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白细胞介素-1β蛋白和mRNA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脑缺血对白细胞介素 - 1β(IL- 1β)表达的影响 ,及脑缺血后 IL- 1β的细胞来源。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栓塞 (MCAO)模型 ,应用原位杂交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对 IL- 1β m RNA表达的影响 ;应用荧光双标检测 IL- 1β的表达细胞。结果 :(1)正常和假手术大鼠大脑皮层 IL- 1β m RNA阳性细胞表达较少 ,缺血再灌注后缺血侧皮层 IL- 1β m RNA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增加 ,再灌注后 2 h IL- 1β m RNA表达显著增加 ,再灌注后 2 4h逐渐降至正常水平。 (2 )缺血后表达 IL- 1β m RNA的主要细胞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缺血再灌注后12 h IL- 1β蛋白主要表达于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 ,神经元未见 IL- 1β的表达。结论 :脑缺血后 IL- 1β m RNA表达增加 ,IL- 1β可能在缺血性脑损伤中起重要作用。缺血再灌注后 IL- 1β主要来源于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CyclinD1表达与小胶质细胞活化、神经元凋亡之间的内在关系。方法:建立光化学诱导的老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利用原位分子杂交、IsolectinB4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末端标记等方法,检测缺血4、24 h和3、5 d组大鼠脑组织中的CyclinD1 mRNA阳性细胞、小胶质细胞和凋亡细胞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CyclinD1 mRNA阳性细胞、小胶质细胞和凋亡细胞皆分布于缺血灶周围,发布空间相互重叠。CyclinD1 mRNA在多种形态细胞中表达,以胶质细胞最为多见,其表达高峰与小胶质细胞活化高峰一致。在各时间点的病灶周围皆发现TUNEL阳性细胞,其高峰时点提前于CyclinD1 mRNA阳性细胞及小胶质细胞活化高峰。结论:CyclinD1可能参与了缺血后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及神经元的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缺血脑保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7 d后断头取脑做冰冻切片,用免疫荧光双标的方法观察缺血周边区与假手术组相同部位G-CSF受体、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微管相关蛋白2(MAP2)、神经胶质原酸性蛋白(GFAP)的共表达情况.结果 G-CSF受体和GDNF在正常大鼠脑内广泛表达于神经元,不表达于星形胶质细胞;但在缺血周边区,星形胶质细胞亦部分表达G-CSF受体和GDNF.在正常脑组织,大部分G-CSF受体阳性的细胞也表达GDNF.结论 脑缺血可诱导缺血周边区星形胶质细胞表达G-CSF受体和GDNF,推测缺血后的内源性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缺血周边区星形胶质细胞的G-CSF受体表达以及GDNF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STAT)3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其与缺血性神经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 用ABC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中的STAT3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分布。结果 正常和假手术大鼠脑内以及脑缺血后的非缺血半球脑组织中未发现有STAT3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12小时在栓塞侧梗死区可见少量STAT3免疫阳性细胞,24小时后阳性细胞显著增多达高峰,在缺血侧纹状体和缺血皮质周边区表达最明显,1周后梗死周边区少数神经细胞仍有阳性表达。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STAT3活化及超量表达可能介导了缺血神经细胞信号转导过程,并参与了脑缺血神经细胞损伤与修复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胀亡-持续性局灶脑缺血星形胶质细胞的死亡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动态观察大鼠持续性局灶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探讨星形胶质细胞的死亡方式.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免疫组化组、免疫组化对照组、电镜实验组和电镜实验对照组.采用颈内动脉线栓并环扎的方法建立持续性局灶脑缺血模型.免疫组化组和电镜实验组大鼠按照缺血时间(3h、6h、12h、24h、48h)平均随机分为5个亚组.对照组为术后24h取脑.免疫组化标本采用HE染色及TUNEL-GFAP双染.电镜标本在中心区、边缘区分别取材、染色后,透射电镜观察.结果随着时间的延长,脑缺血中心区及边缘区星形胶质细胞逐渐出现核肿胀、染色质分散、边聚、空泡变,核膜破溃,染色质溢出.随着缺血时间延长,中心区GFAP阳性细胞数逐渐减少,直至基本消失.缺血边缘区则可见到GFAP阳性细胞数量逐渐增多.TUNEL-GFAP双染未见阳性细胞.结论持续局灶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未见凋亡,推测胀亡是星形胶质细胞主要的死亡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LMWH)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及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并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LMWH治疗组,对照组及LMWH治疗组分别于脑缺血2h再灌注3、24、48、72h处死;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脑组织中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TNF-α阳性细胞。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24、48、72h组梗死灶周围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及TNF-α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5)。结论LMWH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梗塞灶周围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及TNF-α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低分子肝素(LMWH)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及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并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LMWH治疗组,对照组及LMWH治疗组分别于脑缺血2 h再灌注3、24、48、72 h处死;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脑组织中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TNF-α阳性细胞。