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秦威 《佛山陶瓷》2012,(2):66-66
问:西南某陶瓷釉面地砖生产企业。主要生产400mm×400mm、600mm×600mm规格的水晶砖产品,以煤转气为燃料。但最近此产品发生缩釉和釉面针孔质量事故,请问秦工这是什么原因,怎么解决?  相似文献   

2.
改进烧成制度提高釉面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研 《佛山陶瓷》2005,15(2):8-10
低温快速一次烧成釉面砖的主要质量问题是针孔、釉泡等缺陷。本文结合工厂实际.通过改进烧成制度提高釉面质量,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烧成制度对釉面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研 《陶瓷》2006,(2):27-28,35
低温快速一次烧成釉面砖主要的质量问题之一是釉面质量不稳定,针孔、釉泡等缺陷严重。结合工厂实际,在选用优质配方的基础上,通过改进烧成制度试验,使釉面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陶瓷》2017,(4)
主要论述了在生产釉面砖各工序中釉面砖针孔产生的原因及克服针孔缺陷的一些有效的防范措施。只有加强质量管理,严格生产工艺控制,才能把釉面针孔缺陷减少到最低。  相似文献   

5.
范金岭  李新伍 《陶瓷》2013,(21):22-25
在卫生洁具生产过程中,釉面针孔和气泡缺陷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缺陷。因此,如何减少釉面缺陷成为生产环节控制的重点。笔者从理论和生产实践方面介绍了泥釉用原料、泥釉配方、泥釉制备、生产工艺过程、烧成操作等方面对卫生陶瓷质量的影响.重点阐述了卫生陶瓷釉面针孔与气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此类缺陷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邯郸市第一瓷厂生产的日用细瓷过去大都采用长石质釉,釉面针孔缺陷较多,严重影响产品外观质量。去年初,这个厂科技人员研制成功了以废瓷粉为主要原料的“瓷粉釉”,并于去年6月份投入使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产品一级率上升了9个百分点,釉面针孔缺陷大大降低,产品质量明显改观。瓷粉釉的研制成功,解决了原釉料配方中的高  相似文献   

7.
几种釉面缺陷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陶瓷制品几种常见的釉面缺陷(釉裂、针孔、缩釉等缺陷),在理论上探讨了其影响因素,这些结论对陶瓷生产者减少釉面缺陷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读者信箱     
问 :怎样才能解决釉面砖粘贴过程中出现的“透水黑心”缺陷 ?答 :釉面砖在施工粘贴时经常出现“透水黑心”缺陷 ,该缺陷容易使釉面砖产生吸湿膨胀 ,引起釉面产生后期龟裂或脱釉 ,直接影响了装饰效果。因此 ,近年来一些有影响的生产厂家都把“釉面透水”缺陷作为重点解决的质量问题。釉面砖粘贴过程中产生“透水黑心”缺陷的主要原因是 :釉面砖坯体与釉料在烧制过程中没有形成坯釉中间结合层 ,或者坯釉中间结合层形成不明显 ;底釉烧结不完全 ,坯釉烧成范围相差甚远 ,或釉料烧成时不能浸润坯体。解决问题的方案是使釉面砖坯体与釉层在烧制过程…  相似文献   

9.
避免釉面针孔的新方法:低压冷却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久远  陈万金 《陶瓷》2000,(2):41-42
在陶瓷产品的烧制过程中 ,釉面针孔这种缺陷通常是不可避免的。这种缺陷不仅破坏了产品表面的光滑度 ,而且削弱了产品表面的亮度和白度 ,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质量等级。在陶瓷生产工艺中 ,这种缺陷一直被认为是在烧成过程中釉层气泡破裂的结果。而且 ,人们一直以此为主要原因进行解决 ,但效果一直都不理想。直到最近 ,意大利专家P .Maier采用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有釉面针孔的试片 ,发现釉面针孔是由于较大气泡紧密地靠在釉表层而形成的。在陶瓷制品烧成的冷却阶段 ,当釉层处于液态或可塑性状态时 ,在冷却过程中釉层气泡的体积会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10.
卢丽新 《陶瓷》2014,(4):16-18
日用骨质瓷产品釉面针孔缺陷是影响无铅釉骨质瓷质量的最大隐患。笔者详细分析了日用骨质瓷釉面针孔形成的原因以及在烧成过程中的工艺控制。  相似文献   

