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周伟 《医疗装备》2012,25(3):46-47
目的:农村基层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念相对落后,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力量相对薄弱,本文介绍医疗设备安全风险,风险类型,农村基层医院风险管理,方便广大农村基层医院引入医疗设备安全风险管理技术;方法:通过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PDCA方法掌握医疗设备安全风险管理技术建立医疗设备风险管理意识;结果:农村基层医院顺利引入医疗设备安全风险管理技术、建立医疗设备风险管理意识,提高农村基层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水平;结论:农村基层医院引入医疗设备安全风险管理技术有利提高农村基层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随着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医院急救设备的质量管理获得了较大的提升,从而保障了医院的服务质量,为医疗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当前的急救设备质量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设备用时紧张、污染范围广、使用风险大等问题,严重限制了设备作用的发挥,增加了设备的潜在风险,甚至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本研究针对急救设备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进行分析,为医院急救设备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30所医院医疗风险现状调查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索医疗风险发生的规律、特点、高危因素及深层次原因,制定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横断面问卷调查的方法,对30所医院4957名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及相关因素等50项内容进行调查研究:建立数据库及风险研究模型,所得资料运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三级医院的风险管理体系较一级院、二级医院完善(P〈0.001);一级医院、二级医院的投诉管理及纠纷处理好于三级医院(P〈0.001):外科、妇产科、内科医疗纠纷发生率高于其他科室(P〈0.001),为医疗风险的高危科室:新职工、进修实习及责任心不强的人员为医疗风险的高危人群: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风险教育、工作责任心等12项变量与医疗风险密切相关。结论 掌握风险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和信息网络.对医疗风险实行前瞻性管理和全程动态管理:建立科学的医疗风险评价体系,有效推进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的风险管理:不断健全风险管理机制,有效规避和转嫁医疗风险,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高大伟  孟琳 《医疗装备》2023,(13):6-8+13
重症监护室是集治疗、护理、康复为一体的加强监护病房综合治疗室。重症监护室配置了医院最先进的医疗设备,而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保障。该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重症监护室医疗设备管理现状进行了概述,并对目前国内重症监护室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进行了系统总结与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重症监护室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的对策,以期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及临床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
医疗设备是医院医务人员开展诊疗活动的重要工具,是维持医院正常运行的重要物质保障。医疗设备采购是医院采购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现阶段医疗设备采购全流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不健全易造成采购效率低下,采购风险增加。该研究通过对医疗设备采购管理现存的普遍性问题进行分析,对医疗设备采购信息化建设提出建议,旨在规范医疗设备采购流程、控制医疗设备采购风险、提高医疗设备采购效率,同时为医院发展的决策提供一定的信息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
加强医院医疗设备风险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风险和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入手,结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要求、医疗设备自身固有风险和临床应用的外部风险3方面探讨了医院医疗设备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了医院进行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的必要性,探讨了加强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的几个重点环节。  相似文献   

7.
医疗设备临床应用风险管理与评估规范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任何医疗设备都会因为设计、生产或使用而出现一定概率的风险,需要在其全寿命周期内进行风险管理。方法:通过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工作,发现生产后的剩余风险是医疗设备临床应用风险管理与评估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结果:医疗设备临床应用风险评估体系建立与管理规范的实施,可以建立完善的医疗设备维护方案,强化医疗机构和医疗器械监管部门在医疗设备风险评估体系中的管理规定。结论:随着医疗临床应用风险管理与评估规范工作的不断地发展、深入,进一步确立了临床医学工程在医院管理中的应有地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确定一种适合本医院的医疗设备维护管理计划,从而降低在用设备的使用风险及设备故障对患者安全影响的严重程度。方法:根据医疗设备的使用频率和设备故障所导致的风险严重程度,以确定针对不同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及安全性能检测的程序和时间表。结果: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可以参照医疗设备管理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对设备的维护工作,保障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论:医院医疗设备管理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可为平衡医疗资源与就医安全和就医质量之间的矛盾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军队医院医疗风险发生的规律、特点、高危因素及深层次原因,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横断面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1所医院496名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及相关因素等40项内容进行调查研究.