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联合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115例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米非司酮组35例,孕三烯酮组40例,术后未用药物者为对照组30例,定期随访,比较3组患者术后疗效、术后复发、妊娠及用药副反应等情况.结果 3组患者痛经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米非司酮组和孕三烯酮组术后缓解率、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术后完全缓解率低于其他两组 (P<0.05),复发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 (P<0.05),3组术后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术后联合米非司酮或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较单纯手术治疗复发率低、治疗效果可靠,但术后药物治疗未能显著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将2006年4月~2009年6月本院妇科收治的116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于腹腔镜手术后应用米非司酮,10mg/d,每天1次,连服6个月;对照组仅进行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66.1%,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显效率为45.0%,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0,P〈0.05;χ2=7.04,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1年,观察组药物治疗期间未见明显药物副作用,治疗及随访期间复发者5例,复发率为8.9%;对照组复发者9例,复发率为15.0%;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较好,且术后复发率相对较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或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14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确诊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为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组(n=60)和腹腔镜联合孕三烯酮组(n=60),对照组为单独腹腔镜治疗组(n=29)。比较各组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复发、内分泌变化及副作用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间治疗效果、内分泌指标(FSH、LH、P、E2等)及副作用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或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安全可靠、临床疗效好,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经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加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副作用及停药后对患者妊娠率、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316例经腹腔镜手术确诊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米非司酮组164例,给予米非司酮10 mg口服,每日一次;孕三烯酮组152例,口服孕三烯酮2.5 mg,每周两次,均连续用药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征、用药后的副作用及停药后1年内症状复发率和妊娠率.结果 两组症状、体征缓解率相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1);米非司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孕三烯酮组(均P<0.01).停药后米非司酮组排卵和月经平均恢复时间[(114.00±3.37)、(28.00±3.43)d]较孕三烯酮组早[(23.20±2.30)d,(37.90±2.64)d](P<0.05);1年内米非司酮组不孕症患者的累积妊娠率为36.59%,孕三烯酮组为38.1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后加用小剂量米非司酮可有效控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症状,提高不孕患者的妊娠机会,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腹腔镜手术+米非司酮治疗)54例,对照组(腹腔镜手术治疗)54例。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受孕率为79.1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有效提高其临床疗效,对患者术后受孕率等改善有积极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荐。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官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为两组,米非司酮组43例(A组),于腹腔镜术后口服米非司酮10 mg,每天1次;孕三烯酮组47例(B组),于腹腔镜术后口服孕三烯酮2.5 mg,每周2次,均连续用药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有效率为83.7%,B组有效率为82.3%(P>0.05);但A组肝功能损害、体重增加等副作用的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手术和药物联合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7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4例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和孕三烯酮等药物的综合治疗,对照组31例患者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无效率为4.5%,复发率为2.3%;对照组治疗无效率为22.6%,复发率为1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可减少复发率,并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05年1月~2006年1月我院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患者90例,其中腹腔镜手术43例;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47例,术后第2天口服米非司酮10mg,1次/d,连服4个月。所有患者随访9个月。结果随访率为95.6%(86/90),联合治疗组有效率59.6%,单纯手术组有效率37.2%。联合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P<0.05)。服用米非司的患者仅有2例转氨酶升高。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手术治疗,可作为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经腹腔镜手术诊断并治疗的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2例,术后随机分为3组,孕三烯酮组(22例):术后第3天开始服孕三烯酮2.5mg,每周2次;达那唑组(20例):术后第3天开始服达那唑0.2g,2次/d,两药均连用3~6个月;未用药组(20例)。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孕三烯酮组、达那唑组、未用药组有效率分别为86.36%、85.0%、55.0%;复发率分别为9.09%、15.0%、45.0%;妊娠率分别为36.36%、35.0%、5%。两用药组与未用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但用药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孕三烯酮组、达那唑组肝损率分别为13.63%、50.0%;体质理增加率分别为9.09%、40.0%,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中重度内异症疗效确切,能降低复发率,提高妊娠率。且孕三烯酮较达那唑不良反应小,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配合孕三烯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我院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1例资料,按照患者自主选择手术方法进行分组:单纯腹腔镜手术组21例为对照组,腹腔镜手术配合孕三烯酮治疗的观察组30例,所有患者治疗后按照文章疗效标准进行疗效统计和复发率统计,计算总效率,最后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17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90.0%,术后复发1例(3.3%),疗效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配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合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以及副反应。方法 选择经我院手术探查或腹腔镜诊断且有病理诊断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共54人,口服米非司酮12.5阴,每日一次(空腹),中药血府逐瘀汤每日一剂,疗程为6个月,随访6—12个月。结果 症状缓解率100%,体征缓解率100%,妊娠率75.4%,复发率26.5%,副反应率15.7%。结论 米非司酮配合中药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方法之一,副反应轻微,患者可坚持治疗。  相似文献   

12.
