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81岁。因胸闷、端憋一小时于97年2月9日入我院。入院前曾在市中医院诊断为急性前壁、前间壁心肌梗塞,于97年1月14日——2月4回住院治疗。入院查体:T36.6摄氏度、P120次/分、R24次/分、BP:150/90mmhg,两肺底可闻及湿罗音。心率120次/分,律齐,胸骨左线闻及三级以上响亮的全收缩期杂音。入院首次心电图提示:急性前壁、前间壁心肌梗塞。二次心电图检查提示结果同前并频发室早。超声提示:空间隔穿孔,即:室间隔肌部近心尖区可见约0.6cm的回声中断,采超示左→右穿隔血流。Doppler示收缩期湍流。经吸氧、心电监护,应用…  相似文献   

2.
急性前壁心梗合并双侧束支Ⅱ度传导阻滞较常见,但急性下壁心梗合并双侧束支Ⅱ度传导阻滞极为罕见,国内尚未见报导,我院遇到一例现报导如下。 患者男性,52岁,病历号:3680,因心前区压榨样疼痛伴大汗18小时于1992年3月10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13年,入院查体:BP:18/13KP,急性病容,双肺未闻及湿罗音,心界不扩大,心率:70次/分,律齐,各瓣膜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无肿大,双下肢无浮肿,入院当时心电图,Ⅰ导心电轴—23°,QRS波群0.06ms ST_(ⅡⅢcaP)抬高0.05~0.1mv,Ⅲ,avF呈Qr型,Ⅱ呈qR型。ST_(LavL)水平下移0.1mv,血清酶:LDH:1690U/L,CPK 899L/1,AST:  相似文献   

3.
室性早搏二联律伴折返径路中顺文克白氏现象国内已不乏报道,但逆文克白氏现象却甚为罕见,现将我院遇到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李某,女,39岁,病志号:10903,病毒性心肌炎,因心悸胸闷一月,加重四天于94年12月5日入院。心电图检查:因为Ⅱ导连续记录,窦性心律,另可见提早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其前无P波,代偿间歇完全,早搏形态在ⅡⅢavFV_5V_6,室早定位于左室心尖部前壁,联律间期呈逐渐缩短的周期变化,依次为0.78 s→0.66 s→0.56→0.48s,而后间隔3个窦性QRS波又出现室性早搏,联律间期迹逐渐缩短,依次为0.6 s→0.54s→0.46s正符合2n-1的规律,说明其中有一次未完成拆返,上述规律有重复性,故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室性早搏二联律伴折返径路中的逆文克白氏现象,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4.
1 病例摘要 患者男,45,因饮酒6两后半小时突感心悸、胸闷、四肢无力入院,平素健康。入院查体:KT36.4℃.P54次/11KPa,一般状态稍差,嗜睡状态,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罗音,心界无扩大,心率54次/分,律不齐、稍弱,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入院当天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窦房结一交界区游走性心律,等频性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频发室早,加速性多形性室性逸搏。入院后查血常规、血脂、血糖、肝功正常,胸片及心脏多普勒均正常,临床诊断乙醇中毒心律失常,给予静注利多卡因50毫克,以2.4mg/分维持,阴托品、能量合剂等治疗,病人症状渐渐改善,8小时后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6次/分,住院7天,出院前心电图正常。  相似文献   

5.
1985年,M.M.Matthews和D.P.Sumner证明了:若G是二连通无爪图,且δ(G)≥1/3(p-2),则有Hamilton圈。本文证明了:若G是二连通无爪图,且对手G的任意两个不相邻的顶点u和v,有d(u)+d(v)≥2/3(p-2),则G有Hamilton圈。  相似文献   

