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王锋 《科技信息》2013,(26):36-36,38
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是高职院校学生走向社会工作的基本保障,本文以武汉市部分高职院校学生为调研对象,通过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资料分析、心理与社会适应能力测评等方面对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多维分析研究,探讨学生在体质、心理等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原因,并提出对策和建议,为各高职院校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健康教育、心理支持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王蔚 《科技咨询导报》2014,(2):117-117,119
高职院校问题学生是一类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自身素质不高、缺乏社会责任感、纪律意识淡薄、心理脆弱。做好问题学生群体的教育工作,是高职院校教师不可忽视的职责。本文从高职院校问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入手,分析了高职院校问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不佳的原因,并结合实例提出了提高高职问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出现的学生心理不和谐现状,在于现有高职院校社会支持网不够健全,没有发挥在心理和谐方面的积极促进、教育作用。通过建构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社会支持网以及建立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体制来建构心理相融的环境、发挥支持网的教育功能等实施途径来提高心理和谐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曹绿叶 《科技资讯》2014,(2):232-232
相较于普通高等院校学生而言,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低,自信心不强,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四有"青年。笔者首先简要分析了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然后就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以期推动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高职院校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如何做好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成为高职院校心理教育的重要问题,关乎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影响着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该文分析了移动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心理危机现状及原因,探讨了移动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危机的有效预防与干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构建全面的高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翠翠  郑宝锦 《科技信息》2010,(11):17-17,24
高职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直接关系高职学校的安全稳定,关系学生的生命安全与身心健康,构建有效的高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模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危机干预,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全面的高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模式包括预防干预、即时干预、善后干预三部分。  相似文献   

7.
根据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人数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加之高职院校扩招是一种大趋势,关注高职院校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迫在眉睫。笔者根据自身多年学生管理工作经验,从认识压力、正视压力和直面压力3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引导高职学生克服厌学心理的研究,提出了高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教师怎样理解高职学生学习中的抵触心理,以及教师如何引导高职学生克服学习抵触心理的一些具体做法,对今后高职院校教学的动态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厌学心理是学生由于各方面心理压力太大而产生的一种不良心理状态。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厌学心理的案例分析,探讨了高职学生产生厌学心里的原因,提出了帮助学生消除厌学心理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朱俊 《科技信息》2010,(31):27-27,55
调查宗教在高职院校学生中的影响和扩展状况,分析高职生信仰宗教的心理成因,探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加强和改进思想教育引导高职生确立正确、科学的信仰的对策和办法。  相似文献   

11.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正处在大力发展时期,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普遍关注。从调查入手,分析当前高职生在环境应激、自我认知、学习、人际关系、恋爱和性心理、就业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及产生的原因,提出在加强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采取“八个一”的对策,强调要把普通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经验与高职特色相结合,才能增强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总体情况与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淮北职业技术学院2010、2011、2012三届共计10 086名高职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高职新生中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例比本科新生略低;高职新生中一类学生比例呈逐年上升状态,二三类学生比例无显著性变化;高职新生总排名前十位的心理问题表现高度一致;经常想轻生的学生比例呈逐年降低趋势,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的学生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高职新生中女生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人数明显高于男生。结论:高职院校应当针对新生心理问题,积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狠抓"五个重视"的落实。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普遍重视操作技能训练,忽视职业核心能力提升,因此,与普通高等学校相比,高职毕业生表现出“就业容易,后劲不足”的特点。从学生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来看,学校在职业人才培养中应重视学生职业道德、人际交往、心理素质、学习创新等能力的提升。郑州市某高职院校选取了实验班,将职业核心能力提升融入各科教学,并配合心理行为训练,取得明显成效。学生在体验式培训过程中提高了基础心理品质和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其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源自教育体制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学习与生活的压力,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缺失,个性缺陷与性格障碍。解决的对策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5.
高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社会、学校、个人等因素导致高职生产生种种心理问题,各级部门和学校领导应提高认识,重视心理健康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落入,从开设心理教育课、建立心理咨询和辅导机构、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开展各种活动等途径和手段入手,切实落实和开展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结合高职院校的篮球课教学,通过教学实验研究了运动教育模式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班实验后与实验前心理健康的总均分及躯体、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因子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班学生实验后与实验前相比,应付解决问题的方式及自责、求助因子得到显著改善,学生状态焦虑显著降低,自我效能感显著提高.运动模式的实施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构建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通过心理委员的选拔、培训和管理等工作,探索高职院校心理委员队伍建设的途径,有效推动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高职生由于其不同的生源结构和不同的社会影响因素,就心理特点而言具有同龄人的共性与自身特性,高职生存在的负面心理一直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以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生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图书馆阅读教育在高职院校心理教育的辅助地位,阐述了图书馆对高职生进行阅读启迪的内容和实践,针对高职生的心理现状及学龄层次,指出应利用图书馆阅读教育对不同阶段的高职生的负面心理问题进行疏导,从而提高高职生的整体心理素质,提高其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中等职业学校阶段是青年学生"骚动、矛盾、动荡、暴风雨式的时期",这个时期青年学生处于人一身中最关键的转折期。作为职业教育者应该在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和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开展职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的终身成长提供合适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国各大高校扩招和现代社会人们对高等教育观念的不断深入,贫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各大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通过对贫困生贫困原因的分析,研究、探讨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特点,改革贫困生教育管理模式,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对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