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学生小雅从小学习书法,开学后没多久,学校里要举办书法比赛,我推荐她去参加,她却一口回绝。从她妈妈那里得知,小雅的书法以前多次获奖,书法老师和家里人也都夸她有天分,但是在一次省级现场比赛中,因为太过紧张,最终没有获得理想的名次,自此对自己的书法不太有信心,也不愿意再公开展示自己的作品。在了解了小雅的情况后,我想这不正是应用成长型思维的好机  相似文献   

2.
美丽的邂逅     
生命中总会有那点点美丽,出现在心灵不经意的一角,闪现在心灵深处,演绎那点温馨的邂逅。 那是一天晚上,在校园的阶梯教室里,将进行一次书法家讲座会,我怀着一颗对书法追求的心,迈进了教室。人很多,看来每人都有对书法的倾慕之心,以及满心的渴望。许多书法爱好者都想在名师指导下,能使自  相似文献   

3.
正又到暑假。我和妻子忙活起来。女儿八岁了,我们精心规划了一个日程表:某日去培训班补习功课,某日去音乐班学习小提琴,某日去书法班学习书法,某日去美术班学习画画,某日去围棋班学习围棋……说句实在话,女儿学习成绩蛮好,可是做父母的总是害怕女儿技不如人,从小就输在起跑线上,把女儿变成琴棋书画的全能人才,一直是我们的梦想。没想到,我们夫妻二人苦苦  相似文献   

4.
<正>书法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艺术,历来被国人视为修身养性的重要活动。同时,书法练习也具有陶冶情操、抒发情绪的功能,从而可以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近年来,书法心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虽然从古代开始,许多文人都注意到书法对于个体"心"的影响,但一直到现在,依然没有形成系统的书法心理学学科。本文旨  相似文献   

5.
书法心理治疗是饱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治疗方式。研究表明,书法心理治疗对患有智力障碍、自闭症、ADHD(又称多动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儿童,以及成年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和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书法心理治疗可改善认知功能及情绪调节,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有长期书法经验的个体静息状态功能连通性较强,后扣带皮层与右侧楔前叶灰质体积较小。  相似文献   

6.
石倩 《校园心理》2016,(5):350-351
<正>书法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自古人们就关注到书法具有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的高涨,书法练习促进心理健康和对临床治疗的功效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研究。香港学者高尚仁教授在总结了近30年的书法心理学探索后指出,书法"对个体的认知发展及恢复、行为改变、情绪控制等方面有良好的促进作用"~([1])。决定学生心理健康的内源性因素是健全的心理素质。当前国内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总体水平不容乐观,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3~4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毛笔书法成绩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小学生心理健康素质量表》为测量工具,对182名3~4年级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素质测量,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斯皮尔曼等级相关进行数据分析。结果:①不同毛笔书法成绩等级组被试的心理健康素质存在极显著差异( F=12.722;P<0.001),且较高毛笔书法成绩等级组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明显高于较低毛笔书法成绩等级组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②心理健康素质、认知维度、个性维度、适应性维度、元认知、抱负、自信心、自制力、独立性、乐观性、学习适应性与毛笔书法成绩呈极显著正相关(ρ=0.363,0.257,0.373,0.298,0.346,0.304,0.293,0.287,0.218,0.193,0.262;P<0.01)。人际适应性、情绪适应性、社会适应性与毛笔书法成绩呈显著正相关(ρ=0.168,0.171,0.152;P<0.05)。创造性与毛笔书法成绩的相关性不显著(ρ=0.107;P>0.05)。结论:3~4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毛笔书法成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书法是一项高雅的艺术,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越来越酷爱书法艺术。书法之所以受到世人的青睐,除其表现形式能给人以遐想和美的享受外,研习书法尚能延年益寿,古今大书法家高寿者数不胜数,其奥秘不仅在躯体上有  相似文献   

9.
书法行为干预对智残儿童注意力的康复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6):402-403,372
目的:探讨书法行为干预对智残儿童注意力障碍的康复使用。方法:对海淀培智中心学校的34名智残学生,根据性别、年龄和智商匹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除相同的日常教学、学习活动外,只对实验组进行3个月,每周5天,每天1小时的书法行为干预。注意力的评定指标采用注意划消测验和踪迹描绘测验两种方法,把在进行书法行为干预之前和之后两次测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智残儿童经3个月的书法行为干预,其注意力特别是在注  相似文献   

