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碎吸术不同手术时机的预后差异.方法 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早期治疗组(发病6~12 h实施微创血肿碎吸术)和晚期治疗组(发病12~72 h实施微创血肿碎吸术).观察两组手术前和手术治疗后14 d格拉斯哥昏迷昏迷评分(GCS)、手术后90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情况,及两组术后感染、消化道出血及血糖升高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前GCS、NIHSS、ADL评分结果相近(P>0.05);早期治疗组:术后14 d GCS评分高于晚期治疗组同期评分;术后90 d,NIHSS低于晚期治疗组同期评分,ADL评分低于晚期治疗组同期评分.经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治疗组术后并发症(术后感染、术后消化道出血、术后血糖升高)发生率低于晚期治疗组(P<0.05).结论 早期实施微创血肿碎吸术能够显著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减轻残疾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微创碎吸术手术时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2组患者均给予利尿脱水降颅压、神经营养等对症治疗,观察组于患者脑出血6h内行微创碎吸手术治疗,而对照组患者手术开始为脑出血后6~24h内行微创碎吸手术治疗。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和TNF-α水平,并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水平差异。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血清IL-6与TNF-α水平与对照组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L-6及TNF-α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患者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1.8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微创碎吸术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显著降低患者预后血清IL-6、TNF-α水平,提高治疗有效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创碎吸术手术时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10例。2组患者均常规给予脱水降颅内压、控制血糖和血压及神经营养支持等治疗。观察组患者脑出血6h内进行微创碎吸术手术,对照组患者脑出血6~24h内进行微创碎吸术手术。检测2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L-6及TNF-α的含量水平,并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2%高于对照组的7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清IL-6与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血清IL-6与TNF-α水平逐渐降低;治疗2、3、5、7d时观察组患者血清IL-6与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6h内进行微创碎吸术手术可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4.
立体定向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我院立体定向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不同时间段手术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立体定向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时间最好是发病后6~24小时,发病后6小时内手术者术中术后再出血发生率高,发病24小时后手术者神经功能后遗症较重。结论高血压脑出血行立体定向微创血肿碎吸术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手术时机以发病后6—24小时为佳,血肿量超过60ml也并非手术禁忌症。  相似文献   

5.
肖娟  赵建红  李连生 《河北医药》2010,32(14):1901-1902
目的探讨应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24h内的最佳手术时机。方法将24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于发病后的6h(A组)、12h(B组)、18h(C组)及24h内(D组)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比较4组术前、术后14d和3个月时神经功能恢复及改善情况。结果术后14d4组患者轻、中度神经功能缺损者增加,重度减少,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总体神经功能改善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较佳,与B、C、D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手术适应证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早期(≤6h)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并分析微创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最佳手术时机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50例,记为A、B、C三组,其中A组患者于发病后6 h内进行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B组患者于发病后6~24 h进行微创手术,C组患者50例患者于发病24~72 h之内行择期微创手术治疗。另选取同期行开颅手术治疗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四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明显高于其余三组(χ2=4.00、6.38、12.70,均P<0.05);观察组早期治愈率为40%,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57,P<0.05);观察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程度分级为Ⅰ级的例数明显多于其余三组(χ2=4.11、5.00、8.32,均P<0.05);B组优良率为88%(44/50),明显高于其余三组(χ2=6.83、5.83、15.43,均P<0.05);B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余三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最高(χ2=5.32、8.58、32.97,均P<0.05)。结论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可取得较为显著的疗效,最佳手术时机以6~24 h为宜,该微创治疗不仅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且所用费用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贺定国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2):169-169
目的:评价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3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入院治疗2周后均进行临床脑卒中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结果: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后生活能力提高,死亡率下降。结论: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能有效的减轻脑损伤,明显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应用YLⅠ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行微创穿刺与锥颅碎吸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对照研究,了解两种不同手术方法在死亡率和生活能力(ADL1 -3)方面的差异。方法:适合手术的高血性脑出血患者100 例随机抽样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微创穿刺与锥颅碎吸治疗。结果:微创组死亡率10-0% 虽低于碎吸组22-0 % ,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P> 0-05) ;而半年后的生活质量(ADL1~3) 前者明显优于后者,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微创穿刺与锥颅碎吸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相比能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卢海 《中国当代医药》2014,(18):189-190,193
目的:观察改良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以探讨其最佳手术时机。方法选择本院神经内科2010年10月~2013年4月接收的发病24 h内入院的12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改良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3个月后,根据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的下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随访6个月后,比较观察组不同手术时机的患者再出血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89%、38.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6~24 h再出血率明显低于6 h以内和24~48 h,3个时间段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具有确切的临床效果,可显著提高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且手术时机选择在脑出血后6~24 h为宜。  相似文献   

10.
