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校对人员的博识孙明晶不懂校对工作的人,往往把校对视为简单的字对字(硬对),认为只要认识一些基本汉字,稍微懂点语“法、修辞,就完全可以胜任校对工作。有些人刚做校对工作时,往往也容易产生这种想法。虽然有的人经过一段工作实践后,逐渐改变了这种想法,但对校对...  相似文献   

2.
校对实践经验谈■徐玉英校对工作越来越受到出版业和全社会的重视。校对工作的文字性、技术性和学识性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承认。我国出版业的校对专家和有识之士正在进行校对史、校对员修养、校对管理、校对方法、校对规律等全方位的理论研究工作。在这里我从多年校对实践...  相似文献   

3.
校对是一门学问,是一项文字性、学识性较强的创造性劳动,也是出版生产流程中的独立工序,在报纸质量保障体系中举足轻重。校对校的是事业心、责任感,校的是静心、细心和耐心,也校的是态度和状态,以及一个人的学识和素养。因此,校对人员要强化责任心,决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疑点。  相似文献   

4.
校对是一种集文字性、学识性、技术性为一体的文化工作。它的特性决定了校对人员应具有自己特定的知识结构。当前,关于“校对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而进入新学科新知识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校对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要求其必须是一种专门的人才,必...  相似文献   

5.
现代校对人.指改革开放年代.工作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的专职校对工作。本所论现代校对人角色.取自现代校对人责任这样的视角.从而得出四个主要社会角色,即:“异”“非”的猎手,编辑的益友.“书国”的最后把关人,读不谋面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集体校对是提高校对质量的保证刘艳华随着我国图书出版事业的繁荣和发展,随着人们对图书出版质量的要来越来越高,图书出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校对也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权对工作的文字性、技术性、学识性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承认。如何提高一本书的校对质量呢?我...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校对人员的感性体验出发,展示关系结构和学识积累给校对人员带来的“压力”以及对“压力”与“自身价值实现”关系上的认识偏差,并试图通过分析校对主体创造性实践活动,对校对人员自身价值的实现做一种描述。压力校对者的压力来自他所处的关系结构中,与校对者最...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说过:学识丰富能点铁成金,学识浅薄则点金成铁.作为一名优秀的校对人员,应该努力成为“杂”家.因为,书刊涉及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政治、军事、科技、历史等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校对人员知识面广,专业知识过硬.只有这样,工作起来才能有主心骨、发言权.才有可能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从“校异同”上升到“校是非”的自由境界.  相似文献   

9.
据现行某些书刊介绍,校对方法颇多。从微观上分辨,有点校、折校、顺校、倒校、唱校等。然而从宏观上分析,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校对者和被校物二者所具有的,仅仅是“二性”校对,即:校对的思维性、层次性。具体一点说,校对者所具备的是主观意识的“思维性校对”,被校物所据有的是客观的“层次性校对”。所谓“思维性校对”,就是校对者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校对。简言之,思维性校对就是校对者的主观意识在大脑中的深层反映,并在被校物上客观地表现出来。取形式为“读、默式校对法”,即:“读校法”和“默校法”。读校法,又名“唱校法”。一般,只要两个人同时进行就可以了。有时,在保证校对质量的前提下,为了加快校对速度,可由  相似文献   

10.
今天,出版业的实践和需要,不同程度地展示了现代校对的五个主要功能。它们是两个可称之为原生功能的校异同和校是非,三个可称之为派生或次生功能的校对监检、校对学习和校对审美。 一提起现代校对的功能,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如下说法:“校对是字对字的简单劳动。”“校对是编辑的助手。”“校对是枯燥、单调而又被动的苦事。”这些说法虽然都有一定的根据,但也都失之片面,是“一点论”,而不是“两点论”。用这样的“一点论”来考察现代校对功能,就会看不到发现和消灭原稿错  相似文献   

