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比较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并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MC)与翼状胬肉切除 球结膜瓣转住术的疗效.[方法]105例(126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53例(65眼)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术中使丝裂霉素C;B组52例(61眼)行翼状胬肉切除 球结膜瓣转位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14个月,A组复发5例,复发率7.69%;B组复发8例,复发率13.1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并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术后翼状胬肉复发率低且手术简便、安全,是目前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复发性翼状胬肉不同术式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丝裂霉素C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丝裂霉素C联合带蒂结膜瓣转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98眼97例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34眼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B组38眼行丝裂霉素C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C组26眼行丝裂霉素C联合带蒂结膜瓣转移术,随访8~36个月,比较各组患者术后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A组34眼中有14眼复发,复发率41.2%;B组38眼中有5眼复发,复发率13.2%;C组26眼中有4眼复发,复发率14.8%。A组与B组比较χ2=5.81,P<0.05,A组与C组比较χ2=4.67,P<0.05,B组与C组比较χ2=0.02,P>0.1。结论丝裂霉素C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丝裂霉素C联合带蒂结膜瓣转移术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在治疗翼状胬肉中的疗效。方法: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联合丝裂零素C治疗翼状胬肉40侧(49眼)。结果:术后随访10-18月发现47眼翼状胬肉颈部切除的角膜缘区无复发,2眼复发,复发率为4.08%。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4.
黄准  张文兰  柯建林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0):1925-1927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2007~2010年间在本院接受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结果,为选择更理想的治疗翼状胬肉的手术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病例总计141眼,分别采用A组单纯胬肉切除加巩膜暴露术(40眼),B组单纯胬肉切除加自体结膜瓣移植术(30眼),C组单纯胬肉切除加丝裂霉素C的辅助疗法(34眼),D组单纯胬肉切除加羊膜移植术(37眼) 四种显微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术后随访48个月,比较各组的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结果]A组复发率为20%,B组术后无一例复发,C组的复发率为5.8%,D组的复发率为13.5%,四组间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25,P〈0.05),四组患者均有部分病例发生了周边角膜云翳.[结论]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或联合丝裂霉素C辅助疗法是治疗翼状胬肉相对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羊膜移植与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新鲜羊膜移植与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78眼)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胬肉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术36例(38眼,A组)和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36例(40眼,B组),术后随访3~24个月。结果A组35眼治愈,3眼复发,复发率为7.9%;B组38眼治愈,2眼复发,复发率为5.0%;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或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均是治疗翼状胬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翼状胬肉不同手术方法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赵贵阳  于晓明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4):2895-2896
目的:比较单纯切除或联合羊膜移植或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等3种不同方法治疗初发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102例106只眼分为A、B、C3组,A组单纯胬肉切除30例30只眼,B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33例35只眼,C组翼状胬肉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39例41只眼。术后随访观察3~20个月,观察比较复发情况。结果:A组30眼中10眼复发,复发率33.3%;B组35眼中4眼复发,复发率11.4%;C组41眼中2眼复发,复发率4.9%。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59,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9.98,P<0.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1.12,P>0.05)。结论:初发翼状胬肉采取单纯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或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均可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两种方法治疗翼状胬肉伴睑球粘连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翼状胬肉切除、自体结膜移植与翼状胬肉切除、自体结膜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伴有睑球粘连的翼状胬肉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84眼)翼状胬肉伴有睑球粘连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2例(44眼)行胬肉切除加自体结膜移植治疗;B组30例(40眼)行胬肉切除、自体结膜移植加羊膜移植治疗.结果:B组术后疼痛缓解明显,提高病人舒适程度,上皮修复快,复发率低,但两组视力预后无显著差异.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自体结膜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安全、有效、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治疗翼状胬肉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魏炜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1):5104-5105
