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天津短杆菌T6-13经多年经后的328^#菌株,以淀粉糖为糖质材料,生物素亚适量,当发酵残糖约为60g/L时,流加糖,效果好。在200m^3发酵罐生产中,流加糖浓度分别为300g/L和450g/L发酵周期32小时,平均产酸分别达102.3g/L和115g/L,糖酸转化率55.5%,提取收率95.8%;单罐产理论谷氨酸由16.24吨提高至18.20吨。  相似文献   

2.
L-赖氨酸快速发酵新菌种及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我室选育的赖氨酸生产菌S-21-24为出发菌株,经硫酸二乙酯(DES)和紫外线(U.V.)的复合处理,选育到一株代谢速率高,发酵周期短的新菌株FTS-1。对该菌的发酵条件作了研究,选择了最佳培养条件,该菌在5L发酵罐中发酵48小时产酸80g/L以上,72小时产酸可达110g/L。  相似文献   

3.
L-赖氨酸快速发酵新菌种及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我室选育的赖氨酸生产菌S-21-24为出发菌株,经硫酸二乙酯(DES)和紫外线(U.V.)的复合处理,选育到一株代谢速率高,发酵周期短的新菌株FTS-1。对该菌的发酵条件作了研究,选择了最佳培养条件,该菌在5L发酵罐中发酵48小时产酸80g/L以上,72小时产酸可达110g/L。  相似文献   

4.
在5升发酵罐上对L-Arg和L-Lys作了单级连续培养试验。从嗜醋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acetoacidophilum)产L-Arg的突变型MC-13的连续培养液中分离出的SC-190菌株能连续超过250小时稳定地产L-Arg达60g/L。用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glutamicum)产L-Lys突变株B-6进行连续培养,可稳定维持500小时之久。连续培养产L-Lys·HCl浓度达105g/L,体积产率为5.6g/L/h,是流加培养的2.5倍。产率提高依赖于氧气的供应,实验表明连续培养是分离适于连续培养菌株和提高产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采用多种方法诱变获得一株新型肌苷产生菌──产氨短杆菌(Brevibacteriumammoniagenes)GMBA-800(具有腺嘌呤、生物素双重营养缺陷型和对8-氮杂鸟嘌呤、磺胺胍、6-流基嘌呤有抗性),对其生长和发酵条件进行初步研究。肌苷产量从5g/L提高到18.41g/L,发酵周期从84h缩短为63h。菌株遗传性状稳定。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采用 ̄(60)Co-γ射线对柠檬酸产生菌黑曲霉Co9-6进行辐射,经两次处理后选育出L1217和L801两株优良柠檬酸产生菌。中试结果表明菌株L1217较L801更优:产酸率较菌株Co9-6提高17.6%、发酵周期缩短13.4%、对糖转化率提高13.3%。  相似文献   

7.
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报道了L-乳酸菌株的分离与筛选,探讨了不同碳源、氮源、通气量、温度等发酵条件对产L-乳酸的影响,从78株米根霉中筛选出13株产L-乳酸较高的菌株,其中米根霉(Rhizopus oryzae)Rs928产L-乳酸最高,产酸最稳定。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最适发酵培养组成(%):淀粉水解糖16,MgSO4 0.08,KH2PO4 0.05,ZnSO4 0.01,CaCO3 7,pH自然。在60t发酵罐中,  相似文献   

8.
产谷氨酸棒杆菌B9和T6—13的原生质体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棒杆菌B9和T6—13两菌株经UV变处理得到B9—2(SmR)和T6—13—3(RifR)两菌株,以此两菌株做为出发菌株。将对数前期的培养细胞经青霉素予处理及酶解制备原生质体,用40%PEG6000为助融剂,进行原生质体融合。用间接法检出具有Sm、Rif抗性的融合子。融合频率为6.55×10-6-1.64×10-5,融合子双抗性稳定,产谷氨酸,经摇瓶实验筛选出一株产谷氨酸明显高于亲本的融合子fu36。  相似文献   

