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四川兵工学报》2010,31(2):70-70
把微电脑和智能传感技术引进到水雷中,设计出许多新型水雷,如自导水雷、火箭上浮水雷、定向攻击水雷、航弹式水雷、遥控主动攻击水雷等。主动攻击式的智能化水雷己成为新一代水雷的标志性品种。近年已在各型沉雷、锚雷、漂雷技术上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袁绪龙  刘维  李兵  王亚东 《鱼雷技术》2011,19(5):332-336
在信息战和网络战条件下,水雷出水攻击目标可以大幅增大封锁半径,并且将封锁领域从水面扩展到低空,从而可大大提高主动攻击水雷的作战效能。分析了水雷出水攻击作战过程的特点,提出了水雷出水攻击弹道方案和弹道规划方法,并就3种典型作战态势进行了弹道仿真,结果表明,该弹道方案可以使水雷有效命中目标,从理论上证实了弹道方案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可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带主、被动声引信的主动攻击水雷,可采用由声模块分布排列的拖曳线列阵模拟目标舰船声场的空间特性,并重构目标舰船的回波特征信号,以诱导主动攻击水雷的战斗部助推火箭启动。对拖曳线列阵诱扫主动攻击水雷的方法进行了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4.
通过建立火箭上浮水雷定向区域攻击水雷毁伤概率计算模型,进行子区域攻击弹道选配,并且结合实例对子区域半径优化配置问题进行研究,初步解决了火箭上浮水雷定向区域攻击优化配置问题,可为水雷的自主攻击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主动攻击水雷鲁棒控制和弹道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研究了鲁棒控制理论与算法.并将其应用于主动攻击水雷的控制系统设计.通过航行雷体控制弹道的数字仿真验证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设计和推导了鲁棒跟踪控制器,实现了俯仰角指令的跟踪.通过攻击目标过程设计和弹道仿真验证了跟踪控制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张纪华  张宇文  范辉 《鱼雷技术》2011,19(3):172-175,180
针对传统水雷无法防范直升机的猎雷、扫雷问题,提出了利用水雷出水攻击直升机的解决方案,分析了出水过程中介质发生突变时水雷的受力变化,建立了水雷水中、空中运动方程组和直升机的运动数学模型,设计了水雷的出水攻击弹道,并通过仿真程序对攻击弹道进行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水雷攻击直升机弹道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命中概率是衡量区域攻击水雷作战效能的关键指标;围绕解决该项指标考核问题,在简要介绍区域攻击水雷工作过程的基础上,对水雷的攻击命中概率试验统计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运用分项试验获得水雷命中概率的基本办法,通过理论分析与公式推导,建立了一整套区域攻击水雷命中概率的试验统计模型,并通过计算机编程仿真,验证了统计模型的有效性;为后续装备鉴定和水雷障碍效率分析奠定了基础;本统计模型最终形成试验方案,通过了相关单位的评审,得以工程实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激光制导的方式、特点和水雷武器常用的制导方式,并作出了将激光制导方式应用于出水攻击水雷上的设想以及还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对出水攻击水雷未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水雷战是使用水雷作战和反水雷作战的统称。美国海军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暴露出了反水雷力量的不足;海湾战争又一次暴露出了这一弱点,美海军“普林斯顿”号巡洋舰和“特里波利”号两栖攻击舰被伊军水雷严重炸伤。为吸取这一教训,美海军已把水雷战列入重要作战任务,正在加强水雷作战部队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水雷出水攻击的作战模式,设计了该模式下的空中攻击弹道,建立了水雷出水攻击弹道数学模型,分析了垂直上升弹道的姿态稳定控制、快速转弯弹道的限制转弯角速率和设置俯冲角、俯冲攻击弹道导引等关键技术,最后对各段弹道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预设弹道稳定可控,能按预设弹道实施对目标的打击。  相似文献   

11.
潜射声自导鱼雷两雷平行航向齐射遮盖目标散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潜艇使用声自导鱼雷两雷平行航向齐射攻击目标的数学模型,对两雷平行航向齐射遮盖目标散布的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对潜艇以一定的精度解算出目标运动要素的情况下,在中等射距、允许的目标舷角范围内,声自导鱼雷两雷平行航向齐射可以遮盖目标散布;目标散布随目标舷角的变化有最小值,但两雷齐射声自导搜索带始终能够遮盖目标散布;随射距的增大,潜艇可以选择的射击阵位范围减小,为了扩大射击阵位的选择范围,潜艇应适当控制射距.  相似文献   

12.
由于陆地背景的影响,雷达体制的反舰导弹对近岸目标攻击效果很差,极易发生误捕现象。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人工装定自导距离和捕捉扇面角以提高导弹对目标的捕捉概率。通过分析,得出自导距离和捕捉扇面角对攻击近岸目标的影响,并举例仿真,该模型基本可信。  相似文献   