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24、48、72 h组梗死灶周围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及TNF-α 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5)。结论 LMWH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梗塞灶周围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及TNF-α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EGb761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神经胶质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EGb761(银杏叶提取物)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神经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缺血组、EGb761干预组.制备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药物干预12周后,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表达.结果 EGb761干预组大鼠的海马、胼胝体、皮质CNPase阳性细胞表达明显高于单纯缺血组,而海马、胼胝体、皮质GFAP阳性细胞表达明显低于单纯缺血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脑缺血时,EGb761对少突胶质细胞缺血性反应有保护作用,同时减少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对大鼠脑内小胶质细胞活化、转化生长因子-β mRNA(TGF-β mRNA)表达的影响以及电针刺激水沟、百会穴的调节作用。方法 以改良的血管内栓线技术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将80只Wistar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正常对照组。电针取穴水沟和百会。切片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以蓖麻凝集素标记小胶质细胞,以原位杂交法检测TGF-β mRNA表达。结果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小胶质细胞未见显色,TGF-β mRNA少量表达。各模型组在缺血灶边缘可见大量小胶质细胞活化,数量增加,TGF-β mRNA大量表达。经电针治疗后,各治疗组小胶质细胞活化数量较模型组减低,TGF-β mRNA表达无明显减少。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内小胶质细胞被活化,对神经元产生毒性作用。电针治疗可减少小胶质细胞活化,但不降低TGF-βmRNA表达,从而对神经元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成年大鼠持续性局灶脑缺血后小胶质细胞的变化及其与缺血后凋亡的关系。方法 采用单侧大脑中动脉近端民凝术建立成年大鼠持续性局灶脑缺血模型。在手术后3h、6h、12h、24h、48h、72h和120h取材,分别用IsolectinB4凝集素标记小胶质细胞和原位末端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结果 缺血后凝集素阳性小胶质细胞和TUNEL阳性小胶质细胞都分布在梗死灶周边区。缺血12h在梗死灶的边缘密集分布凝集素标记阳性细胞,24-72h凝集素阳性小胶质细胞数量增加(P<0.05),120h阳性细胞数量减少(P<0.01)。脑缺血48h、72h、120h在梗死灶边缘区域分布TUNEL阳性凋亡细胞,TUNEL阳性细胞以神经细胞为主。结论 持续性局灶脑缺血后活化小胶质细胞主要分布在梗死灶周边区,可能对缺血后神经元凋亡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大鼠脑组织缺血再灌注后星形胶质细胞与Syp变化的关系。方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7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各时间点处死取脑,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CA1区GFAP、Syp的表达。结果不同时间点缺血再灌注组GFAP、Syp表达均高于同时期假手术组(P<0.01);缺血再灌注组GFAP与Syp高度相关(P<0.01)。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星形胶质细胞与Syp变化具有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大鼠脑组织缺血再灌注后星形胶质细胞与GAP-43变化的关系.方法 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7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在各时间点处死取脑,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CA1区GFAP、GAP-43的表达.结果 不同时间点缺血再灌注组GFAP、GAP-43表达均高于同时期假手术组(P<0.01);缺血再灌注组GFAP与GAP-43高度相关(P<0.05).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星形胶质细胞与GAP-43变化具有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喹硫平对小鼠脑缺血后胶质增生及IL-1β表达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4组:喹硫平加缺血组、药物对照组、缺血组、药物保护组;采用免疫组化法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方法检测喹硫平对小鼠脑缺血后胶质增生及IL-1β表达的作用。结果脑缺血再灌后2h小胶质细胞激活,脑缺血再灌后2d和4d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激活;脑缺血再灌后8d、2w和4w喹硫平减少GFAP表达水平。缺血组与假手术组相比较GFAP-IL-1β共表达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1);药物保护组与缺血组比较GFAP-IL-1β共表达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喹硫平能够减轻小鼠脑缺血后胶质增生同时降低IL-1β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针刺任脉和督脉经穴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缺血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调节作用。方法 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通过免疫荧光双标方法研究各组GFAP阳性细胞和GFAP/NSE双标细胞的表达。结果 针刺督脉治疗可以下调脑缺血后海马齿状回的GFAP阳性细胞数,同时使GFAP/NSE双标细胞增多;针刺任脉和督脉治疗的GFAP阳性细胞增长幅度小于针刺督脉组,而GFAP/NSE双标细胞的增长幅度则大于针刺督脉组。结论 针刺任脉和督脉可抑制脑缺血后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过度增殖并可促进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从缺血后小胶质细胞变化和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β1 )蛋白表达等方面 ,研究糖皮质激素对持续性局灶性脑缺血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 90只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及氟美松组 ,采用左侧大脑中动脉近端电凝术制备模型。术后 1h ,生理盐水组静脉注射 0 5ml生理盐水 ,氟美松组静脉注射氟美松 (0 5mg·kg- 1 ·d- 1 )。