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按照o9Mn2钢板的使用性能要求,冶炼特点是终点温度高,终点碳低,钢水氧化性强,出钢前做C、S、Mn分析,挡渣出钢,吹氩搅拌;脱氧合金化使用中碳锰铁;使用新型复合肥氧剂SiBaAIFe、SiBaCa合金。连铸工艺采用Al-C质伸入水口和颗粒保护渣,合理制定轧制工艺制度。产品性能稳定,外观质量好。  相似文献   

2.
万真雅  吴士白 《特殊钢》1995,16(4):17-22
在容量为150kg中频感应炉内进行的热模拟试验表明,无论采用Al或Si-Ca-Ba-Al作发剂进行钢液吹氧升温均是可和垢,此时,钢中C,Si,Mn仅略有烧损,含Als含量可保持在较低水平(〈0.006%),因此,可以满足升温和小方坯连铸对钢水成分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以苏州钢铁厂钢包为原型,通过水模和中频感应炉实验,确定了IR-UT-16型精炼装置的设备参数和工艺参数,证实了采用Al或Si-Ca-Ba-Al作发热剂进行钢水吹氧升温的可行性,钢水成分可满足小方坯连铸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在容量为150kg中频感应炉内进行的热模拟试验表明,无论采用Al或Si-Ca-Ba-Al作发热剂进行钢液吹氧升温均是可行的。此时,钢中C,Si,Mn仅略有烧损,Als含量可保持在较低水平(<0.006%),因此,可以满足升温和小方坯连铸对钢水成分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采用Si-Al-Ba-Ca合金进行脱氧实验研究分析,证实用用此合金脱氧可提高钢的纯净度,改善钢水流动性和提高高线盘条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通过试验,建立钢水氧量变化和喂线量的相关关系式,采取在吹氩站测定钢液氧活度,克爱胸口 量,能较准确地控制连铸钢水的脱氧程度。满足了连铸的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7.
冶钢集团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在通常年产60万t的特殊钢中,车辆用齿轮钢、弹簧钢和其他结构钢占25万t,是中国特殊钢主要生产厂家之一。近20年来,为满足汽车行业的需求,不断改造和炼钢工艺和后步工序,主要有:(1)80t平炉钢水与20t电炉钢水在钢包中混炼+SL装置吹氩(或RH处理)+Si-Ba-Al终脱氧;(2)50tEAF+60tLF-VD+喂丝;(3)二次冶金,计算机对钢的淬秀性预测和成分控制  相似文献   

8.
杨素波  余湘云 《攀钢技术》1995,18(2):18-21,25
通过对比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采用Fe-Ba-Si-Al对电炉钢终脱氧的冶金效果。结果表明,所设计的Fe-Ba-Si-Al能满足脱氧的要求,钢中的残余氧含量与铝脱氧相当,而钢的净洁度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9.
脱氧工艺对钢中B类夹杂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虹  李军 《钢铁研究》2000,(3):19-21
针对车轮钢B类夹杂物,采用4种脱氧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真空精炼能有效地降低钢中B类夹杂物,使用Si-Al-Ba终处理有了的效果,采用喂Si-Ca-Ba线及Si-Ca线工艺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涟钢CSP(compactstripproduction)生产线钢水脱氧和控制工艺。根据钢水从转炉—吹氩—LF精炼—连铸各工序中氧含量的变化情况,对现行铝脱氧工艺进行了改进。出钢后通过采取钢水全程吹氩,钢水浇铸时,在大包—中间包采用长水口 氩气密封,结晶器采用浸入式水口 保护渣控制措施后,成品钢水中全氧含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其含量在35×10-6的水平,满足了CSP工艺对钢水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盘昌烈 《炼钢》1997,13(4):7-10
利用在全连铸生产条件下进行工业性试验的大量数据和资料,着重总结分析20t转炉生产09CrPV耐候钢的冶炼,脱氧合金化及钢水炉外吹氩,喂线处理的操作工艺和经验。  相似文献   

