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的变化对Colon26肿瘤细胞分泌TGF-β1的影响。 方法 体外常规培养Colon26肿瘤细胞,根据所用培养液外加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的不同,将实验所用细胞分为12组,培养48小时后收集上清液,ELISA法检测TGF-β1的浓度。 结果 (1)D组上清液TGF-β1的浓度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B、C组上清液TGF-β1的浓度与A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E、F、G组上清液TGF-β1的浓度与A组相比,对Colon26肿瘤细胞上清液TGF-β1的分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L、M、N组上清液TGF-β1的浓度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而H、K组上清液TGF-β1的浓度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高浓度的葡萄糖能够增加Colon26肿瘤细胞培养上清TGF-β1的分泌。(2)不同浓度的胰岛素不影响Colon26肿瘤细胞TGF-β1的分泌。  相似文献   

2.
Liu H  Xiong M  Rong TH  Cui NJ  Xia YF  Deng L  Lin YH 《癌症》2008,27(1):18-24
背景与目的:放射性心脏损伤是影响接受纵隔放疗患者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之一,本研究探讨大鼠受照后心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mRNA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及与放射性损伤发生发展的关系,为进一步抗纤维化药物治疗放射性心脏损伤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将60只大鼠分为两组。对照组大鼠不接受照射,受照组给予心脏照射20Gy,分别在受照后第1天、第2、4、8、12、24周每组解剖5只大鼠,检测血清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isoenzyme of creatine kinase,CK-MB)水平的变化,定量PCR检测心脏组织TGF-β1mRNA表达,并行心脏组织学切片评价心脏受照后损伤程度。结果:照射后24h实验组血清肌钙蛋白即有升高,2周时达到高峰[(0.73±0.11)ng/mL],与对照组[(0.11±0.04)ng/m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CK-MB无明显变化,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TGF-β1mRNA表达在照射后第1天即出现升高,并在第2、12周出现高峰[受照组为(8.55±1.19)×10-8μg/mL以及(4.63±0.41)×10-8μg/mL,对照组为(1.27±0.11)×10-8μg/mL以及(1.35±0.15)×10-8μg/m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受照后自第2周起纤维细胞比例增加[受照组为(2.87±0.37)%,对照组为(1.14±0.55)%],随时间延长放射性损伤逐渐加重,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变化与TGF-β1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有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r=0.48)。结论:TGF-β1参与心肌纤维化的形成。在TGF-β1分泌高峰期使用抗纤维化药物对其水平进行抑制,可能对组织纤维化形成产生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鼻咽癌(T1-2N0-1M0)患者放疗前、后血清TGF-β1水平的变化,分析其与临床分期和近期疗效的关系。方法 2010年2月10日至2011年7月3日共入组早期鼻咽癌初治患者57例,根据入组患者放疗前的血清TGF-β1含量,将入组患者分为两组:A组29例:血清TGF-β1值低于或等于标准值的患者;B组28例:血清TGF-β1值高于标准值的患者。观察患者放疗前、放疗至40 Gy、放疗后的血清TGF-β1含量。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1含量。选取32例健康志愿者的平均血清TGF-β1水平(50.2±3.2 ng/ml)作为本试验患者的标准值。结果 57例患者放疗前血清TGF-β1水平为(46.9±1.8)ng/ml,与健康志愿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57例患者放疗中、放疗后的血清TGF-β1水平为分别为(23.2±1.0)ng/ml和(19.4±0.7)ng/ml,与健康志愿者及放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放疗前血清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4±1.4)ng/ml vs(58.8±1.0)ng/ml,P<0.05];而两组放疗中、放疗后的血清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鼻咽病灶及颈部淋巴结的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和T2分期患者放疗前、放疗中、放疗后的血清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0、N1a和N1b分期患者放疗前、放疗中、放疗后的的血清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能明显降低早期鼻咽癌患者的血清TGF-β1水平。患者放疗前、放疗中、放疗后的血清TGF-β1水平与T、N分期无关,也不能有效监测肿瘤客观反应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剂量重复照射下不同时相大鼠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和Ⅰ、Ⅲ型胶原纤维的动态变化,以及益气活血中药干预的影响,探讨益气活血中药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作用及机理.方法:96只Wistar种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照射加中药组(A组)30只、照射加氨溴索组(B组)30只、单纯照射组(C组)30只、正常对照组(D组)6只.用直线加速器对前3组大鼠右肺进行分次照射(5Gy/次,1次/w,累积剂量为30Gy),于照射开始后第4、6、8、12、26w 5个时间点分别处死3组大鼠各6只,取肺组织切片行TGF-β1和Ⅰ、Ⅲ型胶原纤维免疫组化检测,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不同时相TGF-β1的表达和胶原纤维含量的改变.结果:单纯照射组大鼠肺组织TGF-β1于照射第4w增高,第12w达到高峰;胶原纤维合成在第4w开始,第12w明显增快,至26w达到高峰.中药干预组各时相大鼠肺组织TGF-β1表达及Ⅰ、Ⅲ型胶原纤维增生程度均明显低于单纯照射组(P<0.05);各时相值与照射加氨溴索组近似,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小剂量重复照射过程中,组织TGF-β1表达与组织胶原纤维合成有明显的同步性,而早期应用益气活血中药可抑制TGF-β1的表达,并减轻早期放射性肺炎的炎症反应和后期放射性肺纤维化的程度,因而对放射性肺损伤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