常规HE染色 ,计算并比较氟美松组和生理盐水组的梗死灶体积。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TGFβ1 蛋白表达。凝集素法检测小胶质细胞。半定量分析阳性细胞的数量。结果 氟美松处理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 ,缺血 6h至 5d的梗死灶体积显著增加 ;缺血 12h、2 4h及 3d等时间点 ,小胶质细胞密度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 ;5d时未见凝集素阳性的小胶质细胞 ;缺血 6h、2 4h及 3d ,TGFβ1 阳性细胞密度比生理盐水组减少。结论 氟美松可抑制缺血梗死灶边缘区域小胶质细胞反应和TGFβ1 蛋白表达 ,这可能是氟美松加重成年大鼠持续性局灶性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局灶性脑缺血耐受和星形胶质细胞反应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研究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对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及最佳预处理时间剂量 ,并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脑缺血耐受中的反应。方法 采用开颅方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 ,通过观察大鼠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损伤状况、脑梗死体积分析及病理形态学变化 ,评价不同的缺血预处理时间剂量 (10分钟、2 0分钟、30分钟 )对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采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免疫组化法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在脑缺血耐受中的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缺血预处理 2 0分钟未引起明显的神经元损伤 ,但使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功能损伤减轻 ,梗死体积明显减小 (P <0 .0 1)。免疫组化显示 ,2 0分钟缺血预处理组及重复缺血组星形胶质细胞在损伤预处理侧广泛激活。结论  2 0分钟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能够有效诱导脑缺血耐受。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可能与脑缺血耐受中神经元的存活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星形胶质纤维酸蛋白(GFAP)与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在海马CA1区表达变化,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2h制备SD大鼠脑缺血模型,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按1d、3d、7d、14d、28d时间点再分5个亚组,各时间点处死取脑,用免疫组化和荧光双标结合共聚焦扫描的方法来检测高迁移率族蛋白和星形胶质纤维酸蛋白在脑内海马CA1区表达变化。结果不同时间点缺血再灌注组GFAP、HMGB1表达均高于同时期的假手术组(P<0.05)。缺血再灌注组星形胶质细胞1d、3d、7d逐渐激活增生,7d达到高峰,14d开始下降;HMGB1在1d、3d、7d、14d是表达增加,14d达高峰,28d下降(与前一时间点比较P<0.05)。缺血再灌注组GFAP和HMGB1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存在HMGB1和GFAP共定位细胞。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HMGB1增加与星形胶质细胞激活成正相关,过度表达的HMGB1和增殖的星形胶质细胞可能与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的迟发性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8.
大鼠前脑缺血再灌注后GFAP、S-100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S-100蛋白在大鼠前脑缺血再灌注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情况.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细胞活化情况.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后第1d,顶叶皮层和海马可见少量GFAP阳性细胞表达 脑缺血再灌注第3d及第5d后GFAP阳性表达明显增加,并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S-100蛋白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第1d即有增加,并随着时间延长表达明显增强,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GFAP、S-100蛋白表达增加,说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参与了脑缺血损伤后神经元的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大鼠脑缺血模型脑内 IL-1 β蛋白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左侧大脑中动脉插入丝线结扎(LMCAO)方法制造大鼠脑缺血模型。分别按照 1、2、4d不同缺血时间组和缺血再灌后 3 0 min~ 7d的不同再灌时间点取材 ,假手术大鼠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标记实验各组大鼠脑组织中 IL-1 β阳性神经元的数量。结果 在不同缺血时间组中 ,假手术组少见 IL-1β蛋白表达 ,模型组大鼠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 ,IL-1β蛋白表达数量增多。在不同再灌时间组中 ,假手术大鼠脑内两侧半球少见散在的 IL-1 β免疫反应细胞 ,模型组 IL-1 β免疫活性细胞在线栓栓塞 (MCAO)缺血再灌后缺血半球从 1 h后开始表达 ,2 h后免疫反应继续增加并向未缺血半球侧表达 ,此时表达达到高峰 ,4h后表达开始减弱 ,至第 7天 IL-1 β免疫活性细胞在所检测脑区为最低水平表达。结论 本研究证明了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后可诱发 IL-1 β表达增加 ,且 IL-1 β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时间规律。  相似文献   

20.
IL-1、TNF在局部脑缺血/再灌注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脑缺血/再灌流损伤中IL-1、TNF的来源、变化规律和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局部脑缺血/再灌流大鼠模型中IL-1β、TNF-α的表达。结果缺血组(I)3hlL-1β表达增多并持续至120h,缺血再灌流组(IR)0.5hIL-1β即明显增高,高峰在24h,120h已降至对照组(C)水平,阳性细胞主要为纹状体区及顶叶皮层的神经元、胶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I组和IR组0.5hTNF-α表达增多,12h达高峰,持续至120h,阳性细胞为纹状体和缺血皮层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结论IL-1β、TNF-α参与缺血/再灌流脑损伤,其来源于损伤局部的神经元、胶质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并对其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