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制备了一系列不同NiO(0%、0.41%、0.93%)含量的V-Mo/Ti脱硝催化剂,考察了NiO含量对催化剂的影响。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和O2-程序升温脱附(O2-TPD)对催化剂样品进行表征。同时通过固定床微型反应器,对比了不同催化剂脱硝性能和抗SO2、H2O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V-Mo/Ti催化剂负载Ni后,还原性能和酸性性能都有所提升。同时,NiO的负载还导致了催化剂上化学吸附氧含量的增加,促进NO氧化为NO2。脱硝催化剂负载NiO后,能够有效增强催化剂的脱硝性能和抗SO2、H2O性能。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a/Fe共掺杂的Ti O2。通过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光漫反射测试等手段对Ti O2进行了结构和光吸收性能分析,并研究了催化剂对亚甲基蓝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La/Fe共掺杂阻碍了锐钛矿向金红石转变,改变了Ti O2的禁带能,使得Ti O2可以吸收可见光,还使Ti O2光催化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
Ti-Zr-V-O/ATS复合脱硝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抗水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Zr-V-O复合脱硝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及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测试手段,分别对钛锆钒复合催化剂晶型、结晶形貌、组成及官能团结构等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研究了H2O对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Ti-Zr-V-O复合催化剂具有良好的脱硝催化活性和抗水性能。在空速为5 000 h-1时,反应温度240℃时,NO转化率达到96%;在10%的H2O作用下,Ti-Zr-V-O催化剂出现可逆水中毒现象,水蒸汽对低温脱硝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对中高温催化活性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Ti O2是一种良好的光催化剂,具有稳定性好、光催化效率高及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但Ti O2是宽禁带导体,禁带宽度达到3.2e V,因此只有在紫外光下才具有活性,从而限制了它的实际应用。目前Ti O2可见光催化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金属掺杂、非金属掺杂等方法都不同程度地实现了Ti O2可见光催化,扩宽了Ti O2的光响应范围。本文介绍了有关Ti O2可见光催化的金属掺杂、非金属掺杂及金属—非金属共掺杂,对这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了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5.
为提升平板式脱硝催化剂性能,以TiO2-蒙脱土、TiO2-酸改性蒙脱土为复合载体进行催化剂的制备。采用XRF、XRD、N2-吸附脱附、拉曼光谱、H2-TPR、NH3-TPD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V2O5-MoO3/TiO2催化剂相比,采用上述复合载体制备的脱硝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耐磨强度。V2O5-MoO3/TiO2-蒙脱土催化剂中碱金属元素(Na、K)的存在,降低了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和酸性性能,对催化剂的脱硝活性有负面影响。相比蒙脱土,酸改性蒙脱土的比表面积较高,碱金属元素含量降低,所以V2O5-MoO3/TiO2-酸改性蒙脱土催化剂的脱硝活性较高。此外,该催化剂还具备优良的抗SO2、H2O性能。   相似文献   

6.
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采用Dmol3模块考察了B原子分别掺杂C3N二维材料的C位(B/C-C3N)和N位(B/N-C3N)所形成的两种单原子催化剂的结构、电子性质以及催化性能。首先,分析了B掺杂C3N的两种结构的稳定性与电子性质,发现B的掺杂使两种结构的稳定性均显著增强,B/C-C3N的电子性质变化更大,由半导体变成了导体。然后,分析了C3N、B/C-C3N和B/N-C3N这3种催化剂对SO2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计算比较了对O2与SO2的吸附能、电荷转移量、稳定构型、态密度以及O2活化后的键长。结果显示3种催化剂对O2的吸附能均大于SO2,均服从E-R机理,其中B/C-C3N对O2的吸附能最大、O2与SO2之间吸附能之差最大,对O2的活化程度最高,表现出最利于SO2催化氧化反应的性能。态密度分析也表明,O2与B/C-C3N在费米能级附近的杂化作用最强,这更利于反应的发生。因此,B/C-C3N具有成为SO2氧化反应优良催化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NH3改性活性焦脱硝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NH3改性对活性焦脱硝性能的影响,利用不同体积分数的NH3/H2O配比作为活化荆制备了一系列的活性焦,采用X光电子能谱(XPS)表征了活性焦的表面化学性质。在温度150℃条件下的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进行了活性焦脱除N0试验和NH3吸附容量试验。结果表明:添加NH3改性能够增加活性焦表面0元素和N元素的含量,并且能够明显提高活性焦的脱硝效率;活性焦的N心吸附容量越大脱硝效率越高。试验结果证实了活性焦对NH3吸附是影响其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反应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8.
采用固相法合成了铝掺杂的层状高镍无钴LiNi0.95Mn0.05O2正极材料,并利用结构分析方法和电化学测试手段研究了铝掺杂对LiNi0.95Mn0.05O2正极材料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均匀地掺杂到了正极材料二次颗粒体相中,不仅使材料晶胞参数发生了变化,还降低了材料的Li+/Ni2+混排程度。掺杂1%铝可以提高材料的长循环性能,这归因于掺杂样品中的Al能有效抑制材料在充电过程中的H2→H3相变程度。相比于未掺杂的样品,铝掺杂样品在1C、2.7~4.3 V的测试条件下循环300圈后,其容量保持率提高了11.3%。但Al3+的非电化学活性会降低材料的倍率性能。  相似文献   

