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失功近期再移植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桂荣 《护理学杂志》1998,13(3):138-139
对16例移植肾失功的病人经临床判断及辅助检查,及时摘作失功肾。采用近期再移植的方法。9例再移植成功,术后均获得随访,人/肾存活半年2例,1年4例,2年1例,3年1例,4年1例,7例再移植失败。其中急性排斥反应冲击治疗未能逆转摘除移植肾4例,1例合并严重肺部感染死亡,移植肾血管破裂大出血摘除移植肾1例,移植肾动脉栓塞1例,重点讨论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失功的原因及近期再移植护理原则,为临床移植肾失功近期再  相似文献   

2.
近期移植肾失功再移植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93年1月至1994年10月为206例慢性肾炎晚期尿毒症病人进行尸体肾肾移植术,其中3例病人早期移植肾功,经正确的临床判断,及时摘除失功肾并行再移植获得成功。术后随访半年1例,1年以上2例均未出现排斥反应及并发症,移植肾功能正常。本文对早期失功的原因,再移植时机,手术方法及术手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肾移植后移植肾的近期存活率显著提高,但是慢性移植肾失功的发生率仍然较高.造成肾移植后远期移植肾失功的原因尚不明确.目前,因血肌酐浓度缓慢升高而致失功的受者往往未行肾活组织检查(活检),而对行肾活检的受者的诊断也常被含糊地归纳为慢性排斥反应或慢性移植肾肾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发生早期移植肾失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肾移植术后2个月内发生移植肾失功患者(失功组)和同期70例未发生移植肾失功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导致早期移植肾失功的危险因素和独立危险因素,得出回归方程,并计算该模型判断有危险因素病例的早期移植肾失功的准确率。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两组间供肾的热缺血时间、冷缺血时间、供肾血管异常、受者术前群体反应性抗体(panel reactive antibody,PRA)水平、供受者之间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位点错配数是影响肾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肾失功的危险因素(P〈0.05-0.01)。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供受者之间HLA位点错配数、受者术前PRA水平、供肾冷缺血时间是早期移植肾失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优势比分别为7.823、5.389和1.259(P〈0.05-0.01)。由此得出回归方程为:Y=-8.544+2.057X1+1.684X2+0.230X3,该模型对具有危险因素的病例发生早期移植肾失功的预测准确率为80%。结论供受者之间HLA位点错配数、受者术前PRA水平、供肾冷缺血时间是肾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肾失功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5.
综合国内、外有关同种异体移植肾切除和再次肾移植的文献,阐述了移植肾切除的适应证和并发症,探讨失功移植肾的处理方式;移植肾失功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同种异体移植肾切除与否对于再次肾移植的影响,以及对于临床上罕见病例处理的成功经验,从而更好的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肾移植术的近期疗效已取得显著效果,但其远期效果仍不理想。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肾血管的慢性排斥是其重要原因,移植肾血管阻塞是导致移植肾慢性失功、移植肾丧失的主要障碍。本文将对这方面的研究结果及其进展予以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再次肾移植受者和移植肾存活情况及长期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接受肾移植受者临床资料。共纳入再次肾移植受者37例,首次肾移植受者5 374例。根据再次肾移植受者移植肾存活时间长短,将其分为长期存活组(19例,>5年)和短期存活组(18例,≤5年)。采用成组t检验比较长期和短期存活组供受者年龄、首次与再次肾移植间隔时间、HLA错配数和再次移植供肾冷/热缺血时间。采用卡方检验比较长期和短期存活组受者性别、再次移植供肾类型、再次移植前后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比例、首次移植失功移植肾切除比例、再次移植前免疫诱导比例及再次移植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和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比例。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再次和首次肾移植受者/移植肾1、5和10年存活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再次肾移植术后移植肾长期存活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截至2018年3月1日,37例再次肾移植受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52个月(11~323个月),2例死亡,18例发生移植肾失功,17例移植肾功能稳定。5 374例首次肾移植受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08.9个月(0.1~350.0个月),459例死亡,1 343例发生移植肾失功。再次移植组受者/移植肾1、5和10年存活率分别为86%/81%、86%/62%和82%/36%,首次移植组受者/移植肾1、5和10年存活率分别为99%/98%、93%/89%和88%/80%。再次移植组移植肾1、5和10年存活率均低于首次移植组(χ2=60.816、25.110和43.900,P均<0.05);再次移植组受者1年存活率低于首次移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09,P<0.05)。长期和短期存活组受者再次移植后移植肾DGF和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39和4.748,P均<0.05)。Cox回归分析结果示DGF和急性排斥反应是影响再次肾移植受者移植肾长期存活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4.317和4.571,P均<0.05)。 结论再次肾移植受者移植肾存活率低于首次肾移植受者,DGF和急性排斥反应是影响再次移植受者移植肾存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肾移植术的近期疗效已取得显著效果,但其远期效果仍不理想。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肾血管的慢性排斥是其重要原因,移植肾血管阻塞是导致移植肾慢性失功,移植肾丧失的主要障碍。本文将对这方面的研究结果及其进展予以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环孢素(CyA)在临床器官移植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世界范围内的治疗效果。慕尼黑移植中心总结了自1982年至1991年对1000多例肾移植受者使用环孢素治疗的经验。 1982年到1990年肾脏移植后第一年: 移植肾失功原因的分析从1982年至1991年,共做了1432例尸体肾移植,移植后第一年内的总失功率为20.5%,对每年的移植肾失功率的分析表明为一回归曲线。移植肾失功的原因有四种:①技术因素;②免疫因素;③移植肾功能未恢复;④病人死亡。在过去的十年中,因技术因素致移  相似文献   

