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园 《中华手工》2011,(8):46-47
让人说不清楚的,除了她究竟是咖啡店还是书店,还有她蓬勃生命力的真正来源。在人们大都在怀疑传统书店存在的必要性时,一个叫做"参差咖啡"的书店已经悄然在全国开了12家店面。参差咖啡属于特色小书店的范畴,但是却能吸引到文青以外的更多人群。看到各种类型、不同口味的人在参差咖啡俯仰随心、或坐或躺,笔者依稀看到了书店的未来模样。咖啡和书相互成全王森是"王小波门下走狗",理念、想法、做派,颇有点不恣意而非好汉的感觉。有段时间,他常常抱着书在咖啡馆一坐就是一下午。某天,王森突然意识到:是时候开间自己的咖啡馆了!理由很简单——既然可以  相似文献   

2.
这是2010年夏季的一天。上海总是许多雨。大而急促的雨点打在窗外的梧桐树上,沙沙沙。又一阵大风,吹到玻璃上,砰砰砰。这样的配乐很适合读书。我坐在角落的沙发里,看一本厚得像城墙重得像铁饼的农村小说。写得好极了,简直闻得到土地的清香。我30岁那年厌倦了报社的工作,异想天开地想开家书店。走在路上正好看到咖啡馆老板赵琳贴出广告:二楼招租。我在她的咖啡馆楼上开了这家书店,卖生僻的文艺或学术书。这天,房东赵琳跑上来找我,其实是为了和我商量事。她说:"喂,呆子,我看你的书店生意很冷清嘛。我教你一个赚钱的好法子——开一个高级麻将馆!我看店里的台湾人香港人除了喝咖啡谈项  相似文献   

3.
正修复时间咖啡馆与别处不同,每到半点和整点的时候,墙上的9台钟表会准时响起"当当当"的声音,仔细听,又略有不同,或清脆或沉重,让人恍若回到上世纪弥漫着书香气息的上海老宅。而它其实坐落在距离重庆主城区40千米外的北碚。背倚缙云山,面朝嘉陵江。从唐代至清末,这里都是文人墨客的荟萃之地。沿着西南大学北门往前走,便是咖啡馆的所在之处,一楼可以喝咖啡,二楼则是摆满各种工具的钟表维修间。这个两层  相似文献   

4.
珠宝档案     
洪晃 《中国搪瓷》2010,(1):92-92
去日内瓦卡地亚珠宝总部,我没想到那些价值连城的珠宝竟是藏在一个特别不起眼的楼里。楼下是一个很普通的咖啡馆,早上几个懒散的人在那里晒太阳,喝咖啡。进了楼,一个像笼子一样的老式欧洲电梯。一行十凡人,电梯装不下.几位男士开始爬楼梯.欧洲的一层楼是国内的两层.所以他们一口气到三楼时还有点气粗。  相似文献   

5.
书中有嘉木     
正在咖啡馆的环境里看书喝茶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带着这个疑问,我们走进了"柒茶书里"。见到"柒姑娘"——吕辰露时,她正坐在案前娴熟地泡茶,见我们到来,不动声色地将茶呈于我们面前。从高中就开始买茶品茶的吕辰露,可以说是资深的爱茶人士。和许多年轻白领一样,吕辰露爱泡咖啡馆,但却只爱喝茶,国外咖啡连锁品牌提供的中国茶大都是茶包,无法满足她的  相似文献   

6.
正迎来晨曦,看见晴朗,工程师与妻子挥别往日风霜,从一张白纸,努力描绘出彩的日出印象。为一杯咖啡的如一芳香,左手拿画笔,右手摸电路板,以微笑丈量,洒在豆子上的煦煦阳光。每一寸,刚好是幸福该有的模样。不信?来品尝看看!他有两个女儿,两人的名字里各有一个晴、一个曦;他开了一间咖啡馆,叫做"CAFE SOLE日出印象"。这些名字里,都有一个太阳;因为他相信,很多的太阳,就有很多的明天、更多的希望。当每一天的朝阳升起,他以一杯咖啡迎接  相似文献   

