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微型涡轮机是一低排放微型燃气轮机系统,由其组成的微型涡轮发电机组可广泛应用于分布式电站、冷热电联产以及混合电动汽车等领域。为对涡轮机组进行性能试验研究,将涡轮发电机组与油耗仪、外接电池组和负载组成试验系统,通过微型涡轮机数字功率控制器—DPC(负责控制发电机功率)用户维护串口,在Modbus协议基础上,采用VC++多线程串口类开发了基于Windows监控程序,对涡轮机运行状态,功率,油耗,输出电压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并记录实时数据。实际运行表明系统通讯可靠控制良好。  相似文献   

2.
水下航行器涡轮发动力推进系统在偏离设计工况时敏感性大,因而对涡轮机动力系统实施转速闭环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从系统物理特性、可实现性出发,通过分析涡轮机动力系统工作机理,建立了适用于系统特性和控制律综合的系统数学模型,利用燃料泵排量闭环控制的控制方法,获得了针对工质秒耗量的控制律,完成了涡轮机推进系统闭环控制设计;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控制方法能够较好地兼顾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平稳性,且在整个工况变动范围内控制律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3.
文中介绍了微型电加热锅炉功率计算方法,并用单片机实现了水位的三冲量控制,还以调功的方式实现了对蒸汽温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火灾监控系统需要实时获取来自接收机串口的检测数据和视频数据,对串口进行实时监控的同时还可以进行一些其他的操作.利用基于多线程的串口通信编程思想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介绍多线程的基本概念和上位机C#串口通信编程技术,分析了火灾监控系统的基本功能和需求,着重阐述了采用基于多线程串口通信方法来获取和配置火灾检测参数,并且给出了C# SerialPort类的使用方法.经过最终调试,程序运行稳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的风力涡轮机状态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风力涡轮机的故障模式预测成为了风力发电站发展的重要任务;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算法的涡轮机故障状态预测方法;这种方法包括3个主要的步骤:涡轮机状态抽象,算法训练,状态预测;首先利用先验知识将涡轮机的初始状态进行分类,选择建立预测模型的参数;为了降低计算难度,采用数据挖掘算法进行模型参数的选择;最终采用发电机转速、变速箱速度、温度枢纽、叶片螺距角这些参数进行预测模型的建立;建立预测模型的过程分为3个阶段:预测任意故障;预测系统的特殊故障;确定未知故障;通过对各种数据挖掘算法基于大量风力涡轮机数据的性能分析,选择了性能最优的随机森林算法模型;这种模型的预测准确率能够达到98%;同时还能够预测训练数据没有包含的故障类型;通过在实际风力涡轮机数据的验证,表明了这种模型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VC6.0 MFC的平台上,利用工业通信中广为流行的多线程CSerialPort类进行多串口通信应用设计,经过反复测试,系统运行良好、性能稳定,给多串口多线程并行数据通信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用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何斌  陈鹰  周银生 《自动化学报》2004,30(5):707-715
建立了新型医用微型机器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有向图理论分析了医用微型机器 人的姿态可控性,得到微型机器人的姿态可控的结论.同时,对机器人和环境参数的摄动对机器 人的姿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研究结果证明了上述理论.姿态可控性与微型机器人进入人 体时人体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紧密相关.通过控制微型机器人的运行姿态,可以使人体得到良好 的舒适程度.  相似文献   

8.
针对微型涡喷发动机ECU控制系统具有时变性和非线性的特点,为改善微型涡喷发动机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将模糊神经网络PID控制方法应用于ECU的转速与推力控制系统中;首先,利用某微型涡喷发动机的试车数据通过系统辨识方法得到其数学模型,其次针对模糊PID无法在线调参的弊端,引入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方法对微型涡喷发动机ECU系统进行控制;为模拟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干扰问题,在仿真过程中加入了干扰信号,通过与传统PID、模糊PID的仿真结果对比验证得出,模糊神经网络PID在涡喷发动机转速控制系统中响应速度更快约为1 s,超调量更小约为0,在有干扰的情况下恢复稳定状态的时间更短,约为0.5 s。  相似文献   