9.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以[CH3(CH2)3O]4Ti、La2O3、CoCl2·6H2O为前驱体,在ITO(氧化铟锡)玻璃基板上成功制备了Ti、Ti/La、Ti/Co不同摩尔配比的复合膜,确定了电致变色玻璃膜基材料制备的最佳工艺参数。采用XRD、热重-差热分析(TG-DTA)及电化学检测其膜基材料的循环伏安特性,并分析其电致变色特征机理。研究表明:(1) TiO2薄膜试样的烧成温度、镀膜层数、[CH3(CH2)3O]4Ti掺量、掺杂类别是影响膜基材料结构和性能的主要因素;(2)使用二乙醇胺作为螯合剂能够有效抑制Ti (OH)4沉淀的生成;(3)掺杂La2O3和CoCl2·6H2O制备的TiO2玻璃膜基溶胶电致变色性能优良;(4)制备的TiO2变色膜基材料透过率好,循环可逆性高,循环伏安特性明显。研究结果为电致变色膜基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基础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Mg掺杂改性γ-Fe_2O_3催化剂NH_3-SCR脱硝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丽婷  牛胜利  路春美  王栋  张起  张亢  李婧 《煤炭学报》2017,42(7):1884-1891
采用共沉淀-微波热解法制备一系列不同Mg掺杂比的Fe_(1-x)Mg_xO_z(x=0,0.1,0.2,0.3)催化剂,研究Mg掺杂对γ-Fe_2O_3催化剂SCR脱硝活性的影响,并借助XRD,N_2吸附-脱附、SEM和ED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Mg的最佳掺杂比为0.2,且Fe_(0.8)Mg_(0.2)O_z催化剂在325℃时脱硝效率可达99.1%,同时活性温度窗口为250~350℃。Fe_(0.8)Mg_(0.2)O_z催化剂主要活性组分为γ-Fe_2O_3,其中Mg以无定型状态存在,能够与晶格中的Fe相互作用形成良好的固溶体,其较大的比表面积(44.00 m~2/g)、比孔容(0.19 cm~3/g)为反应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活化提供了丰富的表面活性位;合理的孔结构分布、良好的孔间连通性则利于传质的快速进行。Fe_(0.8_Mg_(0.2)O_z催化剂最佳O_2体积分数为3%,推荐NH_3/NO为1;催化剂表面氧化能力的提高及反应物的快速吸附、活化有利于NH3-SCR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11.
钨镍负载型纳米加氢催化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真空不饱和浸渍、真空冷冻干燥技术与纳米担载技术相结合的新技术成功地制备了不同氟含量的钨镍型纳米催化剂样品。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纳米催化剂是一种比表面积大(190 m2/g), 具有纳米尺度, 均匀分散, 质量活性提高的石油化工加氢催化剂, 低氟催化剂加氢脱氮性能好于高氟纳米催化剂。  相似文献   

12.
刘建周  王永志 《煤矿安全》1999,30(12):42-44
通过对CO氧化催化剂配方和制备方法的研究,发现采用共沉淀法制 备的CuO—MnO-ZrO2-Al2O3催化剂具有很好的低温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高岭土在FCC催化剂应用中作用原理,以及国内外发展概况.论述了高岭土在半合成和全白土型催化剂合成中其原料的理化性质,产地以及酸碱改性等对产品的影响,并试图找到影响产品催化裂化性能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4.
The effects of preparation methods, supports and active parts on both the activation and stability of catalyst for the sodium borohydride hydrolysis were studied,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ctivation and stability of the catalysts prepared by impregnation method is better than that prepared by chemical plating. Compared to exchange resin and activated alumina, the diatomite with high BET surface area and porosity is more suitable for as the catalyst‘s support. Co is much better than Ni when used as catalytic active part.  相似文献   

15.
苗建国  周慧平 《矿冶工程》2002,22(4):82-83,87
介绍了一种用于合成高品级金刚石的新型触媒。采用静压法在国产六面顶压机上进行了合成试验,合成实验表明,该新型触媒合成范围宽,合成稳产,单产较高,合成的金刚石颜色呈金黄色,透明度好,完整晶比例高,磁性低。新触媒合成的金刚石在质量上较老触媒合成的金刚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用Na2 O2 焙烧失活的Mo Ni/Al2 O3 催化剂 ,再用热水浸取钼。研究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失活催化剂平均粒径、浸出温度与时间对钼浸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当废催化剂平均粒径为 0 .15mm ,焙烧温度为6 5 0℃ ,焙烧时间为 5h、m(Na2 O2 ) :m(失活催化剂 ) =0 .14 ,水浸温度为 70℃时 ,钼浸取率可达 90 %以上  相似文献   

17.
燃煤催化剂催化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肖健立  康华  王振阳 《煤炭技术》2002,21(11):73-75
简要地介绍了燃煤催化剂的作用 ,并对其催化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王静 《煤炭技术》2003,22(9):94-95
主要介绍了稀土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及其净化的方法、原理,及当前国内外对稀土催化剂在汽车尾气净化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9.
作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可以通过重整反应大规模制氢,还可以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配合进行高效发电,大规模应用减碳效果显著,是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保障。简述了甲烷水蒸气重整制氢的反应条件,分别从催化剂活性组分材料、载体材料、助剂材料的种类以及制备工艺等方面综述了甲烷重整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提高重整催化剂性能的方法。研究发现选择金属Ni活性组并掺杂钙钛矿、尖晶石等载体和介孔类助剂的使用,可以有效提高活性元素的分散性、调控催化剂的酸碱度和电子结构,获得积碳少、甲烷转化率高的高性能重整催化剂。此外,合理的制备工艺和热处理条件也会显著提高催化剂活性元素的分散性与表面状态,使其重整性能获得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The effects of preparation methods, supports and active parts on both the activation and stability of catalyst for the sodium borohydride hydrolysis were studied,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ctivation and stability of the catalysts prepared by impregnation method is better than that prepared by chemical plating. Compared to exchange resin and activated alumina, the diatomite with high BET surface area and porosity is more suitable for as the catalyst's support. Co is much better than Ni when used as catalytic active par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