《中国药房》2015,(35):4960-4962
目的:比较腹腔镜联合地诺孕素与腹腔镜联合地诺孕素和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联合地诺孕素(每次25 mg,qd)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药方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排卵恢复时间、月经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2年复发情况及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65%)显著高于对照组(80.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排卵恢复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9.52%)显著低于对照组(2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4.76%)显著低于对照组(1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随访期内观察组有23例患者妊娠,明显多于对照组妊娠人数(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地诺孕素和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复发率较低,患者更容易妊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后口服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资料,按1∶1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电视腹腔镜手术后给予孕三烯酮治疗,对照组行电视腹腔镜手术后未用药,比较两组痛经、包块复发、受孕率的差异,利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药物组的复发率为10%,手术组的复发率为33.33%,手术药物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手术组,P<0.05;手术药物组的总有效率为90%,手术组的总有效率为76.67%,手术药物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手术组,P<0.05;手术药物组的妊娠率为46.66%,手术组的妊娠率为23.33%,手术药物组的妊娠率明显高于手术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术后采用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临床疗效确切,有效地控制症状,降低复发率,提高受孕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药曲普瑞林联合腹腔镜治疗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EM)合并不孕的疗效.方法:轻度EM合并不孕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腹腔镜保守治疗后联合注射曲普瑞林,对照组仅采用腹腔镜保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等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性激素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血清E2、FSH和L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0%,高于对照组84.0%,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保守治疗后联合注射曲普瑞林治疗轻度EM合并不孕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内外胆管结石的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的方法。方法选择自2002年10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46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先采用十二指肠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再联合应用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对围手术期相关指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应用腹腔镜联合内镜方法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46例,中转开腹2例,术后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它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患者的创伤,充分体现了内镜、腹腔镜联合治疗的优越性。该方法对于内镜、腹腔镜技术较高的医疗单位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电化学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将159例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电针组,电针药组和手术药组。电针组采用电化学疗法治疗,电针药组采用电化学疗法并给予中药治疗,手术药组采用切除内异病灶的方法并给予中药治疗。治疗后随访6~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检测血清CA125含量。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均有所改善,血清CA125含量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电针药组总有效率为94.3%,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的总有效率(P<0.05),且复发率低于其余各组的复发率(P<0.01)。结论:中药联合电化学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慢性盆腔炎患者行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红藤败酱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8年4月~2019年12月期间来某院妇科就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共100例,以其入院时间先后顺序为依据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分别行腹腔镜手术及联合红藤败酱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中医症状积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开展腹腔镜手术与中药红藤败酱汤联合治疗的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手术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自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5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行镜下肿瘤剔除术。术后随访48例,时间6个月至2年,1例术后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经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优势。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14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宫腔镜治疗组(n=72例)和传统手术组(n=68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并观察术后半年B超复查结果。结果宫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手术组(P均<0.05),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住院时间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