TGF-β1在卵巢上皮性癌的表达水平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血清TGF-β1水平与上皮性卵巢癌发生、进展及预后的关系,探讨血清TGF-β1水平能否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应用于卵巢癌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方法:ELISA方法测定63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和27例正常女性的血清TGF-β1浓度.结果:卵巢癌患者血清TGF-β1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Ⅲ-Ⅳ期卵巢癌患者血清TGF-β1的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1);低分化的卵巢癌患者血清TGF-β1的水平略高于高、中分化的患者(P>0.05);肿瘤细胞减灭术可使血清TGF-β1浓度显著下降.结论: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TGF-β1水平较正常女性显著增高,且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血清TGF-β1水平可能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应用于卵巢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方麦门冬汤能否预防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及其对血浆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将符合入选标准接受根治性放疗的食管癌及Ⅲ期以上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单纯放化疗,治疗组在进行放化疗的同时口服麦门冬汤,比较两组患者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在放疗前、放疗完成40 Gy及放疗后1个月测定两组患者血浆TGF-β1的水平.结果 治疗组2级以上(≥2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为16.67%(5/30),明显低于对照组40.00% (12/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前,两组血浆TGF-β1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放疗完成40Gy时,治疗组血浆TGF-β1水平为(25.23±5.11) ng/ml,对照组为(27.85±5.57) ng/m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1.90,P<0.05);放疗后1个月治疗组TGF-β1水平为(5.74±2.64) ng/ml,对照组为(7.36±3.11) ng/ml,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2.18,P<0.05).结论 麦门冬汤可以预防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TGF-β1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人早孕滋养层细胞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法研究TGF-β1对人早孕滋养层细胞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结果:随着TGF-β1浓度的增高,早孕滋养层细胞的凋亡逐渐呈浓度依赖性增加,并且高浓度组的凋亡与低浓度相比,凋亡峰明显增大,各浓度组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TGF-β1能诱导人早孕滋养层细胞的凋亡,从而预防其过度生长而导致恶性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信号通路分子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与口腔鳞癌发生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TGF-β1及其受体Ⅰ(TβR Ⅰ)、Ⅱ(TβRⅡ)和该信号内下游关键分子Smad4在10例正常口腔组织和108例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口腔鳞癌发生和转移的关系.结果 TβR Ⅱ和Smad4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4.3%和38.9%,在正常口腔上皮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和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GF-β1、TβR Ⅰ的阳性表达在口腔鳞癌组织和正常口腔上皮组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Smad4、TβR Ⅰ和TβR Ⅱ的阳性表达率均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1),其中TGF-β1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分化、肿瘤发生部位有关(P<0.05);Smad4表达与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旱负相关(P<0.05);虽然TβR Ⅱ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但淋巴结转移组的TβR Ⅱ表达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结论 Smad4介导的TGF-β1(TGF-β1/Smad4)信号通路异常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TβRⅡ、Smad4低表达可促进口腔鳞癌的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血清IL-17和TGF-β浓度变化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健康志愿者30例、无远处转移并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59例及术后发生远处转移的44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依次为A(对照组)、B、C组,平均年龄分别为(53.8±20.8)岁、(62.0±11.8)岁、(64.0±15.7)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结肠或直肠癌。