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智能变电站全面替代常规变电站的趋势,变电运维人员必须同步对新设备、新技术作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切实提高运维水平和改变管理理念。目前智能开关设备是智能变电站技术体系中技术相对滞后的环节,而二次设备的智能化已较为成熟。文章介绍了智能站二次系统相对常规站的主要优势,以杭州公司某智能变为例,介绍了220kV典型接线智能变的网络结构、过程层和间隔层设备配置,并以各典型间隔二次设备为中心,分析了IED间接线、各网络报文信息的流向以及相应的作用。最后,文章指出了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在运行维护中较常规站不同的方面。  相似文献   

2.
智能变电站网络风暴直接影响着智能二次设备的正常通讯。通过分析智能变电站网络风暴的特点和产生原因,对网络风暴对站控层设备和系统、过程层设备的影响进行了测试,发现了网络流量、字节、报文类型等是网络风暴影响各类二次设备通讯的原因之一。针对网络风暴的影响,提出了在工程实际应用中抑制网络风暴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数字化变电站是由智能化一次设备(电子式互感器、智能化开关等)和网络化二次设备分层(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构建,建立在IEC61850通信规范基础上,能够实现变电站内智能电气设备间信息共享和互操作的现代化变电站。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调度端对厂站端二次设备在线监视与分析,提出建立智能变电站网络报文记录分析装置采集信息模型。模型由公共、告警、SV协议、GOOSE协议及MMS协议等逻辑设备组成。从网络报文记录分析装置采集信息的特性分析出发,研究了过程层和站控层网络信息的异常状态形成原因及特征量,将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行状态关键信息整理和抽取,形成暂态数据交换文件和稳态数据交换文件,并上送至调度端,在二次设备可视化状态监视和智能站高级应用功能工程实用化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对智能变电站一次、二次设备进行分析。主要侧重于对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系统的组网研究。对智能变电站设备与常规变电站设备进行了比较,并对智能变电站的合并单元进行了设计,搭建了二次设备的组网结构。由此,分析和论证了站控层、间隔层和过程层的组成及作用。智能变电站是采用先进、可靠、集成和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及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检测等基本功能,同时具备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  相似文献   

6.
文建辉 《电世界》2012,(4):48-49
1数字化变电站的结构及设备 数字化变电站在物理结构上可分为两类,即智能化的一次设备和网络化的二次设备;在逻辑结构上可分为过程层、间隔层和站控层三个层次。它是应用IEC61850网络通信协议进行建模和通信的变电站,能够实现变电站内智能电气设备间信息共享和互操作。  相似文献   

7.
冯霞 《电力学报》2011,26(5):395-398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作为智能电网的节点的数字化变电站的作用日益重要.以110 kV数字化变电站设计为例,分析了数字化变电站定义及其特征,着重从二次设计角度分析如何构建数字化变电站基于IEC61850的三层网络结构体系.对比常规变电站分析了数字化变电站一次二次设备、网络等方面的变化在二次设计中的体现,对数字化变电站二次设...  相似文献   

8.
随着智能变电站投产的数量日益增多,其涉及的新技术应用也越来越普及。与传统变电站比较,智能站新增了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网络分析仪等新的智能电子设备(IED)。二次设备间的电缆硬接线基本取消,代之以通过光纤、过程层交换机、站控层交换机构成的网络传输报文信号。二次设备的冗余配置方案也有不同之处。文中重点比较智能站与传统站在二次交流回路、检修压板的应用、重合闸回路的不同之处,阐述智能变电站新技术应用对现场运行维护工作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变化。  相似文献   

9.
在智能变电站中,由于光缆取代了二次电缆与各设备间的连接,相比较于常规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回路变得抽象化。而大部分已经熟悉了传统变电站维护工作的继电保护专业员工必须熟悉站控层、间隔层以及过程层网络等这些有关继电保护网络结构的知识,因此将以芜湖220 kV普庆变电站为例,对智能变电站中继电保护网络结构进行介绍与分析,帮助相关专业人士提供直观的理论支持,并对未来继电保护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集成方案讨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随着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应用的日趋成熟,将现有二次设备按照需求进行集成整合将是今后智能变电站的发展趋势。对智能变电站过程层、间隔层和站控层设备的集成方案进行了讨论,重点针对过程层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集成方案进行了分析;对间隔层保护装置、集中式测控装置、多功能测控装置、智能组件、故障录波和网络分析仪集成等方案进行了详细论述;对站控层一体化监控系统的集成进行了讨论。结合当前工程实际应用情况,提出在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智能变电站试点应用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集成装置、保护测控集成装置较为可行,为今后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相关二次回路的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多参信息量的继电保护二次回路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对SV、GOOSE、MMS报文的监测及分析,研究了过程层和站控层链路异常信息的特征,并提出了SV、GOOSE网络的断链、数据异常和同步性分析与预警策略。对于继电保护装置,提出二次回路在线状态监测方法、采样值异常、开关量监视及异常预警策略。通过网络报文记录分析装置或保护状态监测及诊断装置,将保护设备及二次回路各环节发生故障时的典型告警信息收集、分析、上传,构建一套继电保护二次回路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变电站前期调试过程中出现的站内信号反复核对、自动化组网调试繁琐等问题,提出一套基于 GOOSE技术的智能站二次设备验收系统.根据智能站SCD文件解析获得IED状态,研究高实时的 GOOSE数据收发技术,仿真全站过程层智能终端设备收发信号,根据时标唯一性,建立过程层配置与站控层配置的关联模型,同时形成完整的过程层至站控层的信号收发链路,判断监控后台收到信号描述是否正确,实现了智能站内信号的快速调试、准确验收.  相似文献   

