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高寒地区瓦斯发电,就低温复杂环境下煤层气安全输送发电降温脱水、系统压力控制、低浓度煤层气安全输送的关键技术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赵永城 《煤炭技术》2007,26(8):37-37
针对高寒地区瓦斯发电,就低温复杂环境下煤层气安全输送发电降温脱水、系统压力控制、低浓度煤层气安全输送的关键技术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提高低浓度瓦斯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及发电量,对低浓度瓦斯发电机组的运行实况进行现场测量、记录,通过对检测数据进行通径分析,得到气源温度、环境温度及厂房温度与发电效率的相关性,通过理论分析计算了气源液态含水量及气源温度对发电效率的具体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瓦斯气源品质对发电效率影响的最主要因素为瓦斯气源含水量,其次为瓦斯气源温度。针对关键影响因素提出一种余热降温及机械联合脱水系统,通过提升低浓度瓦斯进气品质的方式,提高低浓度瓦斯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煤矿低浓度瓦斯发电的工艺流程、低浓度瓦斯水雾输送系统及发电技术。通过调研及技术交流,对安装和试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工艺创新改造。  相似文献   

5.
依据万峰煤矿瓦斯特点,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对低浓度瓦斯进行综合利用。矿井用低浓度瓦斯进行发电过程中,采用细水雾输送系统,保证了低浓度瓦斯的输送安全,对抽采系统与抽采方法进行优化,保证了气源的稳定性,同时利用瓦斯发电余热向水源热泵提供热源,保证了矿井供暖需要。低浓度瓦斯的综合利用不仅减少了直接排空造成的环境污染,也为矿井节约了用电费用,同时可以以用促抽、以抽保用,有利于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6.
陈江 《煤炭科技》2013,(1):25-26
夹河煤矿低浓度瓦斯发电厂建成后,为解决瓦斯发电气源浓度不稳定的问题,进行了气源稳定性技术研究。通过优化瓦斯抽采系统及稳定气源措施,达到了稳定瓦斯发电气源浓度的目的,保证了瓦斯发电机组正常运转发电,经济、安全、环保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兰波 《中州煤炭》2016,(8):34-37
为了提高我国低浓度抽采瓦斯和乏风瓦斯的利用率,提出一种将低浓度瓦斯氧化并利用余热进行冷热电联供方法。该方法利用热逆流氧化技术实现对低浓度瓦斯高效氧化,抽取部分高温烟气生产高品位的蒸汽推动汽轮机发电,同时可从汽轮机抽取低压蒸汽,一部分用于供暖,一部分用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制冷。分析表明,该方法实现了对低浓度瓦斯的有效氧化,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并对余热实现了梯级利用,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热能利用率,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矿业安全与环保》2017,(2):111-115
以煤矿瓦斯气源条件及实际的冷、热及电负荷为基础,设计了一套瓦斯蓄热氧化冷热电联供的系统工艺流程。根据煤矿的供热需求,将全年划分为防冻、供暖、高冷、低冷4个供能期,并根据不同供能期的具体供能特点,按照热能品位由低至高的利用原则,对低浓度瓦斯氧化后蒸汽热能及其他余热热能进行统筹分配,用于制冷、供暖、洗浴和发电等。对该调配方法应用后的实际效果进行了评价,同时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煤矿热害防治问题和抽采瓦斯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重点介绍了煤矿低浓度瓦斯直接安全焚烧技术。将瓦斯安全利用与热害治理相结合,提出了煤矿低浓度瓦斯直接焚烧余热制冷技术。阐述了低浓度瓦斯直接焚烧余热制冷系统的组成,并分析了其经济和社会效益。煤矿低浓度瓦斯直接焚烧余热制冷技术利用瓦斯焚烧高温余热作为热源,采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既节约了电能的消耗,又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热害治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针对国内低浓度瓦斯发电现状及现有的低浓度瓦斯气体预处理方案无法满足进口发电机组对气源要求的问题,根据国内首台进口低浓度瓦斯发电工程项目成功投运案例,详细描述了气体预处理系统技术改造方案,对我国低浓度瓦斯发电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低浓度瓦斯发电过程中低浓度瓦斯输送系统存在强耦合、延迟、干扰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算法的安全输送方案,通过鼓入空气对瓦斯浓度和压力进行实时调节,最终实现瓦斯浓度和压强保持恒定不变。实践证明,该系统实时性好、控制精度高,很好地解决了低浓度瓦斯的安全输送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了适应黑龙江省鸡西市高寒地区低浓度瓦斯发电的建设,提高煤矿瓦斯利用率,鸡西矿业集团在低浓度瓦斯输送系统和主要设备设施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改进,将高浓度瓦斯发电工艺设备改造成低浓度瓦斯发电工艺设备。通过运行实践,改造后的低浓度瓦斯发电系统运行可靠、安全。通过开展瓦斯发电机组余热利用回收,实现了低浓度瓦斯发电技术的全面安全环保,提高瓦斯开发利用率达到25%以上。  相似文献   