11.
1 前言 有效地改善颜色釉釉面质量、降低缺陷是颜色釉生产厂家长期以来要解决的大问题,色釉与透明釉相比,釉层较厚,施釉比重较大,极易出现桔釉、针孔、釉泡等釉面缺陷,所以对色釉的性能要求较高。而色釉性能不仅与其本身配方组成有直接关系,而且更与色釉加工工艺有直接关系。 陶瓷研究工作者大都有这样的体会: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对深色喷墨抛釉产品在短窑炉与短釉线上面生产时的常见缺陷尤其是针对喷墨深色砖生产时釉面难干、产生缩釉及抛光后釉面有毛孔等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与调试,通过调试生产工艺,对隔离釉和全抛釉配方进行系列研究,解决了深色喷墨抛釉产品存在的问题,提高了生产质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13.
孙永泰 《陶瓷》2005,(3):42-43
釉面砖的釉料目前大多数采用硼锆釉,因此釉面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棕眼——针孔。针孔是釉料中气泡排出后的小孔未完全填满而形成的,分布在整个釉面上,大小各异。乳浊釉不可能象透明釉那样,气体会全部排出,而是一部分仍留在釉层内,如果气泡主要分布在釉层断面的中下位置,表层较少,这样釉面出现针孔就少些。笔者结合生产实践谈点粗浅的看法,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卫生洁具表面缺陷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瓷洁具生产过程中,釉泡和针孔是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缺陷,如何减少釉面缺陷成为生产环节控制的重点.本文以佛山某卫浴陶瓷厂一款高档坐便器为例,根据产品缺陷出现的部位和缺陷状态,分析了该釉面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一、概述瓷釉的针孔,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的提高。也是我国出口瓷的主要缺陷之一。从江西、湖南、江苏、山东等名瓷产区参观考察中看到:在采用不同矿物原料、化学组成的滑石质釉、长石质釉、钙质釉、易熔釉中都有程度不同的针孔缺陷,表明釉面针孔具有普遍性。迫切需要找到防止和消除釉面针孔产生的有效措施。因此,瓷釉针孔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6.
陶瓷衡量外观质量的主要指标为:坯体变形程度,有无斑点及釉面质量的好坏(包括釉泡、针孔、棕眼、波纹、白度等)。本文重点对釉面针孔的形成及如何克服作以介绍。釉面针孔是影响瓷器外观质量的常见缺陷,实际上它们的存在不仅影响外观也影响内在质量,降低某些制品的使用性能。例如:使日用瓷器的抗化学腐蚀性,电器性能的热  相似文献   

17.
<正>笔者公司生产的全抛釉产品,有时会出现釉裂缺陷,其表现形式有如下几种:一、淋釉量400g/片砖时,不管做深颜色或浅颜色产品,都没有砖坯表面出现釉裂现象。二、当坯体的淋釉量增加到600~800g/片或以上时,坯体边缘,特别是出窑方向的前边很容易出现一条或多条的釉面收缩裂,该裂纹特征只裂釉面,没有裂到坯体,  相似文献   

18.
专家门诊     
关于生产一次半烧成釉面砖出现针孔问题的答疑问:我厂生产一次半烧成釉面砖,生产中出现很多针孔,即使把素烧温度提高至1100℃效果还是不好。请问如何解决该问题?答:一次半烧成釉烧工艺与一次烧成相似,产生针孔的主要原因是坯体中的挥发性物质未全部排除,釉烧时釉面熔融后还有气体排出。所以,解决该问题要从二方面着手:一是排气;二是调整釉料配方,提高釉料始熔点:(1)调整坯体配方,减少挥发份高的原料用量,尤其是减少分解温度高的原料的使用;(2)合理调整素烧温度,加强800℃左右的氧化。仅提高最终烧成温度效果不显著;(3)在釉烧时,注意氧化阶段…  相似文献   

19.
读者信箱     
《陶瓷》2004,(4)
问 :我厂生产的釉面内墙砖在烧成后部分产品釉面有时会出现网状裂纹 ,这是什么原因 ?生产中该如何解决 ?答 :釉面砖釉面出现的网状裂纹称为龟裂。出现这种缺陷的主要原因是 ,陶瓷釉面砖产品的坯体与所用釉料的膨胀系数不匹配 ;釉没有足够的弹性和抗张强度 ;产品焙烧制度不合理。一般情况下 ,当坯体的膨胀系数比釉料的膨胀系数小 ,且其差值大于 0 .6 7× 10 - 6 /℃时砖面出现下凹 ,急冷急热性能较差。当坯体的膨胀系数比釉料的膨胀系数大 ,且其差值小于 1.6 7× 10 - 6 /℃时砖面出现微凸 ,出现这种微凸应认为是比较理想的。因此 ,为防止釉…  相似文献   

20.
专家门诊     
关于生产深色釉面砖问题的答疑我们在生产深色釉面砖时,如红棕色、深绿色、钴蓝色等,在釉面上出现波纹的釉痕,请问如何解决。答:这种缺陷一般是釉浆参数改变造成的。由于加入深色颜料后,如果其他釉料添加剂,如三聚磷酸钠、甲基纤维素等加入量未加以改变,釉浆的流动性就会变得很好,在钟罩淋釉时轻微的风就会把釉幕吹动,在釉面留下深色的波纹。有的厂家在釉料磨细后再在釉桶里添加色料,釉浆的性能改变就会更严重,可以考虑加入少量甲基(加入前最好先溶解在少量水中),调节釉浆的流动性。(蔡飞虎)关于辊道窑烧瓷片釉面出现波浪和发蒙问题的答疑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