目的:比较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以下简称自体移植)与角膜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以下简称联合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对复发性翼状胬肉106例112眼分A、B组,A组55例59眼行自体移植手术;B组51例53眼行联合移植手术。术后随访6~24个月,比较两组胬肉复发情况。结果:A组59眼复发13眼,复发率20.0%,B组53眼复发6眼,复发率11.3%。结论:联合移植比自体移植更能降低复发性翼状胬肉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进显微手术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上皮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88眼)复发性翼状胬肉,随机分别采用单纯显微手术切除方法(A组)和显微手术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移植术(B组),各44例(44眼)。术后随访4~28(平均14.30&#177;7.42)。结果A组真性胬肉复发9眼,复发率20.45%;B组真性胬肉复发3眼,复发率为6.82%。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7,P〈0.05)。结论改良的显微手术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上皮干细胞移植术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体球结膜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在复发性翼状胬肉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5例29眼复发性翼状胬肉采用颈部法切除复发的翼状胬肉及病变结膜,并用自体球结膜联合角膜缘干细胞植片移植到巩膜暴露区.结果:25例29眼全部痊愈出院,随访1~3年复发2例,复发率6.7%.结论:自体球结膜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能显著降低其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显微手术切除翼状胬肉联合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显微手术切除翼状胬肉联合带蒂结膜瓣移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原发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为显微手术切除翼状胬肉联合带蒂结膜瓣移植术组,B组为常规肉眼切除联合带蒂结膜瓣移植术组。术后随访6~15个月,观察胬肉复发情况。结果:A组复发率为2.00%,B组复发率为13.9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显微手术方法切除翼状胬肉联合带蒂结膜瓣移植术可有效降低胬肉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丝裂霉素C联合结膜瓣转位术可以降低翼状胬肉的复发率.方法 将翼状胬内患者87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选择传统翼状胬肉切除,B组选择丝裂霉素C联合结膜瓣转位术.翼状胬肉切除后,将0.2 mg/ml丝裂霉素C覆盖巩膜创面3~5 min,将结膜瓣转位缝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复发率.结果 A组44例,复发9例,复发率20.45%.B组43例,复发2例,复发率4.88%.B组复发率远低于A组.结论 丝裂霉素C联合结膜瓣转位术治疗翼状胬肉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头部转位+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对113例(140只眼)翼状胬肉患者,采用翼状胬肉头部转位+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观察术后胬肉复发及并发症情况,随诊3~12个月。【结果】113例(140只眼)除17眼失访者外,有4只眼出现复发,复发率3.25%,无一眼出现感染、植片坏死等并发症,少部分患者有长期眼部异物感等不适。【结论】翼状胬肉头部转位+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翼状胬肉的一种有效方法,适于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门诊治疗的翼状胬肉病人100例(127眼),随机分为2组。A组64例(84眼)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B组36例(43眼)采用人羊膜移植治疗。随诊观察2年。结果 A组治愈79眼(94.05%),复发5眼(5.95%);B组治愈39眼(90.70%),复发4眼(9.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P〉0.05)。结论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人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均效果良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翼状胬肉侵入角膜内不同长度与角膜屈光不正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初发翼状胬肉患者60例(72眼),按照胬肉侵入角膜的程度分为≤3.0mm组、3.0~4.5mm组及4.5mm组,所有患者均采用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比较手术前翼状胬肉侵入角膜内不同程度与屈光状态的相关性及手术前后屈光状态的改变情况。结果术前患者的平均视力为0.52±0.05,平均散光度为(2.03±0.34)D,平均屈光度为(2.22±0.42)D。三组间的平均视力、平均散光度及平均屈光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组的平均视力、散光度、屈光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胬肉侵入角膜部分越多,对其屈光状态的影响越大,手术治疗显著改善角膜散光,提高患者视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126例132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成A、B2组,A组63例68眼,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B组63例64眼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联合羊膜移植术。结果A组8例8眼复发,复发率11.8%,B组3例3眼复发,复发率4.7%,2组术后复发率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联合羊膜移植术可有效治疗翼状胬肉,降低复发率改善视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切除翼状胬肉后取术眼上方角膜缘上皮带部分结膜上皮组织制成移植片,移植于切除缺损处,治疗原发性和复发性翼状胬肉148例,术后随访3个月~1年。结果:随访期内有2眼复发(1.30%),未发现眼球粘连等并发症。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移植有利于重建角膜缘功能,降低了复发率,是治疗翼状胬肉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杨敏  钟凌  余海江  于莎 《华西医学》2009,(6):1364-1365
目的:观察新鲜羊膜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38眼)复发性翼状胬肉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加丝裂霉素C治疗,观察术后角膜上皮愈合、胬肉复发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有2眼复发,复发率为5.26%。结论:新鲜羊膜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降低了复发率,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张宏  高亮  徐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9):1531-1532,1535
目的 探讨预防翼状胬肉手术后复发的有效手术方法.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期间接受显微手术的符合标准68例(68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4例(34眼),行常规翼状胬肉切除术;B组34例(34眼),行改良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术后处理,术后2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干眼症状的问卷调查、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测定、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手术区域充血情况(简记为QYCX)的检查.结果 TBUT的平均值:A组为5.84±3.44 s,B组为10.05±3.33 s,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SIt的平均值为7.68±5.07 mm,B组的平均值为12.03±6.39 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A组与B组出现干眼症状及试验阳性表现的比率进行χ2检验,A组出现干眼症症状、TBUT、QYCX的阳性比率明显高于B组(P〈0.05),FL、SIt阳性比率与B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改良自体结膜瓣移植术能有效恢复泪膜的稳定性,对翼状胬肉的复发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