13.
李勇 《煤炭工程》2020,52(11):11-15
丁集煤矿可利用的低浓度瓦斯气源多、流量大、输送距离长,为实现气源均匀混配后安全输送至蓄热氧化发电机组,解决瓦斯掺混系统调节精度低、管网工艺复杂、安全性较差等问题,设计了基于PID控制算法的瓦斯掺混系统。系统采用二次掺混工艺,流体分流设计,PLC集中控制,三级安全保障,确保了系统高效、精准和安全地工作。通过丁集煤矿瓦斯发电厂现场实施应用,系统可将瓦斯浓度降低至爆炸极限范围以下,掺混浓度均匀,安全性较高。该系统的开发,实现了低浓度瓦斯的高效利用,促进了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保高河煤矿低浓度瓦斯蓄热氧化发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并实现发电项目降本增效的目的,需要将煤矿乏风与抽采瓦斯进行安全、稳定、均匀、高效混配。采用基于动态连续掺混系统的多气源掺混技术,分析了不同气源的瓦斯流量、压力、浓度等参数特征和掺混系统之间的影响规律,并根据各管道传感器与阀门调节对掺混效果的影响,得到了有效的操作流程和关键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基于动态连续掺混系统的多气源掺混技术实现了热态下(氧化炉RTO、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组及电能上网等系统不停机且稳定运行)掺混系统按需自由切换并合并各路气源,从而确保瓦斯发电机组的稳定运行,同时降低运行成本,增加了发电收入。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障低浓度瓦斯发电的安全运行,以低浓度瓦斯安全输送保障技术为依据,设计了基于三级阻火防爆装置和安全监控系统的低浓度瓦斯管道输送安全保障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结构、原理和动作流程。在黄白茨煤矿瓦斯电站的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直观显示低浓度瓦斯管道输送过程的安全状况,安全保障装置能够按照规定流程动作,监测软件具有显示、存储、分析和输出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为了有效利用瓦斯能源,保护环境,在结合煤矿瓦斯抽排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煤矿低浓度瓦斯发电方案。通过对低浓度瓦斯细水雾输送技术、专用防爆配套装置、燃气空气混合等技术研究,确保了燃气发电机组更平稳、安全地运行。研究表明瓦斯作为燃料进行发电,不仅减少环境污染,也增加煤矿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林雪峰  刘胜  李伯均  肖丹 《中州煤炭》2012,(6):119-120,123
低浓度瓦斯发电可以节能减排,创造收益,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通过对瓦斯发电工艺的分析,对容易产生回火爆炸的位置加装阻火、防爆、泄压部件,确保发电机不会出现回火;同时,通过后续安装自动阻爆装置、水封阻火泄爆装置及抑爆装置等3级瓦斯输送保障装备,将瓦斯回火产生的爆炸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消除低浓度瓦斯发电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低浓度瓦斯发电技术和油页岩炼化尾气发电技术的研究,发现两种气体经过燃气内燃机发电,各自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通过对两种气体发电工艺技术原理的分析研究,以及两种气体掺混后气体成分的分析研究,发现将两种气体掺混利用,即利用了浓度较低的瓦斯,又将油页岩炼化尾气在气缸燃烧时的氢气含量降低,更有利于燃气内燃机控制运行.  相似文献   

19.
针对云南富源县辖区内大量小型煤矿抽采的低浓度瓦斯未开展有效利用的问题,以区内某小型煤矿为背景,采用现场调研、分析归纳、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其低浓度瓦斯发电项目展开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某小型煤矿低浓度瓦斯发电项目成功的关键是“瓦斯治理先行”理念主导下的气源保障综合技术体系。在气源得以保障的基础上,该小型煤矿低浓度瓦斯发电项目已经持续高效运行4年,每年创造经济收益约403.2万元,减排CO2约4.47万t;同时促进了煤矿瓦斯治理工作有效落实,提高了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保障了煤矿产量的达标。  相似文献   

20.
瓦斯发电机组针对煤矿瓦斯的特点,应用电控燃气混合器、细水雾输送等技术,解决了低浓度瓦斯发电及地面输送等难题。本文主要介绍了低浓度瓦斯发电机组的关键技术、工艺流程及效益分析等。实践证明,瓦斯发电项目可取得显著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