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前广东推广的桑蚕多化性品种“广农三”(137×秋303)、“广农四”(137×403)正反交和原种“137”、“403”、“秋303”黑种的生成和处理,由于初期对这几个品种的特性不够了解。结果有的场、站制得全部是黑种;有的在同一期间仅制得部份黑种;甚至完全制不到黑种。有的场、站同一造部份生产队的种茧多制黑种,有的队的种茧则黑种极少。有些场、站的黑种,经冷藏出库处理,孵化齐一,化乌死卵少;有的孵化不齐,死卵多;或者前期出库的孵化不好,后期出库的孵化齐一等现象。原因何在?自去秋以来,各蚕种场、站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试验调查,在生产实践中进行观  相似文献   

2.
一、黑种保护秋制的“137×403”“137×秋303”“403×137”,制种后的黑种。保护十天左右,待生种全部孵化,行卵面消毒,运往指定的越夏室。越夏室前期温度74°~75℉(不低于72℉),至20-25天,降至72°-73℉(不低于70℉),再经30-50天。因应  相似文献   

3.
掌握“广农三号”和“广农四号”的黑种生成规律,在每年九、十月份及三、四月份,多凡制黑种,这对减少越冬保种的负担,减轻六、七月份的制种压力,保证蚕种供应、提高单产,有很重要的作用,根据佛山地区攻关会议的精神和要求,我们对桂洲、中山、均安场、均安站、杏坛、大晚等场、站,进行了一次调查总结,得到上列各场站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对广农三、四号黑种的保护冷藏经验不足,常出现孵化不稳定。针对这个问题,我场在保护冷藏方法上作一些试验调查。通过试验证实,广农三、四号黑种在生产上是能够繁育秋制春用和春制夏用的,只要保护冷藏浸酸处理得当,蚕种的孵化率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一、试验目的目前,我省饲养原蚕控制黑种有两时期,第一个时期是秋制黑种,供翌年春蚕或夏蚕用(即秋制春用或秋制夏用)。秋制黑种,可以减少越冬保种压力和对桑树长势的严重影响。第二个时期是春制黑种,供当年四至八月份用(即春制夏用)。春制黑种可以  相似文献   

6.
一、概况: 利用多化性黑种(滞育卵)作为保证蚕种供应,提高单产,保证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我省蚕种生产上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越来越大的成果。自我省推广了“广农三号”、“广农四号”和“群育五号”桑蚕新品种后我场从七七年秋就开始试制多化性黑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广东原有的黄茧种是属有滞育期多化性的品种,—般头造生种多,仅尾朝蛾产的卵会有少数黑种。以后随蚕造黑种逐渐增多,过去在农村饲养原蚕时,六、七造全是黑种,但在伦敬种场的光线充足,晚上有电灯照明的大蚕房饲养,不仅全年各造多生种,到了六、七造仍是生种多,黑种少,至使每年留黑种越冬增加不少困难。该场李家蔼同志于1958年8、9月间,根据农村饲育多黑种的现象,在场内另辟  相似文献   

8.
我场通过三年饲养繁殖广农三、四号三个原种,特别是77年的大量饲养繁殖,对这三个原种的饲养,制成黑种,蚕种的处理等初步有一些认识,现作如下的小结:一、饲养我场77年在总结前两年的基础上今年饲养这三个原种有了一定的提高,基本达到稳产。除个别批出现过小量的软化病外,绝大部份是收成好的。如下表: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短期冷藏浸酸种在冷藏中途改为黑种冷藏浸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将产卵后在25C保护58小时入库分别冷藏8天、10天、15天,然后出库感温3天—13天,成为近固有色、黑种后再作近固有色、黑种冷藏浸酸处理,实用孵化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一)有滞育期多化性品种是否产滞育卵,和催青温度有密切关系,为了下代产黑种,轮月系统要求80°F以上的催青温度,大造系统(广东的二化性品种)的催青温度要求比较低,基本和一般二化性品种一致。 (二)有滞育期多化性品种对蚕期光照极为敏感,长光照多产生种,短光照多产黑种。为了产黑种,以每日光照6—12小时、黑暗12—18小时,最有效果。光照时间在3小时以下,反而有增多生种的倾向。 (三)有滞育期多化性品种从1龄至簇中均表现短日照多产黑种,长日照多产生种,其中1、2龄的影响比较小,而4、5龄及簇中的影响比较大。试验表明,稚蚕期和壮蚕期之间,不存在逆转现象。因此认为,光照的逆转期可能在卵期和幼虫期临界处,而不在第三龄。 (四)壮蚕期及簇中,高温饲育易产生种,低温饲育易产黑种。 (五)饲料老嫩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影响,老饲料易产黑种,嫩饲料易产生种,为了减少生种应选用成熟偏老的饲料。 (六)决定多化性品种是否滞育的两个主要条件,即卵期高温催青、幼虫期短光照饲育。这一性状的形成,我们认为是由于长期适应亚热带生态条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科技     
正四川省自主种公猪选育取得重大进展四川省科技厅消息,以四川省畜科院为主的优质猪育种团队经过20余年持续攻关,在"十二五"期间育成"川藏黑猪"配套系的基础上,开展了优质高效型黑种公猪选育,该项研究近期取得重大进展。优质高效型黑种公猪选育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新黑种公猪预计3年内可达国家新品种审定要求,有望填补我国无自主种公猪的空白。从生产效率看,新黑种公猪100  相似文献   

