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迁钢2号高炉高风温试验中,通过对热风炉高风温技术、高风温热风管道输送技术和高风温下高炉操作技术的综合研究和优化,实现了1280℃高风温。  相似文献   

2.
迁钢2号高炉高风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迁钢2号高炉系统投产运行现状,分析了风温限制环节,从热风炉、热风管道和高炉接受高风温等全面考察了其实现高风温的可行性。通过迁钢2号高炉开展高风温试验,总结分析了实现高风温的具体措施,阐明高风温不仅与热风炉操作紧密关联,而且原燃料、高炉操作等因素直接影响高炉使用高风温。研究结果表明:高风温必须与大喷煤、富氧等技术相结合,才能实现并发挥节能作用。本次高风温试验初步实现最高风温1 280℃的目标,上述研究为进一步提高风温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迁钢公司2号高炉热风炉全烧高炉煤气,通过对热风炉、热风管道和高炉等系统进行考察,评估了实现高风温的可行性。总结分析了实现高风温的具体措施,阐明高风温不仅与热风炉操作紧密关联,而且与高炉原燃料质量及高炉操作等因素密不可分。开展高风温试验初步实现了最高瞬时风温1280℃的目标,并取得高炉增产、提高喷煤比和降低焦比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陈冠军  刘洪松  倪苹 《工业炉》2010,32(4):19-21
在比较国内外高炉风温基础上,结合风温变化,说明首钢高炉高风温的技术进步。近年首钢在高风温热风炉、高风温工艺流程和高风温管道等方面开展的理论研究,为首钢高炉实现高风温奠定了基础。在首钢搬迁调整之际,高温空气燃烧预热和自研发的热风炉等技术在首钢得到推广应用。通过首秦与迁钢开展的高炉高风温实验研究,表明首钢实现了1 250~1 280℃的高风温。  相似文献   

5.
分析全国重点钢铁企业和首钢历年年均风温的变化,介绍了首钢近年提高高炉风温情况。分析了近年首钢各厂区高炉的年均风温,结合1 250℃以上月均风温的实例,说明迁钢2号高炉高风温实践是首钢高炉风温进步的主要标志。讨论了与高风温紧密关联的工艺流程、设备及材料、原燃料和高炉操作等问题。高风温是1项综合技术,与大喷煤、富氧等技术融为一体,才能充分发挥其节能作用。  相似文献   

6.
马金芳  万雷  贾国利  路飞  王凤 《钢铁》2011,46(6):26-31
高风温是高炉提高喷煤比、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的有效措施.迁钢2号高炉在设计上采用了优化热风炉结构,通过数学模拟确定最适宜的空燃比、采用自动燃烧系统、改善热风炉操作水平等措施分阶段提高风温,2008年8月开始高炉风温使用水平不断提高.至2009年9月,2号高炉平均使用风温长期稳定在1280℃以上.高炉通过调整各项操作制度,...  相似文献   

