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角探析非主流意识形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西方国家的各种社会思潮、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乘机而入,同时市场经济改革和社会转型也诱发了良莠不齐的价值诉求和思想观念,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非主流意识形态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具有消解和促进的双重作用,因此,应正确区分和科学对待非主流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2.
新意见群体作为新兴的网络信息传播者,是伴随着Web 2.0技术的兴起、从普通网民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意见生产者。新意见群体的产生有其内在的现实逻辑,在传播性媒体时代,新意见群体逐渐取代网络意见领袖的地位而变得愈加重要,对主流意识形态在传播性媒体中的传播效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它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具有遮蔽权威性、消解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效果等负面影响,同时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有正面作用,能够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叙事能力和传播能力。如何引导新意见群体配合官方主流媒体,扩大和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优势是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难点,为此,应加强对新意见群体的规范与引领,做好对新意见群体的统战服务工作,优化对传播性媒体的监管,积极宣传主流价值观,引导新意见群体走出拟态环境,推动主流意识形态的良性传播。  相似文献   

3.
青年群体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关系着国家的政治安全、社会稳定和未来走向。进入新世纪以来,多种社会思潮在国内的蔓延与渗透呈现日趋明显的态势,这一局面会对青年群体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构成某种程度的消解和侵蚀,进而危及主流意识形态在青年群体精神生活中的主导地位。就目前而言,国内学界对于当代社会思潮与青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问题的研究尚未展开,进行该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论虚拟社会治理中的意识形态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社会中信息传播的内在规律使主流意识形态争取网民的难度加大,社会转型期的意识形态多样化特点也大量折射在虚拟社会中,同时还要面临域外敌对意识形态对网民思想观念的侵袭。我们应通过对虚拟社会中意识形态的分层整合、沟通整合以及舆论整合,有效发挥意识形态整合的"社会水泥"功能,最大限度地凝聚网民价值观念共识,建设和谐虚拟社会。  相似文献   

5.
王野 《理论界》2014,(10):44-47
当今文化全球化席卷世界各个国家,随之呈现出新的特征,其渗透性和隐蔽性更强,对我们民族国家产生双重效应,对一个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具有重大影响,在带来机遇的同时,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也受到了来自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经济政治强势推行文化霸权,离散我国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意在使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西化"。对此我们必须采取对策,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而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党对主流意形态的指导地位要更加牢固,组织一个强有力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文化制度。而且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我们要占领属于自己的网络文化阵地,掌握信息主动权,利用多种方式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粟迎春 《理论界》2007,2(7):7-8
在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主体的主流意识形态和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并存的复杂格局长期存在。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虽然不居于社会主导地位,但是在开放的多元社会中,也会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推动或抑制作用。必须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巩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一元化指导地位,加强非主流意识形态管理,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7.
复古主义思潮是某些阶层的利益和要求,通常会在社会层面活跃异常,影响较大。这种群体倾向与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相对应,对社会价值观和社会群体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起现实干预性、广泛传播等作用。因此,积极探索和分析复古主义思潮,研究其特点,对主流的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有力保障。实施分类多层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格局,强化中国共产党、稳固中国共青团、推进工农群体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培育传播中国声音的意识形态队伍,是保障主流意识形态不动摇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9.
自法国学者托拉西提出意识形态观念以后,意识形态概念本身引起了理论界和统治阶级的极大兴趣和关注,意识形态起初是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出现,本身没有任何阶级性.只是后来它与阶级社会发生了关系,本身就代表了物质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思想观念.它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由托拉西提出,受法国资产阶级社会洗礼,遭拿破仑抵制,被德国哲学吸收,经马克思批判改造这一过程,最后形成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观.  相似文献   