10.
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的因素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通过对肾移植后存活超过1年的164例患者中41例移植肾失功或死亡的原因分析,并总结存活3年以上者的资料,认为慢排斥反应(CR)是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的主要因素,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HLA配型,加强出院患者的管理和长期随访等对改善肾移植的远期效果有得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80年代广泛开展肾移植术以来,已为众多尿毒症患者解除了痛苦,但随着肾移植逐渐成为常规手术,大量慢性移植肾失功出现,而移植半年以后,慢性移植肾肾病(CAN)逐渐成为移植肾失功的主要原因.狭义的CAN指肾移植6个月后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性降低,无其他原因引起(如原发病、环孢素A中毒等),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肾活检表现为纤维性动脉内膜增厚,间质纤维化、小管萎缩,管外毛细血管基底膜分层等相关的病理表现者.K/DOQI将原发病复发、环孢素A中毒、反流性肾病包括在内成为广义CAN.吕宏生主任医师在西医抗排异反应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理论辨证治疗之,多获良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随着肾移植手术方式成熟及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部分初次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失功的致敏患者因身体状况及经济原因允许,要求再次肾移植术。本文回顾分析本院自1999年2月至2003年8月对18例致敏患者行再次肾移植的术前处理,手术方式及术后抗排斥治疗情况。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8例患者均为初次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失功的致敏患者,其中男14例,女4例,年龄23~62岁,平均41.3岁。移植肾失功原因分别为移植肾慢性排斥12例,慢性移植肾肾炎3例,移植肾血栓形成2例,超急性排斥反应1例。再次肾移植距初次肾移植术间隔时间:<1年3例,1~3年6例,3~5年5例,>5年4…  相似文献   

13.
肾移植后期并发移植肾脓肿一例吴卫真患者,男,53岁。1989年9月27日在我院行第1次肾移植,因超急性排斥反应切除移植肾。1990年1月20日行第2次尸体肾移植术,手术顺利,术后常规三联法免疫抑制治疗,移植肾功能稳定,多次移植肾B型超声波(B超)检查...  相似文献   

