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了解吸毒人群HIV、HBV、HCV及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对广州市某戒毒所436名戒毒人员进行HIV、HBV、HCV及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HIV抗体阳性检出22例,检出率为5.0%,HBsAg阳性检出70例,检出率为16.1%,HCV抗体阳性检出371例,检出率为85.1%,梅毒抗体阳性检出30例,检出率为6.9%。双重感染中HBV+HCV检出率为13.3%,其次为HCV+梅毒,为5.3%,HIV+HCV为3.4%;三重感染中HIV+HBV+HCV检出率为0.9%,其次为HBV+HCV+梅毒,为0.5%。结论:广州市吸毒的HIV、HCV和梅毒感染情况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山西省吸毒人群中梅毒的感染状况,按照国家艾滋病哨点综合监测方案,对太原市强制性戒毒所的623例戒毒人员进行采血,检测HIV及梅毒,检出梅毒阳性者20例,阳性率为3.2l%,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惠州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梅毒及其他性病流行现状及趋势,为开展干预工作以及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要求,收集惠州市艾滋病监测性病门诊哨点男性就诊者相关信息,数据用Excel 200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2年惠州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性病门诊每年调查400人,共2000人,发现HIV抗体阳性21例(1.05%),梅毒64例(3.20%),HIV、梅毒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淋病等其他性病也有增加。结论:惠州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和梅毒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男男同性恋就诊者HIV的检出率比较高,应加强性病门诊就诊者的HIV检测及监测。  相似文献   

4.
女性桑拿按摩从业人员性病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为了解女性桑拿按摩从业人员性病感染情况,对广州市4家桑拿按摩室125名女性从业人员进行性病检查。结果:性病56例,检出率44.8%(56/125),其中单纯一种性病感染44例,占78.57%,多重性病感染12例,占21.43%。各种性病检出率分别为:支原体性宫颈炎36%(45/125),衣原体性宫颈炎16%(20/125),淋病6.4%(8/125),梅毒3.2%(4/125),尖锐湿疣1.5%(2/125),生殖器疱疹0.8%(1/125),提示女性桑拿按摩从业人员性病感染情况严重,是性病的高危人群,应定期对该人群进行主动监测。  相似文献   

5.
江门地区献血者梅毒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江门地区献血人员梅毒感染现状,并探讨针对献血人员开展梅毒控制的策略。方法:收集中心血站TP—ELISA方法检测阳性的血标本进行FTA—ABS和TRUST检测,对阳性感染者进行电话追踪调查,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和就诊情况。结果:本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阳性检出率0.51%。不同性别梅毒感染率无差异,感染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5~44岁(P〈0.01);职业以工人和农民为主(P〈0.01),已婚占52.67%,承认有不安全性行为者占42.42%。300例阳性感染者中,198例可以随访到,其中14例既往曾经治疗,43例在检测后接受治疗,141例因不相信结果而没有就诊。结论:阳性感染者就诊率低,需要利用多种途径加强本地区性病艾滋病健康知识宣传,改变防控策略,引导梅毒检测阳性献血人员到性病专业机构就诊。  相似文献   

