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时广泛采用再生制动方式,再生制动能量回馈至接触网后被附近运行列车吸收,剩余再生制动能量通过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吸收以限制接触网压过高。目前,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安装位置主要有列车安装和变电所安装,不同安装位置下,列车再生制动能量引起对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影响不同。分别建立两种再生制动类型下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潮流计算模型,仿真分析了多列车多变电所并列运行下,不同位置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对牵引供电系统电压、电流及再生制动功率分配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针对电气化铁路枢纽型牵引变电所再生制动频繁、再生能量大且利用率低等问题,结合枢纽型牵引变电所的负荷特性,研究能量回馈与储能结合的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系统能量管理及控制策略.首先,研究枢纽型牵引变电所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系统的拓扑结构,分析其运行原理,并基于系统各部分间的能量供需关系,以最大化利用再生制动能量为目标,制定再生制动能量的管理策略.在此基础上,将系统运行工况划分为四种运行模式,并分析典型工况的能量流动情况.然后,提出考虑动态功率分配的分层控制策略.最后,通过仿真分析证明了该文所提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系统能量管理及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提出的能量管理及控制策略能有效协调控制再生制动能量按需转移、回馈、存储和释放,可实现枢纽型牵引变电所再生制动能量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3.
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系统在实现电气化铁路再生能量回收利用、节能减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基于潮流控制技术的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系统将改变牵引供电系统原始功率潮流,其故障保护对保障电气化铁路的运行安全至关重要。为此,该文针对电气化铁路再生制动利用系统的故障保护方案开展研究。首先,根据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系统的运行原理分析系统接入对牵引供电系统既有保护的影响。然后,结合影响分析结果提出基于“故障导向安全”原则的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系统保护方案。该方案对不同类型系统故障制定分级保护策略,在此基础上通过系统自保护与牵引供电系统既有保护的协同配合保障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系统的运行安全。最后,选取牵引变电所和分区所2种典型应用案例对所提保护方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保护方案能够实现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系统在不同应用案例中的有效保护,保障了再生制动能量的安全利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城轨交通再生制动能量利用问题,结合城轨交通供电系统负荷特性,提出一种含能馈系统与储能系统的混合型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系统及其控制策略。结合城轨交通供电系统架构与负荷特性,提出混合型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系统拓扑结构并分析其运行原理。以充分利用再生制动能量为目标制定系统能量管理策略,实现在多种运行模式和运行工况下的功率潮流管理。提出计及牵引网母线电压控制和系统动态功率分配的分层控制策略。通过仿真分析验证所提系统及其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并借助相关技术指标和经济性指标对不同再生制动能量利用方案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分层控制策略能协调控制系统按需回馈、存储/释放再生制动能量,实现城轨交通再生制动能量高效利用,并有效抑制牵引网母线电压波动;同时,所提混合型再生制动能量利用方案能较好地兼顾技术效果和经济性,相比储能方案和能馈方案有一定优势,可作为城轨交通再生制动能量利用方案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5.
针对地铁运行站间距短,车辆频繁启动、制动运行,导致再生制动时产生大量的能量,可通过超级电容加电阻混合型储能装置吸收贮存,提出基于混合型储能装置的再生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即地铁制动时超级电容充电回收再生制动能量,地铁启动时超级电容放电回馈储存的能量.分析了超级电容储能的充放电控制策略,并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混合储能装置能有效抑制地铁牵引供电系统中的电压波动.  相似文献   

