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0 毫秒
1.
开滦矿区采煤塌陷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世界主题,煤炭和其他有用矿物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既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对人类生态环境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影响,其中,开采没陷对环境的影响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本文以地处河北唐山市的开滦矿区为例,例举了采煤塌陷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几种实例,提出了解决采煤塌陷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问题的对策,说明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采煤塌陷地治理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娟 《科技资讯》2011,(31):109-110
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煤矿资源正处于大规模开采时期。其过度的开采造成了大面积的采煤地面塌陷,这些地面塌陷给农业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破坏了的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从通过对采煤塌陷带来的危害、采煤煤塌陷地特征分析、治理采煤塌陷地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阐述,提出了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对策,以实现采煤塌陷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3.
济宁市采煤塌陷地状况与治理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合理、高效地利用煤炭资源,保护采煤塌陷地的生态环境,采用济宁市1987年TM遥感影像和2002年的ETM+遥感影像和近年来的统计资料,对部分采煤塌陷地进行现状分析,并由煤炭产量预测塌陷面积变化的大致趋势.预测结果表明,到2010年济宁市采煤塌陷面积将新增116 85 km2,到2015年新增采煤塌陷面积将达到151 88 km2, 最终将形成兖州、济东两大煤田塌陷区.采煤塌陷面积的大量增加,给当地工农业生产、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带来一系列问题,鉴于此,提出了采煤塌陷地生态复垦的综合治理途径.  相似文献   

4.
王树恩 《科技资讯》2008,(13):15-15
采煤塌陷地以土地复垦为主,通过采取工程、生物等措施,对采煤塌陷土地进行复垦,实现生态环境改善,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增加就业空间,对于缓解矿区及周边的人地矛盾,为直接或间接地保证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创造条件,改善居住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和利用,给人类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影响。采煤沉陷区的生态恢复与治理,直接关系到矿区的区域经济、社会稳定、生态环境,也关系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矿区所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就采煤沉陷区的生态恢复作出浅析,以期为从事此方面研究的学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王刚  王孟立  杨红许 《科技信息》2007,(25):261-261,277
本文通过对平顶山矿区采煤沉陷区的景观生态特征跟踪调查,对采煤沉陷区给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在认真总结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平顶山矿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的应遵循的几项原则。  相似文献   

7.
矿区塌陷地是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利用,充分实现其资源价值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8.
矿区塌陷地是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利用,充分实现其资源价值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9.
矿区塌陷地是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利用,充分实现其资源价值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开展煤矿用地土地复垦的重要意义,简述了采煤塌陷地和煤矸石压占土地的复垦方案,重点介绍了山西省矿区土地复垦作业程序以及复垦工艺。  相似文献   

11.
吴毅 《科技信息》2012,(14):390-391
通过创新的管理模式,介绍了综合治理采煤沉陷区的的方法和经验,为其它矿区采煤沉陷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尚文全  卢光亮 《科技资讯》2014,(34):113-113
近年,由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其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大,而煤炭资源需求量的进一步增加就使矿产开采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大面积的煤矿开采造成的土地塌陷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严重地制约了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该文针对不同采煤塌陷区域的各自特点,通过对采煤塌陷区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提出煤矿采煤塌陷区域治理工程的完善措施,希望通过综合治理,能够为采煤塌陷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宋晓洪 《当代地方科技》2011,(20):107-107,109
恒源煤矿采用煤炭开采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实现了矿井开采的高产高效和资源的高回收率;通过对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及矿井水的资源化利用,既避免了工业“三废”对环境的污染,又实现了企业的增产增效,还大大地节约了水资源;科学合理的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技术,为矿区环境的恢复及治理创造了典范。通过化害为利的绿色环保生产方式,实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同类型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和良性发展,探索出一条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冯少茹 《科技资讯》2010,(33):32-32
淮北市煤炭开采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造成大面积的土地塌陷。传统的土地管理模式不能有效解决采煤塌陷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本文应用GIS技术平台中强大的输入输出功能、检索功能、分析功能等来实现对塌陷区土壤、塌陷区地质、塌陷区复垦等信息的分析和管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淮北矿业集团公司朱仙庄煤矿采煤塌陷地现状,着重介绍了采煤塌陷地复垦的实施程序和几种复垦模式。  相似文献   

16.
矿产资源开发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但矿山开采又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导致矿区生态退化与环境污染,严重制约了矿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系统分析了矿山开采的生态环境效应,并根据典型矿区生态恢复的成功经验,总结了适合我国矿区生态恢复的典型技术,主要从矿区废弃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矿区植被的恢复,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三个方面来论述。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评价鸡西矿区地面塌陷情况,采用SPOT-5卫星遥感图像作为基础资料,利用ERDAS IMAGINE软件进行图像校正、图像融合增强处理,通过目视判读的方法快速准确地提取鸡西矿区地面塌陷的分布信息,为矿区环境综合治理提供可靠的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遥感技术对于采矿塌陷地的调查是一种快速高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平朔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是煤炭资源开采大国,因采煤特别是露天开采造成的土地资源破坏、生态环境退化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研究并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露天采煤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技术体系,对探索适合中国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基础理论,实现煤炭绿色开采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应用露天采矿、土壤学、生态学、植物学、地质学、地理学、农学、水土保持等多学科专业知识和技术方法,对平朔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进行20余年的系统研究,初步形成适合黄土高原类似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相关技术体系,包括矿区生态系统受损分析、生态重建障碍因子分析、人工生态系统重建规划与设计、土地重塑工艺、土壤重构工艺和植被重建工艺,并提出平朔矿区重建人工生态系统将引伸今后研究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矿区资源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阐明了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做到矿山尾砂、废石以及废水废气的资源化和对周围环境的“无害化”是矿业生产的最大效益;保护矿区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矿区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对因采煤活动而造成的煤矿区生态功能的损害进行补偿,以避免煤矿区生态环境遭受持续性破坏,促进矿区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发展为目的。在充分分析损害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以法律法规为保障,以经济作为调节手段,矿区生态治理和修复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