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热气间接空冷系统工作的基本原理,对空冷塔实际的散热性能、汽轮机排汽压力与凝汽器端差、空冷塔初始温差ITD值、空冷塔散热器传热系数等及其人冷机组运行经济性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用获得的数据绘制出了大同二电厂间接空冷系统特性曲线,对指导电厂运行及我国设计同类型空冷机组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大同第二发电厂两套海勒式空冷机组投运以来,节水效果显著,但在冬季防冻性能和经济运行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对空冷散热器冻结泄漏原因,大风引起空冷塔冷却效果降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垂直布置的间接空冷机组散热器冬季运行时应采用顺流冷却方式,以改善冷塔防冻能力,并提高机组冬季运行的经济性。为减小大风对空冷塔冷却效果的影响,还提出了散热器加装导流板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3.
自然通风间接空冷塔的冷却性能直接关系到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为了更加直观、全面地描述空冷塔运行状态和冷却性能,针对某1 000 MW机组间接空冷系统,提出空冷塔冷却幅高的概念,建立理论计算模型,结合现场实测和机组运行数据,研究了环境条件及机组运行参数对冷却幅高的影响规律,通过对比实测冷却幅高与实测工况参数无风条件下冷却幅高计算值,分析了环境风对间接空冷塔冷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却幅高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进水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环境风条件下,主导风向迎风面扇区的冷却幅高低于侧风面扇区。研究结果可为间接空冷系统防冻运行调控、空冷散热器管束清洗和间接空冷塔冷却性能的评价和改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国内首例600HW机组间接空冷示范工程及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通过对3种形式空冷系统的比较.重点介绍了阳城电厂二期工程2台600MW机组表面凝汽式间接空冷系统的关键技术与创新。该系统可节省水资源、厂用电低、噪声低、布置灵活、防冻措施可靠;采用铝质散热器与表面式凝汽器的间接空冷系统节约投资.运行成本低;空冷塔“X”形支柱首次采用了整体性一次浇筑成型技术。结合机组实际运营技术指标和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论证了表面凝汽式间接空冷机组较其他类型空冷机组的明显优势。该工程的推广应用对空冷系统的设计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3种形式空冷系统的比较,重点介绍了阳城电厂二期工程2台600MW机组表面凝汽式间接空冷系统的关键技术与创新.该系统可节省水资源、厂用电低、噪声低、布置灵活、防冻措施可靠;采用铝质散热器与表面式凝汽器的间接空冷系统节约投资,运行成本低:空冷塔"X"形支柱首次采用了整体性一次浇筑成型技术.结合机组实际运营技术指标和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论证了表面凝汽式间接空冷机组较其他类型空冷机组的明显优势.该工程的推广应用对空冷系统的设计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国产汽轮机与匈牙利海勒空冷系统配套使用的国内第一台大型空冷机组上进行的性能试验研究工作,获得了不同汽温、不同运行工况下大量实测数据.本文根据海勒空冷系统工作的基本原理,对空冷塔的实际散热性能、排汽压力与凝汽器传热端差、初始温差(ITD)值、空冷塔散热器的传热系数等及其影响空冷机组运行经济性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用试验数据绘制出了大同第二发电厂海勒空冷系统特性曲线,对指导电厂运行及我国设计同类型空冷机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针对克拉玛依地区气候特点,一种新型并列式间接空冷系统选型在该地区火电厂得以首次运用,也是目前国内首次运用。并列配置间接空冷系统是两台机组共配置一座自然通风空冷塔和两座机械通风空冷塔,每台发电机组对应自然通风空冷塔50%扇段和一座机械通风空冷塔。并列配置间接空冷系统在各间接空冷系统方案中经济性和安全性均较好,在夏季高温大风时的渡夏能力和冬季供热期间防冻措施灵活、有效等方面,具有相对有明显的优越性,机组供热运行安全性较高。通过对该空冷系结构特点的了解,介绍了有针对性的选型方案、运行技术。该系统投运方式灵活多变,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厂用电,目前该系统运行稳定,各项参数正常,顺利通过了当地酷暑和严寒的考验。  相似文献   

8.
间接空冷系统冷却塔的投资是大型空冷电站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满足机组冷端散热负荷要求的前提下,优化冷却塔塔形可以有效降低电站的造价,提高经济性。以典型600 MW间接空冷机组的空冷塔为研究对象,考虑空冷换热器前后空气密度差产生的抽吸作用,及其与空冷塔各个流动环节阻力作用的平衡,建立了空冷塔受结构尺寸影响的阻力与迎面风速的关联式,以此为基础,构建间接空冷塔的动力方程和传热方程;综合考虑空冷塔散热负荷、塔体结构和空冷散热器面积,以空冷系统总投资最小为目标,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建立间接空冷系统的优化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黏性耗散和进口风速的转向造成的阻力与空冷塔尺寸参数密切相关;最小投资成本对应的空冷系统选型结果是减小空冷塔的尺寸,增加换热器管束的换热面积。该研究结果可为空冷机组空冷塔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大容量燃煤电厂建设中,"烟塔合一"方案由于具有良好的经济性优势而得以推广应用,但烟气处理设施布置于间接空冷塔内将影响间接空冷塔的冷却效果.本文以某2×1000 MW间接空冷机组工程为依托,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间接空冷塔内有、无烟气处理设施情况下间接空冷塔的运行特性,并对"烟塔合一"方案与常规方案进行了经济性对比.结果表明,与常规方案相比,"烟塔合一"方案由于塔内布置了烟气处理设施、烟道进塔减少了散热器面积,导致间接空冷塔冷却效果降低,出塔水温升高;经济性比较表明,"烟塔合一"方案初投资降低、运行费用升高,整体具有经济性优势.  相似文献   