6.
167例女性吸毒者性行为和三种性传播疾病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广州市女性吸毒人群性行为和三种性传播疾病感染情况。方法:对167例女性吸毒的性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和三种性传播疾病(淋病、尖锐湿疣、梅毒)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女性吸毒主要以未婚的性活跃年龄段(20岁-29岁)为主,且98.10%未婚吸毒曾有过性行为;167名吸毒女性中,每次性交均使用避孕套的仅有4.79%;检出性病24例,检出率为25.15%,三种性病依次为梅毒19.16%,淋病7.78%,尖锐湿疣1.20%,其中有4例混合感染。结论:女性吸毒性病感染情况严重,是性病传播尤其是梅毒传播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7.
1028名性罪错人员性病监测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了解性罪错人员的性病发病情况,寻找预防和控制性病流行的办法。方法:在1993-2001年对北海市某收教所的性罪错人员进行连续性的性病监测,并收集和分析所获得有关资料。结果:在1028名性罪错中,共检出性病180例,总检出率为17.5%,其中梅毒检出数最多,尖锐湿疣、淋病其次,并检出2例抗-HIV抗体阳性。结论:加强性罪错人群的性病监测,对性病、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相关的知识、态度、行为的基线情况,为在中小学生中开展艾滋病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安宁中学、连然小学,运用自编结构式问卷调查1094名中小学生,所得资料采用EpiData3.1录入,SPSS11.5统计分析。结果84.46%的中小学生知道艾滋病是性病。仅有23.04%的人了解国家规定的8种性病:仅有13.16%的调查对象能完全答对UNGASS指标中的5项指标;仅有35.83%的中小学生知道蚊虫叮咬不会传染艾滋病病毒(HIV),将近有53.20%的人认为与感染者共餐会感染HIV;有8.41%的中小学生回应“有过性行为”。结论中小学生对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严重不足,危险行为较高。在控制艾滋病工作中应特别关注中小学生人群。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临沧市艾滋病流行现状和趋势。方法采用哨点监测、自愿咨询检测、孕产妇检测、婚姻登记当事人免费艾滋病检测、出入境人员艾滋病检测、监管场所新入所人员艾滋病检测和无偿献血人员检测资料和全市HIV+/AIDS病例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测各类标本79943人,检出HIV抗体阳性999人,AIDS病人285人,死亡104人,新发现的HIV感染者主要为20~39岁,汉族、佤族、傣族为主,以农民和无业人员居多,主要分布在临翔区、耿马县、沧源县等,哨点监测静脉吸毒人群HIV+检出率为65.0%,暗娼HIV+检出率3.75%,性病人群HIV+检出率为1.94%,孕产妇HIV+检出率1.50%,无关联人群HIV+检出率0.75%。结论临沧市HIV流行已从高危人群广泛波及普通人群,HIV流行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10.
992063 四川省吸毒劳教人员中HIV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王绍志(四川新华劳教所医院)…//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1998,4(6).-244~246 采用ELISA法初筛和WB法确认检测1649例吸毒劳教人员血清,HIV阳性者31例,检出率为1.9%。其中男性占2.15%,女性占0.6%;20岁以下年龄组感染率高达10%;文盲人群中HIV阳性率偏高为8.5%;职业分布依次为农民(7.1%)、工人(1.2%)、个体户(0.5%)、待业青年(0.4%)。吸毒方式为单纯静脉注射者5.3%,静脉加口吸者3.15%,仅承认口吸者0.63%。提示吸毒劳教人员是HIV感染重点监测和教育的对象。表3参2 (杨亚琴)992064 人免疫缺陷病毒1(HIV-1)膜蛋白基因片段在酵母中的克隆表达/刘巍峰(山东大学微生物系)…//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99,19(1).-13992065 静脉吸毒HIV感染者中庚型肝炎病毒感染调查/马义才(四川卫防站艾滋病监测中心)…//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1998,4(6).-251~252 随机抽取四川省静脉吸毒者HIV感染者库存血清42份,进行ELISA法检测,结果抗-HGV抗体阳性8例,阳性率为19.05%。提示为了提高HIV感染者的生存防护,应加强对HIV感染者HGV监测。表1参7(杨亚琴)  相似文献   

11.
谢小英  苗文利 《中国性科学》2013,(9):101-103,108
目的:降低暗娼人员艾滋病性病感染风险,推动性一艾预防控制工作可持续性发展,为遏制艾滋病的蔓延提供实践证据。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对辖区内低层次暗娼进行为期一年半的综合干预,并评价其效果。结果:干预前共调查234例FSWs,发现梅毒感染者33例(感染率14.10%);干预结束后调查FSWs220例,未发现HIV新感染者,梅毒感染者15例(感染率6.81%),梅毒感染率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43,P〈0.05);干预前FSWs对艾滋病预防知识8条知晓率为72.3%,干预后知晓率为89.7%,与干预前相比有明显提高(P〈0.01);干预前接受过疾控中心或社区提供安全套的比例为45.3%,干预后为87.2%,与干预前相比有明显提高(P〈0.01);干预后每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的使用比例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现生殖系统相关疾病到正规医院就诊的比例由20.5%提高到45.4%,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FSWs中开展综合干预措施,能提高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和安全套使用率,降低性病艾滋病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2.
性病 艾滋病感染者HIV—1相关基因多态性分析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HIV-1相关等位基因CCR5、CCR2b和SDF1在性病、艾滋病感染人群中的分布,为分析这些宿主遗传因素在HIV-1感染、艾滋病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性病、艾滋病感染者的血液标本,提取基因组DNA,经PCR或PCR-RFLP分析,计算突变基因频率。结果 CCR2b-641和SDF1-3′A的突变频率较高。215例性病患者和75例区滋病感染者CCR2b-64I的突变频率分别为18.60%和15.33%,SDF1-3′A的突变频率分别为24.42%和23.33%。但CCR5△32的突变频率较低(0.23%),而CCR5m303等位基因突变率为0,这与中国普通汉族人和该地区普通汉族人的结果一致。结论 提示在遗传机制上艾滋病对中国人构成的威胁比西方人更大。  相似文献   

13.
海南省女性吸毒者936例梅毒和HIV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海南省女性吸毒人群梅毒和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情况。方法对2005-2009年海南省戒毒所收容的936例女性吸毒者进行梅毒血清学和HIV抗体检测。结果 936份标本中发现梅毒感染者255例,感染率为27.24%(255/936),HIV感染者1例,感染率为0.11%(1/936)。结论女性吸毒人群中梅毒感染率较高,HIV感染率处于低水平,但感染HIV的危险因素普遍存在,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吸毒人群进行性病、艾滋病的监测,有利于及时发现、控制传染源,降低其传播与流行。  相似文献   