13.
针对缺乏用于声自导反潜鱼雷战雷实航爆炸试验攻击目标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水声引信的多功能战雷靶设计思路.介绍多功能声自导反潜鱼雷战雷靶的设计方案,利用经典物理学的能量、动量原理,详细计算分析鱼雷在各种边界条件下攻击钢架的情况,并简要分析海流对鱼雷命中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当Δt≤0.4 s时,鱼雷瞬间冲击加速度a(g)≥5g,满足引信动作需求,鱼雷可以引爆.该战雷靶的设计思路可为未来鱼雷声自导反潜战雷实航爆炸试验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自导深弹的攻潜效果,建立了自导深弹和无自导功能的深弹在不同操舵规律下纵平面内的弹道数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深弹攻击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目标潜艇的弹道进行了仿真,通过仿真结果可以看出:自导深弹比无自导功能的深弹的攻潜效果有较大的提高,采用不同操舵规律时对目标的攻击效果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自导深弹的攻潜弹道,建立了自导深弹在纵平面内的弹道数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不同入水参数下深弹攻击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目标潜艇的弹道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攻击同一目标时,入水参数对自导深弹水下攻潜的弹道影响较大。该结果对空投自导深弹的战术使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潜射反潜自导鱼雷平行航向齐射遮盖目标散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获取的目标运动要素不完整或目标运动要素误差较大的情况下,潜艇发射反潜自导鱼雷攻击敌潜艇存在较大目标散布。为了提高命中概率,潜艇应组织反潜自导鱼雷齐射。在研究了潜射反潜自导鱼雷平行航向齐射组织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反潜自导鱼雷平行航向齐射遮盖目标散布的数学模型,对不同战术态势下、不同雷数齐射遮盖目标散布的情况进行了计算。研究表明:在设定的战术条件下,中等射距以内2发雷齐射可以遮盖目标散布;大射距大目标运动要素误差情况下4发雷以上齐射可以遮盖目标散布。由于设定的战术条件是任意的,因而研究结论对于潜射反潜自导鱼雷平行航向齐射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峰  沈治河 《鱼雷技术》2012,(2):134-138
以水面舰艇护航编队对抗声自导鱼雷为背景,分析了单舰艇使用火箭助飞声诱饵对抗来袭鱼雷,建立了声自导鱼雷攻击水面舰艇编队和火箭助飞声诱饵对鱼雷实施诱骗的数学模型,并对声自导鱼雷攻击水面舰艇编队的追踪弹道进行仿真,分析了不同护航舰艇使用火箭助飞声诱饵对抗声自导鱼雷的过程,得出了鱼雷能够成功命中编队舰艇的几种态势,并求取了一种典型态势下火箭助飞声诱饵能够有效保护编队舰艇的最佳投放位置,为编队合理使用火箭助飞声诱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线导鱼雷攻击过程中,当只有目标方位信息且目标舷角很小时不利于鱼雷捕获目标,为解决该问题,阐述了蛇形弹道搜索的概念,提出了2种线导鱼雷蛇形弹道搜索使用时机。建立蛇形弹道搜索控制模型,并进行了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线导加尾流自导蛇形弹道搜索在只有目标方位信息且小目标舷角情况下可以有效提高鱼雷捕获目标尾流的概率,为解决进入尾流舷别不确定给攻击带来的问题,又提出了利用尾流自导加声自导攻击目标的组合使用方法,该方法可保证鱼雷命中目标概率;采用线导加声自导蛇形弹道搜索在目标方位无效情况下可以有效扩大鱼雷机动范围,捕获目标概率要高于直航搜索捕获目标概率。  相似文献   

19.
以遥控电视制导巡航导弹为例,建立了空地巡航导弹对地攻击作战效能评估模型.对其它型号的巡航导弹效能评估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采用惯性导航系统的舰舰导弹作为海战场最重要的攻击武器,能否快速准确地在舰艇上对导弹捷联惯性导航系统进行初始对准,是影响舰舰导弹捕捉概率的重要因素。动基座对准误差导弹捷联惯性导航系统作为的初始误差,会随着工作时间增长不断累加,导致末制导雷达开机时导弹散布误差和航向误差角不断增大,将致使末制导雷达的捕捉概率下降。基于动基座初始对准误差对导弹飞行控制误差的影响,以目标位置误差圆分布为基础,建立舰舰导弹捕捉概率计算模型,通过不同条件的参数设置,仿真计算出某型舰舰导弹动基座初始对准误差对目标捕捉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捕捉概率近似线性下降,下降值约为静基座对准时的4.2%~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