7.
《重钢技术》2009,52(2)
迁钢炼铁分厂2号高炉热风炉风温技术取得新成果。热风温度由1235℃提高到1270℃,温度差值达到35℃,技术指标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节能降耗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8.
《重钢技术》2009,52(1)
迁钢炼铁分厂2号高炉热风炉风温技术取得新成果。热风温度由1235℃提高到1270℃,温度差值达到35℃,技术指标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节能降耗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9.
首钢高风温热风炉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述国内外热风炉高风温和首钢热风炉技术开发历史基础上,从仿真、冷态试验和投产应用等方面比较、研究了首秦引进的俄罗斯卡卢金顶燃式热风炉、迁钢2号高炉上应用的自研制预热炉和首钢原顶燃式热风炉技术性能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原顶燃式热风炉不能适应高风温使用,卡卢金顶燃式热风炉和自研制预热炉具有炉顶炉墙温度低、中心温度高、结构紧凑、燃烧完全等优点,而且自研制预热炉性能更好,两者均在生产应用中实现了高风温,满足了高炉炼铁生产需要,可为国内外热风炉进一步提高风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首钢高炉热风炉高风温技术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首钢高炉热风炉现状和技术进步,说明首钢高炉热风炉向大型、高风温方向发展。通过分析首钢北京地区、首秦和迁钢等高炉热风炉投产以来的风温变化,阐明首钢全烧高炉煤气热风炉采用高温空气燃烧预热技术实现风温1250℃。利用仿真和冷态试验等手段从理论和机理上研究了首钢现有不同高炉热风炉结构的流场和温度分布特征,指出了顶燃式和内燃式热风炉存在的问题。首钢高风温试验研究采取加强系统监测、操作制度优化和改善原燃料条件等措施,实现了1250~1280℃的风温。该试验研究结果将在首钢迁钢3#高炉、京唐大型高炉上进一步实施,为国内外高炉提高风温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全国部分大高炉的煤粉质量和瓦斯灰的碳含量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首钢迁钢大高炉煤粉质量总体处于下等水平,瓦斯灰的碳含量偏高,达到326%(质量分数,下同)。迁钢2号高炉煤粉利用率随煤比的提高而降低,煤比在190kg/t以内时,煤粉利用率为9825%以上。在对迁钢2号高炉煤粉利用率及煤粉燃烧率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其煤粉质量控制的建议:煤粉中粒径在0074mm以下的比例在60%左右,煤粉挥发分控制在22%~25%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全氧混合喷吹煤粉和富氢燃气高炉炼铁新工艺,并通过理论分析结合实验证明新工艺的可行性。理论计算证明,在新工艺条件下,理论燃烧温度控制在1 800~1 850 ℃时可同时满足高炉上下部热平衡;实验结果证明,在焦炭气化反应激烈开始温度前,铁矿石金属化率可达95%,焦炭在高炉内参与直接还原而气化程度很低,吨铁焦比可降到190 kg。煤气氮含量低于07%,有利于CO2回收,可实现CO2零排放。煤气热值达到8 200 kJ/m3。这种煤气不仅适合钢铁联合企业和传统燃气用户使用,也可直接用于高效的电 热 冷三联产系统,间接实现了燃煤高效洁净化利用。  相似文献   

13.
高炉下部气体动力学条件与产量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炉下部气体动力学条件出发,建立了反映高炉重要操作参数和最大产量之间对应关系的产量优化模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炉腹和死料堆焦炭的平均粒度增加5 mm,产量约提高20%;渣比下降100 kg/t,产量约提高8%;炉渣粘度下降01 Pa·s,产量约提高4%;炉顶压力增加50 kPa,产量约提高6%;富氧增加1%或提高风温100 ℃,产量约提高2%。如果维持合适的理论燃烧温度不变,高煤比时提高富氧率对产量提高的作用比煤比小时更大。结合合理的上部调剂手段,提高未燃煤粉在炉内的利用率,在大喷煤比下将大型高炉的利用系数提高到30 t/(m3·d)的水平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首钢京唐钢铁厂5500 m3高炉BSK顶燃式热风炉的设计创新。优化集成了特大型顶燃式热风炉工艺;研究开发了助燃空气两级高温预热技术和顶燃式热风炉高效陶瓷燃烧器。根据顶燃式热风炉特性设计了合理的拱顶和陶瓷燃烧器结构;采用高效格子砖,优化了蓄热室的热工参数与结构,确定了合理的热风炉蓄热面积。优化热风炉炉体内衬设计;采用了有效的防止热风炉炉壳晶间应力腐蚀的技术措施。根据蓄热室传热计算,合理配置了热风炉炉体耐火材料,提高了耐火材料技术性能。优化热风管道系统耐火材料结构设计,使热风管道系统合理化并满足1300 ℃高风温的要求。高炉投产后热风温达到设计水平,实现月平均风温1300 ℃。  相似文献   

15.
高风温在攀钢二高炉的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勇 《四川冶金》2012,34(2):14-17
高炉冶炼过程中提高风温使得煤气发生量减少,理论燃烧温度增加,风口前燃烧的固定碳减少,从而降低焦比,优化高炉各项技术指标。攀钢二高炉通过2007年的年修,对热风炉进行改造,使风温从年修前的1190℃增加到目前的1230℃左右,风温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促进了高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进步,使得钒钛磁铁矿冶炼技术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