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探讨不同种植模式温室菜地土壤重金属累积特性,以2002年建立的长期定位试验的温室菜地土壤为对象,利用ICP-MS和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土壤重金属含量,分析其随种植年限的变化特征,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累积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同时对土壤理化性质与重金属累积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3种种植模式土壤重金属Cd、Cu、Zn、Cr、Pb、As和Ni含量有不同程度的累积,均随种植年限的延长而增加,除Cd元素外,其余元素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2)从单因子污染指数(Pi)分析,Cd元素在3种种植模式中属轻微污染等级,其他重金属元素属清洁等级;从综合污染指数(P)分析,3种模式中的重金属均为轻污染等级。(3)单项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系数(Ei)从大到小的顺序为Cd>As>Cu>Pb>Ni>Cr>Zn,Cd元素在有机模式中为很强生态危害水平,在无公害及常规模式中为强生态危害水平,其他重金属元素为轻微生态危害水平;3种种植模式潜在生态污染指数(RI)为...  相似文献   

2.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哈尔滨城郊菜地土壤重金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哈尔滨市城郊菜地土壤为例,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对哈尔滨城郊菜地土壤的理化性质及重金属含量进行研究。在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沉积物中重金属时,为检测实验分析的可靠性,随机抽取了12个样品做5次重复实验,测得As、Cr、Cu、Pb、Zn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005%、0.006%、0.013%、0.003% 和0.011%,结果表明X射线荧光法测定样品,不需对固体样品进行消化处理,操作简便,可以同时测定多种元素,效率较高,而且是一种非破坏性的分析方法,样品可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安徽省沿淮淮北地区菜地土壤Pb、Cd、Cr、Hg含量分析测定,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评价了该地区菜地土壤的环境质量,结果表明:皖北地区菜地土壤Pb、Cd、Cr、Hg平均含量为22.5、0.247、63.2、0.040mg/kg,综合污染指数平均为0.64,皖北地区菜地土壤整体环境质量良好,少数蔬菜种植时间较长的日光温室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主要无机污染物是镉和汞。菜地土壤镉和汞的含量与土壤全磷、有效磷含量和菜地种植时间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哈尔滨市西郊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以哈尔滨市西郊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经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对哈尔滨市西郊菜地土壤的理化性质,重金属的含量及空间分异性进行研究。采用单因子和综合因子指数法对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哈尔滨市西郊菜地土壤未受到重金属污染,土壤尚清洁,污染未超过警戒线。  相似文献   

