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陈峪 《气象》2002,28(11):62-63
8月份,我国南方及东北地区降水偏多、气温偏低,部分地区发生暴雨洪涝灾害或低温冷害;华北、西北及黄淮地区降水偏少、气温偏高,一些地区旱情发展.有两个强热带风暴在广东沿海登陆.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际新开发的可识别持续闭合性阻塞和开放性高压脊事件的判别方法,讨论了欧亚地区不同区域500 hPa持续性高值事件(PMZ)的发生频率及其对中国大兴安岭地区夏季气温和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欧亚105°-125°E区域内PMZ事件与夏季尤其是6月大兴安岭地区气温关系最为紧密。105°-125°E地区PMZ事件频发时,贝加尔湖至中国东北地区异常高压引起的下沉增温及晴空辐射造成大兴安岭地区气温偏高,同时,该地区对流层低层相对湿度条件较差,配合对流层中低层异常反气旋性环流系统以及下沉运动,不利于大兴安岭地区出现明显降水。此外,5月中亚两河流域位势高度可作为6月大兴安岭地区气温的前期预报指标,当中亚两河流域5月位势高度场偏高(低)时,6月贝加尔湖以东地区位势高度偏高(低),对应大兴安岭地区同期气温偏高(低)。  相似文献   

3.
1 天气概况   12月份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冷空气次数少且势力较弱 ,造成气温较常年偏高 ,但东北地区受极涡影响 ,冷空气持续侵入 ,气温明显偏低。我国东部和南方地区频繁出现大雾天气 ,给航空、水运等交通部门造成的影响较大。月内降水量分布不均 ,大部分地区少于常年 ,但是有些地区也出现了超过常年较多的情况。本月西太平洋产生两个热带气旋 ,但未对我国近海造成影响。1.1 降水本月由于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次数少、路径集中 ,且水汽条件不充沛 ,大部分地区的降水接近常年或偏少。北方的降水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的东部、北疆的西部和北部…  相似文献   

4.
4月份北半球500hPa月平均高度图的主要特征是,30°N以北的太平洋区域负距平较为显著。这一负距平区自3月份后半月以后就在这一区域附近摆动持续。受其影响,日本附近也为负距平区,上旬后期至中旬前期强冷空气侵袭造成日本全国性的偏冷。1印度南部至东南亚少雨印度等亚洲南部国家降水一致偏少,但在南海沿岸有降水偏多的地区。印度东部上旬的龙卷风造成了较大的灾害。世界气象月报1993年4月2欧洲高温德国等欧洲中部地区气温偏高,卢森堡月平均气温为IO.8℃,偏高4IC。英国和法国降水偏多。3欧洲至北非少雨欧洲至北非大范围的地区本月的…  相似文献   

5.
太阳活动异常与降水和地面气温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段长春  孙绩华 《气象科技》2006,34(4):381-386
利用1951~2000年太阳10.7 cm射电流量、全国160站观测到的降水和气温距平资料,分析了太阳活动异常对中国夏季、冬季降水和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太阳活动强的年份,夏季南方、东北少雨,黄河中上游流域、黄淮地区以及长江中上游则多雨;冬季全国均多雨。北方(尤其是东北和新疆)冬季气温偏高,夏季气温偏低。太阳活动弱的年份,夏季华南及黄河以北多雨,而长江流域及以北到黄河中上游夏季则少雨;冬季全国均少雨,北方冬季气温偏低。进一步讨论了中国东北地区夏季降水与太阳活动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全国大部降水偏少北方多风沙天气—2001年3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金艳 《气象》2001,27(6):58-61
3月 ,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明显偏高 ,气温变化幅度较大 ;大部地区降水偏少 ,北方大部降水极缺 ;冷空气活动频繁 ,多风沙天气。1 天气概况  本月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 ,月平均气温与常年同期相比 ,全国大部地区接近常年或偏高 ,其中西北东南部、华北中南部、黄淮大部、江淮、江南北部、东南沿海及北疆和南疆西部、四川东部、重庆、贵州北部、湖南西南部、广西北部等地偏高 2~ 3℃ ;北疆部分地区异常偏高 ,达 4~ 5℃ (图 1 )。从各旬温度分图 1  2 0 0 1年 3月平均气温距平布来看 ,上旬只有东北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 1~ 2℃ ,其它地区为…  相似文献   

7.
高荣 《气象》2007,33(7):124-125
4月,全国平均气温为11.1℃,比常年同期偏高0.912。月内气温起伏变化较大,上旬,我国中东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或接近常年;中旬,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下旬,南方和西北中东部地区气温偏低,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或接近常年同期。全国平均月降水量为41.2mm,较常年同期略偏少。与常年同期相比,华北大部、黄淮、西北东部及南疆等地月降水量偏少,西北中北部及云南、西藏大部等地降水偏多。  相似文献   