9.
为更好地设计微型直升机的控制系统,必须建立其动力学模型.以微型直升机偏航控制为例,由于微型直升机复杂的动力学特性以及直升机微型化后的特殊性,用传统建模方法很难建立出令人满意的模型.基于神经网络的预测功能,将实验系统获得的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可得到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该模型可根据当前的控制指令和偏航角度预测出下一时刻直升机的偏航角度,从而为设计直升机控制系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在利用 LabWindows/ CVI 编写程序控制仪器对串口进行测试过程中,采集数据时在程序收到串口信号前系统无响应的问题,对串口基本原理和 LabWindows/ CVI 中多线程编程思想进行了分析,对用于测试的多线程编程方法进行了研究,编写了基于多线程的串口测试程序.程序中主线程用于程序界面的调用及程序的配置,次线程函数用于驱动串口读取数据,等待串口信号.经验证,基于多线程的编程方法在实际测试中有效地解决了超时问题,提高了测试程序的可操作性和易用性,达到了良好的测试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一个利用多线程及重叠I/O实现的串口通信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in32系统中.多线程环境为实现实时串口通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文中提出了一个多线程串口通信类,该类具有简单的接口,使用重叠I/O方式实现.不会导致线程阻塞。给出了该类的具体实现方法.并将其应用到一个直流电源的监控系统中,通过与扩展异步通信芯片配合使用,成功实现了在38400波特率下运行。  相似文献   

12.
余臻  柳培忠 《计算机工程》2006,32(20):253-254
在计算机智能控制领域,实时数据采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该文以电力系统的数据采集为背景,说明了在Windows 2000环境下通过计算机串口实现数据采集的方法。并且介绍了在Delphi中多媒体定时器的使用,从而大大提高数据采集的速度和精度,达到了智能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井下防爆计算机不具备电池电量监测功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USB协议的井下防爆计算机电池电量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选用带有AD转换的小型单片机完成电池电量采集和处理任务,采集的数据通过串口传输给USB转串口模块,上位机通过虚拟串口可得到电池电量的采样值。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设计的指标符合负载工作时间,数据传输可靠性较高,AD转换的相对误差能够满足电池电量采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载波电表集抄系统中,电力载波通信距离有限、抄收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于载波电表集抄系统的中继转发技术,并设计出应用此技术的电力载波通信路由器。采用多叉树遍历寻优算法实现了用户节点路径的自动寻优及自动更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了网络和串口两种通信方式,以方便采集站对用户节点进行快速、准确、无误的数据抄收。  相似文献   

15.
对云南某铅锌冶炼企业的电热前床自动控制系统的通信故障进行研究,介绍了基于串口通信的电热前床通信系统的升级方法。根据电热前床工艺控制要求,对电热前床控制系统的通信系统和监控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通过采用串口通信的方式,完成了欧姆龙PLC与工控机的硬件通信连接,并成功实现了InTouch组态软件与PLC控制软件之间高速、可靠的数据通信。实践证明,电热前床控制系统的升级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也为今后电热前床控制系统的扩容提供了开发平台。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串口通信的远程控制系统,并且内嵌了基于与局域网络的通信系统,由PC机通过串口控制PLC,并采用WinSock技术通过局域网络和另一台计算机通信。PLC控制变频器输出相应的频率的三项交流电以控制电动机,然后由电动机去控制发动机,使发动机按照相应的速度运行。  相似文献   

17.
电力直流系统监控模块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电力直流系统的特点和要求,设计了以嵌入式PC为核心,扩展了多串口板、开关量输入板、开关量输出板、模拟量采集模块的监控模块,软件具有强大的组态能力,并具有专家系统的功能,可能实现蓄电池智能管理和其他各种监控功能,与后台监控通讯,可以实现电力直流系统的集中监控和“四遥”功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LabVIEW串行通信在燃料电池混合电源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监控系统通过串口接收混合电源系统采集到的系统运行参数,向混合电源系统发送控制指令,实现燃料电池混合电源硬件故障诊断、实时在线监控,以图形化的方式动态显示燃料电池混合电源系统的工作状态。简要介绍了监控系统的硬件构成,详细说明了监控软件开发流程。该监控系统效率高、功能强、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9.
在数控系统中,通常需要利用串口或者CAN总线进行数据监控,针对满足其数据采集与发送及存储的技术要求,提出一种便携式的数控系统监控平台设计方法;基于Freescale的ARM芯片MCIMX357与Linux操作系统,利用外围接口电路,实现大容量数据存储、串口多模式通信、CAN总线数据监控,同时附加人机友好界面,利用配套电源管理方案实现低功耗便携功能;通过测试表明设计合理可靠,功耗为3.5W,串口通信频率为115200bps,CAN通信速度为500K,同时该设计成果成功应用于我单位某型数控系统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