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奥氮平和氟哌啶醇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奥氮平组和氟哌啶醇组。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奥氮平组PANSS总分、阴性量表分及一般病理分均显著优于氟哌啶醇组(P〈0.05);奥氮平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4%,显著高于氟哌啶醇组的38.1%(P〈0.05);奥氮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氟哌啶醇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氯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优于氟哌啶醇治疗。  相似文献   

2.
黎柱培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9):103-104
目的比较利培酮与舒必利对老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老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利培酮组和舒必利组,分别服用利培酮和舒必利,疗程12周。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于治疗前后测量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胰岛素、C肽,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结果(1)利培酮组与舒必利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利培酮组和舒必利组INS、C肽及IR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且舒必利组升高幅度高于利培酮组(P〈0.05);(3)舒必利组治疗后BMI和腰臀比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利培酮治疗老年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优于舒必利,且对糖脂代谢影响小于舒必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研究奥氮平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35例)与利培酮组(35例),疗程12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对照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奥氮平组与利培酮组分别为74.2%、71.4%,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7.1%和34.2%,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总体上与利培酮相当。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奥氮平和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和阿立哌唑组各50例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 PANSS)评价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第2、4周阿立哌唑组阴性症状减轻优于奥氮平组(P<0.05),奥氮平组阳性症状减轻优于阿立哌唑组(P<0.05),第6、8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P>0.05),阿立哌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奥氮平组( P<0.05)。结论奥氮平和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均有良好的疗效,阿立哌唑对阴性症状改善明显,且安全性高,而奥氮平对阳性症状改善明显,临床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56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奥氮平片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利培酮片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PANSS评分及不良反应等。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χ2=0.046,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其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症状的PANSS评分显著变小,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8周后,两组PAN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体质量增加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组椎体外系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培酮改善老年精神分症患者的精神状况,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刘荣 《北方药学》2014,(12):64-65
目的:观察奥氮平与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5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住院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奥氮平治疗,治疗组患者予以齐拉西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得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1周、2周、4周、8周后两组患者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症状及PANSS总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4周两组患者各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8周治疗组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5.0%,治疗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王领军  吴焕  杨福收 《中国药师》2009,12(9):1279-1281
目的:探讨奥氮平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别使用奥氮平与利培酮对86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12周,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2周末两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8、12周末两组间比较PANSS总分及阴性因子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TES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较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奥氮平与阿立派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分别给予奥氮平和阿立派唑治疗,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症状量表(TESS)评定药效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PANSS总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两组疗效相似(P〉0.05),奥氮平组嗜睡、体质量增加、血脂升高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阿立派唑组(P〈0.01),阿立派唑组锥体外系反应失眠、兴奋或激惹均明显高于奥氮平组(P〈0.01)。结论奥氮平与阿立派唑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喹硫平联合舍曲林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本组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喹硫平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舍曲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GI)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PAN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4、8周后阴性症状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2组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联合舍曲林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起效快,疗效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电痉挛治疗( MECT)结合心理护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0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进行8周的对照研究,分别为MECT结合心理护理治疗组(研究组)和单用MECT治疗组(对照组)。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 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进行评定。结果2组PANSS、SDSS、AD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在治疗后第2周末开始,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05),改善患者社会功能优于对照组。结论 MECT结合心理护理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肯定,能够改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1.
