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目前市场上现有葵花籽脱壳机脱壳机理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基于V形槽精准碾压破壳与离心撞击脱壳集成作用驱动葵花籽脱壳去壳新技术。通过理论分析、仿真研究以及制备样机试验等技术结合,确定了挤压中V形槽的最佳尺寸、结构和空间布局,并在装置中设置葵花籽仁与葵花籽壳分离装置与空间布局,实现壳仁的分离。该方法的探索和装置的开发,较好的解决了传统葵花籽脱壳机破壳率低和整仁率低的问题,大幅提升了作业效率和葵花籽仁完整率。  相似文献   

2.
为了降低核桃机械化破壳过程中桃仁表面损伤,以新疆阿克苏温185、云南漾濞大泡、陕西黄龙香玲为样本,采用自主研发的变间距挤压式核桃破壳机进行破壳,利用三因素三水平对试验结果进行正交分析,根据指标越小越好,得出优选方案及因素主次为C2A3B1,即含水率为11%,破壳辊间距为15 mm,破壳辊表面硬度为40HRB。  相似文献   

3.
在食用核桃时,由于核桃外壳太硬,必须用锤子敲打破壳,将外壳全部除去才能食用里面果肉,由于使用锤子时,很难掌握角度和力度,常常会出现很难破壳,或者连内核都敲破的现象。现有核桃破壳工具,基本上都是借助于手工来完成。针对这种情况,设计制造了一种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低廉、操作方便的核桃破壳机自动装置,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顺应坚果深加工的需要和解决传统人工剥壳的不足,设计一种野生坚果通用型剥壳机很有必要。根据剥壳机的技术参数要求,提出基于撞击法完成坚果破壳的剥壳机理,完成了剥壳机的机械结构和关键部件设计,包括料仓与叶轮的设计、吹风装置和接料装置的设计。基于变频调速的方法,对其电控系统进行了设计,给出了变频器功率端子接线图。该剥壳机通过调节电机转速来适应不同坚果所需撞击力,具有通用性。该设备在实际生产中壳仁分离效果好、果仁破碎率低,工作可靠,达到设计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油茶籽脱壳存在脱壳效率不高、壳仁筛净率低的问题,设计出一套结构紧凑、传动平稳、功耗低的油茶籽脱壳筛分一体机,该机具能够完成脱壳、分离、收集等工序,提高了脱壳效率和作业质量。通过理论分析确定其传动方案,计算出辊筒转速n1为1241 r/min、鼓风机转速n2为1 547 r/min、偏心轮转速n3为508 r/min、吹风机转速n4为1 988 r/min、脱壳效率为4.9 t/h以及总功耗N为2.9 k W。  相似文献   

6.
1992年7月,我厂与湘潭大学经济系共同在减一车间差速器生产线(以下简称生产线)进行工作研究,通过应用《工作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现场改善,使生产线上的人工搬运距离缩短了2633.54m,人均生产效率提高了73.8%,创年直接经济效益13.87万元。一、现状概况差速器生产线从事EQ1090E(EQ140—1)汽车后桥主减速器内差速器壳的生产加工,分左壳、右壳、合件三部分。重量分别为17.4kg、8.2kg和20.4kg,  相似文献   

7.
洪湖县铸造厂研制的6NL—8.5 P 四分离碾米机,是一种一次稻出自的新型农用碾米机。这种米机是在卧式铁辊稻出白米机上,采用喷风和快速轻碾新工艺,利用筛选和风选相结合的原理,使其达到整米、细米、粗壳、细糠分离的目的,它具有产量高、电耗低、出米多、碎米少、含谷少、成品含糠少、出细糠率高、米温低、米色好、成品不需人工风筛,减  相似文献   

