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基于TMS320C80的H.263解码系统实现。结合C80的特点,对H.263视频编解码标准中开放部分的算法进行了改进。对CIF格式图像解码,可达到12.5帧/秒的帧率。进而证明可用H.263取代H.261进行低码率视频解码。  相似文献   

2.
H.263/H.263 是基于宏块或块的离散余弦变换和带运动补偿的预测编码相结合的混合编码方法,在解码端恢复出来的图像会产生方块效应。H.263 可选模式中提出了一种去方块效应滤波器,通过在测试模型TMN8上对其性能进行的测试以及测试数据的分析和比较,表明该滤波器可改善块效应现象,提高图像的主观质量,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可应用在H.263 视频编解码器中。  相似文献   

3.
针对无线网络中移动设备低码率、低分辨率的视频流要求,提出一种MPEG-2到H.264降空间分辨率转码的快速编码模式选择算法。在视频序列2∶1下采样后,利用MPEG-2解码端运动矢量的距离和方向信息决定是否将相邻8×8块合并成8×16、16×8、16×16块,若不能合并,则用解码端AC系数的组合判断是否将8×8块继续分割为8×4、4×8、4×4块,既考虑到H.264编码中的所有块大小,又避免了传统率失真选择算法的庞大计算量。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在保证相当的视频质量情况下,平均节约87.02%的编码模式选择时间。  相似文献   

4.
一种适合3G网络传输的H.264 实时视频容错编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在3G网络上传输H.264实时视频流,提出了一种鲁棒性容错编码策略.该系统首先将视频序列分成两个子序列分别进行编码,并在不同路径中传输,以降低因信道突发错误而造成连续丢包的概率,对丢失的数据则采用高精度的双向加权运动补偿进行预测.为了使出错子流快速恢复正常解码状态,采用多参考帧策略,使用正确解码子流的参考帧作为出错子流的参考帧来进行预测编码,以消除误差扩散.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无线网络环境中不仅能有效地抵抗误码和丢包对传输图像质量的影响,而且能保证视频流的正常播放和改善图像质量.与相关方法比较,该方法提高重建图像质量超过0.6dB.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H.263的视频多描述编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上传输图像与视频数据流所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信息包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发生丢失或过度延时, 从而造成解码信号的视觉质量严重下降。多描述编码旨在通过对同一个信息源编码成多个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比特流, 并在多个不同的信道上传输, 以改善不可靠信道上传输的图像与视频信号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H. 263 的视频信号多描述编码方法, 实验结果显示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H.263的视频编码、解码的研究及软件实现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对基于H.263的视频编码、解码的原理进行了分析,在H.263视频压缩数据的码流结构的基础上,应用C++作为开发工具,将视频编码、解码的复杂过程封装为动态链接库,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二次开发接口,并且对开发的动态链接库进行了测试,实现视频的连续动态采集、压缩处理、传输.该研究已成功地应用于基于电话网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7.
在视频压缩标准H.263中,量化过程是造成DCT编解码信息损失的根源,所以量化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编码器效率和重建图像的质量。本文介绍了H.263视频编解码器软件实现的方式并详细分析了量化技术及其软件实现代码。  相似文献   

8.
王少伟  周莉  孙涛  康晓 《计算机工程》2013,39(1):318-320
常用软件编码方法在用于H.264标准时,很难实现对高清视频的实时解码。为此,提出软硬件协同设计的方法,对H.264高清编码器系统进行软硬件划分及任务分配,分别设计软件部分和硬件部分。建立软硬件协同仿真环境,对整个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行仿真,采用约束随机验证的方法提高验证的功能覆盖率。仿真结果表明,该编码器系统能够对 1 024×768像素的图像帧进行编码,满足实时编码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H.26L是下一代视频编码标准。它的编码性能超越了所有现存标准,包括H.263+和MPEG-4(SP)。该文分析H.26L引入的多种新的编码特性,着重讲述4×4点整数变换,并提出一种在TM1300上实现的快速变换算法。  相似文献   

10.
视频通信中的抗误码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和宽带无线技术的发展,视频抗误码与纠错技术是近年来多媒体通信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从视频通信的系统模型出发,对视频通信中抗误码方法的研究及新进展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分别对信源编码端的抗误码、信道的差错控制技术、信源信道联合编码、解码端误码检测和误码隐藏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评述,并总结了国际编码标准H.263+、H.263++、MPEG-4、H.264中的抗误码技术的发展,同时,指出了视频抗误码技术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1.
Digital video watermarking provides means for carrying information targeted for synchronization, error resilience or copyright protection.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to get a good trade-off between the embedding capacity, imperceptibility and efficiency. In this paper, a novel digital video watermarking algorithm based on intra prediction modes of AVS (audio video coding standard) is proposed. The algorithm hides one bit in each qualified intra 8 × 8 luma block by modifying intra 8 × 8 prediction modes based on the mapping rules between the modes and hidden bits. The specific positions of the host 8 × 8 blocks are determined by the features of every block and a position template indicated by the key. Watermark information can be retrieved by decoding the intra prediction modes from bitstream, requiring neither original media nor complete video decoding.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has little impact on video quality and video stream features. A comparatively high embedding rate is obtained with little impact on bit rate.  相似文献   