8.
刘宁 《气象》1994,20(4):58-61
全国大部降水偏少气温偏高—1994年1月—刘宁(中央气象台,北京100081)本月,全国大部地区降水偏少。上旬末南方出现连阴雨,中旬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全国大部地区出现雨雪天气;月内气温除黑龙江大部偏低外,其余地区气温偏高,上旬尤为明显。1天气概况本月...  相似文献   

9.
在元月份北半球500hpa月平均高度图上,西伯利亚东部和东欧、阿拉斯加以南地区为正距平区,加拿大东北部则为大范围的负距平所覆盖。 1.东亚高温东亚地区几乎全范围比常年气温偏高,特别是日本北部、西伯利亚东南部以及中国的北方出现了明显的高温。降水量则以中国的长江流域为中心的中部、南部地区偏多。 2.南亚高温从印度南方到中南半岛、菲律宾南部的地区气温偏高。另一方面,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北方由于受去年年底寒潮的影响,造成许多人丧生。这些地区,元月份的平均气温比历年同期偏低。  相似文献   

10.
2005年第4季度广东省气温偏高,降水严重偏少。季内气温大起大落,10-11月,由于副高持续偏强,受其影响,全省气温明显偏高;12月受强冷空气及不断补充的影响,中旬出现持续性低温天气,气温明显偏低。10、11月广东省气温大面积破(或平)历史同期最高记录。本季降水稀少,大部分地区雨量  相似文献   

11.
张桂森 《气象》1991,17(3):62-63
12月份,我国北方和华南大部地区气温普遍偏高,其中黑龙江偏高最为明显;南方其余地区气温正常或略高,山东、湖北、湖南等省小麦、油菜出现旺长现象。月内,长江中下游地区及东北地区东南部降水偏多,全国其它地区降水偏少。月初,四川西部高原有三个县出现雪灾。  相似文献   

12.
1.东亚北部·西伯利亚高温从东亚北部至西伯利亚地区被500hPa正距平区所覆盖,正距平中心位于贝加尔湖附近,这一带地区大范围气温偏高。哈巴罗夫斯克的月平均气温偏高3.5℃,为7.9℃;齐齐哈尔的月平均气温偏高3.8℃,达8.5℃。但另一方面,中国南方气温比常年低,印度至巴基斯坦气温也比常年偏低。21号台风在日本登陆,22号、24号台风相继在越南登陆,在越南登陆的台风也给泰国带来了大雨,越南、泰国都出现了台风灾害。 2.地中海地区·非洲北部高温在500hPa月平均图上,爱尔兰附近有一片负距平区,特别是中旬以后欧洲的大西  相似文献   

13.
陈峪 《气象》2002,(11)
8月份 ,我国南方及东北地区降水偏多、气温偏低 ,部分地区发生暴雨洪涝灾害或低温冷害 ;华北、西北及黄淮地区降水偏少、气温偏高 ,一些地区旱情发展。有两个强热带风暴在广东沿海登陆。1 南方降雨频繁 ,部分地区暴雨洪涝本月 ,我国南方及东北大部降水量一般有 10 0~ 30 0mm ,其中广东大部、福建南部、云南南部、湖南东南部等地达 30 0~ 5 0 0mm ,广东沿海局地超过 5 0 0mm ;与常年同期相比 ,南方大部及东北东部偏多或接近常年 ,其中江南大部、华南北部及云南东部、黑龙江南部等地偏多 5成至 1倍。月内 ,南方多降雨天气 ,月降雨日…  相似文献   

14.
近50年华北干旱的年代际和年际变化及大气环流特征   总被引:70,自引:11,他引:59  
利用1948~2000年NCEP/NCAR再分析逐日及月平均位势高度、风、温度、垂直速度等物理量和中国气温、降水资料,分析近50年中国华北地区干旱的年代际、年际变化及其环流特征,并探讨1999和2000年华北地区持续干旱环流型及其成因.研究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华北地区降水持续偏少,干旱强度有所增加,这与夏季200 hPa矢量风距平场亚洲中纬度西风环流加强,850 hPa风矢量距平场中国东部110~120°E范围内偏南气流比气候平均状况偏弱有关.夏季华北降水偏少的一种主要大气环流型是:500hPa位势高度场上40~50°N的欧亚大陆位势高度偏高并叠加欧亚(EU)遥相关型,华北大部分地区受高压控制.1999和2000年夏华北地区持续严重干旱的主要环流特征是:亚洲大陆高压持续发展、长期维持并相当稳定,华北地区上空受闭合暖性高压控制,高空暖性高压气流强烈下沉,引起空气绝热增温,近地面感热增加使得干旱区气温升高,下垫面非绝热强迫作用与大陆暖高压加强形成正反馈过程.  相似文献   

