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伸缩机构工作原理见附图,伸缩缸活塞杆与基本臂由铰轴8铰接,缸体后端由铰轴7与二节臂尾部铰接,二节臂与伸缩缸同步伸缩。伸臂绳一端固定在一节臂尾端,通过滑轮1和三节臂尾部的平衡滑轮2后返回—节臂尾端。伸缩缸伸出时将三节臂顶出。缩臂绳4—端固定在三节臂尾部,经过二节臂  相似文献   

2.
20 0 0年某月 ,南京市某工地的一台QTZ2 5型自升塔式起重机 (以下简称塔机 )正在吊运一筐砖进行下降作业 ,当砖筐降至地面时 ,塔机突然向平衡重一侧倾覆 ,造成 1人死亡 1人轻伤。1 事故现场勘查情况(1)从倾覆后的现场看 ,连接塔机基础节与过渡节的 4只高强度螺栓中有 3只发生断裂破坏 ,见图 1。图 1 塔式起重机基本节与过渡节连接螺栓的相对位置1号、 2号、 3号———高强度螺栓  1———平衡臂中心线2———起重臂中心线(2 ) 1号螺栓的断裂部位发生在栓身与头部交接的圆角处。在起重臂一侧的 1号螺栓断裂后 ,连带螺母的栓体部分留在…  相似文献   

3.
某石油勘探局钻井公司的1台NK-250加藤起重机在一次作业中,2节伸缩臂发生了严重的横向折弯事故,其中第1节从尾部3m处弯曲成70°,第4节伸缩臂从头部3.6m处弯曲成50°,并均有不同程度的扭曲。经分析,该事故属操作失误和负  相似文献   

4.
1.存在问题我公司QY25C型汽车起重机第五节吊臂尾部结构如图1所示,其主要由上滑块座1、侧滑块座2、侧滑块3、导向板4、上滑块5和下滑块6等组成。上滑块座2、侧滑块座3、导向板5等分别焊接在第五节吊臂1尾部的臂筒上。这种吊臂尾部结构存在以下4个缺陷:  相似文献   

5.
1.故障现象1台挖掘机工作1700h后,发生动臂从转台上坠落事故。检查发现,动臂与回转平台铰接的右侧铰接耳板断裂,左侧铰接耳板、动臂缸活塞杆等严重变形。发生断裂的部位在铰接耳板加强圆环板焊道边缘,从断裂面可以清晰的看到断裂状态。断口分为裂纹起始点、深锈迹区、浅锈迹区和瞬间脆断区,裂纹起始点处有2mm宽的抛光面。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6.
正1.故障现象某型号内燃叉车发动机消声器进气管与消声器筒体连接部位的焊缝处,经常发生疲劳断裂故障,影响叉车正常工作。设计该叉车时,为了减少消声器的振动和内应力,采取了以下2项措施:一是发动机排气管连接处采用1段波纹管,使发动机排气管与消声器进气管形成柔性连接,以减轻发动机传递到消声器上的振动;二是在消声器与车架之间设置了橡胶垫悬挂装置,避免过定位,实现隔振作用。采取以上措施后,叉车消声器该部位依然发生疲劳断裂故障,随即采取增加加强筋、增加板臂厚度、改善焊缝等  相似文献   

7.
我厂使用JA31-160C型压力机,通过挤压成形的工艺生产轴承套圈。这种挤压模的卸料装置中,其顶料板和拉杆下活动节是采用插入式连接键的方法。坯料脱模时,因摩擦力的作用使顶料板中间受力较大,使两端连接键产生弯曲变形,有时拉杆的下活动节键孔破裂,影响生产。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顶料板和拉杆下活动节保留整体尺寸不变,对连接键部位作了改进(图1)。拉杆下活动节1改进前的键孔为鼓形孔(图2),现改为长方孔,并把孔的中心向上移5mm,以增加孔壁的下部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某重型车辆在试验场强化耐久路可靠性试验中发生的转向节臂锥体根部断裂问题,从材料组织结构特性和工艺装配精度角度考虑,对转向节臂断裂故障模式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断裂口附近粘贴全桥弯曲应变片并布置与转向系统关联的测试传感器,采集断裂部位的弯曲应变、侧向加速度及转向横拉杆位移等试验数据。依据缺口根部循环应力-应变滞回环曲线方程及诺伊贝尔(Neuber)原理,将测试的名义应力载荷转换成断裂部位的局部应力-应变响应,利用曼森-科芬(Manson-Coffin)平均应力修正方程计算断裂位置的疲劳寿命和损伤。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转向节臂材料特性满足设计技术条件,而工艺装配锥度及表面粗糙度不满足图纸设计精度,转向节臂与转向节的装配接触面积只达到30%,导致转向节臂锥体根部产生局部高集中应力,最终发生弯曲低周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9.
WY160型挖掘机在使用过程中易发生动臂缸活塞杆头部轴承孔孔壁断裂现象,这样使得其余各部分尚完好的活塞杆也不得不报废,既浪费了资金,又使机器不能及时投人生产。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摸索出了一套修复活塞杆的办法,即重新制作活塞杆头部轴承孔的那一端,然后与旧活塞杆的另一部分焊接成一新的活塞杆。其修复工艺简介如下。(l)已损旧活塞杆的加工①拆下活塞杆后,先将其认真清洗,然后测出活塞打头部轴承孔中心到杆尾部的距离(385mm),此尺寸为活塞杆头部与加工后的旧活塞杆两者焊接时的控制尺寸。②按图1加工旧活塞杆上一端的中40…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桥式起重机生产中,桥架的主梁与端梁的连接采用了一种新的型式(其工艺特点已在本刊1983年第10期第41页作了介绍)。这种型式(如图1所示)的连接方式是采用两块厚度20毫米以上的法兰板,先分别焊在主梁和端梁上,然后用高强度螺栓通过法兰板把主梁和端梁连接起来。这种连接型式的特点是连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销轴连接耳板与钢管连接方式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平头塔式起重机起重臂臂节之间销轴连接结构。通过理论分析和有限元分析,验证了新型销轴连接结构形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P&H40 t履带起重机是我国 70年代从日本进口的,额定载重量为40 t,目前有的还在使用。其起重臂架为钢管焊成的衍架式结构,断面呈正方形,共有五节组合臂节,可以组合出8种不同的长度(见图1)。 该机的变幅机 构为柔性变幅机 构,变幅后滑轮架 只在原地做角度摆 动,变幅前滑轮架 前面连着牵臂钢丝 绳,后面通过变幅 钢丝绳与后滑轮架 连接,通过改变与 后滑轮架的距离实 现变幅。除了基础 臂节外,其余每一 节臂节都装有两条 与其连接尺寸相适 应的牵臂绳,变动 臂节需要同时变动牵臂绳,各节牵臂绳之间用短销轴连接。 现对…  相似文献   