7.
段彦  吴志伟 《影像视觉》2009,(9):130-135
他青年时的梦想是可以开一问咖啡馆,结交各种不同的朋友,想象着在他们身上发现世界,同时可以在咖啡馆里自由绘画。如今,这个梦想已经随着脱下CEO的标签而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摄影,“现在这个梦想是彻底破灭了,如果换个角度来想,就是用相机去实现。最开始摄影只是我的一个爱好,这个爱好一直坚持了很多年,直到变成我的职业。如今,摄影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跟吃饭睡觉一样。”  相似文献   

8.
正第一次看到"秘密花园"的照片,惊讶于在车水马龙的紫都天街还有这样一间世外桃源般的咖啡馆。兴致盎然去拜访,却绕了好几圈才找到入口。这是一家楼中楼咖啡馆,一楼是安静的咖啡区,二楼是热闹的聚会之地。沿着暗金色的环形阶梯步入室内,欧式复古风格的咖啡馆便映入眼帘。大簇的鲜花和绿植,甚至还有一整面的多肉植物墙,让人仿若置身私家花园。木质的吧台、绿色的沙发,与树枝精心包裹的柱子遥相呼应,散发着一丝远古丛林的神秘气息。  相似文献   

9.
曹淑芬 《发现》2011,(2):42-43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平时喝少量咖啡的人如果一下喝咖啡太多,患脑中风的风险就会增加一倍。特别是喝完咖啡之后的一小时,患致命性脑中风的概率最高。直到两小时后,咖啡的作用才慢慢消退,患中风的风险随之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0.
一花一世界     
正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朵小小的花,也许就能让人感知不一样的世界。春日周末,由揖美携手重庆联通VIP亲子俱乐部精心打造的家庭花盒DIY主题活动,在北滨路鎏嘉码头悟咖啡举办。活动邀请了高级花艺师、日本草月流花道认证讲师徐珍前来指导。她说:"正如花道里所说的‘一花一世界',从了解一朵花的美开始,我们可以寻找到生活中的美妙。"在蕙兰、百合、玫瑰、绣球、常春藤等花材的簇拥下,咖啡馆化身为一  相似文献   

11.
春酒     
正农村的新年,是非常长的。过了元宵灯节,年景尚未完全落幕,还有个家家邀饮春酒的节目,再度引起高潮。在我的印象里,其气氛之热闹,有时还超过初一至初五那五天新年呢。邀喝春酒时,我总是一马当先,不清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糖果回家。可是说实在的,我家吃的东西多,对于花生、桂圆、松糖等等,已经不稀罕了。我最喜欢的是什么呢?乃是母亲在冬至那天就泡的八宝酒,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  相似文献   

12.
《聚氨酯》2017,(1)
正你告别的姿态,比你吃的一餐或几餐告别饭更重要。香港某英文报纸有篇专栏文章,说到喝咖啡的微妙。香港商业社会有个公开的秘密:很多重大决定和好主意,都是在一杯咖啡的氤氲中得来的—香港地窄人多,格子间挤得快要憋死人,一般公司哪有内地这样的阔绰会谈室。于是乎,中环的金融精英们跟人谈业务,通常会选择到附近的咖啡店去。比如,在中环交易广场上班的年轻银行职员,通常会约人到星巴克喝一杯。星巴克惠而不费,他们约  相似文献   

13.
<正>在少数派花园喝咖啡,能喝出诗意来,那里聚集了重庆最有名、最活跃的诗人们。他们是重庆城里文化、艺术、创意领域的观察员与践行者,用自己的视角来解读重庆的非遗、文字、艺术、原创设计等文化版图,突然发现,原来重庆有太多让人眷恋的地方。有人说,少数派花园就是重庆的文艺囤,在您开这家咖啡店之前,重庆的文艺圈是怎样的呢?有了少数派花园之后,这个圈子又发生了什么奇妙的变化?李元胜:1999年,我和几个诗友一起做了界限诗歌网,聚合了一批热爱诗歌的文学青年,每个月我们会举办两三次读诗会活动。  相似文献   

