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6型人类疱疹病毒(HHV-6)在母-婴间的感染机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首次对济南地区36例健康孕妇的外周血白细胞和30例健康产妇顺产的新生儿脐带血白细胞进行了HHV-6DNA的检测。其中前者有7例检出V-6DNA,其阳性痃为19.4%,表明本地区健康孕妇中存在HHV-6潜伏感染。而后者无一例检测到HHV-6DNA。初步认为在婴儿中的HHV-6感染并非是由携带HHV-6的母亲在妊娠  相似文献   

2.
研究我国的人疱疹病毒 6型(Human herpesvirus-6, HHV-6)与疾病的关系。应用淋巴细胞分离培养技术,对 4例临床确诊为婴儿玫瑰疹(Exanthem Subitum, ES)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作病毒分离,并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作鉴定。结果:3例出现细胞病变(CPE),表现为细胞肿大,呈气球状。新分离毒株置-40℃冻存6个月后,对脐血淋巴细胞(CBM)仍能产生明显CPE。用抗HHV-6单抗或恢复期病人血清作间接免疫荧光染色,产生明显的荧光。结论:结果证实新分离的病毒为HHV-6。  相似文献   

3.
从器官移植受者外周血分离出人类疱疹病毒6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31例器官移植受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分离人类疱疹病毒6(HHV-6),结果显示:10例移植受者病毒分离阳性,9例经单克隆抗体鉴定证实为HHV-6。  相似文献   

4.
从31例器官移植受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分离人类疤疹病毒6型(HHV-6)。结果显示:10例移植受者病毒分离阳性,9例经单克隆抗体鉴定证实为HHV-6。  相似文献   

5.
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在沈阳、阜新、本溪三地区进行了抗人疱疹病毒-6型(HHV-6)抗体的调查。结果,健康脐带血的阳性率为100%(30/30),幼儿急疹患儿急性期血与HHV-6抗原均无特异性阳性反应,恢复期血100%转阳(12/12),其抗体IgG效价在1∶80~1∶320之间,健康人血清的总阳性率为72.4%(299/415)。6个月~2岁的婴幼儿抗体阳性率最高(84%~96%)。提示,这一新发现的幼儿急疹病原体人疱疹病毒-6型早已在我国人群之间广泛感染蔓延。新生儿从母体获得的被动免疫力逐渐下降,6个月以后抗体升高,阳性率也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表明HHV-6感染主要发生于婴幼儿时期。  相似文献   

6.
长沙地区成年人人类疱疹病毒6 型( H H V-6) 抗体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疱疹病毒6型(Humanherpesvirus6,HHV6)系1986年从2名艾滋病和4名淋巴细胞异常增生患者的细胞中分离出来的新型疱疹病毒[1]。它与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EB病毒及巨细胞病毒(HCMV)5型人类疱疹病毒(HHV5)的单克隆抗体或高价免疫血清作交互免疫试验和交互核酸探针试验,证明HHV6的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特性与前述5型疱疹病毒完全不同。HHV6与疱疹病毒属的其它成员均在人群中广泛传播,对人体…  相似文献   

7.
心电图ptfV1异常的临床意义(摘要)王桂玲1赵晖1任桂芝1纪秋维2临床资料从本院常规心电图资料中随机抽出1000份心电图,测量ptfV1的变化。ptfV1≤-0.02mm·s者共153例,男109例,女44例;>40岁者为147例,<40岁者6例。...  相似文献   

8.
人类疱疹病毒7型(HHV-7)是继HHV-6发现之后,于1990年由Frenkel等首先从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分离的,是又一亲淋巴细胞人类β-疱疹病毒。本室于1998年初成功地分离出HHV-7南京地方株YY,并作了报道(南京医科大学...  相似文献   

9.
对64例鼻咽部活检组织标本进行EB病毒(EBV)特异性基因片段[DNA酶、核抗原-1(NA-1)]的PCR扩增,该结果与血清抗EBV-DNA酶抗体(EBV-DNaseantibody,EDAb)及初次细胞病理学结果对照,上述3种检测方法检出的阳性质例分别为:DNA酶基因40例(NA-1基因41例),EDAb37例,初次病理35例,x2检验表明3种检测方法结果相符。对DNA酶基因和NA-1基因扩增阳性而初次病理阴性(诊断为慢性炎症)的8例中的6例(另2例因故未检)进行第2次活检,有5例病理确诊为原位低分化鳞癌。另对42例头颈部肿大淋巴结的活检组织进行了上述基因片段的扩增,其中病理诊断为转移性低分化鳞癌的10例中有6例为基因片段扩增阳性,该6例中4例后来在鼻咽部发现原发灶(2例为粘膜下型)。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感染状况,用间接荧光免疫法检测HHV6的抗体水平。结果病例组HHV6抗体阳性率为756%(149/197),献血员为456%(115/252),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在所检病例中存在HHV6感染,其中与急性白血病、淋巴瘤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关系尤为密切。  相似文献   