12.
一、选育过程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我们根据生产上提出来的要求,1972年开始夏用新品种的选育,选育目标是:抗逆性较强、能适应二至六造高温多湿环境条件要求,杂交优势强、黑种稳定、收茧量、茧层率、丝质均比现行夏用种“南农七号”高的品种.  相似文献   

13.
杂交原种黑种延期冷藏孵化试验结果表明黑种冷藏达到130日以上时,不需经过浸酸,可直接进行卵面消毒催青,且冷藏期限可相应推迟30~40天.  相似文献   

14.
桑蚕新品种“广农三号”、“广农四号”自一九七七年推广以来,对我省蚕茧增产都起了良好的作用。但原蚕饲养难度大,原种繁殖系数低。为了克服制种的困难,平衡蚕种的供求,各蚕种场都在想方设法,在适宜和比较适宜的季多养多制蚕种,留存黑种入库冷藏,调节蚕种供应。历年来都已有采用秋制翌年夏用和春制夏用种来调整余缺的  相似文献   

15.
苏5、苏6原种黑种冷藏浸酸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种生产上常因布局变化或入库原种存在质量问题等,需要增加入库时却已过了冷藏浸酸的入库适期。为使一代杂交种生产不受影响,可采用黑种冷藏方法作为应急措施。关于杂交种黑种冷藏浸酸研究,李伟清等已有报道[1]。笔者等于1999年秋期进行了原种黑种冷藏浸酸试验,探讨符合生产要求的较短冷藏期原种黑种冷藏浸酸的实用方法。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蚕品种1999年春制苏5、苏6原种。12 试验方法取苏5、苏6原种各20蛾,每个品种分设2组冷藏处理,每组10蛾,产卵后都用25℃保护。第1组苏5、苏6各10蛾于产卵后第7天入库,第2组苏5、苏6各10蛾于产卵后第…  相似文献   

16.
杂交原种黑种延期冷藏试验结果表明:黑种冷藏达到130日以,不需经过浸酸,可直接进行卵面消毒催青,且冷藏期可相应推迟30-40天。  相似文献   

17.
<正> 1983年1月20日至22日,广东省农科院蚕研所在广州召开了桑蚕品种复壮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广东省丝绸公司蚕桑生产部门,华南农学院蚕桑系,顺德丝厂,顺德试样厂以及顺德、南海等县农业部门,石牌、伦教、化州、均安、龙山、大晚、沙头、小榄等国营蚕种场代表共32人。会议由伦教蚕种场、省蚕研所先后介绍了近年来关于蚕品种秋303、403、137、新九、7532等的复壮工作进展情况。讨论中代表们指出,我省目前繁育蚕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原种难养,蚕的饲养性状发生了变化,蚕种繁殖系数低,以及黑种率不稳定,丝净  相似文献   

18.
多化性蚕品种“广农三号”(即秋303×137一代杂交种)自1977年育成推广后,自于强健、齐一,担桑产值高,丝质比较优良,深受农村及丝厂的欢迎。但由于秋303原种体弱难养,没有黑种(滞育卵)繁制7、8、9月用种,非常困难,单产低,蚕种成本高,多年来未能解决。我所自1980年起与南海县  相似文献   

19.
一年来,我场通过不断落实工作岗位责任制,调动了职工、干部的积极性,抓紧原蚕和质检工作,备耕、备养动手早,及时繁殖原蚕育制多化性黑种,稳定了蚕种供应。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我们在繁殖“932”品种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也有一定的体会,现整理如下,供参考。一、饲养季节不同对生黑种比例的影响“932”有多化性的血统,原蚕饲养应附表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