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跟腱断裂是外科常见的创伤 ,现多采用断端缝合后石膏外固定来治疗 ,但术后并发症多 ,直接影响手术效果。我院在 1998~ 2 0 0 0年间共收治了 3 6例跟腱断裂患者 ,就手术方法、减少术后并发症 ,提高手术效果总结了一些经验。1 临床资料   3 6例中 ,男性 3 4例 ,女性 2例 ,年龄 19~ 4 6岁 ,新鲜跟腱断裂 3 0例 ,陈旧性 6例 ,开放性跟腱断裂 3例 ,闭合性 4例 ,2 8例为锐器所伤 ,8例为直接暴力引起。2 手术方法与结果  采用跟腱内侧纵形切口 ,彻底清创 ,用人工合成线将断端直接缝合或翻瓣加强缝合 ,踝关节跖屈位石膏固定 4~ 6周 ;对于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闭合性跟腱断裂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1例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4年,观察疗效,分析其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结果按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本组7例新鲜跟腱断裂患者术后优5例,良1例,差1例;4例陈旧断裂患者,优3例,良1例;总优良率为91%。切口并发症发生2例,均为新鲜跟腱断裂采用后正中切口的患者。结论对新鲜跟腱断裂采用断端直接吻合,陈旧性跟腱断裂采用倒V-Y腱成形术,可获得满意效果;恰当的切口选择和正确的手术操作,是避免切口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切口跟骨结节处钻孔固定治疗闭合性跟腱断裂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通过对10例闭合性跟腱断裂病人行小切口跟骨结节处钻孔拉线固定治疗。结果:根据Arner-Lindholm标准进行评定,本组10例术后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3a(平均14个月),优9例,良1例,优良率100%。随访期内无跟腱再断裂、周围神经损伤及深部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小切口跟骨结节处钻孔固定治疗闭合性跟腱断裂方法创伤小,优良率高,术后并发症少,为一种治疗闭合性跟腱断裂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跟腱是人体中最粗大的腱性组织 ,在人体行走及弹跳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当遭受暴力或存在其他病损时可发生断裂。本院自 1992~ 1999年收治跟腱完全断裂患者 14例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4例中 ,男 9例 ,女 5例 ;年龄 4~ 5 6岁 ,平均 2 7岁 ;左侧 9例 ,右侧 5例。其中 ,闭合性跟腱断裂者 9例 ,开放性跟腱断裂者 3例 ,长期全身性激素治疗致跟腱断裂者 1例 ,局部激素封闭治疗后跟腱断裂者 1例。受伤时间 :10h~ 1.5个月。1 2 手术方法 Bunnell法缝合 7例 ;直接缝合 ,以粗丝线做“8”字缝合 3例 ;褥式直接缝合…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90年11月~2000年2月共收治跟腱断裂41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41例,男34例,女7例;年龄16~58岁,平均32、2岁;新鲜损伤38例,其中开放性26例,闭合性12例;陈旧性损伤3例中1例为开放性,2例为闭合性。完全性断裂39例,2例为不完全性断裂均为开放性损伤,左侧跟腱断裂23例,右侧18例。断裂部位:跟腱中部(距跟腱附着点3~5cm处)27例,肌腱肌腹交界处断裂12例,跟骨结节处断裂2例。2 治疗方法与结果 41例均行手术治疗。新鲜的开放性损伤因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改良Bosworth法结合渐进锻炼对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改良Boswonh法手术治疗的19例陈旧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术后进行渐进性的功能锻炼.采用电话或复诊随访,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Arner- Lindholm临床疗效评定法.结果 随访时间0.5~ 3.75年,平均2.01年.