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高脂血症与急性胰腺炎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出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20例为A组,选择胆源性急性胰腺炎45例为B组,比较2组入院时及治疗7天血清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以及血尿淀粉酶的差异。结果 A组血清三酰甘油明显升高,治疗前、后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血症性胰腺炎较胆源性胰腺炎易复发,反复发作时血尿淀粉酶增高不明显,容易忽视。高脂血症相关性胰腺炎的治疗需注意改善血液循环紊乱等。  相似文献   

2.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齐欣泰  孙伟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6):807-808,810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HLAP)和同期4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HLAP组中血淀粉酶正常者2例,尿淀粉酶正常者5例,其余患者血尿淀粉酶均不同程度升高;血脂明显高于ABP组(P<0.05);其并发症及复发率均高于ABP组(P<0.05).结论 对于高度怀疑胰腺炎者,在入院后开始治疗前应常规查血脂、血尿淀粉酶、腹部CT或彩超,结合临床症状可帮助诊断.除常规治疗外,尽快将血脂降至安全水平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4例,分为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组(25例)和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脂血症组(59例),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组和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脂血症组患者的临床一般特征、临床实验室相关指标和临床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组的男性比例低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脂血症组,而年龄、Ranson评分、SAP人数、APACHE-Ⅱ评分及CT评分均显著低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脂血症组(P<0.05);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脂血症的血尿淀粉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均显著高于单纯性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血钙低于单纯性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P<0.05)。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脂血症组的胰腺假性囊肿的发生率、胸腔积液的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住院天数、复发率和死亡率均显著高于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组。结论高脂血症作为急性胰腺炎中较为常见的病因,需要与其他类型的急性胰腺炎进行鉴别,临床诊治应更具针对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94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案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淀粉酶及三酰甘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液净化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效果显著,能够降低血清淀粉酶及三酰甘油水平。  相似文献   

5.
唐源  李春芳 《云南医药》2012,(2):138-140
近几年高脂血症作为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发病的独立病因,日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本研究通过分析我院收治的30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acute hyperlipidemic-pancreatitis,AHLP)患者及32例同期非胆源性急性胰腺炎且血脂不高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3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病因分析,并比较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其他原因所致急性胰腺炎相比,其肥胖、脂肪肝、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升高,甘油三酯升高明显。结论及时清除血浆中高浓度的三酰甘油,降低血脂,将有助于急性胰腺炎的症状缓解,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丽敏  周力  陈晓琴 《贵州医药》2009,33(8):715-717
自1952年Klaskin等报告1例原发性高脂血症导致胰腺炎反复发作后,已明确地认识到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HL)是继胆源性和酒精性之后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另一常见原因,占急性胰腺炎发病总数的1.3%~3.8%,由HL引起的AP称为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lipoidemia acute pancreatitis,HLAP),鉴于其发生与血清胆固醇升高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总结高脂血症性胰腺炎(HLAP)临床特征。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6月的17例HLAP与同期5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进行比较分析。结果HLAP患者的血淀粉酶明显低于ABP患者,血脂明显高于ABP患者,C反应蛋白及病情严重程度上无显著差异。结论在早期诊断HLAP时需注意血淀粉酶可无明显升高,在治疗HLAP时需积极的降血脂治疗。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与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双勇  项小华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9):2682-2683
目的 探讨老年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与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特点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老年人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和52例胆源性胰腺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临床特征.结果 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组患者中体质量超重、有糖尿病病史、酗酒比例均高于胆源性组(χ2=13.872,P=0.0009;χ2=9.048,P=0.003;χ2=4.029,P=0.045);同时其血淀粉酶值正常者、重症比例、全身并发症及病死率也均较胆源性组高(χ2=8.142,P=0.004;χ2=6.568,P=0.010;χ2=4.476,P=0.034;χ2=5.459,P=0.019),局部并发症和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高脂血症胰腺炎临床症状不典型,病情危重,病死率高.需控制饮食,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减少胰腺炎的发生率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HL)与急性胰腺炎(AP)的关系。方法回顾大竹县红十字医院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58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析脂肪肝、高脂血症与急性胰腺炎发病的关系。结果在581例AP中有48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8.3%),与其他原因所致的胰腺炎相比,高脂血症性胰腺炎(HLAP)血三酰甘油(TG)升高明显(P<0.05),血总胆固醇(TC)升高不明显;糖尿病和脂肪肝发病率与其他原因所致的胰腺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三酰甘油血症和胰腺炎关系密切,是胰腺炎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HLAP与其他原因所致的胰腺炎相比,其糖尿病和脂肪肝发病率明显增高。临床上降脂治疗对HLAP很重要。  相似文献   