5.
对土壤重金属全量、重金属形态、pH值、有机质、氧化还原电位、阳离子交换量、黏土含量、元素间相互作用、植物种类、农业活动、污染时间等影响土壤重金属植物有效性的控制因素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全面、科学深入开展土壤重金属植物有效性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污灌区盐渍化土壤重金属Cd的形态分析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受盐渍化及重金属Cd污染的天津污灌区土壤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盐渍化土壤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盐分种类主要为NaCl和Na_2SO_4,盐度7个[添加质量分数依次为0%(CK)、0.2%、0.4%、0.6%、1%、2%和5%],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测定土壤前3种重金属的形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态),得出重金属的形态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添加NaCl盐度条件下,土壤中Cd碳酸盐结合态可交换态铁锰氧化态,可交换态含量与盐度、重金属总量、pH值和有机质均呈显著相关。在添加Na_2SO_4盐度条件下,土壤中Cd铁锰氧化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与pH值和有机质均呈极显著相关,铁锰氧化态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盐度与Cd各形态也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在添加NaCl盐度条件下,pH值对可交换态含量有重要影响;有机质对碳酸盐结合态含量有重要影响;Cd含量对铁锰氧化态含量有重要影响。在添加Na_2SO_4盐度条件下,有机质对可交换态含量有重要影响;pH值、有机质对碳酸盐结合态含量有重要影响;CEC对铁锰氧化态含量有重要影响。得出的Cd形态分布规律以及土壤各理化性质对Cd形态含量的影响分析对土壤重金属的污染防治和生态风险评价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抗生素是畜禽养殖业常用的一类化学药品,用量大、代谢低,通过畜禽粪便的农业施用而造成土壤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潜在危害.在了解常量元素(N、P、K2O)、有机质、土壤微量元素、土壤污染性重金属含量的基础上;测定了土壤中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类两类常用抗生素的含量;分析了pH值、土壤类型对抗生素的影响;并对土壤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8.
对沪郊蔬菜主产区域的165个土壤样品进行主要养分含量测定与统计分析,评价菜地土壤主要肥力指标和土壤pH。结果表明,沪郊蔬菜主产区土壤平均pH 6.82,不同涉农区土壤pH呈现较大差异;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相对丰富,绝大部分土样中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都处于Ⅰ级水平;土壤可溶性盐平均含量3.5 g/kg,达到轻度盐渍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长株潭城市群土壤pH值与重金属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土壤样品pH值和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关系,对长株潭城市群60个土壤样品中pH值、有机质含量和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的60个采样点中,13.3%的土壤样品pH值<5.0,35%的土壤样品的pH在5.0~6.5之间,41.7%的土壤样品pH值在6.5~7.5之间,10%的土壤样品pH在7.5~8.5之间,无强碱性样品。长株潭地区不同土壤pH范围的重金属平均含量不同,随着土壤pH由强酸性、酸性到中性的升高,重金属含量显著提高,但当pH超过7.5,碱性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通海县菜地土壤养分状况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指导通海县蔬菜种植生产实践,对通海蔬菜主产区的秀山镇的7个村组的80个土壤样品进行主要养分含量测定与统计分析,分析与评价菜地土壤的酸碱度状况和主要肥力指标。结果表明:蔬菜主产区土壤的pH平均值7.52,大部分土壤pH呈现弱碱性至碱性,土壤碱性化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和碱解氮处于高含量标准水平,而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达到了较高标准水平。为此初步提出了改良土壤酸碱性,减施氮肥、适当施用有机肥、控施磷肥、稳定钾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MRSA在欧洲和日本的流行病学及其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充分了解MRSA在世界范围的流行状况以及发达国家针对MRSA流行所采取的措施,本研究主要介绍了在12个欧洲国家(奥地利、德国、匈牙利、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荷兰、丹麦、芬兰、瑞典、挪威和冰岛)和日本MRSA的流行趋势,各国采取的MRSA筛选的指征和方法,实验室诊断及隔离、治疗措施,以及相应的检测及控制措施等,同时还介绍了中国近年来MRSA的流行趋势以及国家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转基因品系龙辐06K1079和龙辐06K1083品质性状的年度间变化和稳定性,于2007—2010年将转基因系与其亲本‘龙辐麦8号’种在隔离区内,并连续4年进行了品质测定。用变异系数(CV)和回归系数(b)评价了转基因系与其亲本品质性状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系的品质性状较其亲本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经差异显著性测定,龙辐06K1079的形成时间和龙辐06K1083的延伸性和面积与其亲本‘龙辐麦8号’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不同品质性状对环境条件的反应不同,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延伸性和沉降值等品质性状相对比较稳定,而形成时间、稳定时间、面积和最大抗延阻力等品质性状稳定性较差。用变异系数(CV)和回归系数(b)进行稳定性评定,龙辐06K1083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一株高耐铜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在茶园土壤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筛选并鉴定一株耐铜富铜菌株并用于环境中重金属铜的清除,从有一定圈养时间的生猪养殖场周围土壤中,运用微生物筛选的方法广泛分离筛选耐铜微生物,再反复分离纯化筛选目标菌株,对其进行了形态和分子鉴定,在400倍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下进行形态特征观察,并将基于5.8S rDNA通用引物扩增的测序片段在GenBank数据库中使用BLAST工具进行比对。得到10株不同耐铜浓度的真菌菌株,其中耐性最高的菌株A4,其耐铜浓度达到940 mg/L。A4菌在察氏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迅速,综合确定该菌株为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菌株A4对茶园土壤中的铜有一定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挖掘矮秆超大穗小麦亲本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潜力,为小麦高产、超高产育种选择优良亲本和最优杂交组合提供理论依据,选用5个矮秆超大穗小麦品种(系)作为父本,8个多抗丰产小麦品种(系)作为母本,按NCII遗传交配设计,采用8×5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制了40个杂交组合,对小麦亲本及杂种F1的株高、主穗长、单株穗数、结实小穗数、主穗粒数、主穗产量、单株产量、千粒重8个性状进行了考察,并在基因型方差分析显著的基础上进行了配合力评价及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父本中A1、A3、A4是综合性状优良的亲本,其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均较高,特别是穗长、主穗粒数、结实小穗数、主穗产量、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高,而株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较低,是很理想的矮秆超大穗多粒亲本材料。母本中B5、B6单株穗数一般配合力较高,株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较低,可作小麦高产杂交育种的矮秆多穗型亲本使用。结合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组合B5×A3单株穗数、主穗产量、单株产量、千粒重特殊配合力效应最高,株高特殊配合力效应较低,可作为的矮秆、多穗、粒重高且高产的重点杂交组合。B2×A4主穗长、单株产量、单株穗数特殊配合力效应都较高,而株高特殊配合力效应低,可作为矮秆大穗高产的重点杂交组合。遗传力分析表明:单株产量、千粒重、主穗长、主穗产量皆在70%以上,表明这4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较大,受环境影响较小,而狭义遗传力的分析除主穗长、主穗粒数、主穗产量、株高大于50%,其余4个性状均低于50%,说明受环境影响大,不宜早期选择,应该适当推迟选择的代数。  相似文献   