14.
移植肾动脉瘤五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移植肾动脉瘤(RAA)的病因、诊断及治疗. 方法 1998年8月至2004年12月共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1251例,发生RAA 5例(0.4%).5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3岁,移植肾血管吻合方式均为移植肾动脉一髂内动脉端端吻合.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肾功能减退,突发少尿或无尿,顽固性高血压及肾区疼痛,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动脉瘤,动脉瘤大小1.8 cm×2.0 cm×2.0 cm~4.0 cm×4.0 cm×5.0 cm. 结果 移植肾动脉吻合口动脉瘤2例,1例发现动脉瘤后1个月内移植肾功能丧失,行移植肾切除术,术后规律透析治疗,随访1年后行二次肾移植;1例移植肾失功后1周内行对侧髂窝二次肾移植手术,保留原移植肾,术后随访2年肾功能正常.RAA合并近端移植肾动脉狭窄2例,1例行吻合口球囊扩张并放置支架后,以弹簧螺圈栓塞动脉瘤,术后随访1年肾功能稳定;1例行移植肾切除、二次.肾移植术,术后随访3年肾功能正常.吻合口髂内动脉侧粥样硬化斑块导致髂内动脉狭窄、移植肾动脉侧动脉瘤1例,行移植肾切除术,术后2 d因脑干栓塞死亡. 结论 移植肾动脉-髂内动脉端端吻合易诱发血管并发症,RAA治疗应谨慎采用开放手术切除,可选择近期行二次肾移植和血管内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5.
移植肾的复发性局灶性肾小球硬化[英]/GarciaV…//TransplantProc.-1995,27(1)-1084~1085伴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的特发性肾病综合征,在肾移植后易复发,并常导致移植肾失功。Garcia等对移植肾复发性局灶性肾小球硬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在移植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慢性移植肾失功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收集解放军第181医院2007年01月~2009年12月因蛋白尿或肌酐升高而行肾脏穿刺术的肾移植患者的肾穿标本。其中病理诊断符合慢性移植肾失功的病例有28例,包括男21例,平均年龄(45±10)岁,女7例,平均年龄(42±9)岁,肾穿时间为肾移植术后1年~9年,平均3.5年,血清肌酐(206±122)μmol/L。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计算机真彩色图像分析系统(imagepro-plus6.0)半定量检测28例慢性移植肾失功患者移植肾组织中糖原合成酶激酶的表达情况,计算GSK表达的平均面积和平均累计光密度,分析GSK-3β表达水平与移植肾组织炎症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小管萎缩程度之间的关系。5例正常肾组织作为对照组。结果:慢性移植肾失功患者肾组织中GSK-3β的表达比正常肾组织明显增加,并随肾组织炎症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小管萎缩程度而递增。结论:糖原合成酶激酶的高表达与移植肾肾组织炎症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小管萎缩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关于同种尸体肾移植发生超急性排斥(HAR)后能否以及何时再施行肾移植迄今为止尚有争议。最近,我们对2例肾移植后发生HAR的患者在近期内再次进行肾移植,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例1男性,49岁,血型A型。1984年在外院接受A型尸体肾移植,1990年移植肾慢性排斥失功而恢复血液透析,移植肾仍位于右骼窝。1994年4月30日在我院接受第2次尸肾移植,供者血型A型,淋巴细胞毒性试验0.06。供肾植于左侧骼窝,肾血循环恢复后1分钟见尿,但半小时后移植肾颜色逐渐变成紫黑色,动脉搏动良好,静脉空虚,尿液分泌停止。术中即行移植肾切除,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活体肾移植供肾肾小球滤过率(GFR)对术后移植肾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3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接受活体供肾移植的108对供受者的临床资料。按供肾GFR数值大小将研究对象分为G1组(GFR40 ml/min)、G2组(GFR 40~45 ml/min)、G3组(GFR 46~50 ml/min)及G4组(GFR50 ml/min)。比较各组受者术后1周、2周、3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的血清肌酐(Scr)的变化情况,以及术后1年的人及肾存活情况。结果与G1组比较,G2、G3、G4组术后2周、3周、1个月的Scr值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年内人、肾存活情况,G1组超急性排斥反应致移植肾失功1例、重症肺部感染死亡1例;G2组因急性排斥反应导致移植肾失功1例;G3组死于重症肺部感染者1例;G4组1例死于重症肺部感染;其余患者在随访期间人、肾均存活。结论活体肾移植供肾GFR值低对术后移植肾早期(1个月内)肾功能恢复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肾移植术后3个月内移植肾急性排斥发生率约为17%,慢性移植肾失功发生率达 8.1%~39%。应用精确、灵敏、早期全面反映肾功能的检测方法,对移植肾急、慢性排斥反应监测,指导临床及时采取措施是非常关键的。我们应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简称SPECT)对63例肾移植后患者的肾功能进行了监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对象的选择与分组方法:选择华西医科大学和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1996年 1月~1998年 12月首次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63例,对照13例。均于术后3周做SPECT(Elsint SPX-…  相似文献   

20.
异种移植     
异种移植英回剑桥大学临床学院外科陈忠华1 历史回顾与异种移植分类1.1尝过-放弃-再兴的历史进程1905年Princeteau将免肾切成片,移植于病人的肾包膜下,以治疗尿毒症,结果并无功能.1905~1915年的10年中也有过将猪、羊、猴的全肾移植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