13.
基于IEC61850通信规范基础的数字化变电站,可以实现二次设备之间互操作及信息共享,并实现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在洛阳金谷园110 kV数字化变电站工程实践中,监控系统采用数字化变电站特有的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三层网络体系结构。各层间及同层设备之间采用国际变电站通用的IEC61850标准通信规约,采用过程层网络总线模式实现过程层设备间的数据共享、信息互通、即插即用。间隔层装置通过过程层总线获取过程层设备GOOSE信息,实现对过程层设备控制互锁及互操作功能。以GOOSE方式网络化实现10 kV  相似文献   

14.
国家大剧院采用南瑞PCS-9700变配电监控系统,实现对变配电系统的智能监控,系统具有站控管理层、网络通信层、现场设备层。本文详细说明了各层的硬件配置和网络搭建。通过网络通信层的通信管理机、网络交换机等设备,把现场设备层采集终端装置的数据统一进行收集,然后传输至站控层,从而实现现场层的设备状态在站控层中的监控主机中的分析、处理和显示。该监控系统具有灵活多样的使用功能,可以充分满足用户的需求。本文还详细分析了一起出线开关跳闸故障,展示了该系统在变配电运行中良好的时效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江西500kV运维站已实体化运作,各运维站涵盖智能与常规变电站,为使运维人员掌握两者之间差异,满足多站交叉运维技能要求,通过分析智能与常规变电站典型信息的信号回路,将抽象的网络回路转变为容易理解的信号回路,为运维人员掌握不同变电站的差异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电世界》2016,(4)
正1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网络概述智能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由站控层、间隔层和过程层,以及站控层网络和过程层网络构成[1]。(1)站控层的作用是实现变电站就地操作、外部数据交互等功能,一般由监控系统主机、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子站、智能接口设备等各种功能站构成。(2)间隔层的作用是实现保护和测控功能,通过过程层网络及站控层网络实现设备间的相互通  相似文献   

17.
《变压器》2014,(9)
正8月2日,位于如皋市下原镇的220千伏野树变电站投运,该变电站系国内首座采用预制舱式布置的220千伏智能站。与常规变电站相比,该站首次采用了二次设备预制舱式布置,通过集装箱式封装和电气设备模块化集成,实现了二次组合设备及二次设备的"即插即用",有效减少了二次设备  相似文献   

18.
智能变电站已经获得大规模普及与应用,其继电保护二次回路为不可见虚回路,不同于常规变电站中的可见二次电缆,导致对继电保护的故障排查难度加大。为确保继电保护可靠运行,方便回路问题排查,实现对继电保护运行工况的实时监视,提出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网络结构主要包含服务器、工控机、站控层和过程层,通过SCD文件实现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管理,经站控层网和过程层网获取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及保护装置等信息,实现对二次设备的运行监视、智能诊断和故障分析。实践证明,该系统有效缩短了检修人员的消缺时间,在提高运检水平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9.
基于IEC61850通信规范基础的数字化变电站,可以实现二次设备之间互操作及信息共事,并实现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在洛阳金谷园110 kV数字化变电站工程实践中,监控系统采用数字化变电站特有的过程层、问隔层、站控层三层网络体系结构.各层问及同层设备之间采用国际变电站通用的IEC61850标准通信规约,采用过程层网络总线模式实现过程层设备间的数据共享、信息互通、即插即用.问隔层装置通过过程层总线获取过程层设备GOOSE信息,实现对过程层设备控制互锁及互操作功能.以GOOSE方式网络化实现10 kV母线保护、备自投、低周减载、微机防误等多项变电站二次应用.  相似文献   

20.
实时数字仿真技术在智能变电站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冰  邹晓峰 《华东电力》2012,(6):938-941
智能变电站的广泛应用使得其二次设备在新环境下的性能测试成为新的研究课题。在实时数字仿真系统(RTDS)的基础上,讨论了GTNET卡的应用以及智能站二次设备的测试方法,并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以及二次设备在各种常规试验项目及二次系统异常情况下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