11.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耀振  孙诚谊 《贵州医药》2009,33(5):426-428
自从Klasin(1952)报告1例原发性高脂血症(hyperlipidaemia,HL)导致胰腺炎反复发作以后,高脂血症与胰腺炎的相关性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此后的临床资料也证明高脂血症是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危险因素之一,它是继胆源性、酒精性之后AP的常见病因,急性胰腺炎与高脂血症的并存率约为12%~38%,且常常在病程中导致或者加重AP。现就我科自2005年3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11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辅治老年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老年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5例。 B组患者采用常规抗胰腺炎治疗, A组在B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非诺贝特,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三酰甘油( TG)、血淀粉酶( AMY)以及血钙( Ca)水平变化。结果2组患者的TG、AMY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A组患者的TG、AMY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5);2组患者血液中Ca水平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具有病情复杂的特点,治疗高脂血压胰腺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非诺贝特,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杨清峰  张旭  周磊  张群超  刘伟 《淮海医药》2010,28(3):199-200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损害程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4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按病情轻重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和轻症急性胰腺炎,按病因分为胆源性及非胆源性。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肝功能,以了解肝功能损害的程度和对病程的影响。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明显比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重(P〈0.05);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肝功能变化亦明显重于非胆源性胰腺患者(P〈0.05);重症胰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其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复常时间及住院天数均较轻症胰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明显延长。结论急性胰腺炎早期即可能发生肝功能损害且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胰岛素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急性高脂血症胰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84例急性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应用低分子肝素、胰岛素联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血浆置换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栽晕云-α)、血清淀粉酶及三酰甘油(栽G)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孕〈0.05)。两组治疗前栽晕云-α、血清淀粉酶及栽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栽晕云-α、血清淀粉酶及栽G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胰岛素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急性高脂血症胰腺炎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急性胰腺炎420例病因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病因分布情况及其病情轻重的联系,提高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近年报道的420例患者从病因、年龄、性别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AP病因以胆源性.高脂血症性多见,男性在暴饮暴食和酒精性因素明显多于女性;女性以胆源性为主,患病率明显低于男性,高脂血症以成为AP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AP)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HA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有关指标与同期收治的胆源性急性胰腺炎(LAP)比较。结果 HAP常不伴有血淀粉酶(AMS)的明显升高,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与血清Ca2+呈负相关(P<0.05);与LAP相比,HAP发病年龄低,男性发病率高,脂肪肝、重型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 HAP以中青年男性患者为主,血清TG高,病情重;在诊断和治疗上既有急性胰腺炎的一般性,又有其自身的特点,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常见病因为胆石症、酒精、高脂血症。由胆系疾病引起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pancreatitis,ABP)是国内最为常见的急性胰腺炎,对此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一直是国内外科界所关注的。  相似文献   

18.
轻型急性结石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galstone pancreatitis,AGP)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约占急性胰腺炎的66.7%,具有患病率高、起病急、变化快和病情演变机制复杂等特点,目前对于手术治疗AGP的时机争议较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早期血浆置换在治疗轻中度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轻中度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组15例,除常规治疗外采用血浆置换治疗;对照组33例,仅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禁食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和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C反应蛋白(CRP)浓度变化.结果 观察组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禁食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和TG、TC、C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置换会增加轻中度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住院费用,且对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20例HLAP和72例AB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HLAP患者占本院同期急性胰腺炎患者的21.7%。与ABP组相比,HLAP组发病年龄较低,CT分级为D、E者,Ranson评分≥3者,重症患者比例均较ABP组高(P<0.05)。血液生化指标比较,HLAP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尿酸均明显高于ABP组,而血淀粉酶、转氨酶、胆红素、尿素氮、血清钙则低于AB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LAP并不少见,且有其自身特殊的临床特征。与ABP组相比,HLAP组发病年龄较低,病情较重,病死率高,多不伴有血淀粉酶的显著升高,易被临床医师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