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9 毫秒
1.
基于气动谐振点火技术的氢/氧变轨发动机是一项新型的液体火箭推进技术,尤其适用于空间站应用。通过氢氧推力室理论热力计算以及同轴氢氧谐振点火试验研究,采用了同轴氢氧谐振点火器加氧气补燃喷嘴的发动机头部结构方案。在同轴氢氧谐振点火器进行性能试验研究基础上,依次成功进行了发动机头部的谐振点火及氧气补燃试验。最后,成功完成了包括单脉冲、连续双脉冲及3.0S持续工作几种形式下的发动机地面试车试验,验证了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及可行性。发送机起动时间达到0.2S以内。  相似文献   

2.
同轴氢氧谐振点火器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环形喷嘴气动谐振加热的试验研究基础上,对同轴氢氧谐振点火器进行了点火性能试验和反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点火器能为液体火箭发动机可靠点火提供强大热流;能重复多次点火,寿命长;点火器抗系统干扰能力强,点火器出口反压快速增长时,点火器不会熄火,仍能持续提供稳定的氢氧火炬。非电钝感的同轴氢氧谐振点火器可作为正在研究发展中的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多次点火的优选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3.
应用气动谐振点火的氢氧小发动机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气动谐振点火技术应用于小推力氢氧火箭发动机的设计,通过分析不同混合比下的比冲和燃气温度,确定了氢氧小发动机的总体参数,开展了在不同工况下点火器的单独试验,氢氧小发动机的全系统试验以及小发动机脉冲起动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氢氧小发动机可以实现多次重复起动,结构完好,性能稳定,验证了应用气动谐振点火技术氢氧小发动机的可靠性及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气动谐振管点火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发展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气动谐振管非电点火新技术,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组合喷嘴混气谐振加热方案,并介绍了所研制的氦气谐振热表面点火器和同轴氢氧谐振火炬点火器,给出了气动谐振管点火器工程设计的一般原则和相关参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王维彬  巩岩博 《推进技术》2021,42(7):1458-1465
系统性地回顾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芯一级50t级氢氧火箭发动机YF-77的设计与研制历程。通过分析氢氧发动机的特点以及国内外氢氧发动机的发展现状,阐述了国内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发的技术路线和50t级氢氧火箭发动机的研制背景;对50t级氢氧火箭发动机的总体技术方案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发动机主要组件的技术方案及其特点开展分析;对发动机热试车情况、可靠性验证情况和故障排除情况进行了分析;对50t级氢氧火箭发动机的研制情况、技术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对国内氢氧发动机和液氧/甲烷发动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高混合比火炬式电点火器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纪国  王珏 《推进技术》2000,21(1):33-35
介绍了低温高混合比火炬式电点火技术的初步研究进展,包括有关的设计参数和试验情况。该点火器用电火花塞作为激励能源,氢氧推进剂通过一个位于头部的同轴式喷嘴进入点火室,大部分液氢用作冷却剂通过排放冷却方式冷却点火室。累计5次共50s的热试车表明,高混合比火炬式电点火器能实现可靠的低温点火,并具有较广的工况和混合比变化范围。  相似文献   

7.
王艳  方杰  杨进慧  蔡国飙 《航空动力学报》2021,36(11):2344-2352
为研究低压条件下氢氧喷注间距及液滴粒径对氢氧火炬式电点火器燃烧流动的影响规律,结合DPM离散相模型,采用6组分16步氢氧反应机理,选取考虑湍流燃烧效应的涡耗散概念燃烧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并将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对,温度结果符合得较好,压强计算偏差在5%以内,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仿真结果表明:低压条件下,氢氧喷注间距增加时,点火器头部内壁温度升高,室压降低,燃烧长度缩短;液氢液滴直径增大时,点火器头部内壁温度升高,室压降低,燃烧长度变长;改变液氧液滴直径对点火器燃烧流动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氦气谐振点火器和气氧/煤油火炬点火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实现液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重复多次可靠启动,研究了利用气动谐振热效应形成的高温高能点火源进行气氧/煤油等可贮存推进剂多次点火的方案。为此研制了氦气谐振点火器和气氧/煤油火炬点火器。氦气点火器在较宽的气源温度(-2℃~33℃)变化范围、较大喷嘴入口压力(1.5MPa~3.OMPa)变化范围内均具有好的谐振加热性能。气氧/煤油火炬点火器能够多次可靠地点火并生成稳定的点火火炬。由于不受谐振产生条件的限制,气氧和煤油的流量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选择,生成点火火炬的温度范围也很宽,富燃点火炬更具工程应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氦气谐振点火器及其气氧/煤油火炬点火器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无毒无污染等优点,对于重复多次启动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爆震波点火器管路传播过程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进一步研究液体火箭发动机爆震波点火器的工作过程,结合实际试验发动机用爆震波点火器的工作条件,在混合比为3,初始氢氧混气压力为0.1MPa情况下,采用常用的两步显式MacCormak差分格式和有限速率化学反应动力模型,对爆震波点火器管路中爆震波的传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爆震波形成后在一维管路中传播特性及性能参数。从数值模拟结果来看,稳定传播的爆震波温度可达3500K,压力达到2MPa,其传播速度可达3430m/s,从爆震波形成到其传播到2m距离的出口,用时不到0.6ms。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数值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符合很好,为爆震波点火器的工程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介绍可燃药简在某型号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器中的应用情况,列举了有关试验数据和结果,同时对应用其制成的新型轻质点火器的优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N2O/C3H8火炬式点火器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氧化亚氮/丙烷的点火特性,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电激励火炬式点火方案并组建了实验系统,在不同的流量和余氧系数工况下进行了N2O(g)/C3H8(g),N2O(g)/C3H8(l)点火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气液同轴离心式喷嘴的电激励火炬式点火方案可行,实现了低余氧系数下的点火。所设计的点火器在1J的点火能量下,N2O(g)/C3H8(g)在燃烧室压强为环境大气压条件下的成功点火余氧范围为0.222~0.321;N2O(g)/C3H8(l)在燃烧室平衡压强为0.50~0.65 MPa时成功点火余氧范围为0.299~0.407,并在平衡压强提高至1~1.3 MPa后成功地引燃主发动机。  相似文献   