10.
书画怡情     
书法、绘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练习书法、挥笔作画和欣赏书画,对于陶冶情操、舒展情怀、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大有裨益,我国历来就有“书画人长寿”之说。虽然书法、绘画促使人必然长寿不是绝对的,但书法家、画家中的健康长寿者确实是不乏其人。据报载,唐代欧阳洵活了85岁、柳公权活了88岁、明代文征明享年90岁;当代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书法练习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方法 选取参加书法练习的小学三年级学生87人作为实验组,未参加书法练习的小学三年级学生37人作为控制组,经过2年的追踪,比较被试在焦虑、神经过敏性以及行为问题上的变化.结果 ①实验组和控制组被试在2年的追踪期间,其总体的焦虑和神经过敏性水平呈显著上升趋势,但实验组被试的上升幅度显著低于控制组被试;②实验组和控制组被试在2年的追踪期间,其行为问题呈显著下降趋势,但实验组被试行为问题水平显著低于控制组被试的行为问题水平.结论 书法练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进儿童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2.
剑墨千秋     
老年人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健康长寿。而通向健康长寿的途径,可谓多多,数不胜数。 近日友人送我一条幅:剑墨千秋。并说,剑墨者,剑系指太极剑、太极拳之类的体育运动,墨系指书法绘画之类的艺术活动;千秋者,一指这两项活动在我国源远流长。历经数千载而永葆青春;一指长期坚持这类活动的人强身健体,延年益寿,长命百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书法训练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68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予以丁螺环酮系统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书法训练,时间均为8周.采用Hmilton焦虑量表(HAMA)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前,两组HAMA及SAS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8周末,观察组HAMA及SAS评分则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8%(P<0.05).结论 书法训练是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4.
正老妈从工作岗位退下来后,生性好静的她每天除了买菜,晚饭后出去散散步外,总是宅在家里练练书法,做做瑜伽,疲倦了她就养养花草,在宁静中享受着恬淡的幸福人生。老妈年轻时就写得一手好字,打小太公就训练她用毛笔写写画画。在太公的严格调教下,老妈慢慢练就了过硬的书法功底。每年春节,我家的门楣上总会挂上一副春联,那都是老妈的墨  相似文献   

15.
书法绘画练习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书法绘画练习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老年大学及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的书画班(书法班与绘画班)选取60岁以上退休老人75名为书画组,选取未参加书画练习的同年龄、同性别退休老人150名为对照组;采用中国版心理健康类型诊断量表(Manual for Mental Health Pattern,MHP)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单因素分析表明,在心理性应激(t=4.89,P0.001)、社会性应激(t=4.109,P0.001)、躯体性应激(t=3.29,P0.01)及应激程度(t=4.81,P0.001)上,书画组的得分低于对照组;在生活质量上书画组的得分高于对照组(t=2.89,P0.01);2多元回归分析表明,书法绘画练习对老年人的心理性(β=0.32,t=5.02,P0.001)、社会性(β=0.26,t=4.13,P0.001)、躯体性应激(β=0.22,t=3.33,P0.01)及应激程度(β=0.31,t=4.90,P0.001)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生活质量(β=-0.25,t=3.98,P0.01)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结论书法绘画练习是维护老年人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6.
《心理与健康》2007,(3):62-63
我生在农村,自幼内向而自卑,与人交往很少,不像别的孩子那样高大强壮,因此经常遭人欺负和嘲笑。我觉得所有人都歧视我,我也觉得自己这样很软弱,总想着逃避。我总是选那些善良尊重我的人交友,但是没过多久他们就会看不起我,离开我,我从来不和他们说我内心的苦闷,我常感叹世界之大,没有一个能倾心交谈的人。或许是我将整个世界包括阳光都关在窗外,但是社会上的很多现象让我不敢相信有真情,不敢相信有正义存在,我很迷茫。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个高中生,我的心理问题太严重了,我看东西的时候,如果旁边有人,我就会不由自主地一面看这个东西,一面看别人的眼睛。就好像我的眼神分家了,小部分放在要看的东西上,大部分放在了别人的眼神上。这样,别人也会注视我,甚至疏远、讨厌我。还有,有一个女生好像对我有好感,我在她面前表现得更严重,我认为自己现在不应该喜欢女孩儿,不应该想这些事情。  相似文献   

18.
上小学时,我不穿裙子,也不扎辫子,班上的男生都被我视作哥儿们。母亲对我的情感教育也只围绕亲情和友情展开,她从不刻意要求我改变自己,她允许我和男生正常交往,只是偶尔会提醒我一下:“玲玲,你应该多和女同学在一起。”至今想来,我对自己的小学生涯还无比留恋——那时,我学会了跳皮筋、踢毽子,还学会了打弹弓、玩玻璃球。我与班上的男生、女生相处都很融洽,老师也很喜欢我。  相似文献   

19.
《心理与健康》2007,(4):61-61
Q:由于父母都是上班族,我从小就被寄养在乡下的奶奶家,上学才回到父母身边。父母虽然对我很好,尽量满足一切物质要求,但在情感上却很少关心我,还经常批评我,对我很严厉,如果我做错一点儿小事就会惩罚我,这养成了我胆小怕事的性格,我总觉得自己很差劲,别人都比我强,遇到不如意的事情的时候,心情糟糕极了,觉得都是自己的错。  相似文献   

20.
《心理与健康》2007,(7):62-62
Q:我儿子今年14岁了,个子很高,有1.7米,我很爱我的儿子。虽然我是个农村妇女,但我对知识特别渴望,我喜欢看书、看报,所以我自认教育孩子比别人强。可是事实证明我的确是个家教的失败者。现在,孩子一点不成才,他厌恶学习,厌恶劳动,追求享受,总想着吃好的,穿名牌。放假在家什么也不干,就是看电视,作业也不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