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沉井是深基础构造物施工方法之一,它具有占地面积小,开挖土方量少,对邻近构造物及队近地质条件影响及破坏力小,且施工方法简单,容易操作,工程造价低等特点,文章以佳木斯市莲江口油库码头平台工程,介绍了在江河湖泊中有水的情况下进行小型沉井施工的方法及工程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沉管灌注桩因具有施工方便、造价低、噪音小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但随着单桩竖向静力检测成为强制性检测手段后,沉管灌注桩的质量问题开始显露出来,一时间成为基础施工质量事故多发桩。本文主要就沉管灌注桩的质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其结构破损诊断的基本方法、主要预防措施以及事故后的处理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中,采用电动振拔沉管灌注桩基础是一项成功的经验。我省通河市近10年来建设的工业和民用楼房大多数采用电动振拔沉管灌注桩基础,运行效果很好。现将其施工方法、质量控制要求作以下介绍。一、施工方法(一)就位。沉桩管就位有两种情况:1.沉桩管本身带桩活瓣时,首先检查活瓣、领和销轴等有无损坏和脱落现象,然后把桩尖活瓣合上对准桩位徐徐放下桩管,对准桩  相似文献   

4.
砂基上沉管桥基础的设计和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冲积平原区砂基上农桥基础,设计和施工采用混凝土预制管沉管进行了阐述.沉管基础施工简便,节省投资,同时满足季节性冻土区抗冻、稳定等方面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呼兰县几年来群众性施工的水工构造物,总结出了小型水工构造物基础施工的一睦方法与经验。  相似文献   

6.
为消除管节间差异沉降,港珠澳大桥岛—隧过渡段沉管基础采用挤密砂桩+堆载预压的地基处理方式。详细介绍了采用液体压差式沉降仪监测沉管隧道基础沉降的应用技术,并获得了较好的复合地基沉降数据。采用多种技术手段保证仪器埋设成功率,包括作业时机选择、导线接头及导线保护等。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运行稳定性高、数据误码率低、不易受风浪及施工干扰,可实现对沉管基础的连续稳定无线监测。  相似文献   

7.
正引水工程中,沉管施工应用比较广泛,挖槽、钢管焊接和沉管测量都需要严格控制,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尤其是引水管的下沉施工流程。本文以苏州阳澄湖引水工程为例,探讨沉管施工技术,介绍了完整的引水过程沉管的施工流程,说明施工的注意事项,突出沉管法管道下沟与常规管道下沟相比具有施工效率高的优势,供相关从业者参考。根据苏州阳澄湖引水工程的工期要求和地理位置,制定本工程施工总体方案:"本工程主要包括管槽开挖、DN1800双引水管岸上组焊,每根管线长度258.49m。管槽按设计开挖成型后碎石基础整平,再浮运沉放制作好的  相似文献   

8.
某沉管隧道基槽设计断面复杂、工期紧、验评标准高,微风化岩质上开挖施工难度大。根据沉管工程规模、基槽地质特点及周边环境,进行优缺点分析和主要指标比较,提出可行的水下基槽施工方法及应用注意事项,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许学才 《人民长江》2009,40(6):29-30
西南成品油输油管道穿越龙江段工程采取沿河床沉管浅埋敷设方式。穿江处河道水下地形复杂,水下礁石、河底暗河、溶洞发育,现场施工难度大。沉管施工中,采用水下爆破方法开挖沟槽,并选择现场拼装、分段焊接、水上连接、分段充水及整体翻转沉放管道的方案。沉管安装完成后,及时进行压重块安装及沟槽回填。工程完工一年后利用水下摄影和人工水下探摸,管道工程运行情况良好,河床形态未发生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沉管灌注桩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及处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某工程沉管灌注桩工程实例,通过桩的动测法实验和静载实验,检测桩的施工质量.针对沉管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的质量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并提出改进的沉管灌注桩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王衍行 《广东水利水电》2015,(11):46-49, 65
通过某灌区项目跨河涵管设计方案由现浇混凝土管变为沉管的讨论、变更过程,详细阐述了跨河反虹涵管采用沉管法的优劣;同时,通过详细阐述沉管主要施工过程,介绍了沉管施工的一般施工工艺和主要质量控制方法,对类似项目的实施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结合工程实例,从沉管施工设计理论计算和施工工艺两个方面论述了富水条件下深埋检查井的沉管施工工艺,介绍了沉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工程实践表明,顶管检查井采用沉管施工工艺能成功解决富水地层的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13.
管段的水中对接是沉管隧道施工的重要环节,对其进行实时检测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应用水面GPS技术、水下声纳技术、潜水员水下探摸、水下电视摄像及其综合分析,对天津海河沉管隧道工程的管段在沉放对接前、对接后及锁定回填后的施工状况进行了质量检测,及时展示了工程施工现况并做出相应施工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长距离顶管施工和检查井设置距离的矛盾,对新型沉管式检查井进行研究。采用"F"型钢筋混凝土管作为检查井井筒,采用下沉式施工工艺完成井筒安装,井筒之间的连接采用楔形橡胶圈止水。井底采用人工掏挖施工工艺挖至已完成管道管底,适当破碎已施工完毕的管道,将排水管道钢筋和管井基础钢筋绑扎在一起,浇筑混凝土,完成联通。详细介绍了该沉管检查井的材料准备和施工流程。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昆山长江引水工程顶管沉管连贯施工技术。施工内容包括:2×DN2 200钢管顶管穿越长江大堤、江内沉管施工,以及顶管段与沉管段的连接等。采用泥水平衡顶进、精确控制土体稳定性等优化施工方案,解决了顶距长、影响江堤安全、水上水下作业面小等施工难题。分项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了100%。  相似文献   

16.
萧山五堡排涝闸闸室基础为21.2m×12m×5.4m的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沉井基础,采用水力冲沉方法施工.介绍了水力冲沉施工方法及施工中出现问题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沉管作业是一种先把整条水管连接好,然后浮运、正位、下沉而完成装管作业的施工方法,多在管道穿越江河湖海时使用。本文结合杏林湾水库输水渠过港倒虹吸采用钢丝网水泥管的沉管技术经验,介绍了应用于沉管的钢丝网水泥管的结构设计,以及钢丝网水泥管的沉管施工。  相似文献   

18.
以引韩济饶供水工程跨黄冈河倒虹吸管沉管施工为例,分析了工程特点和施工难点,介绍了倒虹吸沉管整体制作、吊装下水与浮运、水下开挖与回填、整体沉放等主要施工技术措施,并对施工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9.
水下沉管施工是穿越水深较深、地质条件复杂、有通航要求的水域的主要方法,管节浮运、沉放、水下对接难度较大,是影响沉管成败的关键工序。结合韩江粤东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安揭总干渠渠首工程),对该工程管段水上对接成型、总成管段水上浮运、总成管段沉放安装、回填进行沉管施工分析。韩江粤东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安揭总干渠渠首工程)沉管施工需卷扬机提供拉力,确保下滑安全;管段在水中浮运时,应确保外防腐层不受损坏;下沉过程每次沉放深度不能超过200 mm,通过两端的高程标志点控制管下沉的速度和确保管道平衡下沉。  相似文献   

20.
以广东海域某海上风电场工程为例,分析了海上风电导管架式基础大直径、长钢管基础桩沉桩施工难点及关键技术,对基础桩沉桩施工流程进行了详述。通过应用特殊设计的负压式稳桩平台、夹持式起桩器及内插式送桩器等设备设施,并采取合理的施工工艺,有效地降低了恶劣海况对施工的影响,保障了沉桩精度,提高了沉桩施工工效及质量,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