12.
严学模  黎光正 《钢铁钒钛》1996,17(1):12-16,27
为考察顶吹氩、底侧吹氩及底吹氩的冶金效果,分别进行了三种吹氩工艺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底侧吹氩和底吹氩工艺的冶金效果均优于顶吹氩工艺,钢水质量均能满足连铸要求。  相似文献   

13.
乐可襄  宋宇宾 《特殊钢》1997,18(1):20-23
在实验室竖式电阻炉和中频感应炉对Si系发热剂Si-Fe,Si-Ba-Ca、Si-Al进行了升温试验,升温速度为4 ̄11℃/min,升温值为20 ̄40℃,并对300t钢水进行了工业性试验,升温速度为3.5℃/min,升温值为14℃。  相似文献   

14.
转炉连铸钢水用硅钙钡铁脱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转炉连铸钢水采用硅-钙-钡-铁脱氧的工业试验,结果表明,用其等量替代现行硅-钙加硅-铝-铁或硅-铝-铁终脱氧工艺,其脱氧能力相当,同时简化了转炉终脱氧工艺,改善钢水的脱硫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降低成本,对低碳低硅含铝钢采用CAS处理直接连铸的工艺进行生产,针对钢水成分及钢水流动性难以控制等问题,分析认为,CAS渣碱度和氧化性以及CAS处理的吹氩搅拌是影响脱氧及钢水流动性的主要因素。通过优化控制转炉终点、出钢过程以及CAS处理的吹氩和[S]、[Als]、[Mn]成分优化控制,确保了钢水的流动性。低碳低硅含铝钢CAS直接连铸率80%,吨钢降低精炼电耗30 k W·h。  相似文献   

16.
骆忠汉 《炼钢》1997,13(4):57-58,60
武钢二炼钢提高钢包底吹氩吹成率的实践1前言武钢二炼钢厂是一个转炉全连铸炼钢厂,要求100%的钢水经过炉外精炼后再进行连铸烧钢,以保证浇铸顺利和铸坯质量。目前有78%的钢水是通过吹氩处理后再连铸浇钢的。与顶吹氩相比,底吹氩具有吹氩量大,有利于夹杂物的富...  相似文献   

17.
钢水升温发热剂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邱玲慧  于学斌 《炼钢》1997,13(1):31-35
在综合文献资料及热力学计算与分析的基础上,选择Si,Si-Al,Si-Ca,Mg-C和Al等5种发热剂进行钢水升温对比试验考察,其升温效果及对钢质量的影响,为进行工业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柳钢电炉炼钢厂1994年起方地坯连铸的钢水进行喂Si-Ca合金芯线处理,处理后,钢水流动性明显好转,因钢水粘造成的结瘤率由6%下降于1.8%,既提高了连铸机生产效率,又改善了钢材性能,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采用1[∶]1水模型和工业插钉法研究了吹氩板坯连铸结晶器内钢水流态,并讨论了通钢量、吹氩量、水口浸入深度与水口结构对结晶器流态的影响。水模型结果发现,结晶器内宏观流态主要包括双股流和单股流,钢水通量和吹氩量是影响结晶器内钢水流态的决定性因素。为得到双股流,应采用高通钢量和低吹氩量,缩小断面、增大浸入深度和使用凸底水口有利于双股流形成。基于水模型结果,为维持结晶器内双股流态,在实际浇铸中提出减少连铸过程吹氩量低于临界吹氩量,在宽断面和低拉速下使用凸底水口等措施。工业插钉试验结果与水模型吻合较好,这表明水模型结果可指导现场浇铸实践。  相似文献   

20.
针对连铸采用整体水口中间包生产大规格圆坯钢水可浇性差的难题,通过研究LF精炼渣控制、钢水钙处理、冶炼全过程脱氧、软吹氩等工艺技术,提高炉渣碱度,强化全过程脱氧控制,优化钢包软吹,促进夹杂物的上浮及去除,提高钢水洁净度,解决了采用中间包整体水口浇注时水口堵塞等问题,形成一套成熟的冶炼工艺技术,产品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单中间包连浇炉数最高达到16炉,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特钢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