10.
1 000 MW机组间接空冷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冯璟  刘志刚 《电力建设》2009,30(12):46-48
由于传统间接空冷系统陆续在大型空冷机组上显现出各自的弊端,针对1 000 MW级机组间接空冷系统的设计,在SCAL型间接空冷系统的基础上,阐述了1 000 MW机组间接空冷系统形式选择、工艺系统方案,以及特大型空冷塔结构设计的研究,并提出1 000 MW机组联合空冷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11.
间接空冷电厂辅机空冷散热器并入主机间冷塔,在机组启动初期辅机单独运行时,空冷塔的整体上升气流尚未形成,对于辅机冷却扇区,夏季是否能达到预期的冷却效果,冬季是否有冻结的危险,是间接空冷机组的主机和辅机冷却系统的整合布置成败的关键.目前,已有工程正在尝试将电厂几种冷却系统整合布置,但实际效果还有待考察和实践验证.本文针对主机、辅机运行条件的特殊要求,以技术经济比较为基础,确定合理的布置方案,并引用相关工程的三维数值模拟仿真的结论,对主辅机扇区相互影响,以及整合布置方案与安全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详细论述了某电厂300 MW机组辅机间接空冷系统的控制和运行情况,结合机组调试期间实际问题,通过对辅机间接空冷系统控制方案的研究和改进,使机组达到了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13.
比较了间接空冷和直接空冷的利弊,指出了世界上目前已安装的100MW以上的空冷机组的发展状况。介绍了世界上最大的空冷机组-南非kendal电厂6×686MW机组间接空冷系统的设计、运行及其冷却塔的结构、试验、建设、安装等情况。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海勒式和哈蒙式间接空冷系统中凝汽器的传热效果,空冷塔的散热性能、空冷机组振动状态及末级叶片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15.
以某600 MW间接空冷机组的空冷塔为原型,按1∶30的比例,根据相似原理设计了1套自然环境条件下大型间接空冷塔的实验系统。该系统由模型空冷塔、空冷模型散热器、散热热负荷控制系统及数据采集系统等组成。实验期间可根据数值大小及实验目的利用控制系统调整热负荷。对实验数据计算及分析,表明:该空冷塔实验系统的换热系数测量误差小于20%;利用该实验系统,可获得不同环境气象条件下,空冷塔内部空气流场特性,以及散热负荷的空间分布规律;可进行间接空冷系统热空气回流、冬季防冻及烟塔合一条件下塔内气体流动传热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海勒式和哈蒙式间接空冷系统中凝汽器的传热效果、空冷塔的散热性能、空冷机组振动状态及末级叶片安全性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太原二电厂间接空冷系统的散热能力、空冷塔初始温差、散热器传热效果及其沿程水温分布规律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探讨,得出了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18.
由于不同机组负荷会影响三塔合一间接空冷系统的流动换热特性和烟气扩散效果,对某1 000 MW机组三塔合一间接空冷塔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负荷增加,三塔合一间接空冷塔的抽力和通风量在100%负荷时分别是50%负荷时的1.47倍和1.3倍,同时高负荷运行的空冷塔冷却能力更强;增加负荷会减少SO2在空冷塔内壁上的浓度,增加烟气的抬升高度,相对于50%负荷,在100%负荷时SO2浓度减少了4.55 mg/m3,烟气最大扩散高度最多时提升了16.72 m。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国内首例600MW间接空冷机组如何通过自动控制空冷塔冷却三角百叶窗的开度来维持空冷塔每个扇区的出水温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并对极端恶劣天气时最易冻的百叶窗的开度作了特别的控制,从而保证了间接空冷机组设备的安全过冬和自动化控制。  相似文献   

20.
环境因素对间接空冷散热器性能有着显著影响。利用计算传热学(NHT)软件FLUENT,对自然通风状态下,某2×300 MW机组分期投运的两机一塔表面式间接空冷散热器和空冷塔进行流动和换热性能的数值模拟、分析和研究。在考核工况环境风速下,研究不同风向对半塔运行的间接空冷散热器流动和换热性能。模拟结果表明,当间冷散热器半塔运行时,间冷塔四周剩余部分应密封,以保证换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