14.
吸毒人群中HIV感染情况及其相关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吸毒人群HIV感染情况及相关行为,为制定预防吸毒传播HIV提供依据。方法:对521名吸毒者问卷调查和HIV血清学检测,血清学检测采用快速金标法(abbott Determine)和酶联免疫(ELIAS)方法作为初筛,两者阳性者应用蛋白印迹法确诊。结果:检出HIV感染者15例,占2.93%,HIV感染与共用注射器与否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应在吸毒人群中加强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5.
我们于1992年9月至1992年2月对南京,重庆,广州和上海4个地区的456例性病门诊病人和卖淫嫖娟人员进行了沙眼衣原体感染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的检查。发现有泌尿生殖道衣原体感染者94例,占被检人数的22.2%,末检出HIV抗体阳性者。衣原体感染同时患有淋病者点14.3%,(8/56),同时患有梅毒,尖锐湿疣和生殖道白含珠菌感染者各例(1.8%),另有3例(5.3%)同时患有衣原体感染,淋病和滴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金山区卖淫嫖娼人员892人性病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上海市金山区2005~2007年公安强制送检的892名卖淫嫖娼人员的性病状况及其特点,为制订防病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对892名金山区各派出所强制送检的卖淫嫖娼人员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对采集的标本进行淋病奈瑟菌(NG)的分离培养、解脲脲原体(UU)培养、沙眼衣原体(CT)检测、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抗体凝集试验(TPPA)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型抗体(ELISA)的检测。结果892名卖淫嫖娼人员中以外省人员居多(880人),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最多(771人);该3年平均阳性检出率:448名卖淫人员中NG感染为10.49%,UU感染为74.33%,CT为感染7.14%,梅毒12.28%,HIV为0;444名嫖娼人员依次分别为2.25%,45.27%,1.35%,2.93%,0人;同时患两种性病的卖淫人员17.41%,多于嫖娼人员的2.93%,同时患3种性病的卖淫人员4.02%,多于嫖娼人员的0.68%,同时患4种性病的0.22%,多于嫖娼人员的0人。结论卖淫嫖娼人员性病感染率较高,尤其UU感染和梅毒,是艾滋病性病的重要传染源。加强对卖淫嫖娼人员的主动监测和规范治疗,提倡安全性行为,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性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研究普遍认为媒体的宣传、医务人员的干预、安全套的使用能预防性病、艾滋病。而流动人口、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又是艾滋病发病的高危人群。闵行区自1998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毒(HIV)感染者以来,到2003年6月累计报告的22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有50%为外来务工人员,因此做好这部分人群的干预工作,能最大限度地控制性病艾滋病的传播,降低发病率。为了了解干预的有效性,为艾滋病预防提供科学依据,特抽取干预前、干预后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2008年1月-2011年12月杭州市卖淫嫖娼拘留人员的性传播疾病的感染情况.方法 对2008年1月-2011年12月派出所拘留的卖淫嫖娼人员进行性病艾滋病的实验室检查,并收集相关资料作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在1099例卖淫嫖娼人员中共检出性病199例,总检出率18.11%,其中以梅毒感染最多,达到10.19%.4年内卖淫组梅毒感染74例,嫖娼组感染38例,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年内卖淫组淋球菌感染25例,嫖娼组感染5例,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8年卖淫嫖娼2组之间梅毒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卖淫组显著高于嫖娼组.2009年和2010年2组淋球菌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卖淫组均高于嫖娼组.沙眼衣原体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在卖淫组和嫖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卖淫嫖娼人员是性病的重要传染源,加强对这类人群的性病流行病学监测是预防和控制性病流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深圳市收教所收容的卖淫嫖娼人员的性病感染情况。方法:对2005年深圳市某收教所中因卖淫嫖娼收容的1867名学员进行体检以及性病实验室检测,并收集相关资料作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867名收容学员中,共检出315例感染性病,检出率为16.9%。检出梅毒病例数最多,占42.5%;HIV感染者1例,为女学员;女学员性病检出率依旧高于男学员。结论:加强对卖淫嫖娼收容人员的性病流行病学监测是预防和控制性病流行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0.
610例吸毒人群梅毒和HIV检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吸毒人群中的梅毒和HIV的感染情况,为政府提供制定防治对策的依据。方法:对610个吸毒者进行梅毒和HIV检测,梅毒初筛阳性者再做确证试验,HIV初筛阳性者重做一次检验仍是阳性者将其血清上送广东省疾病控制中心确认。结果:本次检测610份标本中发现梅毒阳性84份,占13.77%;HIV阳性2份,占0.32%。结论:吸毒人群是梅毒和HIV感染的高危人群,性病专业防治机构需与公安、司法部门加强合作,对吸毒者要加强梅毒和HIV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