王莹  陈清刚  李涛 《天津药学》2010,22(1):49-51,74
目的:观察吸烟对奥氮平治疗男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80例男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患者诊疗时吸烟状况随机分成吸烟组和非吸烟组,分别给予奥氮平治疗8周,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和相关检查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ANSS评分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两组之间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吸烟组的副反应发生率低于非吸烟组,特别在锥体外系副反应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奥氮平治疗男性精神分裂症疗效方面非吸烟组优于吸烟组,吸烟组的不良反应少于非吸烟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缓释片对治疗难治性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入院顺续分层随机法,将8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丙戊酸镁缓释片+利培酮)和对照组(利培酮+安慰剂)。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8、12周末,用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韦氏记忆量表(WMS)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平定治疗前后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变。分析量表中各领域的计分。结果两组PANSS总分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效率72.5%,显效率20%;对照组有效率52.5%,显效率12.5%。两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言语量表、操作量表、全量表和记忆量表分比治疗前明显提高,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8、12周末TESS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合并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对认知功能的改善彻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奥氮平合用奥卡西平治疗精神分裂症伴兴奋激越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精神分裂症伴兴奋激越患者随机分成单用组和合用组,分别在治疗前、1周末、2周末进行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PANSS量表评定。结果:单用组2周末总有效率为68.89%,联用组为81.11%,经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X^2=2.68,P〈0.05);1周末单用组、联用组MOAS因子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用组与单用组1周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末两组MOAS因子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周末两组TESS评分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合用奥卡西平治疗精神分裂症伴兴奋激越患者起效快、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分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奥氮平组与利培酮组,分别治疗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结果奥氮平组与利培酮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89.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程度轻,奥氮平组体重增加比例高于利培酮组,利培酮组锥体外系反应比例高于奥氮平组。结论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不良反应轻,但不良反应有异同。奥氮平组体重增加较多,利培酮组锥体外系反应发生较多。两种药物均为疗效好、安全性高的抗精神病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比采用氟哌啶醇和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在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氟哌啶醇组和奥氮平组,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情况。结果治疗1个半月后两组患者的PANSS总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奥氮平组患者的PANSS总分低于氟哌啶醇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氟哌啶醇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有36例,占45%,奥氮平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有41例,占5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氟哌啶醇和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均十分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也相近,临床上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利培酮、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疗效及临床影响因素。方法:利培酮组27例,剂量范围2~6mg/d,奥氮平组26例,剂量范围10~20mg/d。两组均以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观察6周,治疗前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治疗中准确记录患者用药情况。结果:6周末,利培酮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有效率均为84.6%;奥氮平组患者在一般病理症状、阳性症状中的疗效优于利培酮组患者(P〈0.05);治疗时间长,利培酮、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疗效增加(P〈0.05);治疗时间与利培酮、奥氮平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时间、病程、剂量对利培酮的疗效有影响(P〈0.05),治疗时间对奥氮平的疗效有影响(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的急性期,奥氮平的疗效与利培酮相当,但奥氮平疗效的稳定性优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分别给予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中出现的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PANSS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奥氮平组显进率80.0%,利培酮组显进率73.3%,两组疗效相仿(P〉0.05)。奥氮平组嗜睡、体重增加、血脂升高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利培酮(P〈0.05).利培酮组锥体外系反应、失眠、兴奋或激惹均明显高于奥氮平组(P〈0.05)。结论:奥氮平与利培酮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相当,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龚昌海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7):2339-2340
目的探讨帕潘立酮与利培酮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帕潘立酮与利培酮治疗,疗程8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4和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以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PANSS计分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1);观察组阴性症状计分在治疗4周与8周时明显比对照组更低(均P〈0.05)。观察组显效率(70%)明显高于对照组(47%),两组有效率(90%与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潘立酮是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对阴性症状的改善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及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首发抑郁症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观察组给予帕罗西汀与奥氮平,均治疗8周。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分,血浆5-HT及NE水平,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评分、5-HT与NE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0.67、1.33、0.39,均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HAMD评分减少(t=4.25、7.05,均P<0.05),血浆5-HT与NE水平均较治疗前增高(t=5.01、3.80、8.55、6.22,均P<0.05);且观察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血浆5-HT与NE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01、5.20、3.17,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6%,优于对照组的79.25%(χ2=5.61,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有效提高了患者的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浓度,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分显著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优于帕罗西汀单药应用,对抑郁症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配比的芍药甘草方治疗抗精神病药利培酮所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催乳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4年1月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芍甘组A、芍甘组B,每组均为40例,观察治疗前、治疗12周后3组患者血清催乳素、雌激素(雌二醇、睾酮、促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孕酮)表达水平,采用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药物副作用量表(TESS)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血清催乳素、雌激素水平及 PAN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12周后,3组患者血清雌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组、B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催乳素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B组与A组比较,血清催乳素水平明显下降(P<0.05)。疗效方面:治疗12周后,3组患者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分别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ANS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安全性方面:3组患者治疗前后TE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不同配比的芍药甘草方能明显降低利培酮所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尤以2∶1的芍药甘草方能降低催乳素水平,并且不影响抗精神病药利培酮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