11.
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是1986年新发现的疱疹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限制性核酸内切酸图谱分析表明,HHV-6不同株之间DNA酶切图谱记性。根据酶切图谱的不同,将HHV-6分离株分为A、B二组,B组又分为Ⅰ、Ⅱ两个亚组。此方法为HHV-6感染的临床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白细胞介素—6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G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我们采用培养的原代HUVEC为实验对象,将其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小剂量IL-6组(50U/ml)、大剂理IL-6组(100U/ml),应用免疫化学染色技术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0-1)的表达。结果:IL-6组内皮细胞ICAM-1及VCAM-1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  相似文献   

13.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对成人型喉癌,喉癌旁组织及颈部淋巴结组织进行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发现20例喉癌组织中有16例呈HPV-6,11例阳性,1例HPV-16,18例阳性,2例癌旁1cm内组织有1例HPV-6,11阳性,2例癌旁2cm外组织均呈HPV-6,11,16,18阴性,3例淋巴结病是检查有癌转移,均主HPV-6,11型阳性。  相似文献   

14.
IntroductionAnovelhumanherpesvirus,humanher-pesvirus6(HHV-6),hadbeenisolatedfrompa-tientswithlymphoproliferativedisordersandA...  相似文献   

15.
应用双温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喉乳头瘤石蜡包埋组织中的人乳头瘤病毒(HPV)DNA。结果与常规PCR(三温循环)相同:30例喉乳头瘤中HPV总检出率为46.7%(14/30),HPV-6/11/16的检出率分别为40%(12/30)、16.7%(5/30)和6.7%(2/30),HPV-6的检出率极显著高于HPV-11/6(x2=10.6,P<0.01)。初步结果表明,本地区喉乳头瘤主要与HPV-6的感染密切相关。该法具有缩短检测时间、节省一个恒温水浴箱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HPV感染在高发区与低发区宫颈癌中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收集宫颈癌高发区湖北省五峰县宫颈癌活检组织25例、宫颈炎22例,低发区的宫颈癌活检组织40例、宫颈炎15例由湖北医科大学附二医院妇瘤科提供。应用GP-PCR(generalprimers-PCR)技术检测多型HPV感染,发现宫颈癌高发区阳性率为88.0%(22/25),低发区为87.5%(35/40),宫颈炎高发区为36.4%(8/22),低发区为6.7%(1/15)。同时同一份样品进行HPV16型E7基因的检测,在宫颈癌高发区中检出率为60.0%(15/25),低发区为52.5%(21/40),宫颈炎中为22.7%(5/22),而在低发区宫颈炎中没有检测到HPV16E7基因。结果表明:HPV感染在高发区宫颈炎组织中明显高于低发区,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白血病,淋巴瘤,崩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人类疱疹病毒6型感染状况,用间接荧光免疫法检测HHV-6的抗体水平。结果病例组HHV-6抗体阳性率为75.6%,献血员为45.6%,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提示在所检病例中存在HHV-6感染,其中与急性白血病,淋巴瘤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无关系尤为密切。  相似文献   

18.
应用血清肌钙蛋白I评价射频消融后40例心肌损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1年1月~2002年6月,笔者应用血清肌钙蛋白I(cTnI)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接受射频消融(RFCA)介入治疗的40例患者进行检测,以评价EFCA患者接受介入治疗的安全性。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40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24例;年龄27~64岁,平均(40.6±6.2)岁。其中房室结双径路18例,左侧旁道16例,右侧旁道6例。对照组为心腔内电生理检查者共28例。男性12例,女性16例;年龄为28~61岁,平均(38.5±5.6)岁。1.2方法RFCA患…  相似文献   

19.
董燕湘  杨凤仪 《广东医学》1998,19(8):567-568
目的:探讨芳烃羟化酶(AHH)与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AHH直接测定法检测肺癌患者40例、肺癌患者亲属26例及健康人45例血液淋巴细胞中AHH的诱导力。结果:①肺癌组及肺癌患者亲属(一级亲属24人,二级亲属2人)高AHH诱导力型升高(22.5%,15.4%),肺癌组高AHH诱导力型与对照组(6.7%)相比有上升趋势(P=0.12,χ^2检验)。②不吸烟者中,肺癌组、肺癌患者亲属及对照组高  相似文献   

20.
应用双温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喉乳头瘤石蜡包埋组织中的人乳头瘤病毒(HPV)DNA》结果与常规PCR(三温循环)相同;30例喉乳头瘤中HPV总检出率为46.7%(14/30),HPV-6/11/16的检出率分别为40%(12/30)、16.7%(5/30)和6.7%(2/30)16.7%(5/30)和6.7%(2/30),HPV-6的检出率极显著高于HPV-11/6(x^2=10.6,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