15.
干旱是影响天水市地区粮食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运用1961-2010年天水市7县(区)气象站降水资料及2001-2010年冬小麦、玉米播种面积及产量资料,建立了干旱影响粮食产量的风险评估指数,并对不同冬小麦、玉米在不同季节受不同等级干旱的影响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轻旱出现的频率为7.09次/年,中旱频率为2.52次/年,重旱出现频率为0.50次/年,特旱出现频率0.25次/年。各等级干旱春季出现频率较高,其次为初夏和伏期,初秋出现频率较低。轻、重、特旱渭北地区出现频率较高,中旱藉、渭河谷出现频率较高。冬小麦轻旱、中旱风险指数较高,重旱、特旱风险指数较低;玉米轻旱风险指数较高,其次为中旱,重、特旱对玉米产量影响风险较小。冬小麦在春季受干旱威胁的风险较大,玉米在初秋受干旱威胁的风险较大。渭北地区冬小麦全生育期受干旱威胁风险较大,藉、渭河谷地区及秦安、清水玉米全生育期受干旱威胁风险较大。冬小麦干旱风险指数大于玉米,秋粮生产气候优势大于夏粮。  相似文献   

16.
皮下及气囊途径接种噬菌体对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评价噬菌体对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效果,本研究分别对噬菌体皮下及气囊接种途径下雏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防治用的噬菌体悬液对雏鸡是安全的,与对照组相比,在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前12 h给雏鸡气囊接种4×108 pfu噬菌体,雏鸡的死亡率由80%降至10%,而在感染前3 h皮下接种相同剂量的噬菌体,雏鸡的死亡率由80%降至40%。本研究结果表明,气囊接种更能有效预防雏鸡大肠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7.
旨在为川牛膝高产栽培和合理施肥提供依据.定期在不同生育时期对3份不同的川牛膝材料A3、B1、B2进行取样,分别测定其各自地上和地下部分干物质质量,及其氮、磷、钾含量,探讨氮、磷、钾分配积累规律.结果表明,川牛膝地上和地下部分干物质质量随着生育进程不断增加.川牛膝不同生育时期各部分中氮、磷、钾含量和吸收积累量皆不同,3种营养元素吸收积累量的大小顺序为氮>钾>磷;氮、磷、钾含量皆以营养生长期间含量最高,从生殖生长时期开始降低;对氮的吸收积累集中在营养生长阶段,磷、钾吸收积累多集中于生殖生长阶段.生产上,每生产100 kg干物质需要N、P2O5、K2O分别为4.90~6.69 kg,0.71~0.79 kg,2.98~5.16 kg.川牛膝大田栽培时应施足底肥,保证7、8月快速生长时的需求;川牛膝生殖生长期干物质积累速度最快,生产上应在8月底(生殖生长之前)追施磷、钾肥.  相似文献   

18.
徽州区耕地地力评价与种植业布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山市徽州区以盛产黄山毛峰茶叶和徽州贡菊闻名,耕地等级和特性对其生长和品质有很大关系。按照农业部耕地地力评价技术要求将黄山市徽州区耕地划分为五个等级,并且对各等级耕地分布和主要属性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把徽州区种植业划分为二个区域,即河谷盆地区和低山丘陵区,通过分析不同生产区的耕地等农业生产条件和特点,提出合理的种植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实现安徽淮北地区晚播小麦高产优质栽培,以目前该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强筋小麦品种‘烟农19’为材料,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小麦超晚播(11月21日,较适宜播期晚30天左右)条件下,密度、追氮时期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和追肥时期对超晚播小麦籽粒产量影响差异显著,以密度450×104株/hm2、孕穗期追肥处理的产量最高,为7846.5 kg/hm2。密度对穗数和穗粒数影响显著,每公顷穗数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穗粒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追氮时期对千粒重影响显著,随追氮时期的推迟而增加。增加密度和推迟追氮时期,旗叶叶片光化学最大效率(Fv/Fm)和PSⅡ的活性(Fv/Fo)提高,增大了PSⅡ的潜在活性,有利于叶片所吸收的光能较充分地用于光合作用。追氮时期对小麦品质的影响差异显著,随着追氮时期的延迟,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呈增加趋势,试验结果表明推迟追肥至孕穗期可以改善超晚播条件下强筋小麦的籽粒品质。  相似文献   

20.
YS-1GVFM-125A型起垄施肥铺膜联合作业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决烟草耕整地与施肥、覆膜时多道工序重复用工的问题,实现机械化作业,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探索,研制出与东风-151型或工农-121型手扶拖拉机配套的YS-1GVFM-125A型起垄施肥铺膜联合作业机。该机采用反转旋耕起垄、搅笼输送施肥、压槽盖土覆膜,能在平板田上进行一次性起垄、施肥、覆膜联合作业。通过性能检测和试验验证,该机作业效果基本能达到烟草农艺要求,能极显著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作业成本,且对烤烟产质量不产生明显影响;使用该机进行耕作,无需调整施氮量、氮肥基追肥比等烤烟施肥措施,提早施肥耕作时间不宜超过移栽前30天;但该机对耕作土壤水分要求较普通起垄机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