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50年代以来,国外把海水作为注水水源,已有不少成功的实例。我国注海水技术起步较晚,尚有取水难、水质差等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收集整理了国内外陆上滨海油田注海水的几个实例,供大家参考。为便于查阅,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2.
《石油化工应用》2017,(8):15-18
由于海上与陆上油田在储层物性及开采工艺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对比海上与陆上注聚开发效果,总结影响海上聚驱效果发挥的最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海上油田与陆上油田聚驱开发水平均较好;相比于陆上油田,海上油田早期注聚,更利于聚驱效果的发挥;原油黏度大、地层水矿化度高等问题制约海上聚驱开发效果,但可通过改善聚合物性能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3.
在对我国海上已开发油田和国内陆上油田开发状况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我国海上已开发油田的实际生产指标,与油田开发方案及渤海周边陆上相似油田的开发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了海上已开发油田的潜力,并提出了几点认识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对我国海上已开发油田和国内陆上油田开发状况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我国海上已开发油田的实际生产指标,与油田开发方案及渤海周边陆上相似油田的开发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了海上已开发油田的潜力,并提出了几点认识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气水同注 (SWAG)工艺已在丹麦大陆架的斯瑞 (Siri)油田实施 ,产出气与注入水在井口混合成两相混合物注入井下 ,本工艺可以用一套简单的设备来实现 ,少数井省略了气体压缩装置。本工艺与二次采油工艺———注水工艺相比 ,预计采收率可以提高 6%。本工艺同样适用于陆上油田。  相似文献   

6.
采用聚合物驱技术提高稠油油藏原油采收率已经在国内外海上油田得到成功实践,而陆上稠油油田的开采目前却主要依赖于热力采油。为探究陆上稠油油田聚合物驱开采的可行性及相应技术对策,以我国西部某油田的ZH区块普通稠油油藏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物驱数值模拟技术,从参数优化的角度对陆上稠油油田聚合物驱的合理实施界限进行了研究,明确了聚合物驱核心技术参数注入量、注入速度、聚合物溶液浓度、注入时机对聚合物驱效果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陆上稠油油田多轮次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多轮次聚合物驱中,5个独立段塞发挥不同功效,组合协同增油作用明显。对ZH区块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多轮次聚合物驱可提高水驱采收率达11.78%,吨聚增油量达到168.97 m3。陆上普通稠油油田聚合物驱的成功探索为该类油田提供了一条提高采收率的新途径,特别是对热力采油技术应用具有局限性的油田有较强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以发光细菌冻干粉为实验生物,研究出了中国陆上油田用化学剂和钻井液生物毒性检测新方法,其原理是:根据发光细菌相对发光度随样品毒性总体浓度的增高而呈线性降低的特性,测定发光细菌在接触样品15min后的发光量,得出油田化学剂及钻井液的毒性水平.该方法及毒性分级简单易行,快速简洁,可操作性强.结合中国陆上油田的实际情况,给出了划分油田化学剂和钻井液毒性的等级标准,并依据该标准对目前中国陆上油田所使用的部分油田化学剂及钻井液的毒性进行了检测与评价,从而验证了油田化学剂和钻井液生物毒性检测新方法及毒性分级标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在大港滨海油田深井钻探过程中,多口井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井壁失稳现象,为此开展了井壁失稳原因分析。通过对滨海油田深层地层矿物成分、泥页岩理化性能、区域地应力分布规律和岩石力学强度等项研究表明,滨海油田深井井壁失稳的主要原因是黏土矿物含量高、容易出现水化分散和膨胀。通过现场常用钻井液体系的性能测定与评价,配制了BH-KSM钾盐聚合物钻井液体系,该体系能够满足滨海油田深井井壁稳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陆上油田钻井学习曲线模型仅考虑了井深的影响,对于海上油田复杂定向井井型不适用。通过分析研究钻井工期的影响因素,引入了定向井难度系数,对陆上油田钻井学习曲线进行了修正,并推荐了渤海及南海东部油田定向井难度系数对钻井工期影响的修正系数,建立了海上油田钻井学习曲线模型。算例分析表明,该模型预测精度高,可为海上油田钻井工期设计和进度安排以及钻井作业费用的精确预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胜利极浅海油田高速高效开发技术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渤海湾南部的埕岛油田位于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南界距现今海岸3km,西北距海上的埕北油田约35km,与济阳坳陷陆上的桩西油田,埕东油田和五号桩油田相邻。  相似文献   

