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探讨动物源性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及其耐药性.从不同动物病料中分离细菌,以PCR方法鉴定沙门菌,结合玻片凝集法和16S rRNA序列测定确定沙门菌的血清型和分布,结晶紫染色定量法检测分离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药敏试验检测分离菌对常用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共分离鉴定出58株沙门菌,包括鸡白痢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丙型副伤寒沙门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都柏林沙门菌和阿哥那沙门菌等7种血清型,其中鸡群以鸡白痢沙门菌感染为主,肠炎沙门菌次之;水禽以鼠伤寒沙门菌感染为主.生物被膜测定结果显示51.72%的沙门菌分离株可形成生物被膜,其中83.33%的鼠伤寒沙门菌可形成生物被膜.20种抗生素(氨基糖苷类、磺胺类、喹诺酮类、林可酰胺类、氯霉素类、青霉素类、四环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敏感性试验表明所有菌株对林可霉素耐药,51.72%对4种及其以上抗生素耐药,并出现了1株对所有受试抗生素均耐药的鼠伤寒沙门菌.结果表明鸡白痢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是为目前在家禽中分离的优势血清型;同时具有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和多重耐药性的沙门菌将对家禽疾病控制和公共卫生带来更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2.
为鉴定临床上常见的3种沙门菌血清型,针对特异性基因invA(沙门菌属)、sdfl(肠炎沙门菌)、Stm4495(鼠伤寒沙门菌)和SPUL-2693(鸡白痢沙门菌)设计引物,利用标准菌株通过优化体系成功建立了沙门菌的四重PCR检测方法.结果 显示:该方法特异性好,敏感性高(检测下限:基因组为500 pg/mL,菌液为10...  相似文献   

3.
沙门菌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血清型很多。不同种类、不同日龄的家禽均可感染,是严重危害养禽业的病原之一。本文通过血清学、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上海部分鸡场的沙门菌进行了检测,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实验结果发现禽伤寒/鸡白痢沙门菌、鸡肠炎沙门菌血清学为阳性的,经多重PCR鉴定,发现绝大部分不是禽源性沙门菌,由此可见,沙门菌多重PCR检测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一种快速、敏感和特异性高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畜牧与兽医》2015,(10):75-78
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食源性沙门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方法,依据Gen Bank公布的沙门菌属hisJ基因序列,利用Primer Explorer软件设计LAMP扩增所需引物,通过LAMP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沙门菌LAMP快速检测方法。选取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肠炎沙门菌、伤寒沙门菌、鸡白痢沙门菌及其他6种常见食源性细菌进行特异性试验,并对其灵敏性进行了评价。针对hisJ基因建立的LAMP方法,在63℃水浴1 h便可完成沙门菌的有效扩增,该方法的灵敏度达到102cfu/mL,高于PCR方法 100倍,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只有沙门菌LAMP扩增结果呈阳性。本研究建立的沙门菌hisJ基因LAMP检测方法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及灵敏性,可用于食品中沙门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5.
分析不同血清型/生物型沙门菌全基因组序列筛选出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菌特异性基因组序列,设计两对引物,建立双重PCR方法鉴别检测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菌不同生物型,并进行初步的临床应用。双重PCR方法结果显示,鸡白痢沙门菌显示417 bp条带,鸡伤寒沙门菌显示417 bp和636 bp两个条带,而阴性对照未出现条带,与预期设计相符。双重PCR体系对56株不同血清型沙门菌鉴定结果与细菌学分离的血清型鉴定结果完全一致,说明本试验建立的双重PCR体系特异性良好,应用上述方法检测鸡场疑似20份临床样本,结果发现8株鸡白痢沙门菌阳性,1株鸡伤寒沙门菌阳性。上述结果表明,已建立双重PCR方法特异性检测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菌。本试验为鸡白痢和鸡伤寒不同生物型沙门菌的检测提供了一种简洁、敏感、特异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科技动态     
正O抗原参与鸡的抗肠炎沙门菌先天免疫应答欧盟采用肠炎沙门菌或鼠伤寒沙门菌弱毒株制成的沙门菌病疫苗来预防家禽沙门菌病,这一措施使得家禽感染肠炎沙门菌或鼠伤寒沙门菌的概率降低,但增加其他血清型沙门菌感染的几率。捷克共和国布尔诺兽医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探讨了婴儿沙门菌与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与鸡免疫系统的早期互作,并分O  相似文献   