12.
基于H.263+视频传输的误差恢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提出了一种应用于H.263+视频传输的误差恢复方法,即基于H.263+视频编解码器的差错掩盖方法。在这种方法中,在编码器端通过重传出现差错的数据和发送帧内编码帧来限制误差的扩散和繁衍;在解码器端利用视频信号在空间域和时间域上的相关性对受损的数据进行误差掩盖。模拟结果表明,这种误差恢复方法能够使得在有噪音干扰信道上传输的图像质量获得明显改善。其可以应用于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Internet等能够提供反馈信道的视频通信环境中。  相似文献   

13.
一种对残养帧的四叉树分解编码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克服在低比特率下的块效应,并适应实时编、解码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对残差帧的四叉树编码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OBMC的方法生成预测帧以有效消除块效应,并针对残差帧的统计与视觉特性,对每个2×2的小块取灰度平均值作为最小编码单位,然后用四叉树分解方法来大致标记均值大于某阈值的块的位置,并以标量量化和自适应算术编码器编码其灰度值.与基于变换的编码方法相比,该算法简单、高效,码率低,解码质量高,是一种实时的编、解码算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5G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业务的应用需求,研究多输入多输出(MIMO)上行系统中匹配滤波接收机和迫零接收机的解码性能。在URLLC系统下,推导多用户MIMO上行链路在有限块长传输时两种接收机速率和解码错误率的表达式。采用基于随机矩阵理论的渐近等价分析方法和信道色散系数的泰勒展开式,分别获得高低信噪比场景下两种接收机解码错误率的解析式,据此分析两种接收机在URLLC业务下的性能差异,发现随着信噪比增加,迫零接收机解码错误率接近于零,而匹配滤波接收机解码错误率受限于基站天线数和用户数的比值。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对所得理论表达式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随着信噪比增加,两种接收机速率和解码错误率的解析式与蒙特卡罗仿真结果十分接近,在低信噪比场景下解码错误率均高于10-5,在高信噪比场景下满足URLLC业务的可靠性指标,并且迫零接收机可靠性明显优于匹配滤波接收机。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H.263的混合错误掩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二虎  卞正中 《计算机工程》2003,29(22):16-17,134
由于通信系统信道不可避免地存在噪声,传输数据流必然存在误码,特别是在H.263的视频码流中,即使一个比特的错误,常会影响一个区域的图像不能正确解码,且错误还会扩散到后续数帧图像,从而导致解码图像质量的严重恶化。该文在对现有的错误掩盖方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混合错误掩盖方法,它能根据运动向量的大小,自适应地采用空域掩盖算法或时域掩盖算法。该方法既考虑了图像的空间相关性,又考虑了时间相关性。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既改善了解码图像的质量,又降低了实现的复杂性,能够满足一定的适时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研究低比特率视频编解码算法的基础上 ,以 h.2 6 3协议为标准 ,以 Philips公司的 TMDSP卡为开发平台 ,实现了一种视频编解码系统 ,经过测试该系统在对 qcif格式图像同时编码解码时 ,能达到每秒 2 5帧以上 ,平均码率能控制在 4 0 kbps以下 ,该压缩卡能广泛应用于可视电话、图像监控、视频会议等多媒体应用中  相似文献   

17.
一种H.264/AVC的自适应去块效应滤波快速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去块效应滤波在H.264视频编解码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对H.264中去块效应滤波的理论进行了再分析,提出了一种以4×4块为单位,对帧内预测帧和帧间预测帧分别计算边缘强度(Bs)的快速去块效应滤波算法。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同时适应于编码和解码中的去块效应滤波,在有效提高去块效应滤波效率的同时不影响已有编解码的码流和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8.
铁路标签分为机车标签和货车标签,两种标签被读写器发射的射频能量激活后,将连续不断、周而复始地返回标签中的数据帧给读写器,但两种标签返回的信号波形是不同的;利用机车标签帧头(特征值为0xE6D)与货车标签帧头(特征值为0x555555A)的不同,可转入不同的解码程序,达到自适应地识别出机车标签数据或货车标签数据;当列车运动时,货车标签返回给读写器的信号受多径效应的影响,出现衰落现象,使读写器不能正确识别标签数据,而且标签信号出现衰落的时间是随机的;利用同步特征信号可以采集到残缺的数据,并利用三帧残缺的数据拼接出一帧完整的标签数据。即使列车速度达到80km/h,也能正确识别出标签数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两轴光电经纬仪动基座跟踪目标时,视轴无法隔离载体扰动造成图像旋转现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学平台的电子消旋方法,采用捷联式惯导系统+DSP+FPGA的硬件系统通过反向旋转和双线性插值对图像进行消旋和填充,完成视频恢复,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小型舰载经纬仪上,可完成720×576×24大小彩色视频图像的恢复,输出帧频25f/s,图像质量良好,系统输出误差小于1个象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