6.
过电压现象是变频器运行中最常见的故障之一,直流制动与再生制动功能是防止过电压产生的最主要的手段,而再生制动功能是解决因外力拖动而使电机处于再生状态所引起的变频器过电压的唯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变频器过电压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电压现象是变频器运行中最常见的故障之一 ,直流制动与再生制动功能是防止过电压产生的最主要的手段 ,而再生制动功能是解决因外力拖动而使电机处于再生状态所引起的变频器过电压的唯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一种零电压保持开通的开关磁阻电机再生制动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小开关磁阻电机(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SRM)再生制动运行时能量回馈对母线电压的冲击,对SRM再生制动过程进行分析,研究了再生制动能量对母线电压造成的影响,提出一种零电压保持开通的三步制动控制策略。以一台三相开关磁阻电机为应用对象,阐述了所提方法的工作原理和实施办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既可以产生必要的制动转矩,又能降低再生制动过程中的能量回馈对母线电压所造成的冲击,提高制动过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仿真与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开关磁阻电机再生制动控制中存在制动电流波动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流预测的开关磁阻电机再生制动控制方法。分析了电机制动过程中其对应功率开关的工作模式及相应状态向量的确定方法,研究了基于电流预测的开关磁阻电机再生制动控制的具体设计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了仿真验证,同时与传统变制动相电压占空比控制法进行了对比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相对于传统变制动相电压占空比控制方法显著减小了电机制动电流和制动转矩的波动程度,从而有效提高了其制动运行的稳定性,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何跃军 《微电机》2008,41(1):68-70
首先对开关磁阻电机系统再生制动的相电流进行线性模式分析和仿真,以得出其制动运行的特点和规律,根据分析结果,制定了制动运行的控制策略,并以此进行软、硬件设计,并运用于实践,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惯量随动系统控制制动时间长、动态性能差的问题,与实际运用背景相结合,提出了对控制量进行预测,实现大惯量随动系统的预测制动控制.首先对随动跟踪对象,空中机动目标进行建模,运用双卡尔曼滤波对空中机动目标运行状态和参数进行估计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提前控制改进的永磁同步电机制动单元,从而实现预测制动控制.试验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2.
大功率制动单元主要是基于降压斩波电路专用的功率器件来实现的,控制电路采用滞环控制和PWM驱动信号,通过自适应主从控制和同步触发功能来实现多台大功率制动单元并联工作来提高制动功率。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武钢3^#高炉主卷扬电控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系统。该系统利用ABB DCS500系列控制器对卷扬电机进行调速,双机互为备用,倒换简单方便。软件上,巧妙地利用电流/速度模式切换和数字控制器独有的一些功能实现了松闸过程的平稳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钢包车变频控制系统中防滑控制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转炉炼钢系统中钢包车运行的特点,论述了钢包车变频控制系统的组成及设计,详细阐述了钢包车准确停车时,对车的制动要求和利用最佳蠕滑率进行制动转矩调节的原理,给出了最有效制动转矩的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普遍采用的火焰加热式热处理设备温度控制精度低的缺点,设计了一种适合于制动梁加热的中频电源.该方案以DSP为控制核心,采用模糊PID温度控制策略,增强了系统对负载参数变化和外部干扰的适应性,有效提高了温度控制精度.分析了加热电源的结构和原理,并对控制电路和控制方法进行了设计.通过实验对该系统的性能进行了验证,结果...  相似文献   

16.
根据电传动研究情况,提出了电传动电气机械联合制动优化控制目标,完成了变结构无刷直流电机电气制动控制优化,进行了原车机械制动系统在联合制动中制动力的分配。通过试验和仿真说明了它的合理性,最后给出联合制动的仿真结果,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再生制动的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峻  李圣怡  潘孟春  陈轶 《电气应用》2001,(12):21-22,32
为了延长电动车的一次充电续驶里程 ,分析了笼型电机的再生制动状态 ,提出一种再生制动方法 ,它既能保证不出现过流 ,又能够很好地与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相融合。  相似文献   

18.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Parallel Hybrid Electric Vehicle,PHEV)再生制动能量的回收率,该文对PHEV制动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再生制动控制策略。该策略不但能够合理分配前后轮制动力,而且能够合理分配后轮液压制动力、电机制动力和发动机反拖制动力,在保证制动性能的前提下,使电机能够最大限度的回收制动能量。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钳式吊主钩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介绍了预估控制算法及模型,即在抱闸打开之前控制器先输出一个力矩,避免抱闸打开后由于重力引起突然下坠对机械冲击,在实验取得满意的控制效果后将其应用于钳式吊主钩系统,解决了因冲击引起的机械连接部件经常断裂的问题,降低了机械损耗及故障率,实现了柔性换向,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0.
The safe operation of vehicles on roads depends, among other things, on a properly functioning brake system. Air brake systems are widely used in commercial vehicles such as trucks, tractor-trailers, and buses. In these brake systems, compressed air is used as the energy transmitting medium to actuate the foundation brakes mounted on the axles. In this paper, a model-based diagnostic system for air brakes is presented. This diagnostic system is based on a nonlinear model for predicting the pressure transients in the brake chamber that correlates the brake chamber pressure to the treadle valve (brake application valve) plunger displacement and the pressure of the air supplied to the brake system. Leaks and “out-of-adjustment” of push rods are two prominent defects that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ir brake system. Diagnostic schemes that will monitor the brake system for these defects will be presented and corroborated with experimental data obtained from the brake testing fac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