11.
曾祥林  梁丹  孙福街 《特种油气藏》2011,18(2):66-68,138
海上新开发油气田中,低渗透油藏储量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与陆上低渗透油田相比,海上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更具有挑战性。在对海上低渗透油藏地质特征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其开发生产特征及开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结合陆上低渗透油田开发实践经验,提出了适用于海上低渗透油田开发的技术对策,对今后海上低渗透油田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油田公司通过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创造了油田开发建设的一系列高水平和高效益,探索出一条我国陆上油田开发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3.
水注入含油地层,是为了采出油层中的原油,提高产油量。陆上油田,通常用采出水做注入水。采出水常常含有高浓度的离子和溶解气体──氯化物、碳酸氢盐、硫化物、二氧化碳和硫化氢,这些都会增加水的腐蚀性。另外,可能存在的腐蚀介质,如溶解氧和微生物,常造成地面处理设备的污染。  相似文献   

14.
珠江口盆地砂岩油田油井的生产能力均高于我国陆上砂岩油田。对珠江口盆地砂岩油田高产能的原因,重点从储集岩的均质性和底水厚度两个因素做了调查、对比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珠江口盆地砂岩油田油井的生产能力均高于我国陆上砂岩油田。对珠江口盆地砂岩油田高产能的原因,重点从储集岩的均质性和底水厚度两个因素做了调查、对比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哈拉哈塘油田塔河南岸地区地面水资源极其匮乏,注水配套设施投资大,注水开发困难,严重影响开采速度和采收率。哈拉哈塘油田奥陶系油藏上部非目的层发育储量巨大的承压水层(石炭系东河砂岩、白垩系),可以直接作为自流注水水源。根据哈拉哈塘油田油水层发育特点,在借鉴国内外自流注水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了一套能应用于陆上油田的自流注水新技术,并在哈拉哈塘油田进行了先导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注水开发效果。该技术的成功应用可为陆上类似油田的注水开发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综述老油田改善开发效果及提高采收率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岳登台 《石油学报》1998,19(3):46-51
中国陆上老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随着开采程度加深,地下油水关系越来越复杂,剩余油分散,给油田稳产和调整挖潜带来的难度越来越大.但目前老油田储量和产量的比例,仍占陆上总开发储量和产量的70%以上,是生产上的主力,其潜力也最大,仍然是今后调整挖潜的主要对象.鉴于中国陆上油田绝大多数为陆相储层,构造复杂,非均质严重,原油粘度偏高,石油地质特点决定了水驱油的不均匀性及剩余油分布的复杂性,潜力就存在于这种复杂之中.根据中国陆上石油地质特点和老油田开发现状,围绕改善开发效果及提高采收率着重阐述了四个方面的配套技术:即认识油藏的配套技术,主要包括油藏动态监测技术、油藏精细描述技术、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完善注水开发配套技术,主要包括注水结构调整、产液结构及含水结构调整、钻取高效调整井、改造“双低”单元、配套工艺技术等;热力采油配套技术;化学驱采油配套技术.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我国陆上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有了明显进步,针对不同类型油藏潜力分布特点,采用各种有效方法及其配套技术,为挖潜增储、增产提供了很大的余地.  相似文献   

18.
在开发海上油田过程中,多相输送可简化工艺流程,减小平台面积并节省一条海底管线,从而节约大量的投资。此外,多相输送技术还可充分利用边际断块油田的气资源减少能源损耗,以及在陆上低产并上可降低井口回压和减少井下泵的漏失而提高油井产量。文章描述了多相泵输送在胜利营11断块油田的应用及其多相泵的选型原则。这为其它陆上断块油田以及浅海油田推广应用多相泵输送技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设计简讯     
中海石油工程设计公司(简称:中海公司)和辽河石油勘察设计研究院(简称:辽河院)于1994年3月30日在“渤西油田陆上终端初步设计”项目上联合中标。该项工程的业主是渤海石油公司开发部。中海公司和辽河院通过联合设计将共同完成该设计任务。 渤西油田陆上终端位于渤海湾大沽口。距岐口18—1海上油田约47 km。海上油气生产平  相似文献   

20.
阿塞拜疆石油工业已有 1 5 0a的历史 ,累计采油 1 1× 1 0 8t,产量最高的 1 940年产油 2 2 2× 1 0 8t,以后产量一直下降。由于缺乏资金 ,陆上老油田停产井无法修复 ,产量递减速度快 ,普遍存在含水高、产量低的问题。2 0世纪 90年代末 ,在陆上油田采用了提高采收率的先进方法。在 1 996和 1 997年产量持续下降后 ,1 998年出现了回升 ,陆上采油量为 1 5 7 8× 1 0 4 t。阿塞拜疆政府寻求外部帮助 ,准备进行陆上油田的二次开发。阿塞拜疆陆上油田开采油量增加@纪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