9.
以赖氨酸产生菌A111(HS-、AECr)为出发株,经化学诱变剂MNNG(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及单氟醋酸处理获得单氟醋酸抗性突变株F79,摇瓶发酵产L-赖氨酸盐酸盐7.0%~7.5%,对糖转化率38%~40%,分别比A111株提高约25%及20%。然后,再以F79菌为亲株经MNNG及噻唑丙氨酸处理获得噻唑丙氨酸抗性突变株FH128,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摇瓶发酵产L-赖氨酸盐酸盐8.5%~9.5%,最高产酸率11%,对糖转化率45%~50%。在16L自控发酵罐发酵,产L-赖氨酸盐酸盐12%~14%,对糖转化率40%~45%;在20~100m3发酵罐发酵,产酸率为8.5%~9.5%,对糖转化率40%~42%,提取总收率80%~85%,成品(饲料级L-赖氨酸盐酸盐)质量符合国家标准(GB8245-87)。FH128菌株遗传性能稳定,营养要求粗放,工艺较简单,便于工业化,二年前已应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0.
用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SCB412作为出发菌株,经能量50KeV、剂量1× 10~11~5 ×10~15 ions/cm~2的N~+离子注入诱变处理,以产生可遗传的诱变。 N~+离子注入后,存活率与剂量呈指数衰减关系:log(存活率%)= 8.23- 0.604 × log(剂量),在培养过程中可观察到酵母菌菌落和细胞形态均发生了变化。经筛选,获得了一株能够利用正十二烷烃发酵产生长链二元酸的高产菌热带假丝酵母SCB609。在初始正十二烷烃浓度为15%(v/v)下产酸量由43.5g/L上升到73.2g/L。比较两株菌发酵生长特性的差异,产酸过程有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真养产碱菌利用甜菜糖蜜发酵产聚β-羟基丁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以廉价原料甜菜糖蜜培养真养产碱菌(Alcaligeneseutrophus)H16生产聚β-羟基丁酸(PHB)的可行性。对培养基优化试验表明,菌体产量可达20g/L,PHB产量达9.8g/L,糖转化率为27.5%。用2升自控发酵罐进行验证,在良好的供氧条件和特定的pH值自控条件下发酵周期从48小时缩短到40-42小时,菌体和PHB量都有提高。菌体最高产量26g/L,PHB最高产量13g/L,糖转化率为20.4%。PHB占细胞的含量,摇瓶和罐上结果都在50%左右。  相似文献   

12.
细菌产木聚糖酶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碳源、氮源以及其他因子对木聚糖酶高产菌WLUN024(Pseudomonas sp.)产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麸皮6g/L、(NH4)2SO4 0.8g/L、K2HPO4 0.4g/L、接种量5%-10%的条件下,37℃培养36h,其木聚糖酶活力可达600IU/mL。同时研究了在较优条件下该菌的摇瓶产酶曲线。  相似文献   

13.
黑曲霉产木聚糖酶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正交设计试验结果表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m12)产木聚糖酶活力达76.60u/ml,合适的产酶发酵条件如下,培养基(g/L):麸皮40,尿素6.67,KH2PO4 1.0,MgSO4.7H2O0.5,NaCl0.3,Tween-80 3.0,CaCO3 2.0,28℃,120r/min水浴振荡培养5.5d。  相似文献   

14.
温特曲霉转富马酸为L—苹果酸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红  高润香 《菌物系统》2000,19(4):547-551
从大量霉菌在选育到一株具有较高富马酸酶活性的温特曲霉(Aspergillus wentii)A5-61。在摇瓶培养条件下,32℃ 96小时,产L-苹果酸达10.49g/100ml,对富马酸的转化率达90.80%。利用菌体细胞,进行酶转化试验,结果表明:1.6g湿菌体接入25ml含富马酸10.0%(用NaOH中和至pH7.0)的转化液中,35℃16-24小时,连续转化三次,分别产生L-苹果酸9.61  相似文献   