8.
前言 风分器是打叶复烤生产线实现叶梗分离的关键设备,其作用是将打叶后合格的游离叶片与烟叶、含梗的叶片分离。风分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打叶生产的各项指标,风分效率越高,打后大中片率越高,碎叶率越低,梗中含叶率越低,出片率越高,因此提高风分器风分效率对打叶复烤企业而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市场核桃加工产品的种类不断增加,因而对核桃的需求也在逐步增长中。结合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大面积的核桃种植情况以及核桃市场的发展前景,要想进一步发挥核桃产品的综合价值,就需要采取深加工的方式,经过对核桃仁、核桃皮等部分的深加工制成核桃油、核桃粉以及核桃乳等产品,从而提高核桃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大开孔球壳径向平齐接管的补强设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供了开孔率为0.5至0.7的球壳径向平齐接管的一种补强设计方法。这个研究工作是由全国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所计划进行的关于压力容器大开孔研究工作的一部分。对于球壳径向接管开孔率d/D≤1/2、圆柱壳径向接管开孔率d/D≤1/3(d—接管中面直径;D—球壳或圆柱壳中面直径)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针对正交各向异性钛制外压圆柱壳-锥壳结构,应用有限元非线性屈曲分析,较为系统地讨论了不同锥壳半顶角、锥形比与径厚比参数下圆柱壳-锥壳三种组合形式临界压力Pcr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圆柱壳-锥壳(大端)结构,当圆柱壳的长径比LT/DL达到一定值时,临界失稳压力主要取决于圆柱壳的结构参数;对于圆柱壳-锥壳(小端)结构,锥壳结构参数对总体结构失稳临界压力有一定影响;圆柱壳-锥壳(大小端)结构因其临界压力与对应的圆柱壳-锥壳(大端或小端)结构中易失稳一方几乎相同,可将其分别视为对应的圆柱壳-锥壳(大端或小端)结构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为正交各向异性钛制外压圆柱壳-锥壳结构设计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笔者提出了一种新型固定管板列管式换热器,其具备传统的固定管板式列管换热器的优点,解决了固定管板列管式换热器壳程清洗不便的问题,扩大了固定管板列管式换热器的应用范围。在保证固定管板式列管换热器的优势的前提下,新型固定管板列管式换热器适用于管壳程均容易结垢的工况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新的基于BST壳单元的一步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多数使用壳单元的一步法公式都会借助初始构型为平板这一条件略去初始构型的曲率计算,并消去转动自由度,简化终态构型曲率和弯曲刚度矩阵的计算,以保持计算效率,但这也限制了一步快速模拟的应用范围.为此,引入无转动自由度的BST(Basic shell triangular)壳单元,通过单元片内四个相邻单元,方便地计算出初始和终态构型的曲率而无需简化.在此单元基础上,使用对数应变描述大变形,采用考虑厚向异性的全量弹塑性本构关系,通过极值功原理,推导出新的可用于非平面初始构型的一步法公式,将一步法应用范围拓展到一般的壳体成形.给出一个矩形管纯弯曲的算例,特别考察其断面畸变问题,并将新一步法模拟的结果与增量分析和试验的结果做比较,验证了其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将低熔点合金填充至超薄壳体零件内部的方法,提高零件的刚度以彻底解决工件加工时的严重变形问题.此外还讨论了加工中主要的相关工艺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驾驶员侧安全气囊(DAB)仿真与试验验证的分析流程。为了准确模拟驾驶员侧安全气囊的工作特性,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驾驶员侧安全气囊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气体发生器的压力试验、跌落塔试验对气囊参数进行标定。通过对驾驶员侧安全气囊的静态展开过程进行CAE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静态展开时气囊壳体撕裂线出现过撕,且壳体上部和底座连接处断裂分离。经试验表明,驾驶员侧安全气囊性能CAE仿真精度较高,该安全气囊不能满足驾驶员的安全要求。为了优化驾驶员侧安全气囊,对驾驶员侧安全气囊的壳体和底座进行结构进行加强,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有效,在工程上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对于大容积的罐体施工,采用风力顶升法,具有简单、易操作和较好经济性。本文以V=5000m^3罐体施工的实例,对风机选择、罐体密封、限位装置等关键技术作了进一步阐述。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手机产品的结构及工艺性分析,确定一种简单可行的模具结构,并详细的讲述了模具的设计过程,为类似产品的设计提供一种借鉴。  相似文献   

18.
板壳类件的多点成形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多点成形的柔性特点,能够实现分段成形、反复成形以及多道成形等传统成形方式无法实现的功能。讨论了多点成形的两种基本变形方式,对典型多点成形工艺进行了理论与实验研究,并给出了有关的实际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19.
姜卫忠 《压力容器》2003,20(2):20-23
在压力容器开孔补强的设计中,通常假设补强圈与筒体之间没有相互接触,其相互间的接触力对于结构的应力分布及强度的影响均未考虑,有限元接触分析可获得这种接触力,分析与实验数据表明,有限元接触分析能很好地预测补强圈的应力场。同时对补强圈与筒体之间的间隙量及不同开孔率对接触的影响也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陈孙艺 《机械制造》2004,42(3):64-65
指出圆形环壳在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中的应用,阐述了制造环壳的10种成型工艺方法,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