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妇科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治要点及预防措施。方法分析我院4例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1例肺栓塞及1例脑梗死患者的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病例1例合并急性肺栓塞死亡,另3例其中1例合并脑梗死,确诊后即进行溶栓、抗凝治疗,完全溶解1例,部分溶解2例。结论术前纠正贫血,术中操作精细,术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对有高危因素者术后可考虑预防性抗凝治疗。早期诊断,及时抗凝、溶栓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的临床误诊常见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3年9月正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首诊误诊的27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临床资料,总结误诊常见原因及应对方法。结果 27例患者中误诊为冠心病1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感染4例,胸膜炎并胸腔积液3例,慢性心力衰竭3例,肺部感染1例,脑梗死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经外院肺通气灌注扫描确诊3例,经螺旋CT肺动脉造影确诊24例,误诊时间<3 d者4例,4~7 d者15例,8~14 d者5例,14~18 d者3例。给予溶栓、抗凝等治疗,25例患者好转,2例死亡。结论应提高对急性肺栓塞的认识,结合辅助检查结果全面分析病情,提高早期诊断率,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及时诊断与治疗深静脉血栓(DVT)形成,以预防或减少肺栓塞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8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79例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给予药物、面罩吸氧、溶栓、介入治疗.结果 发病3~5 d内得到治疗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并发症少;没有及时就诊及治疗者,并发肺栓塞15例,约占DVT患者的19%,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其中3例因大面积或次大面积肺栓塞致死,1例换瓣患者术中因右房血栓不完整,发现主肺动脉内有一约3 cm×2 cm的脱落血栓,给予术中取出.而非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经及时诊断与治疗后症状消失.经放射性核素肺显像复查,肺灌注与通气功能良好.结论 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时治疗可以预防肺栓塞,减少致残与致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临床分析了解急性肺血栓栓塞尿激酶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应用尿激酶(UK)20000IU/kg.2h方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患者14例,根据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当其水平低于基线值的1.5~2倍(或小于80秒),开始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7~10天,与华法林重叠达标后华法林抗凝治疗3~6月,个别患者建议长期抗凝治疗。结果:尿激酶(UK)溶栓治疗14例,发病6小时内溶栓者6例,6~24小时溶栓者3例,24~48小时溶栓者3例,48小时~14天者2例,总有效率85.7%,无1例出现致命性出血并发症。结论: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及探讨骨折患者合并肺栓塞的抢救及护理,总结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护理经验。方法:20例骨折并发肺栓塞的病人根据临床表现等分析其原因,给予氧疗、溶栓、抗凝、高质量的护理等抢救处理。结果:经过多科室的共同协作抢救,采用小剂量尿激酶多次溶栓联合抗凝治疗、氧疗等精心治疗和护理,本组肺栓塞患者除2例死亡外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对存在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及肺血栓栓塞症(PTE)获得性危险因素者需进行预防性抗凝,明确并发肺栓塞者根据病情在护理上实行分级护理。  相似文献   

6.
李刚  李海青  刘善坤 《当代医学》2009,15(35):646-647
目的探讨临时性腔静脉滤器在治疗产妇合并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的必要性及安全性。方法对46例产妇明确诊断有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选择27例放置临时腔静脉滤器预防肺栓塞,辅以取栓、溶栓等综合治疗,术后随访。结果27例均成功置入临时性腔静脉滤器,置入时间15~41天,平均24天,取出时拦截有血栓17例(62.9%),24例(88.8%)在预期时间一次取出。3例(11.1%)因拦截有较大血栓经再次溶栓后取出,取出后随访3~6个月,并行抗凝治疗,未发生致命性肺栓塞。结论临时性腔静脉滤器能有效减少产妇合并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患病治疗期间肺栓塞发病率及死亡率,并能避免永久性滤器置放的中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黄伟彪  张金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4):3174-3176
目的:研究在恶性肿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置入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肺栓塞的价值及实行导管溶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7年4月,我院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为恶性肿瘤,并于治疗期间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20例患者,进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肺栓塞的发生情况,所有病例进行全身溶栓治疗,其中12例保留导管溶栓治疗。结果:下腔静脉滤器全部置入成功,溶栓治疗有效。随访1个月~24个月,滤器无移位,无肺栓塞发生。结论:对恶性肿瘤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患者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可较好地预防肺栓塞发生。  相似文献   

8.