15.
PGDH^L生化突变型谷氨酸生产菌株选育的生化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Tbm-3(icl^-,异柠檬酸裂解酶活力的生化突变株)为出发菌株,经紫外一诱变,通过依据生人代谢所设计的选择培养基(L-阿拉伯糖平板与D-葡萄糖酸钠平板)对接的筛选方法,获得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PGDH,E.C.4.2.1.12)忖突变型的生化突变型菌株Tbm3.18,该菌株经摇瓶发酵试验显示,比出发菌株Tbm-3提高产酸率8.9%和转化率8.1%,表明pgdh或pgdh生在变型菌株的选育,对  相似文献   

16.
真养产碱菌利用甜菜糖蜜发酵产聚β—羟基丁酸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以廉价原料甜菜糖蜜培养真养产碱菌H16生产聚β-羟基丁酸(PHB)的可行性。对培养基优化试验表明,菌体产量可达20g/L,PHB产量达9.8g/L,糖转化率为27.5%。用2升自控发酵罐进行验证,在良好的供氧条件和特定的pH值自控条件下发酵周期从48小时缩短到40-42小时,菌体和PHB量都有提高。菌体最高产量26g/L,PHB最高产量13g/L,糖转化率为20.4%。PHB占细胞的含量,摇  相似文献   

17.
L-谷氨酸温度敏感突变株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黄色短杆菌TJ1为出发菌株,根据代谢控制发酵原理,利用紫外线、硫酸二乙酯进行诱变,定向选育出具有寡霉素抗性、谷氨酸氧肟酸盐抗性的温度敏感突变株TMGO106。然后,以温度敏感突变株TMGO106和产酸率高(10.5%以上)的天津短杆菌TG961为新株,通过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成功地选育出了产酸率高的融合子CN1021(13.6g/dl,糖酸转化率达60%),在6m^3发酵罐上中试其L-谷氨酸产量达14.6%,糖酸转化率达62.8%,并且该菌株系温度敏感型菌株,可用于谷氨酸强度发酵。  相似文献   

18.
用d-生物素代替玉米浆的摇瓶发酵实验,筛选出高产酸菌株,测定了d-生物素的亚运量可变范围。比较了单一玉米浆、单一d-生物素与两者各半量发酵结果及不同接种量对产酸的影响。采用d-生物素代替半量玉米浆的中糖发酵工艺应用于生产。结果证明此工艺可行,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酸率,平均产酸率达7.81%,平均转化率达53.2%。  相似文献   

19.
分离到Aspergillus oryzae13个菌株,其曲酸产量变化幅度16.6-48.6mg/ml,从中选出4个高产菌株。在1%酵母提取物和15%蔗糖培养液中30℃发酵培养,8 ̄10天菌体生长量和曲酸产量达到最大值,随后曲酸产量迅速下降。蔗糖浓度对菌体生长和曲酸产量影响甚大,最适蔗糖浓度为15%。天冬氨酸、甘氨酸、赖氨酸、谷氨酸、吡哆醇、叶酸和抗坏血酸有利于菌体生长并显著提高曲酸产量。将在YES  相似文献   

20.
L—苹果酸产生菌筛选及高产突变株诱变选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清平  周小燕 《真菌学报》1993,12(4):304-312
通过广泛收集和分离,获得根霉属、曲霉属及裂褶菌属等属菌侏897侏。产酸指示平板上的变色圈测定结果表明,它们中间628株为产酸菌。通过纸层析对产酸菌发酵液酸谱的分析,获得129株L-苹果酸产生菌,经进一步测定发酵液中L-苹果酸的含量,筛选出以葡萄糖为原料,摇瓶发酵140小时,L-苹果酸产率48.37g/L,对糖转化率48.37×10^-2的菌株LM02。经初步鉴定,这一菌株为曲霉。以LM02作为出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