7.
建立沙门菌19个毒力岛标志性基因检测方法,了解沙门菌中毒力岛的分布情况。通过比对验证挑选出45个毒力基因作为19个毒力岛标志性基因,建立PCR检测方法,并对伤寒、肠炎、鼠伤寒及贝坎道夫沙门菌进行分布情况研究。19个毒力岛上45个标志性基因分别在伤寒、肠炎、鼠伤寒及贝坎道夫沙门菌得到验证,PCR扩增产物与预期扩增产物一致,电泳条带典型,无非特异扩增条带及杂带出现。45个标志性基因在伤寒、肠炎、鼠伤寒及贝坎道夫沙门菌检出率分别为75.56%、75.56%、66.67%和42.22%。本研究建立的45个毒力岛标志性基因检测方法具有结果准确、简单快速、费用低廉等优点,适用于沙门菌毒力岛研究及不同来源的沙门菌致病性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明华中地区种鸡场沙门菌(Salmonella)的优势血清型和耐药情况,本研究从湖北、河南、湖南等省市22个规模化鸡场采集病鸡、死胚及弱雏组织样品3 724份,通过分离培养、生化试验、PCR鉴定及血清型试验确定分离菌种属及其血清型,并采用Kirby-Bauer法对分离菌株进行了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本试验从3 724份病料中共分离鉴定出124株沙门菌,其中79株为D群肠炎沙门菌(63.71%,79/124),34株为D群鸡白痢沙门菌(27.42%,34/124),8株为B群鼠伤寒沙门菌(6.45%,8/124),有3株沙门菌未能确定血清型。O抗原鉴定79株肠炎沙门菌和34株鸡白痢沙门菌为O9,8株鼠伤寒沙门菌为O4。H抗原鉴定79株肠炎沙门菌为Hg,m,8株鼠伤寒沙门菌为Hi。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24株分离菌株对萘啶酸、氨苄青霉素、四环素和多西环素耐药率分别为95.97%(119/124)、91.94%(114/124)、57.26%(71/124)和70.16%(87/124);对复方新诺明和红霉素耐药率分别为25.81%(32/124)和12.10%(15/124);对氯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噻肟和卡那霉素耐药率分别为6.45%(8/124)、1.61%(2/124)、1.61%(2/124)和0.81%(1/124);对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和多黏菌素B完全敏感。99.19%(123/124)的分离株至少对一种药物耐药,87.10%(108/124)的分离株表现多重耐药。本研究为华中地区养鸡场沙门菌的诊断及防控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华中地区种鸡场沙门菌(Salmonella)的优势血清型和耐药情况,本研究从湖北、河南、湖南等省市22个规模化鸡场采集病鸡、死胚及弱雏组织样品3 724份,通过分离培养、生化试验、PCR鉴定及血清型试验确定分离菌种属及其血清型,并采用Kirby-Bauer法对分离菌株进行了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本试验从3 724份病料中共分离鉴定出124株沙门菌,其中79株为D群肠炎沙门菌(63.71%,79/124),34株为D群鸡白痢沙门菌(27.42%,34/124),8株为B群鼠伤寒沙门菌(6.45%,8/124),有3株沙门菌未能确定血清型。O抗原鉴定79株肠炎沙门菌和34株鸡白痢沙门菌为O9,8株鼠伤寒沙门菌为O4。H抗原鉴定79株肠炎沙门菌为Hg,m,8株鼠伤寒沙门菌为Hi。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24株分离菌株对萘啶酸、氨苄青霉素、四环素和多西环素耐药率分别为95.97%(119/124)、91.94%(114/124)、57.26%(71/124)和70.16%(87/124);对复方新诺明和红霉素耐药率分别为25.81%(32/124)和12.10%(15/124);对氯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噻肟和卡那霉素耐药率分别为6.45%(8/124)、1.61%(2/124)、1.61%(2/124)和0.81%(1/124);对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和多黏菌素B完全敏感。99.19%(123/124)的分离株至少对一种药物耐药,87.10%(108/124)的分离株表现多重耐药。本研究为华中地区养鸡场沙门菌的诊断及防控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
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利用多重PCR技术进行沙门菌组氨酸转运操纵子hisJ基因、毒力质粒spvR基因和H1抗原fliC基因的特异性扩增,结果发现,5株(鼠伤寒、猪霍乱、都柏林、肠炎、雏沙门菌)常见强致病性沙门菌标准菌株均可检测出hisJ基因(359 bp)和spvR基因(789 bp),并可检测出fliC-c基因(623 bp)或,fliC-i基因(537bp);伤寒沙门菌和亚利桑那沙门菌标准菌株检测出spvR基因,验证了伤寒沙门菌、亚利桑那沙门菌已具毒力质粒的报道,揭示它们对人和动物具强致病性.该技术有助于快速诊断强致病性沙门菌,有助于发现新的强致病性沙门菌,并为亚利桑那沙门菌以及常见具H1-c、H1-i抗原沙门菌的血清型鉴定提供辅助依据,可应用于公共卫生、食品卫生和口岸检疫等领域.  相似文献   