12.
选用具有代表性的复合型、双基型推进剂以及金属粉组成的点火药,在新建的CO_2激光点火试验设备上进行了推进剂点火性能试验,获得了重复性较好的试验数据。针对复合推进剂提出一个点火模型及点火判据表示式,计算与试验结果相吻合,证明该模型可以用于预估复合推进剂的点火性能。试验和计算结果都表明点火热流密度对点火延迟时间影响很大,是推进剂点火性能中非常重要的控制量  相似文献   

13.
空气/煤油火炬点火器设计及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决超燃冲压发动机点火难题,设计了一种以空气和煤油作为氧化剂和燃料的火炬点火器。点火器能量设计为300kW,空气和煤油的设计流量分别为98.9g/s和6.7g/s。采用软件CHEMKIN4.0对不同当量比条件下点火器出口气流参数进行了计算,将点火器的工作状态优选为富氧模式。煤油从点火器端面经旋流喷嘴注入,空气分为一次喷注和二次喷注两个支路,采用普通汽车火花塞点燃空气煤油混合物。建立了试验系统,压力测量和摄影图像表明该点火器能够在当量比在0.3~1.3范围内可靠工作。点火器的起动时间约为0.9s,火焰长度约为30cm,存在高频率小幅值脉动燃烧现象。试验表明该点火器能够可靠点燃超燃冲压发动机。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定第二脉冲点火药量对双脉冲发动机点火过程的影响规律,以某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为模型,采用轴对称非定常Navier-Stokes方程和标准k-e湍流模型,对第二脉冲点火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了点火装置工作持续时间和点火燃气流量对于点火延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点火燃气流量相同时,增加点火装置工作持续时间可以有效减小第...  相似文献   

15.
微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用短点火延迟点火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短的点火延迟期对某些微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尤为重要。文中引用固相点火理论,在诸多向推进剂表面供热的方式中,着重分析了起重要作用的对流换热,认为提高点火燃气的流速能明显地提高点火燃气对推进剂表面的热交换率,使推进剂表面很快达到发火温度,在微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短点火延迟点火器设计中应用了这一理论,并获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N2O混合火箭发动机的催化点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万科  李路明  韦迪  霍雪亮 《推进技术》2007,28(1):1-3,85
利用N2O催化分解原理,设计了一个用于启动N2O混合火箭发动机的催化点火器。试验表明,在催化剂被加热到400~600℃左右后,该点火器可以成功启动N2O/有机玻璃(PMMA)混合火箭发动机。在切断氧化剂供给,节流关闭发动机后,可以通过再次加热催化室重新实现发动机的启动,在节流时间较短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打开氧化剂阀门,利用催化室余热多次启动发动机。  相似文献   

17.
曹会东  李锋  王孝利  陈维 《推进技术》2003,24(4):373-375
为了研究在H2-O2-Cl2混气中以光化学方式点火的具体物理化学过程,首先建立分析模型,然后根据此模型计算不同爆炸波后压力和温度下的光化学点火过程中温度变化以及各种粒子的浓度变化,最后根据计算结果进行绘图,并深入分析光化学点火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光化学点火方式可以适应高空下的低压状况;在温度达到700K之后,H2-O2链式反应才会启动;光化学点火延迟时间随初始爆炸波后温度和压力的降低而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