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长期低剂量慢性辐射对特殊环境工作人员口腔黏膜病(oral mucosal disease,OMD)发病情况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防护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和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标准和方法,对特殊环境工作人员OMD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组OMD总患病率为29.3%,其中WHOOM症状I级为13.2%,11级为9.4%,Ⅲ级为2.6%,1V级为2.6%,其他OMD为1.5%。颊黏膜发病率最高,占62.2%,其次为唇、唇红缘、口角及唇沟占39.O%,软腭、口底及舌占22.9%,硬腭、牙龈等处较少,占1.5%。入伍前有病史占17.6%,入伍后有病史者占82.4%。结论特殊环境工作人员OMD发病率较高,因此应提高个体防护意识,加强放射监测与防护措施,切实减少电离辐射对特殊环境工作人员健康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西吉县儿童口腔健康状况,指导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同时为防治口腔疾病提供基线资料和科学依据。方法对西吉县城关幼儿园及两所民办幼儿园751名儿童进行口腔健康调查。结果患龋率为23.83%,受检者龋均为0.487,龋齿充填率为4.9%;牙龈炎发病率为22.8%;龋均和患龋率城乡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男性均明显低于女性(P〈0.05),龋齿充填率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儿童刷牙与龋病、牙龈炎发病率无显著差异。牙咬合畸形率为37.9%,舌系带过短率为5.48%。结论调查说明我县儿童龋均及患病率相对较低,但龋齿充填率也很低,同时口腔卫生状况不良,牙龈炎盛行,提示应积极开展牙病防治,保护乳牙。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手术室的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 手术室的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空气污染、生物污染、电离辐射、心理危害的环境中,采取了加强通风、空气净化,加强特殊感染手术的处理,避免电离辐射,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等一系列防范措施。结果 减少了手术室的空气污染,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健康素质有了很大提高。结论 尽量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防范措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手术室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 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认识到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受空气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心理危害的环境中,采用了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生物感染、避免电离辐射、防止身体疲劳等一系列防范措施。结果 增强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自身保护意识,对人们的健康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减少了环境污染。结论 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防范措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赫哲族青少年儿童的龋齿发病情况及其龋病的病因进行调查研究,为口腔临床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随机抽取黑龙江省同江地区6所中小学校127名赫哲族及127名汉族7~19岁青少年儿童为调查对象(1名6岁儿童,不计入统计),进行严格的调查问卷和口腔检查。结果:7~10岁年龄组的龋齿发病率最高,12岁年龄组最低;乳牙患龋比例明显高于恒牙;总患龋率为86.61%,城镇充填率(15.34%)明显高于农村(0);城镇及农村赫哲族不同年龄组青少年儿童患龋情况均较汉族对照组严重。结论:赫哲族青少年儿童的龋齿发病情况较为严重,且接受治疗状况不佳,与同地区汉族对照组相比患龋情况不容乐观。建议加强口腔预防措施,普及口腔卫生知识。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分析高桥社区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社区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2014年对研究对象开展口腔健康情况检查及口腔保健知识行为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高桥社区小学生龋齿患病率为63.18%。口腔保健知识总体知晓率为69.86%,无龋学生的知晓率显著高于有龋学生(P<0.05);口腔保健行为方面:“吃甜食频率”和“刷牙后睡觉前吃甜点或喝甜饮料”的发生频率越高的学生龋齿患病率越高(P<0.05);“每天刷牙次数”和“家长帮助孩子刷牙”发生频率越高的学生患龋率越低(P<0.05)。结论:社区口腔卫生保健工作人员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促进其口腔健康行为方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叶芳 《贵州医药》2008,32(9):850-850
我国学龄前儿童龋病发病率近年来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已引起家庭和社会的普遍关注[1],是一种危害儿童口腔健康最常见的疾病.WHO把龋齿列为世界范围内需要重点防治的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为了解学龄前儿童的龋齿情况,进一步做好防治工作,提高口腔健康水平,作者对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管辖区内的贵阳市第一幼儿园2002~2007年问的3~6岁2428名儿童进行了龋患情况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溪市4~6岁儿童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和防治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艾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0):1568-1569
目的:探讨本溪市4~6岁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和防治龋病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WHO口腔健康调查方法进行抽样和口腔健康状况检查。结果:4~6岁儿童乳牙总患龋率为63.58%,乳牙龋的总体充填率为15.06%;牙龈出血和牙软垢的患病率分别为46.19%和12.28%,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P<0.05)。结论:本溪市4~6岁儿童患龋情况比较严重,而龋病充填治疗率却较低。应进一步加强对儿童的口腔卫生指导,积极预防和早期治疗儿童的口腔疾病。  相似文献   

9.
