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为对比分析纤维微表处施工性能与纤维种类、纤维掺量、油石比的关系,选取4种纤维,通过改变纤维掺量、油石比大小进行不同条件下的拌和试验、黏聚力试验。通过一系列试验结果可知: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纤维微表处混合料的拌和时间逐渐缩短,黏聚力值逐渐增大,且不同纤维掺量有其最合适的用水量;对于纤维微表处施工性能,当纤维掺量为0.10%~0.25%,油石比为7.0%~7.5%时,施工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
微表处性能的优劣与其配合比设计有密切关系,而油石比的确定在配合比设计过程中至关重要。为确定纤维微表处的最佳油石比,在原指标确定的油石比范围内增加低温评价指标,并通过低温弯曲试验、湿轮磨耗试验、负荷车轮黏砂试验最终确定了油石比的最佳值,同时分析了纤维对微表处性能的影响情况。研究表明:普通微表处掺加一定量纤维后,同样可以达到快速开放交通的要求,而且显著提高微表处的路用性能;当掺加0.10%的聚丙烯纤维,其最佳油石比提高0.5%左右;增加新的评价指标后,缩小了油石比范围,降低了施工随意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沈四高速公路铁岭段微表处养护工程的混合料设计、施工和使用情况。通车1年的使用情况表明,微表处抗滑性能和密水效果优良,与原路面粘结牢固,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路面的平整度,可以满足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微表处矿料级配范围及集料质量要求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微表处施工中,良好的矿料级配是沥青混合料性能的重要保证,对各个国家选用的微表处矿料级配范围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各个国家对微表处用集料砂当量及其它质量要求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微表处养护技术使用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居浩 《石油沥青》2007,21(6):46-53
国内在很多高速公路进行了微表处应用的实践。结合微表处处治路面的实体工程,对采用微表处养护技术的典型路段进行调查,主要包括:路面的抗滑性能、渗水系数、车辙、噪音等,分析微表处路段产生病害及功能下降的原因,重新对微表处混合料进行分析与评价,以指导微表处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提高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6.
改性乳化沥青的研究,关键是解决好改性及乳化过程,使产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且使用改性剂后,能使沥青的低温性能明显提高。介绍了一种专门用于微表处施工中的改性乳化沥青,在微表处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在高速公路的预防性养护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微表处在江西省内一些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中开始应用,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通过微表处在江西高速公路应用情况的实例,介绍了微表处的特点及施工控制要点,提出微表处技术应用和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微表处作为一种经济、环保、有效的道路养护技术,在我国各等级公路都有很好的应用,总结了微表处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一些应对措施,给微表处施工单位及微表处研究人员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沈哈高速公路铁岭段微表处养护工程的混合料设计、施工和使用情况。通车 2年的使用情况表明,微表处抗滑性能和防水效果优良,与原路面粘结牢固,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路面的平整度,可以满足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孟媛 《石油沥青》2013,(5):39-44
主要介绍了SBS改性微表处技术,针对SBS改性沥青高黏度、难乳化的特点,通过对乳化剂的性能研究,提高其乳化能力,达到对SBS改性沥青较好的乳化效果,并对比SBR改性微表处测试了其乳化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结果表明:SBS改性微表处可以达到SBR改性微表处的应用效果,并在有些指标上优于SBR改性微表处,并且SBS改性微表处在经济效益上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1.
微表处混合料轮辙变形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松 《石油沥青》2007,21(2):11-17
微表处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养护技术,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检验了微表处用原材料的技术指标,在满足规范的要求上以试验分析为基础,通过使用不同石料、乳化剂、纤维以及纤维的添加量,分析这些因素对微表处混合料轮辙变形试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微表处技术在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某高速公路专项治理工程,采用施工用原材料研究了微表处混合料的设计,结合实体工程研究了微表处技术的施工工艺。对微表处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跟踪观测,研究结论表明沥青路面微表处技术是一种经济、性能优良的高速公路养护技术。  相似文献   

13.
详细叙述了微表处技术在现代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通过室内试验和施工证明, 采用微表处技术可有效地防止路面水下渗和修复车辙等早期病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微表处混合料拌和试验,对影响乳化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的乳化剂、石料、添加剂、润湿水量和拌和温度等因素进行了考察,结合界面膜理论和双电层结构理论,分析了微表处混合料的破乳机理和各因素的影响程度。试验结果表明,在微表处施工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因素对混合料拌和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铁四高速公路上微表处施工过程中的混合料设计,对施工性能指标、路用性能指标及设计步骤等做了全面而细致的阐述,并就我国与国际稀浆封层协会关于微表处有关技术要求的差别做了简要介绍,对混合料设计过程中的有关试验中所应注意的问题做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便有关技术人员在应用中借鉴。  相似文献   

16.
选用不同集料、沥青和乳化剂,通过微表处混合料的湿轮磨耗、粘聚力和水敏感性系列室内试验,探讨了微表处配合比设计中各物料之间的相容性问题,并分析了微表处混合料在成型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说明微表处配合比设计中的各物料之间相容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对高速公路微表处试验路段的检测和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虎增福 《石油沥青》2007,21(3):35-37
介绍了连霍高速公路兰考段微表处试验路段原路面、运营一个月和运营两年后路面的检测数据,对微表处试验路段的路用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