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UV/O3-BAC与O3-BAC处理二级出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将光助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炭(UV/O3-BAC)新型组合工艺用于处理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中有机污染物.考察了臭氧剂量、氧化反应时间和生物活性炭停留时间对出水水质影响,TOC去除率随着臭氧剂量、氧化反应时间和生物活性炭停留时间增加而增加;其优化工艺参数为:臭氧剂量为3 mg/L,氧化反应和生物活性炭空塔停留时间均为15 min.在优化工艺参数下,UV/O3-BAC工艺对TOC和UV254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46%和71%,比O3-BAC工艺(同样工艺参数下)对TOC和UV254平均去除率分别提高35.3%和14.5%;两组合工艺对有机物去除具有协同效应,其中UV/O3-BAC工艺的协同效应比O3-BAC工艺大.UV/O3和O3过程将水中大分子有机物氧化成小分子,增加了出水的可生化性,从而有利于后续BAC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二级出水中主要有机污染物是酚类和酞酸酯等,经氧化处理后,二级出水中芳香烃和含一C=C-有机物消失或浓度减少,同时也生成一些小分子氧化产物,但经BAC处理后,污染物种类和浓度均大为减少.  相似文献   

2.
陈瑛  宋存义  张建祺 《化工进展》2006,25(9):1069-1073
选用城市二级出水作为试验原水,通过静态试验考察了O3、O3/C、O3/UV、O3/UV/C对水中难以生化降解的微量有机物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波长为254 nm的紫外线和活性炭对水中微量有机物的臭氧化过程具有协同催化作用,并可大幅度提高对臭氧的利用率;在紫外线和活性炭的协同催化臭氧化作用下,对水在254nm处紫外吸光度(E254)的去除率达到87.40%,水中CODCr的去除率可达到59.79%,臭氧的利用率可提高到91.4%。通过考察叔丁醇和碳酸氢钠两种自由基捕捉剂对O3/UV/C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影响,表明在紫外线和活性炭的协同催化臭氧化作用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氧化降解是多种自由基反应的结果,其中以羟基氧化反应为主。  相似文献   

3.
采用臭氧催化氧化+BAF组合工艺对垃圾渗沥液超滤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研究了臭氧催化氧化反应时间、pH对废水中COD、色度和UV254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臭氧浓度为120 mg/L,pH=9时,COD、UV254和色度的去除率最高.经臭氧催化氧化-BAF-臭氧催化氧化处理后的渗沥液出水平均COD为78.7 mg/L,满足排放标准.出水剩余COD大多数为无法臭氧催化氧化和BAF难以处理的烷烃类和芳香烃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UV/O3氧化处理磺化泥浆体系钻井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紫外光催化-臭氧(UV/O3)氧化处理磺化泥浆体系钻井废水,考察了pH、初始COD、臭氧投加量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钻井废水中含有羟基自由基可清除碳酸氢根离子,所以钻井废水UV/O3氧化在pH为3.0时的效果好于中性和碱性条件;初始浓度的降低和臭氧投加量的增多均可提高UV/O3氧化去除钻井废水COD的速率,但是随着臭氧投加量的增多,相应的臭氧指数(OI)显著增大.当臭氧投加量为810 mg/h时,氧化60min COD可从647mg/L降至96mg/L,但臭氧指数高达4.52,显得并不经济.由于UV/O3氧化可大大提高钻井废水的可生化性,所以可以先用UV/O3预氧化钻井废水,然后再用生物法处理,这样可大幅降低处理费用.  相似文献   

5.
武珉辉 《净水技术》2021,40(z1):15-19
水厂中传统臭氧(O3)工艺的处理效果受O3投加量影响较大,同时与传统的O3氧化相比,高级氧化具有非选择性、降解效率高等优点,因此,可将高级氧化工艺作为金泽水源水厂应对复合性嗅味风险的储备技术.文中主要研究4种常见高级氧化工艺对金泽原水中典型硫醚类及醛类致嗅物质的降解效能.结果 表明:O3/H2O2及UV/O3工艺对典型硫醚类及醛类致嗅物质的去除效能明显高于UV/H2O2及UV/PS工艺;在降解率达到预期的前提下,适当降低O3初始浓度有利于UV/O3体系中致嗅物质去除效能的提升;提高O3初始浓度比提高H2O2/O3质量比更有利于O3/H2O2体系中致嗅物质去除效率的提高,建议H2O2/O3质量比日常可控制在1∶1左右.  相似文献   

6.
考察了O3氧化法与UV/O3氧化法对焦化废水二级生化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以及二级出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氧化特性。结果表明,O3氧化法对于二级出水的UV2H值具有较高的去除效率,30min内即可达75.7%,但对COD和DOC的去除效果很差,150min的去除率仅为37.1%和33.7%。而UV/O3氧化法对二级生化出水UV254.COD和DOC均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150min时的去除率分别为95.3%。90.2%和77.8%。经过O3氧化法处理后,疏水性物质的浓度明显下降,而弱疏水有机物与亲水性有机物浓度有所上升;UV/O3氧化法处理对疏水性有机物和弱疏水有机物均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而亲水性有机物浓度仅得到部分降低。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膜前氧化对超滤膜污染规律和水中有机组分构成的影响,并对延缓膜污染的机理与方法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试验所用3种氧化剂KMnO4、高锰酸钾复合盐(PPC)、H2O2均能延缓膜污染进程,在投加量为1 mg.L-1条件下,预处理效果PPC>KMnO4>H2O2;KMnO4和PPC对UV254的去除效果优于溶解性有机物,表明2种氧化剂优先去除含有双键的疏水性有机物;通过研究氧化剂投加量对比紫外吸光度变化的影响,说明氧化作用使水中腐殖质类成分向非腐殖质类成分转化。  相似文献   

8.
O_3/UV工艺处理印染废水二级出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辉 《应用化工》2009,38(8):1230-1232,1240
采用O3/UV工艺对生化处理后的低浓度印染污水进行处理。结果显示,对于初始pH值为7.4的500 mL废水,在臭氧投加量为33.75 mg,UV灯为10 W的条件下,O3/UV工艺的UV254去除率和COD cr去除率分别比单独臭氧工艺提高了30.6%,23.5%。相比于单独臭氧工艺,O3/UV工艺处理出水的有机物中,易氧化有机物的比例较大;废水pH值对单独臭氧工艺有较大的影响,对O3/UV工艺的影响较小;叔丁醇的加入,降低了O3/UV工艺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9.
王丽华  朱溪  王晓昌  王磊 《水处理技术》2007,33(3):62-64,92
本试验通过对比两种预氧化剂对夏季滦河水的藻类、CODMn、UV254、TOC等指标的去除效果,分析水中分子量的分布情况,研究了高锰酸钾和氯预氧化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KMnO4预氧化在去除有机污染物方面的效果要好于预氯化的处理效果;高锰酸钾预氧化的UV254去除率为23.4%,而TOC去除率为7.1%,说明一部分UV吸收性有机物在预氧化过程中转变为UV非吸收陛有机物,低高锰酸钾投量条件下水中有机物不能得到完全去除。  相似文献   

10.
消毒副产物(DBPs)是饮用水消毒时由消毒剂与有机物或无机离子等前体物反应生成的一类污染物.文中基于水中的DBPs,介绍了臭氧-过氧化氢(O3/H2 O2)、臭氧-紫外(O3/UV)、臭氧-过硫酸盐、臭氧-超声(O3/US)及催化O3等高级氧化工艺在去除DBPs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比较各个工艺的作用机理、处理性能及优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