按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法,预后优6例,良13例,差0例,优良率为100%.术后无再断裂和跟腱粘连.结论 陈旧性跟腱断裂采用改良Bosworth法手术治疗后,经渐进性的功能锻炼,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闭合性跟腱断裂的磁共振表现特点,及诊断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材料与方法 有明确跟腱部位闭合性外伤史的30例连续性病例,就诊后行跟腱磁共振检查。经临床和手术证实,ll例跟腱完全或部分断裂(病例组),19例跟腱无断裂(对照组)、着重观察闭合性跟腱断裂的磁共振表现特点,并用诊断试验分别评价磁共振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 跟腱断裂的磁共振表现为腱内信号增高、肌腱增粗、腱束连续性中断和腱周积液。MRI诊断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l%、95%和93%。结论 MRI检查对闭合性跟腱断裂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闭合性跟腱损伤修复的处理方法及经验。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3年6月,对22例闭合性跟腱损伤患者进行跟腱修复手术。所有伤者均在伤后5~7 d手术修复,其中止点撕脱型3例,采用骨锚辅助的修复方式。横断型及撕裂型19例,采用BOSWORTH法5例,腓肠肌腱膜向下翻转缝合法14例。结果所有伤者跟腱均愈合良好,经3~6个月康复治疗,伤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跟腱损伤的手术时机最好在伤后5~7 d进行,以利于跟腱缝合修复。根据跟腱损伤的类型选择修复方法 ,手术后的康复治疗是保证伤肢功能尽早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孙慧星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9):166-167
闭合性跟腱断裂损伤在基层外科门诊中不常见,第一时间想到闭合性跟腱断裂并认真检查局部是防止误诊的关键,明确诊断后,应及时送院手术。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2005年12月至2011年5月共收治局部激素封闭后跟腱自发性断裂5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追问病史局部应用激素封闭3列。均因跟骨结节后疼痛诊为"跟痛症",短期内多次局部应用利多卡因加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治疗。现对8例曾反复多次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局部封闭的跟腱断裂的临床表现、诊断,手术治疗、术中所见、手术疗效评定进行归纳总结,并探讨糖皮质激素在此过程中可能起的作用。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有限切开腱周内缝合术的初步临床应用结果。方法对27例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采用有限切开腱周内缝合术修复跟腱。采用Am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平均随访32个月,无感染及跟腱再断裂,腓肠神经支配区皮肤感觉正常。功能评定:优23便(85.2%),良4例(14.8%)。结论有限切开腱周内缝合法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能有效保护断端血运,创伤小,再断裂及感染机会少,功能恢复好,是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的又一选择。  相似文献   

12.
腹部闭合性损伤56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勇 《淮海医药》2003,21(2):127-128
目的 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3年~ 2 0 0 0年 5 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治资料。结果  5 6例患者 ,其中 18~ 40岁 3 8例 ,约占 67.9%。单一脏器伤 2 1例 ,两个脏器伤 9例 ,单纯腹壁伤 2 6例。手术治疗 3 0例 ,死亡 1例 ,死亡率为 1.8%。结论 腹部闭合性损伤是外科常见急腹症 ,目前仍有较高的误诊率及死亡率 ,其诊断及时与否 ,严重影响着治疗和预后  相似文献   

13.