并建立数据库及风险研究模型,所得资料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级甲等医院的风险管理体系较三级乙等医院完善;外科、妇产科医疗纠纷高于其他科室,为医疗风险的高危科室;新职工、进修实习及责任心不强的人员为医疗风险的高危人群;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管理制度、职务、文化程度、风险教育、检查陪同、设备维护和工作量等7项变量与医疗风险密切相关。结论应加强医疗风险、法律法规、服务意识、质量管理教育。建立军队医院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管理组织与风险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军队医院医疗风险发生的规律、特点、高危因素及深层次原因,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横断面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11所医院496名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及相关因素等40项内容进行调查研究,并建立数据库及风险研究模型,所得资料运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三级甲等医院的风险管理体系较三级乙等医院完善;外科、妇产科医疗纠纷高于其他科室,为医疗风险的高危科室;新职工、进修实习及责任心不强的人员为医疗风险的高危人群;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管理制度、职务、文化程度、风险教育、检查陪同、设备维护和工作量等7项变量与医疗风险密切相关.结论 应加强医疗风险、法律法规、服务意识、质量管理教育.建立军队医院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管理组织与风险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等级医院评审的准备工作,探讨医院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指标。方法:参照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简称《评审标准》),开展对医院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管理要求的研究。结果:确立医院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管理的5项指标,包括不良事件监测指标、强检计量器具管理指标、使用人员培训管理指标、急救生命支持类装备管理指标以及医用耗材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器械的管理指标。结论:医院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的提出有助于保障医学装备的质量与安全,通过管理指标的探讨为医学装备的质量与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改变对医疗器械传统的"资产和物质管理"理念,对医疗器械实施"技术和风险管理"。方法:建立起涵盖医疗器械采购、验收、评价、检测、考核、维护等使用全过程的一系列管理制度,推行美国的国际联合委员会(JCI)管理标准的实施,建立设备风险评估体系,实现对医疗器械使用风险的全程控制,确保采购的医疗器械符合临床需求等。结果: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发生率,避免设备安全问题的发生。结论:通过JCI标准中的风险评估模式使得医疗设备安全使用有了进一步的保障,减少了医疗机构的风险,提升了病患的医疗安全,减少了临床的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13.
尤良 《中国医学装备》2014,(10):101-104
目的:全面分析医学装备质量安全风险管理,避免和减少医学装备临床使用安全风险。方法:医学装备的设计、制造、管理和使用者均需从系统安全性的角度来认识其在诊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安全性问题,从风险分类、评估和形成原因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及制定预防措施。结果:通过对医学装备的质量与安全风险进行管理,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安全风险的发生,避免和减少了安全风险形成因素的影响。结论: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风险问题涉及到许多复杂因素,必须对医学装备存在的质量与安全风险全面分析、认真评估并加强管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急救设备在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方法:对比分析急救医学设备特点与常规设备的区别,查找急救设备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进行风险评估。结果:医院急救设备闲时多、用时急、分布面广、存在使用风险,管理上应专人、定点、定期检测、清洁和消毒。由专家对医院急救设备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对风险值高的急救设备,优先安排检定维修,将风险降到底限。结论:急救设备的管理是一项系统而重要的工作,需要使用科室、维修人员及设备厂商等各方面互相配合,确保设备的应急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医疗设备应用质量,降低临床使用风险,探索医疗设备风险管理体系。方法:从临床工程技术角度出发,结合医疗设备具体特性,使用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等方法降低医疗设备风险。结果:通过拒绝不可接受风险和降低可接受风险达到降低医疗设备风险的目的。结论:医疗设备风险管理体系能够完善诸如医学计量、质控等医疗设备管理方法,促进医疗设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医院医学装备使用质量与安全已成为医疗安全管理重要内容,目前我国还没有明确的医学装备使用质量与安全指标,如何确定通用、规范、标准的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指标,成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机构必须研究的课题。方法:根据长期医学装备管理实践的经验,依据国家针对医学装备的相关法规、标准和规范,对医学装备使用质量与安全指标的确定进行探讨。结果: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建立医学装备使用质量与安全指标。结论:通过探讨为医院制定规范、可行的医学装备使用质量与安全指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医疗器械的标准定义,初步研究医疗器械安全管理的具体内容。方法:从医疗设备的电气安全、机械安全、防电击安全、气体安全、激光与超声安全、辐射防护安全、医用软件安全、人机接口安全和人为因素安全等9个不同方面对医疗器械的安全管理进行研究。结果:在对医疗器械的安全管理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9方面详细且具体的医疗器械安全管理措施。结论:在明确医疗器械标准定义的基础上,通过总结研究医疗器械安全管理的具体内容,制定出了9个方面的具体管理措施,对医院医疗器械管理者和使用者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做好突发性事件下医疗设备的应急保障,能够最大程度减少伤亡和健康危害,对保证生命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方法:研究分析医院应急医学救援工作及其关键问题、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以及在日常工作状态下医疗设备的储备及应急状态下医疗设备调配的特征状态。结果:建立一套突发性事件下医疗设备的应急保障机制,明确医院各部门的具体工作职责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结论:该机制有效地提高了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水平,在处理各种突发性事件及紧急任务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急救设医学装备风险类型,提出了风险管理的模式、风险分析方法.风险评估(包括风险分值计算).风险控制的要点。急救医学设备风险分值高,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必须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