 g/L,pH为6.2,搅拌时间为4.5 min,絮凝效率为93.41%。研究为高浊度废水水处理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iPDA在线检测技术和Turbiscan稳定性分析仪对海水洗浴废水的混凝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设计正交试验确定了最适宜的混凝反应条件,并考察了混凝对海水洗浴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硫酸铝对海水洗浴废水的混凝效果较好,絮凝剂投加量影响絮体形成尺寸及其沉降性能。硫酸铝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联合使用可以提高海水洗浴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率,较适宜的混凝条件为:AS和PAM投加量分别为50.0和0.5 mg/L,250 r/min快速搅拌2.5 min,60 r/min慢速搅拌20 min,静沉25 min。在较适宜的混凝反应条件下,其对浊度、LAS和CODCr的去除率分别为93.13%、74.64%和42.92%。  相似文献   

18.
以纤维素为主要原料,丙烯酰胺、乙酸乙烯酯为单体,硝酸铈铵为引发剂,甲醛和二甲胺为阳离子化试剂,通过接枝聚合反应合成改性的纤维素絮凝剂,并探讨了该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作用,着重考察了单体与处理后纤维素的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量对改性纤维素絮凝剂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性纤维素絮凝剂最佳的合成条件为∶单体质量比为2∶1,引发剂用量为0.03g,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4 h。絮凝试验表明: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浊液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19.
《应用化工》2017,(9):1738-1741
考察了聚硅酸铝铁锌絮凝剂制备和应用在腈纶废水中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研制絮凝剂过程中,制备聚硅酸的最佳条件为室温,pH 5.1,Na_2SiO_3浓度0.5 mol/L,搅拌时间30 min;同时聚硅酸与铝铁锌复合的最佳摩尔比(nAl∶nFe∶nZn∶nSi)为2∶0.5∶4∶1,去浊率高达95.35%;废水浊度对处理效果也有影响(37.5NTU时效果最好)。该絮凝剂处理某废水的最佳使用条件为:常温,pH为10,投加量17.5 mg/L,去浊率为95.6%。  相似文献   

20.
《应用化工》2022,(9):1738-1741
考察了聚硅酸铝铁锌絮凝剂制备和应用在腈纶废水中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研制絮凝剂过程中,制备聚硅酸的最佳条件为室温,pH 5.1,Na_2SiO_3浓度0.5 mol/L,搅拌时间30 min;同时聚硅酸与铝铁锌复合的最佳摩尔比(nAl∶nFe∶nZn∶nSi)为2∶0.5∶4∶1,去浊率高达95.35%;废水浊度对处理效果也有影响(37.5NTU时效果最好)。该絮凝剂处理某废水的最佳使用条件为:常温,pH为10,投加量17.5 mg/L,去浊率为9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