11.
周倩芸 《编辑学刊》2016,(4):101-103
当前美术类出版物校对功能已由校"异同"走向校"是非",因而校对方法也随之转变,为此考验校对主体眼力的时代已经来临。本文试图阐述校对工作不再是简单劳动,而是编辑工作的延续,是集学识性、文字性、技术性、专业性为一体的创造性劳动,校对眼力的具备是当前提高美术类出版物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出版校对心理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校对人员是出版物生产中的质量监督官和把关尖兵。重任在身,一字千钧,使他们行使职责时绝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正因为如此,就要求出版校对人员一丝不苟,沉着镇定,心细如发,目锐似鹰,稳坐中军帐,巧把“贼”来擒。既有丰富的学识和高超的专业技能,更须具有经得起实战考验的校对里手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校”的解释为“订正”,“校对”则有三个义项,分别是1.核对是否符合标准;2.按原稿核对抄件或付印样张,看有没有错误;3.做校对工作的人。古人有“校雠”一说。即“校勘”。“雠”就是“校对字”的意思。有意思的是,“雠”又同“仇”,颇有视出版物中的错误为仇敌之意,必要将其消灭。校对工作发展到现在,  相似文献   

14.
张洵 《出版参考》2023,(1):58-59+75
校对是图书出版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图书质量意义重大。新时代背景下,出版环境已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面对图书生产工业化、产业化趋势,以及校对工作功能上的编校合一与内容上的复杂多元,单一素养的校对人员已无法适应需求,培养具有“大校对”意识、较高学识水平、现代化工具运用能力、一定美学素养和良好社交技巧的新型校对人员,助力图书质量的提高,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现代校对管理的四个重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什么要讨论现代校对管理问题?用一句话来回答:因为建立现代管理理念,完善现代校对管理体系,是当代校对实践和发展的需要。具体说,有如下缘由:"第一,当代校对主体日趋多元化,社外校对已经成为校对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校对主体多元和校对活动社外循环,传统的校对管理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情况,需要建立并完善适应新情况的现代校对管理体系。"第二,当代编辑工作的重心已向策划转移,加之出版周期日益缩短,有的稿子编辑加工比较粗疏,造成原稿留错增多,校对环节补充和完善编辑工作的功能日益凸显,固守“对原稿负责”的传统校对管理理念,必然造…  相似文献   

16.
提倡新的“三性”即开放性、实践性、服务性。过去我们的新闻理论,主要是提“五性”即阶级性、党性、思想性、战斗性、科学性。现在我认为应加上新的“三性”,一共“八性”。在当前的情况下,要突出提倡开放性、实践性、服务性。  相似文献   

17.
闲聊时,常听一些“闲话”。诸如:“校对,校对,就是对字儿;对字儿,对字儿,活的校对‘机器’”,云云。 此类“闲话”,有时出自非校对人员之口,也有时出自校对人员自己之口。前者,反映了出版界一部分人对校对工作者的偏见;后者,除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电子文件“四性”与电子证据“三性”进行系统分析与映射,深入探讨上述概念在文件管理语境和证据法学语境中的内涵与外延、差异与关联,在对概念进行拆解与重塑的基础上构建了电子文件证据性概念模型。该模型包含对应电子证据“三性”的三个圈层,以及真实性、可靠性、完好性、齐全性、可用性、安全性、保密性、合法合规性八项属性。  相似文献   

19.
佟伶 《现代出版》2013,(1):62-64
编辑归编辑,校对归校对。即使现代出版业产生了编校一体化.这也不是纯粹的谁吞了谁的“编校合一”问题,两者可以在内容和形式上交叉重叠,但业务性质上各自独立。用哲学的眼光审视现代校对工作,便可较为清晰地了解校对的渊源,对其未来也不再有惶恐。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校对书稿过程中,多采用交叉校对(即不同的校次由不同的人来担任)。随着国家改革的深入,减员增效和下岗分流力度的加大,在一些中小出版社人员编制上很难保证3~4名专业校对人员。在这种情况下,校对工作如何坚持交叉校对,使校对工作在图书出版的环节上起到“卫生员”和“清洁工”的作用,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校对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