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贫困给高校贫困生带来经济压力,同时还伴有一系列负面影响,如出现自卑心理、焦虑心理、孤独敏感心理、偏激心理等。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与社会、校园文化环境等各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改善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锻炼交往能力和综合素质,消除心理闭锁帮助他们顺利成长、成才。高校应从提供适当的资助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入手,鼓励勤工助学,开展普及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心理健康,通过多种教育方式来改善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贫困大学生是高校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经济状况已受到社会、学校的普遍关注,但是,他们的"心理贫困"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因心理问题严重而不能坚持学习的学生中贫困生所占比例相当大,且呈上升趋势.研究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并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为高校教育工作提供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贫困大学生是我国高校改革后出现的特殊群体,近年来,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引起社会和高校的高度重视.本文分析了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及成因,指出了目前相关措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高校改革的逐步深入,贫困大学生的人数日益增加,他们的心理问题也愈益突出,这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高校贫困生是高等学校的特殊群体,他们存在着较强的自卑闭锁心理、极度的自尊心等心理问题,这主要是由于社会、学校、个人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为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应及时适当对贫困大学生给予心理救助。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出现的问题,从贫困生自身以及高校、社会多方面详细地分析了心理问题的成因,并结合学生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促进大学生健康成才.  相似文献   

6.
韩燕燕 《科技信息》2012,(15):12-13
贫困大学生是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后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部分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引发一些心理问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缺陷直接关系着他们的健康与成长。如何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工作,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是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也是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点之一。本文从我国高校现行贫困生资助的现状出发,结合调研情况,在对当前经济资助模式下的民族院校贫困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和应对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讨论了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接着分析了贫困大学生良好社会知觉的培养,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的关键,最后研究了贫困大学生自救方式探析.因此本文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尚婷  高博 《科技信息》2011,(8):70-70,73
"心理贫困"是近年来困扰高校贫困生健康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就伴随高校贫困生因经济困难所引发的内在心理问题和外在表现,结合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个人自身主观因素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通过心理辅导、经济帮助、公益活动等渠道帮助贫困生解除"心理贫困"。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然成为评估高校优劣的分水岭。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差异,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发凸显出来,由就业压力导致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也日益严重。文章阐述了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分析了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究解决就业心理问题的途径,旨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贫困生现象”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学校和社会在关注贫困大学生经济贫困并努力为他们解困的同时,却忽视了这批大学生的心理贫困。如果不能帮助他们解除,陷入心理贫困的大学生,同样也是难以成才或者难以在他们本应达到的高度上成才。而要让贫困大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需要社会、学校、老师同心协力给贫困生烹制一道“心灵鸡汤”。  相似文献   

11.
轩欣 《科技资讯》2007,(21):171-171
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状况不容忽视,其贫困心理引发的各种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高校的稳定和高校人才的培养。文章通过对高校贫困生常见的心理贫困现状的分析,从社会、学校、贫困大学生自身三方面提出了实现心理脱贫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2.
陈永丽 《科技信息》2010,(20):54-55
我国高校在应对贫困大学生四个基本问题--经济问题、心理问题、学习问题、就业问题中面临着极大的考验,高校只有做好"贫困大学生助学体系中的执行主体"、"健康心理教育的人文关怀主体"、"促进贫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行为主体"和"科学规范化的就业指导主体"这四个主体性角色,才从能根本上促进高校的和谐发展,提升高校的自我更新能力和保障能力,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在校贫困大学生的人数越来越多,近年来高等学校和社会各方面一直关注的贫困生问题,单纯经济上是无法彻底解决贫困大学生的问题,如何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思想教育工作,是目前高校工作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从贫困大学生主要表现情况入手进行分析,提出了在当前做好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浅析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以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春姬 《科技信息》2008,(20):220-221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改革的逐步深入,特别是扩招后,使得许多家境贫困的学生有机会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的机会,然而随着贫困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加,他们的心理卫生问题也愈益突出。如何对这部分人群的心理进行疏导,促使这部分人能健康发展,适应社会,成为将来有用之才,已引起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普遍关注。本文试图分析了造成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并对解决有关心理问题的对策作出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伍祝君 《科技信息》2011,(30):199-199
贫困大学生是校园内的特殊群体,经济窘迫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大多数学生在承受经济压力的同时,还要面临心理上的困惑。本文通过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些方法,试图帮助他们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对待生活、学习及未来。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不断增加,直接影响到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根据贫困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开展其心理健康教育、优化育人环境,有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关于弘扬贫困大学生自强不息精神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萍 《潍坊学院学报》2005,5(3):151-153
贫困大学生在中学阶段是佼佼者,长期艰苦生活的磨难锻造出他们自强不息的可贵品格。这些将成为他们人生发展的坚实基础。但是,他们进入大学后,面对强手如林的学子,使他们相形见绌,加之经济拮据的压力,一时难以适应新的环境,产生诸多心理问题,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与生活。高校应从弘扬他们的自强不息精神入手,满腔热忱地帮助他们解决经济贫困、精神贫困和心理贫困问题,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18.
李君丰 《科技信息》2010,(12):49-4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招生并轨制度的全面推行,各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群体正在形成。高校贫困家庭学生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心理上也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还要承受比一般大学生更大的压力感和挫折感。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心理成熟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是大学生由不稳定、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的关键期、危险期,很容易出现心理偏差。正因为如此,这个阶段的贫困生由于在承担繁重学习任务的同时,还受到经济上、生活上的巨大压力,甚至是折磨,因而心理健康更易遭受严峻的挑战。尽管贫困也可以磨炼一些贫困生的意志,使其养成忍辱负重、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品质,但不可回避的是,贫困的确造成他们中的许多人心理上存在种种程度不同的问题,有的发展成为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势必会给社会带来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9.
孙慧 《科技信息》2009,(3):189-189,216
近年来,随着高校改革的逐步深入,贫困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加,他们的心理问题也愈益突出,这已引起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对贫困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及其产生原因进行探讨,进而寻找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高校收费上学的推进,贫困大学生问题日益突出。相当数量的贫困生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如沉重的思想负担和精神压力、自卑心理、忧郁和焦虑心理、自我封闭、性格孤僻内向、嫉妒心理、过度的敏感、虚荣心及悲观心理等。贫困生的许多心理问题都与经济贫困有关,切实有效地帮助贫困生缓解经济困难对解除其心理障碍至关重要。在通过银行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等方式对贫困生进行经济救助的基础上.还应当积极开展心理教育及心理咨询,鼓励贫困生积极参与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文体活动及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