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金融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随着我国金融业不断发展和完善,其所取得的成效非常显著。但由于改革机制在地方金融管理上落实的还不够彻底,所以导致地方金融管理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制约了我国金融行业快速发展的进程。本文分析了地方金融管理的特点,并对地方金融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同时对如何加强地方金融管理提出了具体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张航 《时代经贸》2014,(6):369-369
基于中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和自身特点,本文探讨了金融业高管。天价”薪酬的具体表现及其存在原因。同时,从激励约束机制、薪酬制定机制、以及监督机制等方面对我国金融业高管薪酬的不合理方面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3.
稳定与效率:中国金融业市场退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金融业机构的扩张和市场退出都是在特定的历史和制度条件下形成和演化的,截止目前我国依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市场退出机制.处理好金融稳定、金融效率与社会净福利的关系是我国金融市场退出机制建设必须面对的问题.加快我国金融业市场退出机制的改革是提高金融效率和实现金融业稳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台湾金融改革及存款保险制度带来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年代以来,台湾金融市场格局被重新划分,大量金融机构经营亏损。为维持金融业的稳定运行,台湾金融管理当局进行了金融改革,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以强化市场退出机制,加强对问题金融机构的处理。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完善,目前台湾金融业整体运行平稳,金融效率大为提高,其金融改革的诸多经验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5.
张晓敏 《时代经贸》2006,4(11):91-92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于金融业的改革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中国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仍然面临着很多的风险,如何有效得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对于我国金融业全面开放后提高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引进外资银行的不断增加,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临近,向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已摆上了我们的议事日程。向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有利于促进国家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中央银行货币调控机制建设。但其负面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是专业银行将面临严峻的市场竞争考验,中央银行货币调控机制操作将处于两难境地,以及加大了我国金融监管的难度等。搞得不好,甚至会威胁到我国金融业的生存、发展和我国的经济利益。所以,向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我们必须持慎重态度,认真研究开放策略,以减轻对我国金融业的冲击…  相似文献   

7.
苏敏 《时代经贸》2013,(10):76-77
随着本轮国务院大部制改革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对于金融系统的大部制改革呼声日益强烈,同时,伴随着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的不断发展,分业监管的有效性引起了大家的目益关注,金融监管方式改革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分析研究中国金融业经营发展现状及分业监管存在的弊端,提出了混业经营下综合金融监管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李亚红 《经济论坛》2007,(4):110-112
中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转变是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而逐步进行的,渐进式改革的客观现实使其带有了更多过渡性和渐进性的色彩。随着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转变,中国金融机构不断完善和发展,竞争也愈加激烈,金融业经营模式也在经历渐进式转变。虽然目前中国金融业的现状还是分业经营,但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正在悄然孕育和成长。  相似文献   

9.
徐明勋 《经济论坛》1997,(24):36-36
金融运作中的﹃越轨﹄现象不容忽视□徐明勋近几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金融业间的相互竞争日趋激烈,给金融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然而,金融业的运作中也暴露出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即在同业相互竞争中,违反国家和中央银行的金融政策和法规,违反本行业的...  相似文献   

10.
颜凌芳  侯杰 《经济师》2005,(5):228-229
中国金融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文章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并具体提出了完善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邹琴 《时代经贸》2007,5(1X):122-123
解决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不平衡发展是中国实行金融改革的主要动因之一,随着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中央文件陆续提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进展顺利,2005年7月人民币汇改后,资本市场也随之进入发展新阶段。过了2006年中国加入WTO承诺——对外开放金融业即将兑现,此前出现的新机遇和新问题亟待我们去分析解决,以积极应对对外开放对我国金融业带来的冲击并把握金融业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契机。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政策给我国经济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经济改革发展中重要的方面——金融改革也正不断地深化。经历了20年之久的金融改革,使四大专业银行转换成了四大商业银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大量发展Q在国内、国际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金融业原先经营发展所处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适应过去经济环境且能促进金融业发展的经营方式已不再适应新的环境了,金融业在增长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其中有很多是以前从未遇到过的。在此情况下,寻找新的增长点,摆脱过去长期经营中遗留的问题,已成为…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我国金融业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历程的回顾。总结了我国金融业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经过改革金融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核心产业,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改革,适应了经济高速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要。但在改革的过程中法人治理结构、经营风险、金融创新、市场层次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结合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提出了我国下一阶段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经济师》2017,(11)
相比其他行业,金融业是推进"营改增"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主要由于金融业的产品类型之复杂以及金融业涉及领域之广。金融业的税制改革强调突出了增值税抵扣链条的进一步完善,通过这样的努力提高税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为产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金融业复杂的行业环境也决定了税收制度改革的困难性。文章结合现行政策和金融业自身的特点探析"营改增"后金融业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金融业是关乎于国家经济发展命脉的行业,商业银行是金融业的重要载体。如何进行财务管理,是关系到商业银行发展方向的关键,本文通过调查与研究,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现状,集思广益,总结出了商业银行长远发展的改革途径,利用可持续的财务管理方式,为商业银行创造“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以及国内新兴股份制银行的发展,我国银珩对客户资源的争夺日趋白热化,国内的银行业逐渐意识到,产品创新对于留住老客户,吸引新客户,提升银行的业务能力的重要性,纷纷推出了各种各样的创新产品。然而,中国金融业的产品创新面临着诸多问题,从长远的角度来关注金融业的发展,而不是单纯的为了眼前的利益,首先就要分析问题的所在,并提出解决方案,才能使中国金融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使资本快速壮大,为金融业带来可观的收益。  相似文献   

17.
2010年7月美国发布的《多德-弗兰克法案》是新世纪美国乃至全世界第一个重要的金融改革法律,是美国反思金融危机的金融监管改革成果。美国金融监管政策导向从危机前的自由主义转向了加强宏观审慎监管。但新法案透露出的改革趋势并非是对混业经营模式和金融创新的否定和扬弃,而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机制,为金融业健康发展提供了一套更为完善和审慎的风险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金融改革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金融业与国际金融业接轨,方兴未艾的金融改革和日益激烈的同业竞争必将促进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因此.为规范和引导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会计处理,降低表外业务风险,我们一定要树立会计准则及会计管理制度先行的思想,要高瞻远瞩,在改善外部环境的同时,加大表外业务会计研究力度,使具体会计准则具有前瞻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19.
杨柳 《时代经贸》2014,(6):295-295,298
近年来,金球金融业的经营环境正在发生迅速而显著的变化,金融管制不断放松,信息技术不断应用到金融业中,在国内金融市场上,利率、汇率制度的改革不断推进,在这种背景下,国有商业银行战略转型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本文结合我国实际的金融业发展态势,研究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战略转型的各种动因及转型的主要内容,并对商业银行在战略转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恫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撑。我国金融业如何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继续推动金融改革创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持金融改革的制度创新,实现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的跨越,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金融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制约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是金融的天职,防范和化解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任务,深化改革开放是未来金融发展的重点任务,这三方面内容共同构成了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三大核心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