14.
珠宝档案     
洪晃 《中华手工》2010,(1):92-92
<正>争分夺秒的时代,这么专注、长时间地制作一件东西,简直不可想象。去日内瓦卡地亚珠宝总部,我没想到那些价值连城的珠宝竟是藏在一个特别不起眼的楼里。楼下是一个很普通的咖啡馆,早上几个懒散的人在那里晒太阳,喝  相似文献   

15.
《国外塑料》2006,24(2):82
巴西,一个遥远的国度,我想象中很多人了解它应该是从咖啡和足球开始的。我甚至曾想过:是不是咖啡造就了巴西人乐天、开朗、轻松、幽默的心理特质和事事从简、不加修饰、随意而为的行事风格。你看孩童无拘无束、谈吐自然、不发怵不怯场,个个都像小大人似的;大人则更是思维独特、  相似文献   

16.
艾书吧     
六元 《中国搪瓷》2011,(7):71-71
每个城市都会有几个文艺地标,“艾书吧”属于大连。 很难对艾书吧做出一个明确的界定,它的关键词太多了——影像、展览、图书馆、咖啡、手工、聚会……多元性的活动吸引了更多有所求的城市青年。有人说,艾书吧是一个“精神场所”,隔段时间就会“疯狂地想去”:有人说,希望和朋友相聚艾书吧,一壶茶,一个午后,一派暖阳,直到把茶喝“白”了为止。  相似文献   

17.
艾书吧     
"这个城市需要一点关于艺术文化的事儿发生。周五晚上7点钟,艾书吧,我们一起来讨论艺术邂逅城市吧。"每个城市都会有几个文艺地标,"艾书吧"属于大连。很难对艾书吧做出一个明确的界定,它的关键词太多了——影像、展览、图书馆、咖啡、手工、聚会……多元性的活动吸引了更多有所求的城市青年。有人说,艾书吧是一个"精神场所",隔段时间就会"疯狂地想去";有人说,希望和朋友相聚艾书吧,一壶茶,一个午后,一派暖阳,直到把茶喝"白"了为止。艾书吧已然一个容器,承载着大家的各式欲求。阅读是一种自由的方式,艾书吧最初的梦想,跟自由有关。2008年3月,艾书吧悄然开张。三年后,"当理想主义的激情慢慢退却之后,我知道自己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去承载什么‘文化意义’的大旗,只想做一间温暖的小书吧。"创始人艾大胆儿这么介绍现在的艾书吧。  相似文献   

18.
<正>茶如隐逸,酒如豪士;酒以结友,茶当静品。喝酒,可以呼朋唤友,而喝茶是一件清静的事——抛开满脑子浮躁的思绪,保持心灵的沉静,让自己的内心油然升起一种草木滋润的怡然自得。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人人都想享"清福",但"清福"意味着什么,并非人人懂得。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喝茶时心里能将琐事暂且放下。于是,对于人生幸福的诠释,引用了喝茶的二个动作:提起、放下。  相似文献   

19.
六月 《中国搪瓷》2010,(11):50-53
清晨时分,一位身穿黑色礼服、打扮入时的妙龄女郎独自站在蒂凡尼珠宝店前,脸颊紧贴着橱窗,一边喝着咖啡啃着面包,一边以艳羡的目光饕餮橱窗里流光溢彩的珠宝饰品.这是电影《蒂凡尼早餐》最开始的一幕,美丽的奥黛丽·赫本说,"在那里用早餐不会不愉快."  相似文献   

20.
竹君 《化工质量》2010,(11):6-6
小时候,我们都听过三个和尚的故事,说的是:"一个和尚有水喝,两个和尚挑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其实,如果从采购的角度出发,三个和尚的故事应该有着另外一种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