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通辽市地下水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通辽地区地下水监测结果,结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18-93)中的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确定通辽地下水水质评价指标,在单项组分评价的基础上,运用综合评价法对通辽地区代表性地下水点的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分级。  相似文献   

2.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其健康状况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运用熵权综合健康指数法和单因子法对2015年丹江口水库水质进行了评价。单因子评价中,除总氮外,其他水质指标都较好。熵权综合健康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水质是健康和比较健康的,相比单因子评价法能够更加简明直观地反映综合水质状况,并且能包容总氮参数。通过对比分析,认为熵权综合健康指数法在丹江口水库水质评价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花凉亭水库是太湖县的重要饮用水水源地,通过模糊综合评价与常规单因子水质评价对比揭示花凉亭水库水质的真实现状进行评判,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基于北京市水环境监测中心密云分中心的水质监测数据,选取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及总氮等具有代表性的水质指标作为水质评价因子,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密云水库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前,密云水库水质满足GB/T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Ⅰ类标准,其中,白河主坝、库西、金沟围堰、套里、水九进口及内湖监测站的水质劣于恒河、潮河主坝及库东监测站;总氮是对密云水库水质影响最大的水质评价因子。评价结果为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密云水库的水质变化状况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法和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法是目前运用比较多的水质评价方法,尤其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能完整地表达水体的综合水质信息,计算过程简单,既可进行定性评价,也可进行定量评价。本文应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和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选取代表性监测项目对北京市的重要水源地——官厅水库2013年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官厅水库水体现状,为改善水质及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在北京市地表水源地水质评价中运用此类方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花凉亭水库是太湖县的重要饮用水水源地,通过模糊综合评价与常规单因子水质评价对比揭示花凉亭水库水质的真实现状进行评判,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夏凡  胡圣  杨旭光 《人民长江》2016,47(17):12-14
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是评价和保护水源地水环境质量的重要依据。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主要水源地水质标准体系,并对比我国现行主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参照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差异,指出了我国水源地水质指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进一步完善我国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指标体系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穆秀云  李林兵 《治淮》2012,(6):27-28
一、水质评价方法水质评价方法总的来说可分为两大类: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单因子评价法计算简单,可直观反映哪些指标超标,但由于是对单个水质指标独立进行评价,因此得到的评价结果不能全面反映水质量的整体状况,可能会导致较大的偏差。综合评价法可同时评价多种指标对水质的影响,从整体上给水质一个客观全面的评价。当前研究较多的综合评价法包括综合指数法、灰色聚类法、灰色模式识别法、模糊综合评判法、模糊模式识别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等。综合指数法通过多个指标并赋予各指标不同权重的综合来判断水质标准,它综合考虑了各指标对水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我国水质评价标准是采用GB3838-2002标准单因子评价法[1],这样能够直观、简单地评价水质,确定水质级别。但如果碰到多因子影响,且影响因子作用也不一的时候,仅仅因一个因子超标而判别水质级别似不科学,故应采用综合评价法[2]。"水污染程度"本身就是一种模糊概念,故水质综合评价标准也应是模糊的,所以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模糊矩阵进行水质评价将会更加客观和全面,评价结果也会更加科学,符合实际情况。根据南方某河流连续多年枯水期的水质监测资料,通过建立模糊矩阵,得到该河流的水质级别隶属度,应用模糊综合评价反映出该河流连续多年水质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孙玉君  李丹华 《人民长江》2016,46(14):15-18
为了掌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资源的水质情况,依据2012~2014年水源区水质实测资料,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采用单因子评价法,选用21项指标对丹江口水库直接入库河流、水功能区、省界断面、库区的水质进行评价,并分析了入河排污口的污染情况。评价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河流水质情况总体为良,部分污染严重的河流污染整治已初见成效,部分支流短期内水质难以达到要求;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产业结构不合理、污水处理设施未充分运行。根据水源区水质评价结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及水源区的水资源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应用灰色关联聚类分析法,对莱芜市牟汶河整治后的水质质量变化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采用牟汶河寨子河桥断面2005~2008年的水质监测数据,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四项指标作为评价因子。通过计算污染物权重,构造改进的白化函数,进一步计算出灰色关联度,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通过理论阐述与计算,得出评定结果:2008年2007年2006年2005年。  相似文献   