10.
新闻话语权争夺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意识形态之争。一个社会的新闻话语传播是这个社会建构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路径,也是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手段。新闻话语通过建构社会成员的政治知识图式、内置框架引导大众舆论、沉淀为世代延续的受众心理结构三个步骤来完成主流意识形态建构。在移动传播时代,传统新闻话语叙事出现了"不适应性",建构主流意识形态的功效和作用随之削弱,创新话语表达的内容、视角和风格,方可有效提高舆论引导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完成建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责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11.
国家软实力竞争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以文化、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要素组成的"软实力"在国家竞争中的地位明显上升。就软实力所包括的三个方面——政治力、文化力、外交力而言,它们共同指向一个核心,即意识形态。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是否被重视和有效构建,主流意识形态是否被高度认同,意识形态是否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既是文化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和外交问题。全球化时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正面临被边缘化、被淡化弱化、被误读化、被教条化等严峻挑战,因此,我们要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一元化指导地位,推进主流意识形态的创新、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以制度优势保障主流意识形态竞争的优势、以执政党先进性支撑政治文化竞争的优势、以战略持久性保障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正面临着各种社会思潮和经济全球化冲击带来的意识形态多元化的严峻挑战。在多元思想文化的相互交织和碰撞中,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指导地位面临着被动摇、被弱化的挑战。因此,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切实捍卫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思想阵地的占领地位对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发挥微信在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信的迅猛发展对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具有积极作用,它提供了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新渠道,增强了主流意识形态认知的深入度,丰富了主流意识形态即时互动性。但微信自身具有的传播特点也威胁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进程,它的自由传播威胁了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价值操纵模糊了主流意识形态形象,信息杂糅侵蚀了主流意识形态基础。我们必须积极抢占微信阵地,弘扬社会正能量;加强微信平台管控,推进微信法制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4.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对我国社会思潮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同时也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合格建设者及可靠后继者的培养质量。伴随着中国的日益崛起,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外部环境和内部建设的双重挑战。为深入推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必须针对问题补短板,在坚持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的基础上,还要着力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地位,不断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合理化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微空间的主体多样性、信息碎片化、文化多元性为各种思想观念、价值理念的传播提供了平台,对微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形成挑战、权威性产生冲击、理论性带来消解,导致主流意识形态出现边缘化危机.要克服微空间中淡化意识形态思潮渗透、主流意识形态“失语”、传播信息整合能力弱化的影响,必须增强微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向心力和辐射凝聚力意识,通过更新话语体系提升微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效力,强化人文关怀改进微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方式,重视培养微空间主流意识形态队伍的媒介素养与隐性传播方式的运用,建立和完善微空间信息评估反馈监管机制,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对微空间信息的整合力度,以消解微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边缘化危机.  相似文献   

16.
邢洪儒  肖力 《河北学刊》2007,27(4):205-208
价值体系是社会文化的核心,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内涵明确、内容严整、理论严密的逻辑体系,它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在精神和灵魂,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本文探析了当前中国社会意识形态所呈现的主要特点和对意识形态整合,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体精髓,以及整合和重塑主流意识形态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探讨意识形态的概念开始,指出当前流行的意识形态概念存在界定不清,难以应用的问题,并在事实与价值的视角下重新解析了意识形态概念,指出意识形态应定义为有关权力关系的价值判断。在此基础上,本文又进一步探讨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概念,分析了流行的"主流意识形态"所包含的不同的事实成分和价值成分,并在这种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主流意识形态如何构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多元文化相互渗透的全球化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也存在着异彩纷呈的边缘意识形态。在我国,边缘意识形态的存在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既有积极推动的正效应,也有消解削弱的负效应。国家软实力的打造离不开边缘意识形态的多样与争鸣,离不开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与整合,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坚持以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与整合边缘意识形态,才能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相似文献   

19.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及时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严 《北方论丛》2003,(6):89-91
葛兰西的化霸权理论是当代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领域和热点问题.他的化霸权理论强调化自身的功能及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强调霸权是通过占支配地位的阶级与处于被支配地位的阶级进行谈判,并向他们做出让步才得以维持的.为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化与权利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与主流意识形态不同的途径方法与理论选择.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各种社会思潮十分活跃,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制度深刻变迁引起意识形态分化的突出表现。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是文化整合与社会整合,作为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各种社会思潮,其不同价值取向不仅会引起相互间的整合矛盾,而且也会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提出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主流意识形态既要创新理论观念,又要调整表现形式、拓宽传播途径,进而有效地实现文化整合与社会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