13.
为防止挖掘机动臂支座焊接时产生较大的焊接变形,需要在动臂及动臂缸安装部位预留适当的加工余量。为了控制动臂支座焊接变形量并达到取消加工余量的目的,经研究,我们决定对动臂支座结构和焊接工艺进行改进。1.改进结构(1)改进前的结构动臂支座改进前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立板先与筋板1焊接后,再与加强板1焊接,采用这种结构  相似文献   

14.
头尾部星轮和尾部星轮是带式烧结机关键的部件,分别装在带式烧结机的头部和尾部两端,不仅传递动力而且还驱使烧结机台车在头尾弯道进行有规律的运动。头部星轮与尾部星轮加工精度和安装精度对保证烧结机顺利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头部星轮主要由齿板与链轮体组成,因此研究链轮体和齿板加工工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1台ZL50C型装载机在使用300h后,其动臂与前机架铰接处的2个销轴出现外窜现象。检查发现,2个销轴压板已经变形。若动臂销轴继续外窜,将造成销轴压板断裂、动臂销轴脱落,可导致动臂因失去支承而坠落,严重影响该装载机安全使用。动臂与前机架连接部位结构如图1所示。前机架1与动臂3通过动臂销轴7连接。固定螺栓4穿过销轴压板6锁紧在前机架1上,从而使动臂销轴7固定在前机架1上。作业过程中,该装载机动臂3围绕前机架1上的动臂销轴7摆动,  相似文献   

16.
内圆磨床     
[特开昭 52-124297] 这项专利介绍了一种以磨头座板作转动来实现砂轮径向切入进给的新颖内圆磨床。 原理结构见图(a)~(d)。在底座上有一根能自由转动和滑动的主杆,磨头座板固定其上。在磨头座板上有一个由电动机驱动的磨头。 在主杆的头部有一个油缸,伸出油缸外的活塞杆与往复振荡机构相连接,借此机构使砂轮伸到工件孔内,并进行轴向往复振荡磨削。 在磨头座板上设置有一根与主杆相平行的付杆,杆端部滑配在一支块中,可作相对滑动,此支块则和装在底座上的进给装置相连接。这样砂轮的径向切入进给便可由进给装置,通过支块顶起付杆,使磨头座板…  相似文献   

17.
正1.故障现象1台在采石场作业的20t级挖掘机,当其铲斗装满石料正在提升动臂准备装车时,动臂前端突然断裂。该挖掘机动臂主体用钢板焊接而成,动臂前端为焊接在动臂主体上的铸钢件,铸钢件的2个侧板与斗杆销连接,断裂部位为该铸钢件的侧板,且为脆性断裂,如图1所示。该挖掘机购置仅3个月,购机时为该机配装的是重型岩石铲斗,一直在该采石场从事挖掘岩石及装车作业,工作时间表显示该机已工作1200h。  相似文献   

18.
某一材料未知的液压扳手驱动板在与活塞杆接触的部位发生断裂,通过理化检验对该驱动板的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结果表明:该驱动板材料为X2NiCoMo18-8-5马氏体时效钢;驱动板发生了疲劳断裂,驱动板与活塞杆接触部位产生擦痕,形成应力集中,在受到活塞杆作用时,擦痕处进一步扩大形成裂纹源,使用中裂纹不断扩展最终导致断裂;建议加大液压扳手驱动板与活塞杆接触部位棱角的弧度,保证接触部位光滑并正确装配活塞杆,以避免产生擦痕。  相似文献   

19.
正1.动臂校正原因装载机动臂主要由左臂板、右臂板、箱形横梁等部件焊接而成,结构如图1所示。焊接装载机动臂过程中,容易出现2个问题,一是由于左、右臂板与箱形横梁组焊的焊角较高(高度为30mm),使左、右臂板极易产生收缩变形;二是由于左、右臂板端部延伸较长,且无刚性约束,易于造成  相似文献   

20.
起重机副臂一般由两节臂组成,一节为桁架结构,一节为箱形结构。臂与臂靠销轴连接,整个副臂的总质量一般都超过1.5t,由固定在吊臂一侧的副臂支架支撑。目前常用的副臂支架形式多为三点支撑结构,即有前、中、后三个支架支撑副臂,副臂前端由前支架处的长轴与吊臂连接,中部靠中支架托着副臂下面的滚轮,后部由后支架支撑在副臂的滚轮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