12.
李长虹 《吉林水利》2014,(10):34-39
本文分析了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地表水水质状况。通过河流水质资料从矿化度、总硬度、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挥发酚等参数分析反应其变化趋势,分析其水质现状。从而判定乌苏地表水是否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Ⅲ类标准,是否可以满足生活、工业用水、农田灌概以及渔业养殖等多种用途的水质要求。结果表明,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地表水水质现状为Ⅰ―Ⅲ类,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Ⅲ类标准。  相似文献   

13.
采取全指标评价法和双指标评价法对全国4 493个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的水质达标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方法的评价结果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全国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分别为61.2%和49.6%,双指标评价结果好于全指标评价结果。根据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和现状污染物入河量的关系,对水功能区承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国未超载的水功能区有2 907个(占64.7%),而另外35.3%的超载水功能区以25%左右的纳污能力接纳了60%以上的污染物入河量,表明功能区超载而水质达标的问题普遍存在,原因是纳污能力计算标准偏严格而导致。同时还大量存在功能区不超载但水质不达标的情况,这主要有污染物的质量浓度背景值高、受到上游功能区污染物超标入河量的影响,以及对农业面源污染入河量暂无法全面测量等原因。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水域纳污能力计算方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的管理目标中,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是其中之一.限制纳污需要确定水域纳污能力,而现行的《水域纳污能力计算规程(GB/T 25173-2010)》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较大争议.从设计水文条件的设置、污染源、排污口概化、计算模型与反应参数等方面对当前的纳污能力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了目前的处理方式产生争议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对策,并结合美国环保局的TMDL思想内涵,探讨TMDL对我国纳污能力计算的借鉴意义,最后提出了开展以水生态系统健康为目标的动态、多指针、综合点源与面源污染生态纳污能力的计算思路.  相似文献   

15.
采用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水质评价模型,分别对龙华港水系10条河道的13个断面2011年4月(非汛期)和8月(汛期)两个时段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部分河流水质达标,汛期水质好于非汛期;评价结果与运用传统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基本吻合,并能反映出同一级别下不同断面的水质优劣情况,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相似文献   

16.
天津海河磷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集海河干流重要断面、相应排污渠以及部分支流(北运河、子牙河、南运河)共29个监测断面的水样,对样品中的溶解性活性磷(SRP)、总溶解态磷(TDP)与总磷(TP)进行测定,并分析其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海河干流各断面的TP质量浓度为0.4~3.5mg/L,已超出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水质标准,SRP质量浓度0.09~0.75 mg/L,TDP质量浓度0.24~1.42 mg/L;各排污渠(支流)TP质量浓度0.2~5.0 mg/L,SRP质量浓度0.01~3.63 mg/L,TDP质量浓度0.12~4.16 mg/L。排污渠(支流)多数断面的含磷量比相应干流的高。天津海河总磷以总溶解态磷为主要形态,这和海河悬浮颗粒物浓度较低有关。  相似文献   

17.
针对《水利质量检测机构计量认证评审准则》(SL309—2007)颁布实施后,水环境监测机构计量认证工作变化和质量体系面临改进的问题,通过介绍计量认证工作实践管理经验,提出了几点体会,指出了新条件下计量认证工作应着力认识和思考的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是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在水质评价中应用时,模糊综合评价法考虑到了水质分级界限的模糊性和污染因素的权重,能够客观地反映水体的水质现状,其评价结果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是一种客观、有效的水质定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9.
叶红  周芸  杨平 《中国水利》2010,(19):18-20
川中丘陵区浅层地下水生物慢滤工程的试验结果显示出其对常见污染物指标的去除效果。该系统对原水污染物各指标的去除率都在50%以上,而清水池中加臭氧处理后,污染物各指标去除率可达60%以上,出水水质均能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此技术可作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的一种实用水处理模式,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