6.
溶血性贫血为临床常见病但因症状起初极似肝炎首诊难以区分往往误诊误治患者男42 岁慢性乙肝十余年纳差乏力皮肤粘膜黄染近3 月于1996 年9 月19 日入院前曾以肝炎多次治疗症状时轻时重2 月前上述诸症明显加重逐入院查体T36.8P72 次/分R18 次/分Bp16/10KP B 超示脾肿大肝脏正常肝功BRT40.Lamol/l,TTT3.2u GPT27u HBsAg130109/L BPC130 109/L 尿uro+诊断为肝硬化肝动代偿期以保肝抗病毒治疗10 天未显效且贫血貌加重疑溶血性贫血检查鉴别血Hb82g/L 网织红细胞6.2%骨髓呈中晚幼红细胞为主的红系增生成熟红细胞多见嗜多色性粒系相对抑…  相似文献   

7.
高活力碱性蛋白酶产生菌的选育与发酵放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选育高活力碱性蛋白酶产生菌株.采用复合诱变(紫外照射、NTG、离子注入)方法,结合平板初筛与摇瓶复筛.获得一株高产突变株HAPN-169,其酶活力为3.5×10 u/mL.高产菌株HAPN-169根据气液接触中体积传氧系数kLa相同的原则发酵放大(7L,30L,200L),其发酵参数为:温度34℃,装液系数0.7,接种量5%,使溶氧维持在20~30%,控制发酵过程pH不低于7.0.在7L发酵罐,发酵时间为54小时,酶活力为3.6×104u/mL;在30L发酵罐,发酵时间为50小时,酶活力为3.86×104u/mL;在200L发酵罐,发酵时间为36小时,酶活力为4.2×104u/mL.发酵液pH在7.5左右时,酶活力在峰值,发酵终点一到,必须马上下罐.该结果对为我围碱性蛋白酶工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设G=(V(G)),E(G)),H=(V(H),E(H))是两个简单的连通图,定义与的Cartesian积G×H图是:其顶点集为V(G×H)=V(G)×V(H),其中任何两个顶点(u,u’),(v,v’),相邻当且仅当u=v且u’,v’在H中相邻;或u’=v’且u,v在G中相邻,这里u,v∈V(G),u’,v’∈V(H).本文研究两个图的Cartesian图的拉普拉斯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得到如下结论:设简单图G具有n顶点m条边,图H具有P个顶点q条边,那么G和H的Cartesian积图G×H的拉普拉斯最大特征值p(L(G×H))≤2m/n[1+(n-1)(((n3/4m2)-(1/n-1))~(1/2))]+((2p-1)~(1/2))+1.  相似文献   

9.
心肌梗塞病人直接冠状动脉内政静脉内注入溶栓剂如链激酶,使闭塞的冠状动肮再灌注,从而改善了左室功能和近期生存率。这两种方法获得效果基本相同,而静脉内给药却更实用方便。作者将403例疑为心肌梗塞病人列为研究对象,适于静脉内溶栓治疗的入选标准是:1、疑为心肌梗塞的胸痛;2、症状发作后6小时内入院;3、入院时和症状发作后至少30分钟,心电图标准导联ST段抬高1mm或心前导联抬高2mm。排除的标准是:1、脑血管病;2、消化性溃疡史或有出血倾向的其它疾病史;3、入院时血压>180/110 mmHg;4、4周前曾作手术治疗;5、心肺复苏术或治疗开始前中央血管插管术;6、以前曾列入  相似文献   

10.
某患者,女,50岁,因不明原因出现黄疸1w入院。查体:T:37℃,BP:145/95mmHg(1mmHg=0.1333kPa)。神清合作、步入病房,皮肤巩膜轻度黄染、稍痒,心肺无异常,腹部平坦,右上腹压痛,肝脾未触及。TBIL38.5μmol/L,IBIL21.0μmol/L,DBIL17.5μmol/L,AST82u/L,AST66u/L,RBC3.72×1012/L,WBC4.4×109,N77.3%,肾功正常。B超示:左、右肝内胆管轻度扩张声像,胆总管扩张并结石声像,胆囊未探及。MRI+MRCP示:胆总管壶腹部结石并胆总管梗阻扩张。提示:双胆总管畸形,未见确切胆囊信号。以“胆总管结石”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胆囊缺失,左肝管扩张…  相似文献   