张秀芳 《中外医疗》2010,29(22):147-147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患者溶栓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4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采取综合治疗和精心护理措施。结果 10例治愈出院,3例好转出院,1例退院。全部患者经精心护理,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急性肺栓塞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的溶栓治疗及精心护理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黄武健 《当代医学》2011,17(12):45-46
目的 评估溶栓与抗凝治疗在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经肺动脉造影或增强螺旋CT证实的23例急性肺栓塞进行观察,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抗凝组,另一组为溶栓与抗凝组,通过将尿激酶100万IU~150万IU溶于0.9%生理盐水中.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滴注时间为2h.结果 溶栓与抗凝组痊愈4例,抗凝组1例,两组都没有恶化和死亡的案例.经抗凝治疗4~6周后复查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扫描,11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表明在对急性肺栓塞患者使用溶栓与抗凝组合或者是单独使用抗凝治疗都是有良好的效果.结论 对无禁忌证急性肺栓塞中高危患者溶栓与抗凝贯序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联合低剂量长时间经静脉溶栓在急性肺栓塞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6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行肺动脉造影明确栓子部位,应用导管导丝碎栓及团注尿激酶接触性溶栓行介入肺动脉溶栓术。明确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介入溶栓术后放置可取出下腔静脉滤器,之后予经上肢浅静脉持续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3~7 d。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肺动脉血栓清除情况、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等指标,术后10 d内行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A)复查,根据综合情况考虑是否在滤器置入后10~12 d取出滤器。结果本组患者均成功行介入溶栓术及联合静脉溶栓,62例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SpO2及PaO2明显升高;CTA复查肺动脉内血栓完全清除或大部分清除。53例明确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介入溶栓术后放置可取出下腔静脉滤器,43例于术后10~12 d取出下腔静脉滤器,无严重手术及溶栓相关并发症。结论介入治疗联合低剂量长时间经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是一种安全易行、创伤小、疗效确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下腔静脉滤器在预防致死性肺栓塞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方便抽取2013年1月—2016年3月该院血管外科收治的93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均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并接受5~7 d的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后行造影,若患肢血栓清除则取出下腔静脉滤器,若患肢血栓未完全清除则采用大腔导管吸栓或继续导管接触性溶栓2~3d再行造影,若血栓仍无法完全清除则长期留置下腔静脉滤器,并接受随访,该组共3例患者长期留置下腔静脉滤器,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致死性肺栓塞发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均成功,置入成功率达到100%.经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后,其中治愈90例,93例患者中未发生致死性肺栓塞,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在行溶栓治疗前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可有效预防致死性肺栓塞,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急性肺栓塞的发病特点 ,观察抗凝溶栓等方法对急性肺栓塞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 1998年 10月至 2 0 0 3年 3月确诊的 38例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其中 18例患者进行静脉溶栓并抗凝治疗 ,另有 18例单纯抗凝治疗 ,1例行介入治疗 ,1例转外科治疗。根据症状、血气分析及心脏超声 (UCG)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易患因素以下肢深静脉血栓为首位。溶栓治疗 2 4小时后动脉氧分压 (PaO2 )明显升高 (P <0 .0 5 ) ,一周后肺动脉收缩压明显降低 (P <0 .0 5 ) ,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而单纯抗凝组以上各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 :应进一步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 ,减少误诊率 ;积极去除可变的易患因素 ,对有溶栓指征的患者应尽早溶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折患者肺栓塞的危险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统计2010年12月~2011年12月骨折患者合并肺栓塞8例,进行临床回顾分析。