B组59例,其中结肠癌26例为B1组,直肠癌33例为B2组;C组44例,其中结肠癌23例为C1组;直肠癌21例为C2组。测定A、B和C组血清IL-17和TGF-β浓度,其中分别测定B组术前术后血清IL-17和TGF-β浓度。   结果   血清IL-17浓度测定结果显示,B组术前高于术后,C组高于B组(术前和术后),B、C组均高于A组,B组术前术后比较、B组和C组比较及B、C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B组术前、术后血清TGF-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高于B组,B、C组均高于A组,C组和B组比较,B、C组和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B组结肠癌(B1组)和直肠癌(B2组)组比较、C组结肠癌(C1)和直肠癌(C2)组比较,血清IL-17和TGF-β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清IL-17水平和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结直肠癌进展和肿瘤负荷增加,血清IL-17水平升高。血清TGF-β水平和结直肠癌转移显著相关,在结直肠癌的转移机制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佟欣  贾琳  欧阳玲 《现代肿瘤医学》2013,21(7):1592-1595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外阴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ealtime 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外阴鳞癌组织、60例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及10例正常外阴组织标本中TGF-β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Real time PCR检测发现,TGF-β1在外阴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在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外阴皮肤组的TGF-β1表达阳性率高于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组及外阴鳞状细胞癌组,与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外阴鳞状细胞癌中TGF-β1表达的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TGF-β1的表达与外阴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组织分化程度及肿瘤分期均无关(P>0.05)。结论:TGF-β1的表达可能与外阴癌变的过程有关,与外阴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p57kip2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食管鳞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102例食管鳞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病理学检查确诊,同时选取102例正常食管鳞状上皮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免疫组化检测两组患者p57kip2、TGF-β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p57kip2及TGF-β1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褐色细胞为p57kip2阳性细胞。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组织高表达p57kip2,阳性率为88.2%(90/102);食管鳞癌组织中p57kip2阳性率为29.4%(30/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7kip2阳性表达与食管鳞癌患者分化程度、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P>0.05)。TGF-β1表达于细胞核和细胞质,在正常食管鳞状上皮中表达极少,阳性率为25.5%(26/10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6.7%(68/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阳性表达与食管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分化程度及浸润程度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食管鳞癌组织p57kip2低表达,TGF-β1高表达,两种因子对于病情评估及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观察扶正抑癌方含药血清对结肠癌Lovo细胞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中TGF-β1、Smad3和p-Smad3蛋白表达的影响,明确扶正抑癌方抑制结肠癌细胞间质化转变的作用机制.方法 Lovo细胞体外培养,制备大鼠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后,MTT法测定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以5 Fu作为阳性对照;通过Western blot检测TGF-β1、Smad3和p-Smad3蛋白的表达.结果 大剂量含药血清组24 h对Lovo细胞抑制率较中剂量、小剂量组作用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扶正抑癌方含药血清可以下调Lovo细胞TGF-β1、Smad3和p-Smad3的蛋白表达,与正常组和空白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扶正抑癌方含药血清可能通过下调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中TGF-β1、Smad3和p-Smad3的蛋白表达,抑制Lovo细胞间质化转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化疗对合并2型糖尿病(T2DM)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 按配对设计入选80例分为实验组(合并T2DM恶性肿瘤)40例, 对照组(非合并T2DM恶性肿瘤)40例, 均给予2个周期化疗, 采集每个周期化疗前1天和化疗结束后第2天早晨空腹静脉血2mL, 分离血清, 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1的含量。