11.
患儿,女,1岁,因发热伴咳嗽二天而入院。体检:体温40.2℃,呼吸75次/分,心率280次/分,头围45cm,前囱门未闭约6×4cm,后囱门约4×4cm,无饱满。鼻翼扇动,三凹征(+)。双肺布满中小水泡音,肝右肋下4cm。血红蛋白96g/L,白细胞10.9x10~9/L,中性粒细胞0.56,淋巴细胞0.44。碘试验正常,TTT4u,SGPT112U/L(赖氏法),HBsAg阴性,AKP 89U/L。头颅摄片:后  相似文献   

12.
心肌梗塞病人直接冠状动脉内或静脉内注入溶栓剂如链激酶,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灌注,从而改善左室功能。这二种方法获得效果基本相同,而静脉内给药却更实用方便。作者对403例疑为心肌梗塞病人(男性277例,女性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适于静脉内血栓溶解疗法病例的标准是(1)疑为心肌梗塞的胸痛(2)症状发作后6小时内入院者(3)入院时和症状发作后至少30分钟,心电图标准导联ST段抬高1mm或心前导联抬高2mm。不符合的标准是(1)脑血管病(2)消化性溃疡史或有出血倾向的其他疾病史(3)入院时血压>180/110mmHg(4)4周前曾作手术治疗(5)心肺复苏术或治疗开始前中央血管插管术(6)以前曾列为试验对象或曾用过链激酶治疗(7)有房颤的瓣  相似文献   

13.
从果园土样中分离筛选获得一株果胶酶产生菌株F_(77),其酶活性为251.5u/ml,该菌经鉴定为泡盛曲霉(Aspergillus awamori Nakazawa),用紫外线诱变选育获得突变株F_(77-101),酶活性为323.1u/ml.F_(77-101)产酶最适培养基为:250ml三角瓶装5g麸皮,0.5g果胶,2%(NH_4)_2SO_4 6ml,产酶最适条件为:pH5.0,25℃,4天.采用超滤——冰冻干燥法提取纯化酶,所得酶制剂的果胶酶活性水平为1293.1u/g(酶),酶性质研究结果表明:酶作用最适pH4.0,温度55℃,热稳定性较好,55℃保温25分钟酶活性尚存60%,EDTA对其有强烈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设L为简单无向图G的一个顶点标号,L称为图G的奇优美标号,若L满足:1)L为G的顶点集V到{0,1,…,2|E|-1}的一个单射;2)由L'(e)=|L(u)-L(v)|(其中e=uv)决定的边标号L'是从G的边集E到{1,3,…,2|E|-1}的一个双射.根据奇优美图的定义,研究了一类二部图G*的奇优美标号.  相似文献   

15.
范更华证明了如下结论:设G是具有n个点的二连通图(n≥3),若对任一对使d(u,v)=2的点有max{d(u),v(v)}≥π/2,则G是哈密顿圈的。将范氏条件限制在二部图上,已经得到二连通的二部图是哈密顿圈的一个类似充分条件。本文证明该充分条件亦保证了二部图的偶泛圈性:设二连通的平衡二部图G=(X,Y;E)每部有n个点,若对任一对使d(U,v)=2的点有max{d(u),d(v)}>π/2,则G为偶泛圈的。该结果是最好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患者 ,女 ,4 6岁。因心悸、气促半年 ,双下肢水肿 1周入院。入院诊断为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心衰Ⅲ级、房颤。查体 :BP :110 / 68mmHg(14 .6/ 9kPa) ,HR :12 0次 /min ,心律不齐 ,房颤律 ,心界向左下扩大 ,心尖部可闻及 3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 :快速房颤、电轴右偏、纵轴逆钟向转位、室内差异性传导、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胸片示 :心脏呈普大型 ,心胸比率为 0 .85 ,以左室、右房室大为主 ,以右房大尤著。彩超所见 :三尖瓣发育畸形。 3个瓣叶附着点虽正常 (见图 1) ,但 3个瓣叶均发育冗长且大 ,似“篷帆…  相似文献   

