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凡是外伤、烧伤等病人 ,为预防破伤风的发生 ,需肌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TAT) ,即使皮试结果阳性也采取脱敏注射。而在脱敏注射的过程中 ,不时可见过敏性反应的发生。我院门诊自 2 0 0 1年 3月~ 2 0 0 2年 12月 ,TAT注射人数 3 2 4例 ,皮试阳性者 10例 ,脱敏注射致过敏性休克 6例 ,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6例 ,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16~ 5 6岁。其中刀割伤 3例 ,打球摔伤 2例 ,车祸外伤 1例。按医嘱给TAT 15 0 0u肌肉注射。注射前常规进行皮内注射TAT皮试液0 .1ml(内含TAT15u) ,2 0min后观…  相似文献   

2.
<正> 临床上对开放性损伤患者采用破伤风抗毒素(TAT)肌肉注射预防破伤风发生,因TAT为免疫血清,少数人注射时可引起变态反应,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或严重喉头水肿,在注射前必须进行皮试,阳性反应者,采用小量多次的脱敏注射法。1、临床上现用TAT剂型及皮试液的配制:1·1 临床上现用的TAT为精制破伤风抗毒素共0.7~0.8毫升,含TAT1500单位。1·2 配制方法:取TATO.14毫升加生理盐水至1.04毫升,其中含针头残液0.04毫升。  相似文献   

3.
在临床中,常给予外伤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可使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以预防破伤风的发生。注射TAT前应做过敏试验,一旦出现皮试阳性,可采用小剂量多次脱敏疗法。虽然脱敏疗法中发生过敏性休克现象比较少见,但是我院门诊2007年5月出现1例实施TAT脱敏疗法时发生过敏性休克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破伤风抗毒素(TAT)试敏阳性者,采用脱敏注射的风险和人破球蛋白的应用。方法对脱敏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过程中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的案例及副作用进行分析。结果在326例皮试阳性者在脱敏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血清中46例出现过敏,其中过敏性休克4例,无死亡病例。结论认为破伤风抗毒素(TAT)试验阳性者,脱敏注射风险较大,采用注射对人体高效安全无不良反应的人破免疫球蛋白(TIG)来替代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预防破伤风,精制破伤风抗毒素在临床上大量应用于外伤病人。并对所有皮试结果为阳性的患者进行了脱敏注射,其中一例发生过敏性休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TAT脱敏注射致过敏性休克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AT系用破伤风毒素免役马后采集,含有抗体的血浆或血清经精制而成的抗毒素,它可中和破伤风毒素,临床应用于治疗和预防破伤风感染[1].我科2006年11月8日收治1例左胫腓骨开放性粉粹性骨折患者,TAT皮试阳性,予脱敏注射过程中出现过敏性休克,经吸氧、抗过敏及抗休克等对症治疗后,患者转危为安,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们自我防护意识的增强各种意外损伤呈上升趋势,患者受伤后在我院相关科室清创缝合伤口后,都要来我科行破伤风抗毒素注射以预防破伤风的发生。破伤风抗毒素(TAT)是将破伤风类毒素给马注射,使马产生特异性抗体,取其血清精制而成,其可以中和破伤风毒素,临床上用于预防和治疗破伤风杆菌感染。破伤风抗毒素是一种异体蛋白,有抗原性,可刺激机体发生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导致过敏性休克,因此在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之前常规须行皮肤过敏试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的假阳性率增高,脱敏注射方法既繁琐又耗时,同时增加患者的痛苦,还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所以我科对影响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判断及脱敏注射次数进行了探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外伤、烧伤、动物咬伤等病人为预防破伤风发生 ,常用破伤风抗毒素 (以下简称 TAT) 15 0 0 u肌注。TAT临床应用机会很多 ,注射前必须作皮内过敏试验 ,往往有相当一部分患者 TAT皮试结果呈阳性反应 ,为了探讨影响 TAT皮试结果判断的因素 ,我们观察分析了 10 0 0例病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观察对象 对象为 2 0 0 0年 1至 2 0 0 0年 10月在急诊科注射 TAT患者。其中男 6 46例 ,女 35 4例 ,年龄 2~ 81岁 ,首次注射 72 3例 ,再次注射 2 77例 ,阴性 787例 ,阳性 2 13例(占 2 1.3% ) ,其中强阳性 3例 ,均做了脱敏治疗 ,无 1例发…  相似文献   

9.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阴性致过敏性休克2例苏洪珍,张湘宁(滨州市市府门诊所,256619)关键词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阴性;过敏性休克临床上因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所致过敏性休克或死亡者,国内外已有较多报道。但皮试阴性而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后发生过敏性休克病例较少见。...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报告患者,男,16岁。因外伤,需作破伤风抗毒素预防注射,皮试试验阳性,做破伤风抗毒脱敏注射,在注射第1次20min时,自觉面部发痒,并出现皮疹,喉部发痒,呼吸急促,立即给予抗过敏治疗,血压最低时为10kPa,诊断为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过敏性休克,并进行抗休克抗过敏治疗,经过15h的抢救治疗,过敏性休克得以纠正。2 讨论破伤风抗毒素注射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即Ⅰ型变态反应的发生。脱敏注射一般认为是用微量变应原注射所引起的生物活性介质释放量少,不致引起临床症状。短时间内的连续多次注射逐渐消耗了体内已有的IgE,使机体处于暂时的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