11.
根据沙门菌invH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对9株沙门菌和4株常见病原菌进行PCR扩增,并将扩增出的in-vH基因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invH蛋白的T细胞抗原表位。结果表明,9株沙门菌PCR均扩增出519bp的特异条带,4株非沙门菌均无特异带扩增;核苷酸序列分析证实,3株鼠伤寒沙门菌之间同源性为99.8%,与鸡白痢和鸡肠炎沙门菌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8.6%,3株猪伤寒沙门菌和3株鸡源性沙门菌同源性较低,且不在同一支系统进化树上;invH蛋白有5个重复率最高的T淋巴细胞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  相似文献   

12.
根据鸡白痢沙门菌与鸡伤寒沙门菌的rfbS基因在第237和第598位碱基的不同,设计和合成了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引物,建立了快速检测鸡白痢沙门菌的PCR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鸡白痢沙门菌临床分离样品进行了PCR鉴定。结果显示,该PCR方法能够特异性地鉴定鸡白痢沙门菌,检测灵敏度达100PgDNA。对35个经常规方法鉴定的鸡白痢沙门菌分离株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方法进行鉴定,鉴定出33株鸡白痢沙门菌,符合率为94.3%。表明,建立的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方法能够准确而快速地鉴定鸡白痢沙门菌。  相似文献   

13.
沙门菌肠毒素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常见的不同血清型沙门菌肠毒素(stn)基因核苷酸序列之间的差异及其分布情况。根据沙门菌的stn核苷酸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应用PCR技术,分别对肠炎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和鸡白痢沙门菌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并用所设计的引物检测7种血清型沙门菌(42株)。结果显示,3种沙门菌经PCR均扩增出749 bp的特异条带,DNA序列分析证实,沙门菌的stn核苷酸序列比较保守,42株沙门菌stn的检出率为100%。本试验成功克隆出沙门菌的stn,调查其在不同血清型沙门菌中的分布及序列分析,为进一步研究stn致病机理及研制减毒沙门菌活菌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禽沙门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成员引起禽类的一大群急性或慢性疾病。目前有2 500多个血清型,也是家禽最为重要的蛋传细菌病之一。在所有动物中,最常报道的沙门氏菌(鸡白痢沙门菌、禽伤寒沙门菌、副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绝大部分来源于家禽和禽产品,其中诱发禽副伤寒的沙门菌能广泛感染各种动物和人类。本文通过血清学方法对上海部分鸡场禽沙门菌的抗体情况进行了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湖北省鸡源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规律,对分离的56株鸡源沙门菌进行了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鸡白痢沙门菌所占比例最高(62.5%),为优势血清型;肠炎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所占比例也较高,分别为16.1%、10.7%。采用纸片扩散(K-B)法检测分离菌株对15种药物的敏感性,56株鸡源沙门菌对呋喃妥因均敏感,对磺胺异恶唑和阿莫西林表现为较高的耐药性(大于80%),对其他12种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14.3%~75%);同时多重耐药现象严重,三重以上耐药菌株占分离菌株的96.4%,其中5耐最为严重,占28.5%。  相似文献   