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开放性跟腱断裂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开放性跟腱断裂56例患者行改良津下(Tsuge)缝合法吻合跟腱或辅助游离深筋膜环行修复.结果5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期9个月至2年,结果优良52例,中等3例,差1例(切口边缘皮肤坏死并轻度感染).结论改良津下缝合法吻合跟腱或辅助游离深筋膜环行修复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闭合性胰十二指肠损伤 2 0例的诊治体会 ,加深对此类损伤的认识 ,探讨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 对1996年 12月~ 2 0 0 1年 12月间收治的胰十二指肠损伤 2 0例进行分析 ,男 18例 ,女 2例 ,胰腺挫裂伤 7例 ,胰尾断裂 4例 ,胰体部断裂 2例 ,胰腺挫伤并十二指肠第三段断裂 3例 ,胰头裂伤十二指肠第二段破裂 1例 ,十二指肠第二段破裂 2例 ,胰腺钩突撕脱十二指肠第二段破裂、第三、四段交界外断裂 1例。 2 0例均手术治疗。结果  11例治愈 ,切口感染 3例 ,腹腔感染 2例 ,胰瘘 4例 ,无十二指肠瘘及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 胰十二指肠损伤术前不易诊断 ,应结合B超、CT及术中所见仔细探查 ,以免漏诊。手术应根据损伤轻重及合并伤加以选择。严重胰十二指肠损伤宜采用十二指肠憩室化术。胰腺挫裂伤充分引流及缝合。胰体断裂近端缝闭、远端与空肠Roux -y吻合。十二指肠破裂行修补术加胆囊造瘘、空肠造瘘 ,或十二指肠空肠Roux -y吻合。不论何术式 ,术后尽早用抑制胰腺分泌药减少或防治胰瘘或十二指肠瘘的发生。严重损伤加强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闭合性拇长伸肌腱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23例闭合性拇长伸肌腱损伤患者,根据肌腱损伤程度,采用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术后采用"SEEM"评价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3例病例均获得超过半年的随访,采用"SEEM"评价功能恢复情况。其中优12例,良8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为86.96%。结论闭合性拇长伸肌腱损伤发生少,对损伤机制的了解及全面的体格检查是减少漏诊的关键,而对手术时机及手术适应证的正确选择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杜顺杰  吴希瑞  高海军  陈贺  王伟 《河北医药》2012,34(7):1016-1017
目的 评价微创经皮缝合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疗效.方法 收治15例(15足)急性闭合跟腱断裂患者,男12 例,女3 例;年龄18~51 岁,平均年龄28.1岁;Thompson 试验均为阳性,受伤至手术时间为 2 ~5 d,平均 3.2 d.断裂的跟腱采用Kessller法微创经皮缝合,手术后跖屈位固定踝关节,6周后去除外固定功能锻炼,垫高足跟部分负重,逐渐过渡到完全负重,3个月后恢复日常生活.结果 按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疗效评价标准评分,平均(92.8±7.6)分(84~100分).其中优10例(71%),良3例(21%),一般1例(7%),优良率为92.86%.结论 微创经皮缝合治疗急性跟腱断裂疗效可靠,创伤小,感染等并发症低,功能恢复快,是治疗跟腱断裂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跟腱损伤足骨科常见病,由于跟腱及周围组织的解剖生理特点,损伤后不易自行修复和愈合。手术治疗技巧性要求较高,如发生切口愈合不良或感染则严重影响患肢功能。我院近3年来治疗新鲜跟腱断裂12例,均经急诊手术治疗,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改进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手术治疗方法,减少并发症。方法跟腱内侧小切口,显露并对合断端,使用克氏针、钢丝自制矩形框架,远离断端经皮固定,稀疏、平顺缝合断端,术后踝关节休息位制动6周后进行功能锻炼。结果获得随访的39例,采用Amer-Lindholm评定标准,优34例(占87.18%),良5例(12.82%),未发生术后再断裂、皮肤及肌腱坏死、深部感染等并发症。结论使用矩形框架,微创无张力修复闭合性跟腱断裂,辅以术后休息位制动是一种值得推荐的闭合性跟腱断裂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闭合性跟腱断裂是多见的外伤之一,损伤程度是选择治疗方法的主要依据,在实践中有些不典型病例很难断定是否完全断裂,目前所应用的检查方法多不能满意地解决这一问题,其漏误诊率高达81%。我们采用针头试验来判断跟腱有否完全断裂,经临床证实此方法可靠。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自1985年起,应用此法检查后采用不同方法治疗闭合性跟腱断裂44例,男36例,女8例;年龄14~48岁,平均25岁。其中6例伤后小腿肿胀,经石膏外固定治疗,5~8周后恢复原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跟腱吻合器(Achillon)微创修复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48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24)和观察组(n=24).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Achillon微创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AOFAS评分、踝关节活动度、跖屈肌力、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Achillon微创修复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临床疗效显著,对患者创伤小,有利于患者踝关节的康复,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手术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