陈平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0):3121-3122
目的:探讨预防和治疗小学生龋齿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WHO口腔健康调查方法抽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年级小学生乳牙总患龋率为65.59%,乳牙龋的总体充填率为11.10%;恒牙总患龋率为11.35%,恒牙龋总体充填率为18.51%;牙龈出血和牙结石的患病率分别是46.53%和12.28%.恒牙龋、牙龈出血、尖周感染及牙结石的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P<0.005).结论:加强对小学生的口腔卫生指导,积极预防和早期治疗小学生的口腔疾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内蒙古5岁儿童的乳牙龋病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儿童乳牙龋病的防治及口腔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采取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内蒙古自治区城乡5岁儿童共660名进行龋病情况调查,同时随机对受检儿童的父母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13.0软件包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5岁儿童患龋率为70%,龋均3.59。患龋率农村略高于城市,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男女之间乳牙患龋率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龋均农村高于城市(P<0.05),男女之间乳牙龋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好的刷牙习惯、定期口腔保健检查、含氟牙膏的使用均能降低儿童乳牙龋病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果、奶酪、奶茶、碳酸饮料等含糖较高的食物与儿童乳牙龋病的发生有相关性;一日多餐(含糖)儿童患龋危险性明显高于一日三餐者,且与加餐次数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牛奶、酸奶与儿童龋病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常食用水果、蔬菜可明显降低儿童乳牙龋病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蒙古自治区5岁儿童患龋率、龋均仍都高于我国平均水平,所以仍应大力贯彻实施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综合干预试点工作,广泛普及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儿童家长口腔保健意识,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进一步改善我自治区儿童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王礼文 《上海医药》2013,(22):47-49
目的:探索学龄期儿童口腔健康教育防治龋病的效果。方法:将257名小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28人接受口腔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129人仅给予口腔卫生宣传。结果:干预后,儿童及其家长口腔卫生认知明显提高,实验组龋病患病率为43.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9.07%;实验组龋齿充填率(60.87%)也较对照组(50.73%)高。结论:口腔健康教育可以全面降低学龄儿童龋病患病率,改善学龄儿童口腔保健行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西安市大学新生对口腔保健的认知及患龋情况,为大学生口腔教育提供依据,使预防教育具有针对性.方法 采用封闭式调查问卷和临床检查相结合的形式随机抽取西安市3所大学188名大学一年级新生进行口腔健康保健知识问卷调查和宣教及龋齿的筛查.结果 3所大学新生患龋率比较无明显差异,平均患龋率、龋面均、龋均分别为56.9%(107/188)、1.201、1.306;41.0%(77/188)大学新生对自己口腔健康情况缺乏足够关注;54.8%(103/188)大学新生表示在口腔疾患没有强烈症状时不会选择就医;87.8%(165/188)大学新生对简单的口腔保健知识有明确认识,但缺乏科学、系统的认知.结论 所调查的大学新生患龋率较高,口腔状况欠佳,口腔保健意识薄弱,需大力推广科学的口腔保健知识及行为.  相似文献   

13.