结果: 实验组2个周期化疗前后血清TGF-β1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第1个周期化疗后血清TGF-β1含量降低, 而第2个周期化疗后含量却较第2个周期化疗前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第1、2个周期化疗后血清TGF-β1含量呈持续降低趋势,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第1个周期化疗可促进合并/非合并T2DM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GF-β1水平下降。第2个周期化疗可促进合并T2DM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GF-β1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胎盘生长因子(PLGF)在葡萄胎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180例葡萄胎患者,至少随访1年,其中30例发展为侵蚀性葡萄胎,1例发展为绒癌.采用免疫组化SV0002两步法检测33例正常早期妊娠(对照组)、33例未恶变葡萄胎(良性组)、31例恶变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葡萄胎(恶变组)的TGF-β1与PLGF的表达.结果 恶变组TGF-β1阳性表达率(58.1%)低于对照组(97.0%)和良性组(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良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变组PLGF阳性表达率(90.3%)高于对照组(36.4%)和良性组(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良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和恶变组患者中年龄>40岁、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05 U/L、子宫体积>孕周大小者TGF-β1阳性表达率均低于无上述高危因素者(P<0.05);卵巢黄素化囊肿直径>6 cm、重复性葡萄胎患者TGF-β1阳性表达率与无上述高危因素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和恶变组患者中年龄>40岁、hCG>105 U/L、子宫体积>孕周大小、卵巢黄素化囊肿直径>6 cm者的PLGF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上述高危因素者(P<0.05);有无重复性葡萄胎者PLGF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和恶变组中TGF-β1与PLGF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PLGF和TGF-β1可作为预测葡萄胎恶变的参考指标,联合葡萄胎恶变的高危因素,有助于葡萄胎恶变的预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PD-L1及TGF-β表达水平,及其与NSCLC临床病理参数和术后无病生存期(DFS)的关系.方法 收集81例NSCLC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术后肿瘤组织中PD-L1、PD-1、Foxp3+和TGF-β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81例患者中PD-L1阳性表达为46例(56.8%),阴性表达35例(43.2%).TGF-β阳性36例(44.4%),阴性45例(55.6%).PD-1阳性33例(40.7%),阴性48例(59.3%);Foxp3+阳性44例(54.3%),阴性37例(45.7%).NSCLC中PD-L1蛋白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参数无明显相关性.单因素分析发现T分期、TGF-β表达、PD-L1表达影响.SCLC术后DFS,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T分期、TGF-β表达、PD-L1表达是影响NSCLC术后DFS的独立因素(P<0.05).PD-L1阳性表达组术后DFS为(21.000±1.429)个月,阴性表达组为(14.500±1.615)个月,两组有统计学差异(χ2=6.930,P=0.008).TGF-β阳性组PFS为(14.500±0.813)个月,阴性组为(21.000±1.639)个月,两组有统计学差异(χ2=8.71,P=0.003).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中PD-L1及TGF-β蛋白是预测NSCLC术后DFS的重要指标,且PD-L1表达越高预示术后DFS越长,而TGF-β则表达越高,预示术后DFS越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卵巢上皮性肿瘤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表达及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分析其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2005年12月至2010年5月间诊治的卵巢癌35例,交界性肿瘤31例,良性肿瘤30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GF-Ⅰ及TGF-β1的表达与MVD.结果:上皮性卵巢癌中IGF-Ⅰ及TGF-β1的表达显著高于交界性肿瘤、良性卵巢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P<0.05);IGF-Ⅰ与卵巢癌组织学分级及腹水形成相关(P<0.05),TGF-β1与腹水形成相关(P<0.05);MVD与临床分期、组织分级、腹水形成相关(P<0.05).IGF-Ⅰ和TGF-β1在各组中的表达存在正相关(r=0.68,P<0.05);IGF-Ⅰ、TGF-β1的表达与MVD均值存在显著正相关(r=0.45,P=0.01;r=0.39, P=0.02);IGF-Ⅰ、TGF-β1阳性组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均有下降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皮性卵巢癌中, IGF-Ⅰ、TGF-β1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IGF-Ⅰ、TGF-β1和MVD形成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Over-expression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 (TGF-β1) has been observed in many advanced cancers.The present study was aimed at developing potential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ASONs) to repress TGF-β1 expression in rhabdomyosarcoma (RMS) RD cells, and to examine their effect on tumorigenicity of RD cells in vivo.METHODS ASONs targeting the region surrounding the start codon of TGF-β1 were synthesized and transferred into cells in the form of complexes with Lipofectamine 2000. The TGF-β1 protein was determined by immunofluorescence and ELISA.The cell viability and cell cycle were examined by MTT and flow cytometry. The RD cells, with or without TGF-β1ASON, in 50 μl of serum-free EMDM medium were injected subcutaneously into the right flank of nude mice. The tumors were then measured and weighed.RESULTS The ASON sequence targeting the first start site at bases 841-855 of the human TGF-β1 gene had the greatest effect on attenuating the expression of TGF-β1 (P<0.05). The ASONs induced a decrease in OD values after 6 d (P<0.05). Analysis of the cell cycle revealed that the ASON induce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cells in the S phase and an increase in cells in the G1 phase (P<0.05). In the nude mice model, the mean tumor volume, after 2 weeks of treatment with Lipofectamine or ASON,decreased to 88.5% or 55%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tumor size, resulting in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1).CONCLUSION The sequence of the ASON, which targeted the start condon at the bases 841-855 of the human TGF-β1 gene, was demonstrated to be a useful agent for studying the regulation of TGF-β1 over-expression in RD cells, and has important therapeutic potential for suppressing the tumorigenicity of human RMS in vivo.  相似文献   

18.
19.
余静  陈叶珊  袁响林 《肿瘤防治研究》2012,39(10):1207-1210
目的 通过RNA干扰技术沉默A549细胞中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初步探讨HIF-1在TGF-β介导的血管生成素样基因4(ANGPTL4)表达上调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转染了HIF-1α-shRNA 的A549细胞(实验组)、转染空质粒的A549细胞(对照组)以及未转染的A549细胞(空白组)分别给予不同时间的TGF-β1干预,采用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的HIF-1α与ANGPTL4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HIF 1α与ANGPTL4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TGF-β1处理0、12、24、48 h后,相比于对照及空白组,实验组中HIF-1α与ANGPTL4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对照组及空白组中HIF-1α与ANGPTL4的mRNA及蛋白水平均与TGF-β1干预具有显著的时效相关性(P<0.05).而实验组内HIF-1α与ANGPTL4未观察到上述变化趋势.结论 HIF-1可能是ANGPTL4的上游调控基因,并且参与TGF-β-Smad信号通路介导的ANGPTL4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20.
肝硬化肝癌大鼠TGF-β1和受体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肝癌和肝切除与血清TGF-β1和细胞膜相关受体表达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将1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A组30只,行70%肝切除;B组60只,制备肝硬化模型,获得模型鼠40只,行70%肝切除;C组60只,制备肝癌模型,获得模型鼠39只,行70%肝切除。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动物手术前后血清TGF-β1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动物手术前后肝组织中TGF-β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3组术后血清TGF-β1浓度均较术前显著提高;3组中,肝癌组术前、术后血清TGF-β1浓度最高,肝硬化组次之,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1)。肝癌大鼠和肝硬化大鼠术后血清TGF-β1浓度升高幅度更为明显(与正常大鼠术后升高幅度相比,P<0.01)。正常组和肝硬化、肝癌组手术前后TGF-β受体表达无明显差异,但肝硬化组表达的TGF-β受体较正常高,而癌组织与癌周组织受体表达强度显著提高,其受体所在部位有明显不同。结论:TGF-β1与受体的相关表达与化学诱导的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肝切除术后残留肝硬化组织再生不完全可能与TGF-β1的高强度表达有关;对于肝癌大鼠、正常肝组织和肿瘤组织细胞膜表面受体表达的位置差异,可能是肿瘤细胞逃避TGF-β1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