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认识。方法:问卷调查神经内科100名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认知水平。结果: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康复护理认识不足的方面主要有康复护理概念(50%),脑卒中康复标准(46%),脑卒中康复护理理论(46%),脑卒中康复护理内容(34%)及方法(41%)。结论: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缺乏必要认知,应加强护理人员的知识与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心理治疗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瑛  王旭东 《吉林中医药》2009,29(4):363-364
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脑卒中发生后,临床上除脑卒中固有的各种躯体症状外,尚出现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为主的病症,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占脑卒中病人的40%~50%左右,其中重度抑郁大约占10%。脑卒中患者伴发抑郁,将延缓脑脑卒中后的康复,导致死亡的危险性增加约24倍。随着脑卒中病人的增多,本病的发病也有上升趋势。目前脑卒中后抑郁作为治疗学单位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由于脑卒中后抑郁发生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李斌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4):F0003-F0003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展加快及高血压病人的增多,脑卒中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加,而言语和语言障碍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研究表明:一组15~50岁的脑卒中患者失语症发生率达65%;  相似文献   

4.
廖慧玲 《山西中医》2005,21(4):58-60
缺血性中风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有报道指出,脑血管病是老年人三大主要死因之一,其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占脑血管病的43%~65%,病死率为15%~25%。资料证明,我国每年脑卒中新发病例约50万,每年死于脑卒中者约100万;现有脑卒中患者人数约500万~600万,其中约75%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重度致残者占40%以上,  相似文献   

5.
盐酸氟西汀联合银杏叶片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后抑郁是指脑卒中后引发的抑郁障碍(poststroke depressive disorders,PSDD),它属于继发性抑郁的一种,与脑卒中密切相关。PSDD的患病率国内外文献报道为20%~79%,但多在40%~50%。该病对患者的康复有极大的负性作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002年3月-2004年儿月,笔者采用盐酸氟西汀(商品名百忧解)和银杏叶片治疗PSDD患者4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吞咽困难在脑卒中和颅脑损伤患者中时有发生,中风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为50%,其中三分之一的吞咽障碍者会发生吸入,40%吸入者可无症状,75%吞咽障碍者在出院时都恢复到经口进食。两年来笔者针对6例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困难,采用康复训练的方法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全国每年发病例数超过200万,年发病率217/10万,致残率70-80%,脑卒中后抑郁40~50%,多数带着残疾回家,患者及其家属缺乏康复知识,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我院自2003年9月5号以来,开展了对脑卒中病人的早期心理干预和家庭康复指导,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有80%的存活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了极其沉重的负担,脑卒中急性期进行综合性早期康复治疗足以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我院2002年10月至2005年10月早期康复治疗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针剌配合运动对脑卒中偏瘫早期的康复作用。方法: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50例,与单纯用药物治疗50例作疗效对比并作随访观察。结果:经平均1个月治疗后,康复组显效率为82%,对照组为54%,差异有显著性(P〈0.05);康复组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积分经治疗后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肚0.05),且康复组对血液流变性、血脂有较好调节作用。结论:针剌配合运动作业法治疗脑卒中偏瘫较单纯药物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卒中后抑郁是继发于脑卒中的一种包括多种精神和躯体症状的复杂情感性的精神障碍性疾病,临床上以抑郁不乐、焦虑不宁,甚则悲观绝望、绝食自杀等为主要症状。据统计,40%~50%的脑卒中患者可出现抑郁;同时,初次卒中后出现抑郁的易诱发二次卒中,发病率为30%-50%。目前,西医主要用抗抑郁药物治疗,但疗效欠佳,且不良反应较大。笔者在临床实践及查阅文献过程中发现,卒中后抑郁大多与情志刺激有关,其发生的关键环节在于肝失疏泄条达,故主张从肝论治。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患者的心态分析与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是人类疾病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存活者中50%~70%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而本病起病突然,变化迅速,患者在转瞬之间即成偏瘫、失语,丧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而需他人照顾,反差之大患者难以接受。笔者对2001年10月—2003年10月收治的200例急性脑卒中(均经CT或MRI证实)患者的心态进行系统的分析,并探讨了健康教育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作用及意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病的诊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人口疾病构成中,心血管病占40%,而原发性高血压(EH)又是引起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预计2020年冠心病和脑卒中将成为全球排名第1位和第4位的疾病。20年后,心血管病将在发展中国家流行。若能控制EH,则可使脑卒中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死亡率下降50%和58%。因此,EH在心血管的流行病学中占重要地位^[1]。  相似文献   

13.
针灸与康复医学结合治疗脑卒中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脑卒中(stroke)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随着医疗科学的发展,尽管大量脑卒中患者得以挽救生命,但其遗留的功能障碍随之成为脑卒中后期康复的一大难题。在我国,存活者中50%-70%遗留有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对脑卒中患者恢复期功能康复的各种影响因素的研究,是目前脑卒中康复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问题。而将传统针刺与现代康复技术实现临床和理论上的真正结合,无疑是将来康复治疗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传统针灸医学与现代康复医学产生的时代不同,起源的国度有异,但其内在联系及互补性使其在脑卒中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本文就有关的研究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据报道,脑梗死约占全部脑卒中的80%左右,我院2003年7月-2006年6月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脑出血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出血亦称脑溢血或中风、卒中,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动脉、毛细血管或静脉破裂而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本病好发于50~65岁,男女发病率相近,年轻人患高血压可并发脑出血。  相似文献   

16.
滋肾养血丸治疗卒中后抑郁症61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王蜂 《光明中医》2008,23(10):1542-1543
脑卒中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中发病率居首位,大量脑卒中患者在康复中所遇到的诸多困难已成为明显的社会和家庭问题。有统计显示,约40%-50%卒中患者存在抑郁症状,而卒中后抑郁症(血管性抑郁)较一般抑郁症治疗困难,药物疗效欠佳,易复发,愈后较差。研究显示,卒中伴发抑郁者死亡率增加3-5倍。因此,卒中后抑郁症是需要临床治疗的疾病。滋肾养血丸是我院科研制剂,  相似文献   

17.
于存娟  孙海英 《中医药研究》2009,(10):1212-1213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为感觉“情绪低落”的忧伤或郁闷,是对丧失、失望或者失败所产生的一种正常或异常的负性情绪反应。脑卒中后抑郁总体发病率为40%~50%,它不仅可以使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时间延长、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可以使病死率增加。随着医学的发展,中西医对PSD的防治均有较大进展,中医在PSD的疗效方面与西医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现代中医立足于中医药基本理论,利用西医先进的实验室技术.为进一步治疗PSD寻求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后短期内出现抑郁状态是常见的心理障碍,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病率据文献资料统计为20%~60%,脑卒中后1月内发生抑郁症的占45.4%,其中轻、中度抑郁者占91.8%。早期应用逍遥散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30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的生活方式概括为: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国外学者证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可使高血压发病率下降55%,肿瘤发病率下降33%,脑卒中发病率下降75%,糖尿病发病率下降50%,使主要慢性病减少一半。由此得出结论:科学的生活方式是健康长寿之本。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是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脑卒中患者除偏瘫外,还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和语言功能障碍,甚至出现抑郁。国外报道卒中后抑郁发生率在40%-50%,现代医学主要采用常规抗抑郁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