17.
由大豆壳中分离出一种过氧化物酶-大豆种皮过氧化物酶(soybeanhullperoxidase,SHP,EC1.11.1.7),经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SephdexA-50离子交换层析,Bio-GelP-60凝胶过滤,DEAE-SephadexA-25二次离子交换和SephdexG-100凝胶过滤纯化了该酶.分子量为3.8×104u,薄层等电聚焦电泳测得SHP等电点为3.9.SHP的底物范围较宽,以H2O2为电子受体,可以氧化多种木素单体模型物,包括愈创木酚、2,3-二甲氧基酚、2,6-二甲氧基酚、3,4-二甲氧基酚、3,5-二甲氧基酚、1,2,4-三甲氧基苯、阿魏酸、咖啡酸、异丁子香酚和丁香醛联氮,提示该酶在木素的生物降解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患者 男、41岁、工人.92年月4月13日突然右上腹持续性剧痛8小时.病人无心前区疼.门诊以急性胰腺炎收入普外治疗.查体:BP16/11.8kpa、T37.2℃。发育好,语畅.呼吸促。两肺(-).心界不大,律齐,率135次/分,S_1略弱.腹软,左上明显触痛.无肌卫及反跳痛.移动浊音(一).化验:WBC14.0×10~9/L,sg93%;血淀粉酶21.76MKaT/L(0~2.66);尿淀粉酶10.83Mkat/L(0. 67~10. 66);肝肾功能正常。心肌酶学明显增高: AST2. 16Mkat/L(1.67);ck-NAC4.24Mkat/L(0.42~3. 17);α-HBD7.05Mkat/L(0.87~3.07);LDH6.55Mkat/L(1.90~4.13).B超:胰腺增大,回声低,表面起伏不平,符合急性胰腺炎.心电图:下壁Ⅱ、Ⅲ avF,正后壁 V_(7.8.9)及 V_6右室 V3R. 4R.5R.6R.ST段呈损伤性弓背抬高;并出现病病理性Q波.系列心电图符合急性心梗演变规律,经禁食、青霉素静滴、解痉、尿激酶溶栓、消心痛扩冠镇痛、极化镁液改善心肌代谢,23天酶学正常出院。  相似文献   

19.
材料 (一)HB101菌株 (二)pBRαⅠ质粒DNA(根据O、D值计算其浓度为3ug/ul,而电泳观察其成环状的浓度约为0.1ug/ul)。 (三)氨咔青霉素(40mg/ml) (四)0.7%琼脂L、B培养基及L、B液体培养基。 (五)羟基磷灰石(医科院基础所核功组提供)。 (六)EcoRI酶(10u/ul)、Ps(?)I酶(10u/ul)(均为医科院基础所酶功组产品)。  相似文献   

20.
1病例患者1,男,56岁,2010年7月17日因“右下腹持续胀痛27d”入院.患者于27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右下腹胀痛,于2010年6月21日在外院住院治疗,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程顺利,但术后1周仍有腹部胀痛感.2010年7月3日再次因腹痛,腹胀,呕吐入住该院,急查立卧位平片.初步诊断为:“不全性肠梗阻”,腹部CT显示:肝胆胰脾无明显异常,腹膜后多个淋巴结肿大.对症治疗,效果欠佳.遂入我院,入院时,查体:左锁骨上多个淋巴结肿大,右手臂有多个大约3 cm ×4 cm的瘀斑,胸骨有明显压痛,腹软,脐周及右下腹有轻压痛.完善相关检查:2010年07月17日血常规:白细胞(WBC)11.46×109/L,血红蛋白(HB)65 g/L,血小板(PLT)36×109/L,次日复查血常规:WBC12.5×109/L,HB56 g/L,PLT16×109/L.肿瘤3项中糖类抗原(CA199)达126.05 u/ML(参考值0~37 u/ML),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值均正常.胃镜检查并活检,取(胃窦部)微粒组织3粒,结果为低分化腺癌.给予禁食,抑酸,减压镇痛,输血等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