15.
张桂森 《气象》1989,15(5):62-63
2月份,我国北方大部地区气温偏高,其中东北地区和华北平原北部显著偏高,对小麦越冬有利;西北地区东部至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多,利于冬作物生长;下旬大—暴雪和冷空气活动使湖北和云南两省局部出现较重冻害。 一、北方大部地区气温偏高,利于小麦越冬和备耕 月内,北方大部地区天气晴暖,气温偏高;南方大部地区上旬气温偏低,中旬以后,江南南部和华南大部由阴转晴,气温很  相似文献   

16.
张守峰 《气象》2002,28(11):58-61
8月份,除东北地区外,我国北方大部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华北、黄淮部分地区旱情发展.南方大部降水偏多,华南及长江流域持续降雨,一些地区发生暴雨洪涝灾害.月内有6个热带气旋活动,2个在广东沿海登陆.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月我国南方严重冰雪灾害过程分析   总被引:72,自引:9,他引:63  
2008年1月中旬至2月初,我国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雨雪天气过程。江淮流域降水出现类似某些夏季强梅雨期的降水过程,而且,江南的冻雨在历史上属少见。这次大范围冰雪天气过程的成因是由于欧亚大陆出现异常的大气环流。1月中下旬亚洲中高纬60~100°E地区的阻塞形势稳定维持20余天,里海以东地区长期维持一个切断低压系统,在这个切断低压下游地区有3次低气压扰动沿青藏高原向东移入我国上空;这时欧亚大陆20~35°N地区南支高空西风急流异常偏强,来自大西洋的大气扰动沿这条急流波导向下游地区传播,欧亚地区Rossby波列的下游发展效应显著。从1月16日开始到2月初,在20~40°N范围内,30°W、15°E和85°E(青藏高原附近)地区持续有高空槽发展,而在5°W、50°E和135°E(日本南部)稳定有高空脊维持。我国南方地区处于80°E的“南支槽”前,大量暖湿空气被输送到我国南方。此外,1月中下旬原来位于15°N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移到20°N,副高西北侧的西南气流有利于将来自南海的暖湿空气输送到中国南部大陆。在这样稳定的异常环流形势下,当一次次从高原西侧过来的高空高位涡扰动移到位于华南上空的静止锋上时,诱发低层静止锋锋生引起一次次降水过程。另一方面,由于大量暖湿空气沿着锋面抬升,在江南南部和华南北部形成了持久的温度高于0 ℃的逆温层(暖盖),使得在这些地区出现严重的持续性冻雨天气。  相似文献   

18.
利用ERA-40再分析资料、CRU TS3.0数据集以及中国站点观测数据,分析了欧亚大陆夏季地表热力异常的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东部夏季降水与同期欧亚大陆地表热力异常之间的可能联系。研究发现,欧亚大陆地表气温与浅层土壤温度的大尺度变化特征基本一致: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第一模态空间型表现为大陆西南部分区域与欧亚大陆其他区域反相变化,对应的时间系数均在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转折。当夏季欧亚中纬度印度以北地区和我国中东部地区地表气温偏高时,东亚夏季风的强度偏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东,我国东部偏南风偏强,江淮流域水汽偏少,且气流上升运动偏弱,降水偏少;华南和北方地区水汽偏多,且气流上升运动偏强,降水偏多;反之亦然。当欧亚大陆中高纬贝加尔湖以东及以西地区夏季地表气温偏高,而我国东北部地区夏季地表气温偏低时,东亚夏季风的强度偏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我国东南部地区偏南风异常偏强,有利于水汽向江淮流域输送,东南沿海及内蒙古中部水汽偏少,且气流上升运动偏弱,降水偏少;而东部其余地区水汽偏多,且气流上升运动偏强,降水偏多;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9.
李兆祥 《气象》1985,11(7):45-47
本月,冷空气活动频繁,路径偏西,势力较弱;从蒙古人民共和国到我国东北地区,低压活动频繁,多偏南大风;南支锋区稳定,位置偏南,造成月内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的气温偏高,降水偏少;西南、华南等地区的气温偏低,降水偏多。  相似文献   

20.
1.东亚高温在东亚,以日本和中国为中心的广阔地区气温偏高,特别是日本至中国东北地区出现了创记录的高温,如东京的月平均气温为7.8℃(距平+2.4℃). 2.中国、西伯利亚多雨中国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多,特别是长江流域继1月之后降水仍然偏多,如武汉的月降水量高达183mm(是常年的3.0倍),据报道发生了洪水.西伯利亚地区的阿穆尔河流域、叶尼塞河流域降水量偏多.另外,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