结果8例患者经诊断及时行溶栓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急性肺栓塞的治疗包括溶栓治疗、抗凝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等。特别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急性肺栓塞合并矛盾栓塞的诊治体会,提出其临床诊治的新见解.方法选择16例急性肺栓塞合并矛盾栓塞患者,均进行溶血栓和抗凝血治疗,并深入研究其诊治过程.结果16例患者中11例抢救成功,5例死亡,抢救成功的患者均与开始溶栓治疗较早有关.结论急性肺栓塞合并矛盾栓塞临床并不少见,若能及时溶栓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的发病特点,观察抗凝、溶栓及介入等方法对急性肺栓塞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7年9月确诊的49例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其中20例患者进行静脉溶栓并抗凝治疗,17例单纯抗凝治疗,12例行介入治疗.根据症状、血气分析等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易患因素以下肢深静脉血栓为首位,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症状。溶栓治疗24h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动脉氧分压(PaO_2)明显升高。介入治疗可迅速降低肺动脉压,缓解症状.结论:应进一步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减少误诊率;积极去除可变的易患因素,对有溶栓指征的患者应尽早溶栓,有条件者可行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总结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表现,提高诊治水平,减少漏诊率、误诊率和死亡率。方法:总结我院2004年以来诊治的11例急性肺栓塞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肺栓塞缺乏临床特异性表现,易漏诊和误诊。D-二聚体大于500 ng/dl者占91%,血气分析有低氧血症者占100%,UCG有典型改变者占88%,螺旋CT肺段动脉以上动脉血栓者占100%。3例接受溶栓治疗,所有病例均接受抗凝治疗。结论:血气分析、D-二聚体、UCG可作为急性肺栓塞的初筛检查,发生大块肺栓塞且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溶栓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肺通气/灌注显像监测肺拴塞患者溶拴治疗疗效的价值。方法:70例确诊为急性肺栓塞的患者,男44例,女26例,平均年龄(51.4&#177;13.5)岁[(24--78)岁]。将全部病例按照病程长短分为3组:第1组为病程1周以内,共27例;第2组为病程在(1-2)周,共20例;第3组为病程〉2周,共23例。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溶栓后4d、30天行肺灌注显像,采集条件一致。结果:各组患者溶栓治疗后复查,4天和30天时的缺损百分比与治疗前此较均有最著性差异;病程为一周以内的患者和病程在(1~2)周的患者溶拴后4天、30天的疗效对比无显著性差异,而两者与病程为〉2周的患者溶栓后4天、30天的疗效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肺通气/灌注显像在肺栓塞患者疗效评价中有重要价值;溶栓治疗是急健肺栓塞有效的治疗方法;以病程2周为时间窗,溶栓疗效显著,病程在2周以上的肺栓塞患者有一定疗效,应对急性肺栓塞患者行及早的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肺血栓栓塞症中的治疗价值。方法通过对8例肺栓塞患者进行接触性溶栓,导丝、导管碎栓,导管抽栓及肺动脉扩张成形术等综合治疗,观察疗效。结果症状明显改善8例,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治疗对于肺血栓栓塞症疗效确切,价值肯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骨折患者继发肺栓塞的诊治。方法统计2005-12~2007-12骨折患者合并肺栓塞8例,进行临床回顾分析。结果8例患者诊断及时,行溶栓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急性肺栓塞的治疗包括溶栓治疗、抗凝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等。特别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妇科盆腔术后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早期诊治意义,预防肺栓塞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0月912例妇产科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5例病历资料,结合临床表现,通过下肢血管超声检查、下肢静脉造影和D-二聚体检测,早期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给予抗凝溶栓治疗。结果:912例妇产科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5例,其中7例小腿肌肉静脉丛有2例下肢静脉造影未检出,2例髂静脉血栓有1例患者超声未检出,行深静脉造影发现;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D-二聚体明显升高,25例患者均无肺栓塞发生。结论:D-二聚体是早期血栓最敏感指标,下肢深静脉血栓早期诊断需结合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和下肢静脉造影,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预防肺栓塞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