贾继强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4):2150-2152
目的 比较微创血肿淬吸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9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行手术治疗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微创组46例,开颅组46例,观察两组病死率、并发症及术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 微创组病死率较开颅组低(8.7%与21.7%,P<0.05),微创组术后再出血、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开颅组(均P<0.05),微创组术后3个月ADL评分较开颅组高[(85.53±13.47)分与(56.12±11.72)分,P<0.05].结论 微创血肿淬吸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创伤小,可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开颅血肿清除术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和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早期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9例资料,所有患者均于发病后24 h内手术,其中采用小骨窗微创清除术治疗的41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微创穿刺碎吸术(MPST)合并尿激酶冲洗引流的4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和预后。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恢复良好率为80.49%,对照组良好率为70.83%(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生活自理率为75.61%;对照组为62.50%(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病死率分别为4.88%和8.33%,再出血率分别为2.43%和4.17%,(P>0.05)。结论早期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是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创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50例和对照组36例。微创组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非手术疗法。比较2组患者预后、甘露醇用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微创组预后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内微创组甘露醇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5周后,2组N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微创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得到了提高,且微创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清除术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较好,减少了脱水药物的用量,神经功能的恢复效果较好,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陈宏宝 《河北医药》2016,(13):1998-2000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对重症高血压性小脑出血患者微创血肿碎吸术后血肿引流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血清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子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82例重症高血压性小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2组均治疗7天后统计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CSS ),血肿引流物SOD、MDA,血清IL-6、TNF-α,并发症发生率,脑组织氧分压、脑动静脉血氧分压及颅内压。结果2组治疗后C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且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 P <0.05);2组治疗后病灶周围脑水肿体积均较治疗前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且治疗组缩小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治疗后血肿引流物SOD、MDA升高( P <0.05),且治疗组升高优于对照组( P <0.05)。2组治疗后IL-6、TNF-α均降低( P <0.05),且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 P <0.05)。2组治疗后脑组织氧分压、脑动静脉血氧分压及颅内压均改善( P <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可升高重症高血压性小脑出血微创血肿碎吸术后患者血肿引流物SOD、MDA,降低血清IL-6及TNF-α,且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张亮  周鹏 《首都医药》2014,(24):86-86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临床诊疗资料,根据手术时机分为3组。结果三组患者术后疗效评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随访ADL评分A组要好于B、C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尽旱采取手术,对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小骨窗开颅术和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经小骨窗手术患者56例与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并与入院GCS评分、手术时机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两组术后死亡率无明显差异;术前GCS评分越低,术后预后良好率越低;超旱期、早期手术治疗病人预后良好率高于24h后手术病人;近期预后指标GOS显示,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6月后存活患者按ADL评定远期疗效,其生存质量微创组优于骨窗组(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小骨窗开颅术更为安全有效,且操作简单,易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穆吉兴 《河北医药》2008,30(9):1314-1315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合并双侧脑疝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 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合并双侧脑疝患者73例,应用微创碎吸术 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19例,单纯微创碎吸术16例,开颅手术25例,保守治疗13例.比较4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脑疝恢复率:3个手术治疗组均显著优于保守治疗组(P<0.01),微创碎吸术 开颅血肿清除术组优于单纯微创碎吸术组和开颅血肿清除术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微创碎吸术 开颅血肿清除术组预后优于单纯微创碎吸术组和开颅血肿清除术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手术治疗组预后均显著优于保守治疗组(P<0.01).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合并双侧脑疝患者保守治疗病死率极高,手术治疗可显著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应用微创碎吸术 开颅血肿清除术优于单纯微创碎吸术或开颅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17.
微创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最佳手术时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最佳手术时机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将入选的急性脑出血(30-60m1)病人120例,随机分A、B、C和D组,A组病人为发病≤6小时实行微创穿刺术,B组病人为发病6~12小时之间实行微创穿刺术,C组为病人发病后12.18小时之间实行微创穿刺术,D组病人为发病后18~24小时实行微创穿刺术组,各30例。根据CT定位对患者进行YL-1型血肿穿刺引流治疗,用每例病人术前和治疗后近期远期疗效及各组术中术后再出血率、病死率、转归优良率等疗效评价指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四组术后再出血无差异,A、B组术中再出血多、但A、B组存活者生活质量高和3个月的病死率低,明显优于C、D组(P〈0.05),而A组较B组病死率低(P〈0.05)。结论A组病人(≤6h)进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手术时机最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不同手术时机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4月我院接收的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102例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从手术时机出发,将其随机分为A组(手术时机:出血后≤6 h时)、B组(手术时机:6~24 h)、C组(手术时机:>24 h),对比三组患者预后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预后良好率(88.24% vs.67.65%、61.77%)较B、C组高,且并发症发生率(14.70% vs.44.10%、49.99%)较B、C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尽可能在发病6 h内(包括6 h)接受手术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临床须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9.
微创穿刺与锥颅碎吸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应用YL-Ⅰ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行微创穿刺与锥颅碎吸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对照研究,了解两种没手术方法在死亡率和生活能力(ADL1-3)方面的差异。方法:适合手术的高血性脑出血患者100例随机抽样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微创穿刺与锥颅碎吸治疗。结果:微创组死亡率10.0%虽低于碎吸组22.0%,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而半年后的生活质量(ADL1-3)前者明显优于后者,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最佳手术时机.方法 连续纳入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来我院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发病24 h内接受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患者.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进行研究设计,根据入院接受手术时间分为对照组(>6h)27例及研究组(≤6h) 31例.两组患者均全麻下进行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术后1周内检测死亡、并发症及再出血例数.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GOS评分,手术后1周及半年对患者进行随访,并进行ADL评分及WHOQOL-BREF评分.结果 术前两组GO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GO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两组ADL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半年,研究组患者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两组WHOQOL-BREF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半年,研究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多重线性回归发现,在校正性别、年龄、术前GOS评分后,手术时机与术后GOS评分呈线性关系,发病到手术的时间越短,其术后GOS评分越高(P<0.05).结论 发病到手术的时间越短,患者术后预后越好,在发病后6h内进行手术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预后,促进日常生活活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