张妮  周霞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1):3230-3231
目的调查重庆地区妊娠期孕妇口腔健康状况、口腔保健意识并分析其行为。方法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标准检测重庆地区231名妊娠期妇女的口腔健康状况,包括龋失补(DMFT)指数、患龋率、牙龈炎率及牙结石率,记录其口腔行为并分析。结果重庆地区妊娠期妇女DMFT为1.4±0.9,患龋率为48.1%,牙龈炎率为57.6%,牙结石率为61.5%,且妊娠后期患龋率、牙龈炎率及牙结石率较妊娠早、中期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孕妇患龋率、牙龈炎率及牙结石率均增加,提示应加强孕妇口腔卫生宣传,做好口腔预防保健工作,确保母子平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清远市长期接触小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的影响,为保障放射工作者的健康和改进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卫生部《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规定的体检要求,对清远市220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同时调查306名非放射工作的其他医务人员作为对照组分析。结果随着工龄增加,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率和眼科检查异常率增加,部分组间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周血象均存正常范围内,各组问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核率均在正常范围内,男性组中,放射工龄〈5年工龄与5~15年和〉15年工龄组的微核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与对照组比较,相同工龄的放射人员微核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中尿酸、三碘甲腺原氨酸(T3)、四碘甲腺原氨酸(T4)、促甲状腺激素(TSH)值均在正常范围内,其中男性组〈5年工龄与〉15年工龄组的TSH值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放射工作人员长期接触低剂量照射.仍有可能造成健康损害.应加强放射防护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冠心病在临床上的表现及防治措施。方法本文选择80例患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冠心病的患者进行研究,对于处在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在进行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抗凝、溶栓以及有创或者是无创机械通气等的处理,对缓解期的患者进行随诊,同时进行长期的家庭氧疗及口服抗血小板凝集药物、无创双管气道正压通气等治疗对患者的心肺功能进行改善;对伴随血脂增高的患者应采用口服降脂药及低脂饮食来进行干预。结果本组患者经过治疗显效26例(32.5%);有效34(42.5%);无效20例(25%),其中死亡10例(12.5%)。结论长期的防治与随诊对于慢性肺源忡心月庠病并冠心病非常首要.而曜持长期的家庭氧疔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长期低剂量罗红霉素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支气管扩张稳定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9月-2012年3月收治的支气管扩张患者6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给予长期口服低剂量罗红霉素和茶碱缓释片,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2组治疗1年内急性发作的次数、1年后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分、FEV1/FVC及FEV1%( FEV1与预计值的比)及1年后治疗组治疗前后ALT、AST、DBIL水平.结果 治疗组1年内急性发作的次数、1年后mMRC评分及FEV1/FVC及FEV1%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ALT、AST、D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低剂量罗红霉素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支气管扩张稳定期疗效满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4年5月入住北京军区总医院263临床部神经内科的符合溶栓指征的急性脑梗死(起病在4.5 h内)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低剂量组(n=23)予0.6 mg/kg的阿替普酶、标准剂量组(n=23)予0.9 mg/kg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3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NIHSS)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比较静脉溶栓治疗前及治疗后7、28、90天改良Rankin(MR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1、3天GCS评分均显著增高(P〈0.05),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28、90天MRS评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同时间两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均可促进神经功能缺损早期恢复、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低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彭颖  蒋保安 《肿瘤药学》2011,(4):370-373
目的探讨以化疗为主同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6例入本院治疗的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同期放化疗治疗。化疗方案:EP为主方案,治疗周期4~6周期。放疗采取SRT,治疗剂量3.0~4.5GY,每周6次,中位治疗剂量38.5GY。放疗介入时间:化疗开始1~2周期后,下一周期化疗前。放疗靶区:照射原发灶及明确转移灶,淋巴引流区不做预防照射。中位随访时间为24个月。结果 (1)全组患者CR率为46.2%,PR率为38.5%,SD率为15.3%,总治疗有效率为84.6%,中位生存期为17个月,1年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80.1%及38.5%。1年及2年局部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8.1%及94.2%;(2)2级急性放射肺损伤的发生率为3.8%,2级晚期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为7.7%,2级急性放射性食道损伤的发生率为11.5%,2级急性血液学毒性的发生率为7.7%。结论化疗联合SRT治疗小细胞肺癌是可行的,患者的近期疗效可,毒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