16.
参照GenBank公布的鸡白痢沙门菌与鸡伤寒沙门菌fimH基因序列,根据两者在第37和第544位碱基的不同,设计了一对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一种鸡白痢沙门菌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检测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鸡白痢沙门菌临床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该AS-PCR的扩增产物大小为543 bp,核酸检出限为12.6 pg/μL,菌液检出限为2.3×104 cfu/mL,适用于鸡泄殖腔拭子、鲜蛋、饲料和饮水中鸡白痢沙门菌的检测.该AS-PCR检测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特异性强、敏感度高等特点,可应用于鸡白痢沙门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复方白头翁散对鹅源沙门菌优势流行株的抑制效果。2017年5月—2018年7月共收集扬州、滁州和泰州等10个地区送检的病死鹅的肝脏、胆汁和盲肠内容物等病料共计214份,随即进行沙门菌的分离鉴定。结果显示:沙门菌分离率为23.4%(50/214),其中鼠伤寒沙门菌占60%(30/50),为优势血清型;药敏试验结果显示,36株沙门菌具多重耐药性,其中鼠伤寒沙门菌占20株;结晶紫染色试验结果显示,86.7%(26/30)的鼠伤寒沙门菌能够形成生物被膜;体外试验结果显示,复方白头翁散对鼠伤寒沙门菌最小抑菌浓度(MIC)范围为23.44~375.00 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范围为46.87~375.00 mg/mL;93.75 mg/mL复方白头翁散可抑制此26株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结果表明鼠伤寒沙门菌是鹅源沙门菌优势血清型,也是感染鹅的一个重要的病原体,复方白头翁散能有效地抑制鼠伤寒沙门菌。  相似文献   

18.
为制备抗沙门菌PEG菌毛单克隆抗体(MAb),本研究从鸡白痢沙门菌(CVCC526)基因组中扩增菌毛蛋白基因peg A,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2b(+)中构建重组质粒pET-peg A,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经IPTG诱导表达并纯化重组蛋白rPegA。应用该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经间接ELISA筛选后获得1株稳定分泌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3D12,抗体亚类鉴定其属于IgG1亚类,腹水效价为1∶64 000。通过western blot和玻板凝集试验检测结果显示,该MAb与肠炎沙门菌、鸡白痢沙门菌和鸡伤寒沙门菌呈阳性反应,而与鼠伤寒沙门菌、大肠杆菌CE2、CE7、CE53、DH5α均不发生反应。以PEG菌毛MAb建立玻板凝集方法,检测本实验室临床分离保存的72份禽源沙门菌,同时以商品化沙门菌诊断血清作为平行对照,结果两种方法符合率达97.2%。本研究研制的MAb可用于沙门菌PEG菌毛基础研究和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9.
<正>沙门菌是引起沙门菌病的革兰阴性病原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菌,不仅能导致鸡伤寒、副伤寒、鸡白痢等多种动物疾病,而且容易引起人的食物中毒,对人类的健康造成重大的威胁。目前,常用的沙门菌的检测方法有:常规检测方法:如国标法(GB)和农业行业标准(NY)等;利用免疫学原理的全自动荧光酶联免疫法,以及利用分子生物学的PCR法和荧光PCR法,各种方法各有利弊。本文应用NY/T 550-2002法(农标  相似文献   

20.
沙门菌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养殖业发展的人畜共患病,为了解华东地区沙门菌的分子流行情况,本研究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和PCR分离鉴定沙门菌,然后利用PCR检测沙门菌临床分离株的血清型及毒力因子,并用药敏纸片法检测其耐药性。结果显示,本研究分离鉴定出48株沙门菌,分离率为16.84%。血清学结果显示所检测的48株沙门菌中鼠伤寒沙门菌占64.58%,肠炎沙门菌占6.25%,其他血清型占29.17%。毒力基因检测发现除sopE基因分布率为25%外,其他15个毒力基因分布率可达97%以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沙门菌分离株对常见抗生素具有不同的抗性和敏感性,并且耐药性十分严重,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新霉素、大观霉素、四环素、利福平、复方新诺明等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超过50%以上。检测结果说明,华东地区沙门菌主要血清型为鼠伤寒沙门菌,且毒力基因分布广泛,多重耐药性菌株十分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